沪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docx
-
资源ID:51506745
资源大小:16.6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沪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docx
沪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沪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原文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妙,空气是那么清爽。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漂亮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芳香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抓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妈妈回答说:我们应当爱护比自己弱小的。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爱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爱护更弱小的,你是英勇的孩子啦!我也能爱护比自己弱小的。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7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描写野蔷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词语,尝试运用。 3.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主要内容。 4.阅读过程中,感受故事中人们相互关怀、相互关爱的真挚感情,体会“每个人都应当爱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导审题、初步了解人物关系 1.今日我们来学一篇课文,名字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来,读一下) 2.你们读读这个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A这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人物的语言) B“不是最.弱小”=还有比她更弱小的 C 1这个符号,课后有对它的解释。把书打开,自己读一读。 3.还没有看课文内容,就能从一个课题中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收获可这不小。 4.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肯定知道,课题中的这个“我”,指的就是“萨沙”,对呀,她只有四岁(板书:萨沙)(四岁) 5.除了萨沙,这一家人还有谁?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 (依据同学回答板书: 父亲 母亲 托利亚 )( 学校生) 6.我们一看就知道,萨沙是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为什么会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认为比她更弱小的是谁?同学答“蔷薇”(板书:蔷薇)(指导书写) 二、学习二、三节 1. 本文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特别的训练家,他写的很多小故事都会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这个故事想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呢? 2.我们先看看这件事发生的缘由,也叫作“起因”。(板书:起因) 3.我们来读读课文的1、2、3小节,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预设:假日。 假日,这个时间太笼统,而且很多国家的放假的时间都不一样的。 点拨:雷声大作“夏日里”会有雷阵雨 第一朵野蔷薇开放开放的时间约在初夏 (从这一点上看,事情发生在初夏。)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更准确的时间。 4.这时,蔷薇花开放了(出示图片),说一说你所看到的蔷薇花? 野蔷薇开放了, 看看课文第9小节,也有两个描写描写蔷薇花的词语(娇嫩、纤弱) 5.纤弱什么意思啊?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就是纤细而柔弱。那粉红粉红的的蔷薇花,那么娇嫩,纤细,让人们都不忍心去触碰它。 6.你们喜爱这样的蔷薇花嘛,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读好。 7.一家人正在享受这美妙的时间,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 8.出示: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1)读一读 (2)你感觉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突如其来、特别大)从哪里看出来的?(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板书:大雨如注) (3)“大雨如注”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先来看看“注”是什么意思?老师这里有几个解释,你们来选择一下。(注:集中;灌入;记载,登记。) “灌”多且速度快。“大雨如注”就是雨大得仿佛是从天上灌下来的。形容雨下得很大。) (4)文中还有哪个词也说明雨大的呢?(板书:滂沱大雨) (5)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词语?(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9.这突如其来的大雨(点着板书中的起因)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这下,一家人就忙开了。 出示:父亲抓紧整理东西,母亲忙着照料孩子。(师读一读) 三、学习其次部分 1.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多盼望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啊!他们身边除了一把牵强可以遮挡的伞和一件雨衣。我们开看看,事情又是怎么样进展下去的。(请6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4-8小节)这一部分就是事情的经过(板书:经过) 2.看看,第4小节有几句话?(共有2句话)第一句中有一个分号,把这句长句分成了两个并列的分句。我们读读这句话。 3.你们有没有发觉,这两句分句,都只有“虽然”,那“但是”呢?但是的内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上“虽然、但是”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呢?不急于回答,我们先把它写下来。写第一句。 (生写在书上,师把问题句子写在黑板上)、指导分析,其次分句口头回答。 4.这么长的一句句子,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简洁地说一说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板书:互让) 5.这一小节讲的就是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最终雨衣给了萨沙。 6.看到这一切,四岁的萨沙不明白,于是问妈妈(出示5-8小节连着4,然后句子画线。)“你们为什么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指的是怎样做?(表扬能联系上下文查找到答案的同学)。 7.听了萨沙的问话,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来看看她们的对话(出示5-8节) 8.先同桌分角色来读读这两组对话。再指名几组读。 9.妈妈说的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应当爱护更弱小的人。 10.这“每个人”对萨沙一家来说是谁?对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的人来说呢?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妈妈说的话,萨沙从半信半疑到最终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看看后面她是怎么做的。 不明白看看后面她怎么表现的。 2、读读课文的结果部分(9-11节)(板书:结果)。 说说:萨沙看到( ),心想( ),于是( )。 (板书:掀 盖) 3、萨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白她听懂了妈妈的话。我们一起读读最终两小节。 五、总结,指导简洁复述 1.刚才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们能不能借助板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呢?留意,要说清一件事,就必需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天,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去玩。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最终雨衣给萨沙。萨沙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告知她每个人都应当爱护更弱小的人。萨沙观察暴风雨中的蔷薇花,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仆人公萨沙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激励我们每个孩子挺起腰板骄傲地想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所要叙述的故事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由于我可以关心需要关心的人和物。课题中“弱小”一词的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不应仅拘泥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还应注意孩子良好情感的培育,同时也要敬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内心感受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对“弱小”的理解也不同,假如一味地要求统一答案,那就抑制了孩子进展想像的空间。我们应当敬重同学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要对同学进行适时的、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都能在学得快乐欢乐的同时,得到学问并深化情感体验。 (一)想象体验,进展个性 想象是制造的翅膀,同学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进展。虽然,我有很好的设计,但是在激发同学进行这种角色体验的爱好上,有所欠缺,由于这需要老师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语言要有亲和力,才能能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不够。还有同学想象说话的范围也比较局限,大家说的内容差不多,这时候,我就应当准时引导同学从其他方面来组织话语。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在教学完5-11节后,让同学进行多种多样的读,来消化课文内容。“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同学语感、语文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范读及同学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等形式,让同学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进展语言、陶冶情操。 (三)课内到课外的延长 本课文要让同学懂得“每个人都应当爱护更弱小的人。”这个道理,因此设计沟通你是如何爱护弱小的例子,这一点能使同学更深刻地加深印象,将好的道德习惯延长下去。 沪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语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