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十六、送东阳马生序.docx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真题链接(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余幼时即嗜学嗜:爱好 (2)录毕,走送之 走:跑 (3)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挤满 (4)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材:同“才”,才能 (5)久而不怠焉 怠:放松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我天资昏昧,赶不上别人。3.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2分)【甲】文: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1分)【乙】文:不努力学习。(1分)4.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甲】【乙】两文的异同点。(4分)相同点:内容上都是讲学习问题;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2分)不同点: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以记叙为主,【乙】文以议论为主。(2分)【参考译文】【乙】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做,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我天资昏昧,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但我)每天持之以恒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觉得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几倍,能力也超过别人几倍;抛弃这些(优势),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完全)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完全)限制不住人;不被自己的愚笨和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自求上进的人。中考预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节选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有删改)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寓逆旅寓:寄居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3)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佩戴 (4)以中有足乐者 以:因为 (5)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但:只,仅仅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2)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图奢华,不可以养成懒惰的习惯。3.【甲】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4分)通过与“同舍生”对比,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4.【甲】【乙】两段选文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都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勤奋自持,刻苦用功(或:能吃苦)。(2分) 【参考译文】【乙】世人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孙做大官,我不希望(自己的后人)做大官,只希望(他们)做个知书明理的君子。勤俭自立持家,习劳习苦,既可处于安乐中,又可处于节约中。这才是君子。我做官(已有)二十年了,不敢沾染一点儿(不好的)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然遵守寒素家风,极其俭朴也可以,稍微丰盛点儿也可以。凡是做官的人家,从简朴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简朴就困难了。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图奢华,不可以养成懒惰的习惯。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曾高祖父相传下来的家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洪武二年诏修元史,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选自明史·宋濂传)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尝趋百里外 趋:快步走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问:请教 (3)或遇其叱咄 叱咄:训斥,呵责 (4)是年八月史成 是:这 (5)皆擢编修 擢:提拔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2)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太子的)言谈举止,(他)都根据礼仪法度委婉地规劝,令(他)归于正道。3.【甲】文画线句子说明了求学过程的什么困难?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3分)说明了求师之难。(1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对老师的尊敬)。(2分)4.【甲】文中的求学者和【乙】文中的太子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原文分析。(3分)尊敬师长。(2分)从【甲】文“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和【乙】文“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可以看出。(1分)【参考译文】【乙】洪武二年,(太祖)颁布诏书要修订元史。同年八月,史书修订完毕,(宋濂)被进授为翰林院学士。当时,太祖注重文治,从全国召来张唯等几十名儒士,挑选其中年轻且才智高超之人,都提拔为编修,命他们进入宫中的文华堂修习课业,下令让宋濂当他们的老师。宋濂当太子的老师前后有十多年,(太子的)言谈举止,(他)都根据礼仪法度委婉地规劝,令(他)归于正道。至于涉及政治教化和前朝兴衰灭亡之事时,(宋濂)必定会拱手说道:“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皇太子每次都会收敛面部笑容,真诚地赞许并接纳其见解,说话必定称老师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