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docx

    • 资源ID:51536972       资源大小:27.96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docx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 寻隐者不遇是九年义务训练长春版三班级上册第七版块其次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虽然浅显,但耐人寻味。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5篇,盼望大家喜爱!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也许意思。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比插图,想象寻隐者不遇所描绘的形象,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读音 2、读书课文,了解古诗的也许意思。 二、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我能娴熟地朗读古诗了。 (二)我知道 1、寻隐者不遇是( )代诗人贾岛,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当是( ),地点在( ) 2、诗中涉及的人物有( )( )和( ) 3、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记叙了( )这件事。 4.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寻( ) 遇( ) 言( ) 此( ) 不知处( ) (三)我不解 对文中不理解的,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理解诗意。 1 出示诗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 指名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 (二)合作探究 这首诗采纳了问答体形式,谁问谁答,何处是问,何处是答?都省略了哪些成分?试着加一加。 (三)、精讲点拨, 体悟的心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与童子的问答中,心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大胆想象,积累提高 依据古诗的简洁情节,想象故事的详细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把古诗改写成内容详细的记叙文。 改写要求:(1) 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2)描绘四周的景物。(3) 想像对话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4) 适时写出诗人的心情。(5) 结尾出现这首诗的内容。 课堂检测 1、我最棒(试着默写寻隐者不遇) 2、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简单才找到这里。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心情,填空: 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 _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 _ ,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_ 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充满,不知道在哪里。” “唉!” 诗人叹了口气,彻底_ 了。 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2、把你改编的故事讲(读)给你四周的人听,比比谁讲更生动、更形象。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满怀盼望绝望一线盼望彻底绝望 寻隐者不遇教案 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诗的语言。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育想象力。 3、培育同学想像力量,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诗是语言的钻石,诗文美,美在它语言的工整凝练,诗文美,美在它情感奇妙动人,诗文美,美在它能给我们无限想像的空间。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 2、打开抄写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本子左半边端端正正地抄写这首诗。(师生同抄) 二、读正确 (一)读准字音 1、看清这首诗的每一个字,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它。 2、谁来读?(每个字都读正确了,不错;读得很正确;你看得很清晰,读得很好) (二)读出节奏 1、诗的语言工整,节奏琅琅上口。请大家再读读,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用一小竖表示,请读出节奏。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画 请根据你划的节奏,把诗给大家读一读。 需要停顿的地方,他处理得好吗? 2、依据这样的节奏,请大家自由练读,读出停顿。 (停顿的地方很明显,真好;不仅读出了停顿,还读得很有韵味;抑扬顿摧,真好!) 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三、明诗意 1、诗文美,不仅美在它语言的节奏明朗,更在于工整凝练,请大家读读想想,这25个字告知我们是怎样的内容,留意自己要先理解这些字词,再试着理解诗意。 2、(1)老师在这些字词上加点 寻:找。寻访,访问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遇到。 言:说 云深:云雾多,云雾充满。 不知:不知道 (2)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意,我们先来沟通这些字的意思。你知道哪个意思,你就来说。 生沟通字义 3、(1)我们来看一下,这四句诗哪些话是诗人问的,哪些话是童子说的?请你认真想想,填上人物? ( 诗人 )松下问童子, ( 童子)言师采药去。 ( 童子)只在此山中, ( 童子)云深不知处。 男女生组合读 (2)“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明显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诗人的问题补充完整吗? ( )松下问童子,你师傅去干什么了? ( )言师采药去。到哪里去采药的? ( )只在此山中,在哪座山? ( )云深不知处。 分四小组读 5、留意说出加点字的意思,留意把诗人的这些问话放到诗中, 连起来说说诗文的意思。 沟通 6、同桌一生读诗,一生说诗意,说完交换 7、同桌合作读说 四、悟诗情 1、由此及彼推想隐者品行 (1)、认真读诗,我们发觉整首诗写到3个人物?分别是 (2)、诗人贾岛,你了解他多少?(沟通贾岛) (3)、贾岛是个出名的诗人,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贾岛千里迢迢,到山中来访问的隐者,是个怎样的人? 2、侧面烘托揣摩隐者的品行 (1)贾岛没有遇到隐者,但与童子的对话中,贾岛心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大家认真揣摩贾岛的心情,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课件出示问题) 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千里迢迢前来访问?遇到童子,诗人心情如何? 可童子说隐者去山中采药,此时诗人会怎么想? 童子又说隐者就在山中,贾岛心情又如何? 要到山中找到隐者简单吗?最终贾岛怎么想? (2)我们一起来揣摩揣摩贾岛的心情? 板书:盼望绝望盼望无望 隐者深山去采药,没有人知晓踪迹,诗人的一颗心完全随隐者的去向而变化,这里是从侧面烘托出了隐者的不俗! (3)表情读 通过表情读出内心的心情。 3、环境衬托想像隐者品行 (1)请大家再来看,这首诗中三个字“松”“山”“云”写出了整首诗环境,读着诗,你能够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松”“山”“云”? 老师送大家一些词,沟通读词: 松 青翠挺立 青翠欲滴 苍劲有力 郁郁葱葱 山云 云雾深厚 高大幽深 云雾充满 云雾缭绕 (2)松竹梅兰,自古就是文人品性的象征,郁郁青松,悠悠白云,一青一白,正是含蓄地衬托出了隐者身份,像白云一样高洁,像苍松一样的风骨。这种写作手法叫写景衬托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推想、揣摩、想像,深化地品析了诗中 同学总结,老师板书:隐者高洁,诗人的喜爱 五、写诗境 1、青山翠松,绵延幽深,古琴袅袅,让诗人不禁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诗,我们也情不自禁学着诗人吟诵起这首诗(音乐响起) 生个别吟诵,(你已经完全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隐者高洁的品性与诗人是相通的,与你也是相通的:诗化到了心中,也就把诗读得特殊好) 齐背 2、沉醉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也文思泉涌,请大家把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留意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加入诗人问的问题,用上课上积累的一些词语,写在抄写本上诗文的右侧。 视状况沟通 2、这堂课,我们通过读,感受了寻隐者不遇语言美,通过读,感受诗的情感美,通过读,感受了诗的想像美。送给大家学习古诗文的秘诀多读。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盼望 言师采药去 绝望 隐者高洁,诗人思慕 只在此山中 盼望 云深不知处 无望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熟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预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查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同学围绕寻思索。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熟悉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状况。留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同学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绝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盼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终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本诗,正确美观地默写本诗。 2、把握字词句意思,将诗意说精确、详细、丰满。 3、凭借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题 1、推敲的故事引入贾岛 唐朝有个诗人,写诗特殊讲究。有一回,他写了一行诗“僧敲月下门”。可是他对这个“敲”字还不太满足,换个“推”字吧,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不满足。走在大街上,他就这样一边做动作,一边不停地念:“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看到他这个样子,过路的人都笑话他,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结果迷模糊糊中,他撞倒了当时做大官的韩愈的侍卫队上。哎呀!这还了得!侍卫立即把他抓到韩愈面前。韩愈了解了状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和他一起讨论,最终定下了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好。从今,这位大诗人就以“推敲诗人”的美名名扬天下。你们想熟悉这位写诗特殊仔细的诗人吗?(板书:贾岛) 2、揭题、解题:这个题目读得懂吗? 寻 隐者 不遇 3、读了诗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质疑。 板书:谁寻?为什么寻不到隐者?隐者是谁?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一串串的奇怪和疑虑,轻轻拂去时间的尘埃,翻开被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清扫过的诗行,走进贾岛精神世界里最幽深的角落,伴随他一起查找心中的憧憬和渴望。 二、反复读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做记号。 2、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行诗句。 3、说通顺。 再读全诗,质疑: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哪怕是一个字、词。 真正的高手看起来总是很平常的。这首诗读起来似乎并不难懂,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贾岛写诗是特殊讲究,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推敲诗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边对比诗,一边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看看这首诗除了字面的意思,毕竟还有什么魅力让它得以流传至今。 4、说详细。 自由说诗意。 说话发散点松树形状、童子(儿童诗相机)外貌、动作、采药?(逍遥的生活方式) 5、说生动,说饱满 点拨:简洁以问代答。 三、再现情境,深化诗意,凸现情感脉络 1、化境想象 让我们伴着音乐(佛教音乐静心曲),随着诗人轻快的脚步动身吧!请闭上你的眼睛。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心情很好(词串:兴致勃勃、乘兴而来、爱好盎然、兴高采烈),想起自己那位隐居在山林里的好友,便兴致勃勃地上山找他来了。在一棵遒劲的古松下,就观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你观察了那棵大大的松树了吗?(观察,什么样子?) 那个小男孩你也观察了么?(观察,什么样子?) 诗人快步迎上前去,兴冲冲地问道:“你师父到哪里去了?”(想象诗人此刻的心情吧,问话时该用怎样的语气?) 童子抬起头来,有礼貌地回答:“-” “哎呀,他到什么地方采药了呢?”“天哪,我乘兴而来,真是太不巧了。” “回先生话-” “噢?他究竟在山的什么地方呢?能说的清晰点儿么?”“-” 2、升华说话 睁开你的眼睛(关音乐) 你看到了那座座大山了么?你观察了那迷漫的云雾了么?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说话练习:云海(发散:能把眼前的美景描述出来吗?) 3、吟哦背诵 多么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哪!在这儿生活在这儿隐居,真是自由自在,飘飘欲仙哪!望着茫茫的大山,起伏的山峰,想着正在深山中采药的友人。诗人贾岛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范诵引诵再引诵同学情不自禁跟诵全体高声吟诵 4、凝情书写 带着一丝绝望,带着一丝艳羡,带着对隐者那白云般高洁、青松般坚韧、童子般纯真的心灵世界的憧憬,诗人贾岛回到家中,挥笔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这首诗寻隐者不遇。(坐姿、写字姿态) 四、巩固 贾岛的诗刚写好,一位姓王的伴侣正好来访问他,观察贾岛坐在课桌前,快步走上去问:“贾兄啊,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啊!” “王兄啊”(生读诗)“松下问童子,贾兄问了什么呀?” “只在此山中,是谁说的呀?”“那么他毕竟在什么地方呢?” “噢,原来把问话都省略了呀!妙哉妙哉!难怪人们都称推敲诗人呢!” 五、拓展剑客 中国古代,文人其实都有当文官报国救世界的幻想。真正让他做了官,倒也未必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大诗人李白就是个好诗人却不是个当官的好料子。贾岛同样如此,大家请看: 也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诗的语言。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育想象力。 3、培育同学想像力量,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 教学难点:培育想象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教学预备:PPT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 同学们,世上最美的文字莫过于诗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名篇。它们或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描绘山高水长的灵气,或称诵大自然的明净与潇洒 2、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画面,由这几幅画你们想到了哪些诗。(出示学过的古诗插图) 3 、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请同学说说课题的意思。 “寻”,怎么理解? 什么样的人才称为“隐者”?以你的理解,那些人可以被称为“隐者”? “不遇”什么意思? 现在你能自己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了吗? 二、 读通古诗,读懂诗意 1、 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老师信任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现在请大家读古诗。指名读。 (1)读好了诗,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四句诗哪些话是诗人问的,哪些话是童子说的?请你认真想想,填上人物? ( 诗人 )松下问童子, ( 童子)言师采药去。 ( 童子)只在此山中, ( 童子)云深不知处。 男女生组合读 (2)“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明显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诗人的问题补充完整吗? 诗人会问些什么呢? ( )松下问童子,你师傅去干什么了? ( )言师采药去。到哪里去采药的? ( )只在此山中,在哪座山? ( )云深不知处。 (3)现在你可以连起来说说诗人的意思了吗?留意把诗人的这些问话放到诗中。 指名说,自己说说。 2、其实他们的对话是多么丰富,但诗人把三次问答都浓缩在全诗20个字中。贾岛的诗,有很鲜亮的特点,老师不讲,你们再来读读诗,看能不能有所发觉。 (语言浅易,用字凝练,意味深长) 3、 古人云:“诗言志”,志者,心声、心情也。是诗人心情、心声的表现,那么这首诗有没有的心情在里面呢? 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千里迢迢前来访问?遇到童子,诗人心情如何? 可童子说隐者去山中采药,此时诗人会怎么想? 童子又说隐者就在山中,贾岛心情又如何? 要到山中找到隐者简单吗?最终贾岛怎么想? 兴奋绝望再燃起盼望最终彻底绝望的心情变化。 这首诗明明饱含着诗人心情的起起落落,可是诗中不着一字,这就是诗的魅力,更是贾岛写诗的特点:凝练。 4、 你现在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心情吗? 5、 含英咀华,品尝诗韵 a) 诗人贾岛千里迢迢赶到深山寻访隐者却没有遇到,心情多么惆怅。昨夜老师构思这篇教案时,偶得灵感,将诗中的一些景物稍作替换,也写下一首小诗叫做寻隐者有遇,请大家来观赏一下。 出示:寻隐者有遇 花间问童子, 言师挖菜去。 只在南山中, 立刻就回来。 b) 指名读。 c) 大家认为,两首诗,哪首好?好在哪?可以就某个词,某一句诗来说说。 松:松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它有怎样的品质?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是啊!苍松树历经风雨,坚忍不拔,志向高洁的,象征着隐者的风骨。 山:你去爬过山吗?那里环境怎么样?有些什么? 是啊!深山才有苍劲的古松,有深深的云雾,有潺潺的流水,有动听的鸟鸣,给人幽静安静,身心俱静的感觉,这才是适合隐者隐居的地方。 云:给你一种什么感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是啊!白云山那样飘逸、轻快而又品质高洁,也正象征了隐者那与世无争的高洁品质。 d) 巍巍高山,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一青一白,含蓄地衬托出了隐者的身份,像白云一样高洁,像苍松一样的风骨。这种写作手法叫写景衬托。 四、吟诵诗句,书写诗境 1、青山翠松,绵延幽深,古琴袅袅,让诗人不禁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诗,我们也情不自禁学着诗人吟诵起这首诗(音乐响起) 生个别吟诵,(你已经完全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隐者高洁的品性与诗人是相通的,与你也是相通的;诗化到了心中,也就把诗读得特殊好) 齐背 2、沉醉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也文思泉涌,请大家把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加入诗人问的问题,用上课上积累的一些词语,写在抄写本上诗文的右侧。 视状况沟通 2、这堂课,我们通过读,感受了寻隐者不遇语言美,通过读,感受诗的情感美,通过读,感受了诗的意境美。送给大家学习古诗文的秘诀多读。 五、板书设计,简洁凝练 3、寻隐者不遇 松 山 云 隐者高洁,诗人思慕 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与境,从而了解诗中事,领会诗中景,感悟诗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教学,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朗读品位、感悟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高大、正直、心怀百姓的情怀。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课题,质疑解题 1、自经典诵读以来,我们背过很多的古诗,你能背几首大家听听么?(同学自由背) 2、揭题: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 3、你知道这首古诗的是谁么?你了解他多少呢?(老师相机补充) 4、解题 (1)你能用“寻”、“隐”、“遇”组词么?你知道它们在题目中的意思么? (2)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再次读题,说说你想弄清晰哪些问题啊? 二、初读,读得有点诗味。 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看看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这首诗每位同学要到三遍,每一遍都要达到肯定的要求。 第一遍:要一字不错,字正腔圆。 其次遍:要读的有板有眼。 第三遍:要读出诗的味道,那你就很了不起了。 (同学练读古诗) 3、 指名同学读,速记点评,留意鼓舞同学。 4、 字音大家都读的很准了,再读古诗,看看古诗写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首诗该怎么停顿呢? (提示其次句停顿“言|师|采药去”) 5、 指导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不懂得字词么?提出沟通。 多媒体出示:一座山,山上云雾缭绕。相机理解“云深”。 2、角色扮演,在对话中理解诗意。 (1)贾岛到山中去寻访圣贤之士,没有找到,却遇到了童子,你瞧! (多媒体出示:贾岛与童子在山中相遇的插图) (同桌中一位扮演贾岛,一位扮演童子,依据自己的想象来表演问答) (3)指名同学上台表演。 (4)他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情景诗人是怎么写的呢? (5)多媒体出示古诗,老师范读。 同学们,读读吧。争取能读出诗中的情景。 同学练读,然后指名同学试读。 3、贾岛在和童子的对话中,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满怀盼望绝望一线盼望彻底绝望) 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我们再读读古诗吧!(指名读齐读) 四、抓住意象,感受隐者的形象。 1、过渡:诗人寻访隐者,结果没遇到,诗人很绝望。那位隐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竟然令诗人如此仰慕?再读古诗,看看能不能从古诗中找到答案。 2、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在诗中没有写隐者,但诗中所写的景物却与隐者有亲密的联系。找出诗中所写的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把它们和隐者联系在一起,你会有新的发觉。(同学再读古诗) 3、 隐者隐居起来是不是并不关怀这个.,不关怀百信的疾苦了呢?他是不是把一切都放下,安心过闲适清静的生活呢?你们在找找看隐者干什么去了,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同学沟通,老师稍作点拨。 (采药,治病救人,心系百姓,不辞劳苦,菩萨心肠) 5、多媒体出示,总结回顾。 这就是诗中的隐者啊,他像松树一样( ),像白云一样( )。他去深山采药,救死扶伤,他心里装的是( )他就像云端的神仙、像那救世的菩萨! 五、拓展延长。 那些隐居起来的世外高人啊,才华横溢,胸怀宽广,闲适潇洒。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高人呢? 六、作业。 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写成一篇300字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贾 岛 满怀盼望 失 望 一线盼望 彻底绝望 隐 者 正 直 高 大 纯 洁 心系百姓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学校 周汝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育对古诗的爱好。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行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隐者的高洁品行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1、讲贾岛推敲的故事。 2、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3、寻,寻访。“隐者”是什么样的人?(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遇到。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4、 你对贾岛还有哪些了解? 二、 初读古诗 1、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此诗就是一个例证。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懂诗歌的大意。 2、 点名读。 3、 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 三、精读古诗 1、 (出示插图)那么,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 2、 诗人是在哪里遇到这个童子的?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我们知道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诗中是为了突出隐士远离尘俗的高洁。 3、 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哪可以看出来? 4、 理解“云深”,“不知处”,说说诗意。 5、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什么?请你试着填一填右边的方框。 6、 你怎么知道贾岛这样问? 小结:通过童子的回答,能推想出贾岛在问什么。明明三番问答,贾岛采纳了以答含问的手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可见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推敲”。 7、 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8、 这首诗的胜利,不仅在于简炼,还贵在擅长抒情。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从中你还能读出诗人在问答中的情感变化。(点名读)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盼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绝望;“只在此山中”,在绝望中又萌生了一线盼望;及至最终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板书(满怀盼望绝望一线盼望再次绝望) 9、 一般访友,问知其出去了,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体现了诗人对隐者什么样的情感? 10、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四、拓展延长 1、 贾岛的诗有像我们今日学习的这样很宁静,置身世外寻访隐者的诗,也有豪情万丈的诗。 2、 老师相机出示诗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3、 总结:贾岛作诗爱推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注意事项

    本文(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0****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