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ppt
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第二节 平面设计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的横断面,是指道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线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路侧带内等。,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布置类型按照车行道是否设置物理分隔进行划分: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不对称路幅,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单幅路交通组织形式:机动车双向不分离、机非不分离,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 优点:占地少、车道使用灵活; 缺点:通行能力低、安全性差。 适用条件:车流量不大、非机动车少、建筑红线较窄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地段或商业性路段。,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单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双幅路交通组织形式:机动车对向分离,机非不分离。 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行人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缺点:机非混行 适用条件: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双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双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三幅路交通组织形式:机动车对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绿化、道路照明和设置公交车站。缺点:在公交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和影响。 适用条件: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宽度40m的道路。,三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三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4) 四幅路交通组织形式:机动车双向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安全速度更为有利。缺点:占地面积大,行人过街不方便。适用条件: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四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四幅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5)不对称路幅适用条件:横断面地形坡差较大,沿河(江)、滨湖、双向车辆或行人交通量显著不均衡。,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湖滨路,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四种典型横断面形式的比较,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各级道路一般适用的横断面型式见下表:,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结合地形、地物的道路横断面布置1) 道路沿坡底布置当车行道中线标高接近坡地地面时,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当车行道中线标高低于(或高于)坡地地面2) 道路沿谷地布置的横断面当车行道中线标高接近谷地地面,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当车行道中线标高高于(或低于)谷地地面时,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道路沿台阶地形布置的横断面4) 道路沿天然水体布置,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5) 道路沿一侧高建筑布置的横断面,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车行道宽度,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平曲线车道加宽及其过渡,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各车轮行驶的轨迹不相同。靠曲线内侧后轮的行驶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前轮的行驶半径则最大。所以,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所占的车道宽度,比直线段的大。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通常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加宽均设在弯道内侧。,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弯道上,常因为节省用地或拆迁房屋困难而设置小半径弯道,考虑到对称于设计中心线设置加宽较为有利而采用弯道内外两侧同时加宽,其每侧的加宽值为全加宽值的1/2。,(1) 加宽值的计算静态加宽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对于有N条车道的行车道,其加宽值bn可近似用下式计算。半挂车的加宽值:式中:b1牵引车的加宽值 b2拖车的加宽值 A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轴的距离(m) A2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距离(m),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动态加宽式中:V计算车速(km/h) R圆曲线半径(m),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加宽值的过渡方式直线过渡在加宽混合段全长范围内,加宽值大小与加宽桩位到加宽段起点的距离成正比例关系,这种加宽过渡称为直线过渡。,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式中:L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L加宽缓和段长(m)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适用于城市次干路以下的道路。,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高次抛物线过渡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或 (0xL/2) (L/2 xL)适用于各类高等级道路、桥梁、立交。回旋线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缘重新设计一条回旋线。适用于高等级道路。,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改进直线过渡针对直线过渡加宽方法,在加宽段的起止点处各插入一条二次抛物线。混合段上任意点的加宽值按下式分段计算:式中:T二次抛物线的切线长,当L>50m时,可取T=10m;当L<50m时,可取T=5m;,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可按下列两种情况确定:1)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采用与回旋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相同的数值。2)不设回旋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加宽侧路面边缘宽度渐变率为1:151:30,且长度不得小于10m 的要求设置。,二、车行道宽度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路肩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功能,城市道路一般与两侧建筑或广场相接,不需要路肩。如果城市道路两侧为自然地面或排水边沟时,应设保护性路肩,以保护路基的稳定和设置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等设施,路肩的宽度应满足设置设施的要求。,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对于采用边沟(明沟或盖板沟)排水的路段,或者郊外道路,路面外侧应设置路肩。,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路肩的作用: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保证设计车速;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长度。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等使用。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进道路整体的美观。 路肩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分车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分车带包括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Wmc和中央分隔带Wdm组成,作用: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防止车祸,减少道路中心线附近的交通阻力,提高通行能力。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所需的侧向余宽。,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防眩网(植被)、相交道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规定中间带的最小宽度为23m,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25m或0.5m。,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中间带的宽度在一般情况下保持等宽,若需要变宽,应在宽度变化的地点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设在回旋线范围内,其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宽度>4.5m的中间带过渡段宜设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是为了使车辆在必要时可通过开口到反方向车道行驶,以供维修、养护、应急抢险时使用。快速路中间分隔带开口最小间距不宜小于2km,开口长度宜采用20m30m,开口处应设置活动护栏,避免车辆调头。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口,其曲线半径宜大于700m。开口端部的形状:对于窄的分隔带(M<3.0m)可用半圆形,宽的(M3.0m)可用弹头形。,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三心圆弹头型断口,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两侧带 布置在横断面两侧的分车带叫两侧带,用以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规定两侧带的最小宽度为22.25m。两侧分隔带开口是为了使车辆进出道路使用,快速路两侧分隔带开口应符合进出口最小间距要求。主干路的两侧分隔带断口间距宜大于或等于300m,路侧带缘石开口距交叉口间距应大于进出口道展宽段长度。,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路侧带的组成及其宽度由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等组成。(1) 人行道,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绿化带行道树的株距一般为4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1.2m×1.8m的矩形 。(3) 设施带设施带宽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杆柱等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4. 路缘石路缘石的形状有立式、平式和斜式。平缘石是指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立缘石是指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其外露高度是考虑满足行人上下及车门开启的要求确定的,一般高出路面10cm20cm。,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路拱及路肩、路侧带的横坡度 为自然排水而设置的横向坡度;道路横坡应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纵坡及气候条件确定,宜采用1.02.0%。快速路及降雨量大的地区宜采用1.5%2.0%;严寒积雪地区、透水路面宜采用1.0%1.5%。保护性路肩横坡度可比路面横坡度加大1.0。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或双向路拱横坡;多幅路应采用由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人行道宜采用单向横坡。,2. 超高(1) 超高的作用为了减小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2) 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不仅要考虑行车稳定性,还要考虑设置超高以后道路两侧建筑物地坪标高的协调问题。,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3) 超高的横向过渡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a. 绕内侧边缘旋转绕内侧边线旋转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道路。b.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c. 绕外边缘旋转绕外侧边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有改善路容要求的路段。,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c.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中间带较窄(4.5m)可采用a法;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用b法,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c法。,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4) 超高的纵向过渡超高缓和段的纵向过渡形式通常采用超高设计图来表示。超高缓和段纵向过渡形式主要有“直线过渡式”、”改进直线过渡段”、“曲线过渡式”。,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5) 超高缓和段长度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旋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超高旋转轴与路面边缘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1. 平面设计的原则2. 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1) 平面线形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各自的设计及组合设计,同时要考虑行车视距问题。(2) 沿线桥梁、隧道、道口、平面交叉口、广场和停车场等的平面布设;分隔带及其断口的平面布置、路侧带缘石断口的平面布置、公交站点的平面布置等。(3) 道路照明及道路绿化的平面布置。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比例尺通常为1:5001:1000。,一、平面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平面设计,3. 直线 优点:简洁、直达、视距良好、测设方便等; 缺点:过长直线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难以 准确目测车间距,易急躁和超速,引发交通 事故; 运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城市及其近郊规划方正地区;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道路交叉口及其前后路段。城市快速路不宜使用过长直线,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最短直线长度: 当设计车速 时,直线的最小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 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短长度(单位:m)宜大于或等于 ; 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单位:m)宜大于或等于 ; 当设计车速 、地形条件困难,直线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缓和曲线或缓和段的要求。,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4. 圆曲线 优点:地形适应性好、可循性好,线形美观、易 于测设等; 缺点:小半径圆曲线受离心力的影响,车辆横向 稳定性差,视距不良等、车辆各轮的行驶 轨迹不相同,需要加宽车道等; 运用:适应地形和地物灵活布置;城市道路交叉口多,将道路转折点设在交叉口处,交叉口按非正交路口设计,可省略道路平曲线。,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5. 缓和曲线,较理想的缓和曲线应符合汽车转向行驶轨迹和离心力逐渐增加的要求,可以使汽车在从直线段驶入半径为R的平曲线时,既不降低车速又能徐缓均衡转向,使汽车回转的曲率半径能从直线段=有规律地逐渐减小到=R,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情况,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超高缓和段为了使道路从直线段的双坡面顺利转换到具有超高的单坡面,需要一个渐变的过渡段。,超高缓和段的设置,二、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 平面设计,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三、行车视距 第二节 平面设计,1.停车视距是指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停车视距计算示意,三、行车视距 第二节 平面设计,2.会车视距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同样包括反应时间的行驶距离、制动刹车后的行驶距离、完全停止后的最小安全距离。在同样情况下会车视距约为停车视距的2倍。,会车视距计算示意,三、行车视距 第二节 平面设计,三、行车视距 第二节 平面设计,对设置平、纵曲线可能影响行车视距路段(如平面上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以及在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顶部、立交桥下凹形竖曲线底部处以及交叉口、立交主线),应进行视距验算。,(一)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物立面布置及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平衡和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四)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道路纵坡。,一、设计原则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1道路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适当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标高限制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可不受此限制。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一、设计原则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5道路最小纵坡应0.5%,困难时可0.3%。纵坡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加强道路的排水。,一、设计原则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六)山城道路应控制道路的平均纵坡。越岭道路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宜取4.5%;相对高差4%;任意连续3 000m长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4.5%。,1. 最大纵坡桥头及桥头路线的最大纵坡:大、中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隧道部分路线纵坡:隧道内纵坡不应大于3%;非机动车交通比例比较大的路段:纵坡适当放缓,一般不大于3.5%。,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3. 坡长限制(1) 最小坡长限制,2. 最小纵坡为保证排水,均应设置不小于0.5%的纵坡,特殊情况下不小于0.3%。,(2) 最大坡长限制,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在两条相邻坡度线的交汇处即变坡点处,设计适当曲率和适当长度的竖向曲线,以缓和坡度的变化,保证行车的平稳和舒适; 竖曲线型式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三、竖曲线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三、竖曲线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2. 竖曲线最小半径,四、合成坡度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1. 分区域、分阶段规划实施2. 区域内贯通、区域外连续外延,一、规划实施原则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无障碍坡道,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二、工程设计要点 第四节 无障碍步道体系规划与设计,不锈钢隐形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