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5154992       资源大小:483K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doc

    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二一八年八月规划编制人员名单序号序号姓名姓名职称职称职务职务分工分工1吴成颂教授副院长规划设计、全面协调、撰写、统筹2何文龙副教授规划撰写3叶江峰讲师/博士规划撰写4倪清博士规划撰写5周炜博士规划撰写6王浩然硕士数据收集、资料整理7郭开春硕士数据收集、资料整理8徐慧硕士数据收集、资料整理9邵许生硕士数据收集、资料整理10张文睿硕士数据收集、资料整理1目目 录录引引 言言.1 1(一)规划编制宗旨.1(二)规划编制目标.1(三)规划编制依据.2一、黄山工业园区发展背景、成就及问题分析一、黄山工业园区发展背景、成就及问题分析.4 4(一)园区发展背景与环境.4(二)园区发展的主要成就.9(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二、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二、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1313(一)指导思想.13(二)发展思路.13(三)发展目标.15(四)发展定位.16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1919(一)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19(二)发展重点与路径.20(三)重点实施专项.31(四)招商策略.34四、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四、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3838(一)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382(二)发展重点与路径.39(三)重点实施专项.51(四)招商策略.54五、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业发展规划五、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业发展规划.5959(一)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59(二)发展重点与路径.60(三)重点实施专项.66(四)招商策略.69六、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六、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7070(一)加强政策引导,坚持扶优扶强.70(二)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组织体系与推进机制.70(三)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平台服务功能.74(四)增强金融支持,拓宽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75(五)坚持科技引领,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77(六)加强人才育引,鼓励专业人才培养与高端人才引进.78(七)强化要素支撑,完善产业发展基础与配套设施.801引引 言言(一)规划编制宗旨(一)规划编制宗旨本规划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规划立足于“全球新工业革命和资源环境约束正在改变制造业生产方式和生产业态,新常态下国内全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安徽省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和深入实施要求黄山工业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国际、国内和省内产业发展环境,基于黄山市现有工业基础、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和发展战略,遵循“坚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坚持开放引领,推动合作共赢,坚持绿色低碳,践行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职能”的发展原则,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导向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实现黄山工业园区工业基础、区位优势、特色资源等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规划编制力求客观、公正、论证充分,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投资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二)规划编制目标(二)规划编制目标通过黄山工业园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将有助于黄山工业园管理层对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统一思路,明晰具体的产业发展路径和2招商策略,指明未来园区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黄山市整体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外绿色食品、磁性材料等产业相关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园区具体规划目标为:在产业规模上,预计到 2020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 亿元左右,2025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60 亿左右;在税收贡献上,预计 2020 年工业入库税收达到 2 亿元,2025 年力争达到4 亿元。在此基础上,成为集绿色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工业聚集效应强的特色工业园区,集工业发展以及制造、工贸、科技、商务、环保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经济园区,成为黄山市黄山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项目建设的集聚区” 。(三)规划编制依据(三)规划编制依据(1)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第二卷)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篇(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7 号)(3)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皖政办20157 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798 号) 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 (安徽省委省政府) 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3(4)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黄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5)黄山区城市总体规划、耿城镇总体规划(6)黄山工业园前期关于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茶产业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磁性材料产业规划等基础材料;现有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和调研材料;在建、拟建、在谈、重点企业规划等四类项目情况介绍;黄山工业园管委会近年的年终总结材料。4一、黄山工业园区发展背景、成就及问题分析一、黄山工业园区发展背景、成就及问题分析(一)园区发展背景与环境(一)园区发展背景与环境1 1、我国全面依靠创新驱动产业竞争新优势我国全面依靠创新驱动产业竞争新优势(1)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各发展中国家为赢得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逐渐将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美、德、英等国积极重振产业,纷纷制定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和计划:为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美国 2013 年提出产业创新网络计划 ;为“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提升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德国2013 年提出工业 4.0 战略 ;为振兴产业,英国 2013 年提出英国工业 2050 战略 。此外,印度 2011 年发布首份国家政策文件,即国家产业政策 ;日本自 2011 年以来,发布日本产业白皮书系列,其中2015 年版制造白皮书强调 IT 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各国将愈加重视“产业创新发展”,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唯有依靠创新才能重塑产业的竞争新优势。(2)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产5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以智能化为标志的产业 4.0 时代即将到来,技术变革和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快。在生产方式上,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在产业形态上, “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在商业模式上,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主流模式;在组织形态上,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和生产服务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全球各经济体都在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在三维(3D)打印、清洁技术、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系统的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传统产业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产业新领域。(3)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促使产业向可持续制造转变)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促使产业向可持续制造转变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限资源的约束,使得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得不关注可持续制造。可持续制造是将对环境有益作为商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传统范围内的产业,转型正在慢慢发生,重塑行业的配置方式和路线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多元化政策的方法,是向可持续制造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多元化政策的制定需要全面分析传统产业的相关社会技术特点,包括用户实践和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对相关行业知识溢出的空间维度和区域邻近属性等。如何驱动和协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转变问题,未来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2、全省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全省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1)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 安徽省处于“中国制造 2025”、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城市群”、 “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各类要素正加速向安徽汇集,我省大通道、大平台、大发展的开放新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为我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政策红利,为我省产业拓展对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全面创新改革全面创新改革”激发了产业发展新活力激发了产业发展新活力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43 号) ,在京津冀、上海、安徽等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安徽省作为国家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依托合芜蚌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产业的外部环境,为我省产业的发展增添动力。(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了产业发展新动能汇聚了产业发展新动能 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将带动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共同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将成为7互联网时代促进创新创业的新平台,为我省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汇聚发展新动能带来重要机遇。(4) “调、转、促调、转、促”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动力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动力随着安徽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发展以及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突出集群集聚、注重节约集约、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开发区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的工程也在不断实施,此外,以更大的力度招引创新创业人才,激发企业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配套措施也在稳步推进。以上措施无疑会为安徽省的产业发展缓解要素瓶颈制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技术创新突破、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带来更多政策机遇,营造更优发展氛围,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3、园区、园区产业发产业发展条件日展条件日趋趋完善完善( (1)交通运)交通运输输日益便捷日益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高铁黄山北站、黄山机场、九华机场只需 1 小时车程。京台高速穿境而过,设有黄山南门汤口、东门谭家桥、北门甘棠及太平湖景区等四个出入口,即将开工建设的芜黄高速并接京台高速将在谭家桥段形成高速枢纽。已确定线路途经我区并在城区附近设站的武温高铁将在年底开工建设,据上海设8计院专家预测,到 2030 年此条高铁客流量达到 2000 万人次。届时,我区将在 2-3 小时内通达武汉、杭州、合肥、南京、上海、南昌等城市。目前,我区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开展多形式的自驾游活动,并逐年呈上升态势,2016 年我区主要景区点接待自驾游客 268 万人次。(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主、次干道已全部建成;由城区水厂引出的 D300 给水干管,沿主干道形成供水环网,供水可靠;排污实行雨污分流,建成2.8 公里污水管网连接污水处理厂;供电由 110KV 变电所直供,且双回 10KV 线路供电,安全可靠;建有燃气管网和中转站,保障高效、清洁、安全、优质的燃气供应;电信、移动、联通信号和网络全面覆盖;网络全部实现数字化、宽带化、光缆化;数字双向电视网络实现全面覆盖。(3)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园以来,园区在招商过程中提供“保姆式”、 “一站式、 “跟踪式”服务,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和信赖。园区也因此多次受表彰和获奖:荣获“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秀单位称号;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第一名;在第三届投资招商浙江春洽会暨创投发展峰会上荣获“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奖;荣获 “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称号;荣获“黄山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荣获“黄9山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2013 年、2014 年连续两年在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考核中荣获第一名。(二)园区发展的主要成就(二)园区发展的主要成就1、招商引资成效逐步凸显、招商引资成效逐步凸显近年来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对外交往逐渐扩大。2017年,园区新签 25 个项目,6 个为亿元项目。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7.18 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 102.6%,同比增长 4%。2018 年上半年,签约落地生物质炭电热联产、科技孵化园、炭气联产、神农保健等项目 7 个,其中亿元项目 4 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5 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 52%,同比增长 15.4%。2、园区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园区产业特色初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黄山工业园区正逐步由“低、小、散”的粗放型向规模扩张、产业集聚转变,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根据区位、资源、环境、基础等因素,逐步形成了以奇瑞房车、亿利工贸、鼎瑞新实业、华绿园生物科技、天丰食品、广印堂中药、金瑞泰科技、晶特美新材料、猴坑茶业、六百里猴魁等为重点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3、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 园区 2004 年开发建设以来,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累计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全面完成了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现了园区污水管网覆盖,分步实施了起步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了园区第二条主干道S05 道路建设,实施了赵家安置新村建设,另外还完成了耐磨园、茶产业园、磁产业园、奇瑞、广印堂地段“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亮化、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始终把提升服务质量,创优发展环境作为工作中心,通过坚持和完善联系企业制度、全程代理制、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为广大企业提供“一站式”、 “保姆式”服务,特别是 2011 年与建行、经信委合作创设了助保金贷款服务制度,七年来,累计共为 20 户企业提供贷款 7.5 亿元,有效化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5、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10 年到 2017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总体递增,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约 13%,并多次在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17 年,全区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中心,组织实施“9716”工程,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7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52.37 亿元,同比增长 18.8%;完成税收1.15 亿元,同比增长 47.8%;固定资产投资 5.24 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7.18 亿元,同比增长 4%。11(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不足 1、工业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工业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人们对旅游区发展工业有疑虑,把发展工业等同于环境污染,把发展工业与发展旅游业对立起来,尽管近些年来,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引导教育工作,但长期形成的观念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再加上对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如何发展工业缺乏合理认识,从而这种思想观念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发展工业的思想障碍。2、产业发展规划可操作性不强、产业发展规划可操作性不强黄山工业园区虽然有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但缺乏整体性与可操作性。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坚持规划的刚性原则,项目布局随意性大,人为定项目的多,规划定项目的少,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进园区项目良莠不齐、结构不优。3、缺乏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缺乏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由于过去黄山区整体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再加上人口总量小,产业工人匮乏。由于地处山区,文化生活单调,“技术人才难于引得进,引得进难于留得住,留得住难于用得好”的问题仍然存在,工业园区企业人才培养进度跟不上,职工受教育程度偏低。124、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全区工业短板比较突出,基础差、底子薄,园区企业质量相比差距很大。截止 2017 年底,全区 75 户投产企业,2000 万元以上规上企业仅 28 户,大多数是 2000 万元以下规下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亿元企业仅 7 户(指产值达亿元) ,大多数是 5000 万以下。总体上看都属于小微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中型企业偏少。13二、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二、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14九大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安徽省和黄山市“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依托黄山区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以快速高效发展为目标,以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夯实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将工业园区打造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聚集效应强、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工业园区。(二)发展(二)发展思路思路1、坚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作为优势产业链“链核”的龙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切实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推进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产品、技术扩散。2、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坚持把培育完善优势产业链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企业、项目之间在产业链上下游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加粗”、 “拉长”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15产业的融合,引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努力形成产业链完整、现代服务业于一体、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3、坚持开放引领,推动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引领,推动合作共赢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外部资本、技术和人才,营造优良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合作方式、模式,实现合作互利共赢。4、坚持绿色低碳,践行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低碳,践行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和利用效率,坚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环境管理要求,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办公和低碳生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5、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职能、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作为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政策创新,重点在土地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方面率先探索,突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促进生产要素、产业、人才、科技成果向园区集聚。16(三)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1、产业规模目标、产业规模目标预计 2017-2020 年间园区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2%左右,到 2020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 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60 亿左右。2、税收贡献目标、税收贡献目标预计 20172020 年间工业财政贡献率达到 50左右,2020 年工业入库税收达到 2 亿元, 2025 年力争达到 4 亿元。3、产业集群目标、产业集群目标到 2020 年,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10 亿元;其他类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预计到2025 年,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 48 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 48 亿元;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16 亿元;其他类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48 亿元。4、规模企业数目标、规模企业数目标到 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 50 家,其中工业产值 20亿元以上的 1 家,10 亿元以上的 3 家,5 亿元以上的 11 家;预计到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 100 家,其中工业产值 20 亿元17以上的 2 家,10 亿元以上的 4 家,5 亿元以上的 16 家。5、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目标、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目标到 2020 年,全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二五”明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国家控制要求;预计到 2020 年,成为安徽省示范绿色生态工业园。表表 2-1 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指标指标2020 年年2025 年年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100160税收收入税收收入24绿色食品总产值(亿元)绿色食品总产值(亿元)3048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总产值(亿元)智能装备与加工制造总产值(亿元)1016新材料生产总值(亿元)新材料生产总值(亿元)3048其他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他工业总产值(亿元)30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家)50100工业产值工业产值 20 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亿元以上的企业(家)12工业产值工业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亿元以上的企业(家)34工业产值工业产值 5 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亿元以上的企业(家)1116(四)发展定位(四)发展定位1、产业定位、产业定位(1)依托联合利华、全江食品、广印堂中药、天丰食品、毛峰集团、华绿园生物科技、猴坑茶业、六百里猴魁、巧明贡榧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相关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相关产业集群。18(2)依托金瑞泰、盛美格新材料、京佳磁业、宏磁磁业、京昂磁业、晶特美新材料等 CTP 印刷版材生产、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继继续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园。续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园。(3)依托特拉斯智能科技、波瑞电气等智能装备企业,海安机械、永丰机电、奇瑞房车、鼎瑞新实业等生产制造企业,大力发展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生产制造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和生产制造产业集群。(4)吸引中科院系统中适合在黄山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院,相关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上市公司的研究院所以及与园区产业相对应的产业研究院在此集聚,科学发展度假式研发基地。科学发展度假式研发基地。2、功能定位、功能定位集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一体的工业聚集效应强的特色工业园区,集工业发展以及制造、工贸、科技、商务、环保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经济园区,成为黄山市黄山区“招商引资的承载招商引资的承载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项目建设的集聚区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项目建设的集聚区”。193、产业布局定位、产业布局定位食品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 820 亩,依托联合利华、全江生态、广印堂中药、天丰食品、毛峰集团、华绿园生物科技、猴坑茶业、六百里猴魁、巧明贡榧等龙头企业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 840 亩,依托金瑞泰、盛美格新材料、京佳磁业、宏磁磁业、京昂磁业、晶特美新材料等生产企业,建设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制造园:装备制造园:总规划面积约 800 亩,依托特拉斯智能科技、波瑞电气等智能装备企业,海安机械、永丰机电、奇瑞房车等生产制造企业,建设智能装备和加工制造产业集群。科学发展度假式研发基地:科学发展度假式研发基地:吸引中科院系统中适合在黄山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院,相关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上市公司的研究院所以及与园区产业相对应的产业研究院搭建产学研平台。20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一)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一)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1、目标定位、目标定位到 2025 年,园区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 48 亿元,并建成集研发、生产、孵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绿色食品产业园,最终形成基于本地资源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打造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2、发展理念:发扬特色、多业并举、重点培育、绿色引领、发展理念:发扬特色、多业并举、重点培育、绿色引领发扬特色:发扬特色:依托黄山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发展茶、山珍等特色产业。多业并举:多业并举:大力推进茶产业、饮品产业、香榧产业和地方特色食品的协同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体系。重点培育:重点培育:在已有的多家茶业、香榧等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具有品牌价值的绿色食品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绿色引领:绿色引领:将绿色食品产业园打造成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示范区,引领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1(二)发展重点与路径(二)发展重点与路径1、依托茶产地优势,重点打造茶产业、依托茶产地优势,重点打造茶产业(1)重点发展产品)重点发展产品茶叶。茶叶。引导六百里、猴坑、黄山毛峰和康谐等现有茶企建立“企业+基地+茶农”, “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到茶叶种植基地进行指导,在保障茶鲜叶品质的情况下,也能缓解采茶季茶企工人缺乏的问题;鼓励现有茶企不断改进制茶工艺,完善各品种和各档次的茶叶的分类体系,凸出主打产品,重点发展有机名优茶;重点发展以六百里和猴坑为代表的知名茶企,打造太平猴魁茶叶品种的代表性企业,创建国家驰名品牌;鼓励黄山毛峰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可适当引进黄山毛峰茶叶品种的企业,打造黄山毛峰茶叶品种的代表性企业。速溶茶粉。速溶茶粉。鼓励华绿园茶粉萃取企业,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生产理念、管理经验和制作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或适度延长产业链,生产可用于零售的冲泡类茶粉饮品;鼓励开发以绿茶茶粉为基础的混合品种,如茉莉绿茶、果味绿茶等,逐步完善产品种类;重点培育华绿园茶粉萃取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引进绿茶精深加工企业,提取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扩大绿茶的使用范围。茶食品。茶食品。鼓励园区内天丰食品等企业大力发展茶食品的同时,进一步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推进茶产业与其他食品加工行业的联盟,合作开发一类茶味食品;“引茶入菜”即将茶与徽菜有机结合,22徽菜历来以重色、重味出名,添加适当的茶粉,不仅能改善菜品的色、香、味,还能优化菜品的营养结构。此外,茶中含有的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还能延长腌制食物的时间,有效减少人工防腐剂的使用,提高食物健康性;“引茶入糖”即将茶与各类糖果进行结合、 “引茶入点”即将茶融入到蛋糕、饼干、面包、月饼、汤圆等各类糕点中去;由于茶中的茶多酚对人体中的细菌具有兴利除弊的作用,因此可将茶用于保健品当中,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茶食品。茶保健品。茶保健品。由于茶中含有的花青素、绿原酸、茶多酚等物质既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又有润肤防皱的作用,因此可将茶进行提取加工后,充分发掘茶多酚抗菌、消炎的作用和茶皂素的护发功效,将其与美容保健品进行融合,生产茶保健护肤产品。 茶叶教学与研发基地。茶叶教学与研发基地。与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以及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建立茶叶(猴魁)教学与研发基地,推广生态良种茶的种植技术、推进茶叶深加工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开发、推动园区茶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园区管委会一方面可借此平台引进和留住一批茶叶种植和深加工方面的人才,促进黄山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密切产学研的联系,加速茶叶种植和深加工技术成果的应用。茶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充分发挥黄山区作为太平猴魁唯一产地的优势,开展 “一观、二闻、三采、四炒、五品、六购”的茶文化旅游。首先,可建立供游客观赏、采摘的茶园,使游客体验采茶、炒茶的乐趣;其次,建立茶文化体验馆,在展示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黄山地区23茶叶历史文化的同时,品茶赏茶;最后,建立茶叶批发零售基地,供游客和批发商购买。(2)重点研发技术)重点研发技术生态有机茶的种植技术。生态有机茶的种植技术。有机茶的种植不仅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采取严格的可持续系统,符合黄山地区生态保护的要求,而且价格比普通茶要高 5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尤其是有机名优茶。黄山地区生态环境优良,水土保持较好,有种植生态有机茶的条件,但是种植技术还相对落后,因此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根据黄山地区的气候、地理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尤其是在灌溉、排水以及隔离带的设置方面。 茶叶的精加工技术。茶叶的精加工技术。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的制作工艺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园区内虽有多家茶叶制造和深加工企业,但是总体的技术含量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在茶专栏专栏 3-13-1 生态有机茶生态有机茶有机茶是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茶叶及相关产品,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目前,有机茶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其销售量只占茶叶总销量的 1,但近几年有机茶销量却以 30的高速度每年递增,有机茶销售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际国内市场都呈供不应求态势。未来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茶的生产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场更加成熟,特别是有机名优茶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24叶机械开发及清洁化生产工艺、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工艺、茶叶保鲜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茶叶衍生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茶叶天然有效成分萃取与利用、茶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开发等方面,在逐步提升茶叶制作工艺的同时,实现茶叶生产的流程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 (3)重点引育企业)重点引育企业鉴于黄山地区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不仅在茶叶种植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在制茶技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技巧,因此在企业引进方面重点考虑有特色、有技术、有市场、有品牌的上下游企业。在茶叶种植方面。在茶叶种植方面。重点培育本园内的黄山硒谷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黄山康谐茶叶有限公司,并鼓励联合利华立顿、六百里和猴坑建设有机茶园。重点引进谢裕大、休宁松萝以及天方等拥有有机茶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的知名品牌。在茶叶深加工方面。在茶叶深加工方面。重点培育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茶叶衍生产品的种类和规模。重点引进以下企业:第一第一,在茶粉及茶饮料、速溶茶方面,可以引进无限极、统一、雀巢、六个核桃和银鹭等大型饮料企业;第二第二,在茶食品方面,一方面可以引进盼盼食品集团和银鹭食品集团,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园区相关企业积极争取与八马茶叶、华祥苑、日春股份企业合作。以上企业不仅拥有一定策销售渠道,也拥有茶产品生产的技术;第三第三,在茶保健25品方面,可以引进长寿集团等技术水平高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4)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发展路径2017-2018 年:完善园区配套,培育重点企业。以产业园内有机茶种植、茶叶制造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品牌的重点企业,同时兼顾对园区其他绿色食品制造企业的配套支持,不断提升园区的配套能力。2019-2020 年:梳理现有产业链,引进产业链缺失企业门类。对园区内现有的绿色食品企业尤其是茶叶及衍生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梳理,构建现有企业的产业链,并积极引进该产业链上缺失的企业类型,逐步构建园区独有的茶叶产业体系。2021-2025 年:完善茶产业体系,打造安徽省茶产业示范区。在现有茶叶产业体系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形成以茶叶产业链为主线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打造安徽省茶食品产业示范区。2017-20182019-20202021-2025完善园区配套,培育重点企业重点工作重点工作:以产业园内有机茶种植、茶叶制造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品牌的重点企业梳理现有产业链,引进产业链缺失企业门类重点工作重点工作:对园区内现有的绿色食品企业尤其是茶叶及衍生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梳理,积极引进该产业链上缺失的企业类型,逐步构建园区独有的茶产业体系。完善茶产业体系,打造安徽省茶产业示范区重点工作重点工作:在现有茶叶产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形成以茶叶产业链为主线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打造安徽省茶食品产业示范区。26图图 3-1 黄山工业园区茶产业发展路径黄山工业园区茶产业发展路径2、利用优质水源优势,积极培育饮品产业、利用优质水源优势,积极培育饮品产业(1)重点发展产品)重点发展产品纯净水。纯净水。纯净水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优质的水源地,而黄山区又恰好满足了这一条件。目前,园区内只有一家纯净水生产企业-黄山润生绿色饮品有限公司,不仅数量少,而且工艺相对滞后,因此一方面要鼓励该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纯净水生产技术,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纯净水企业的引进力度,提高园区内该类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掘黄山区的优质水源优势。有色饮料。有色饮料。黄山地区作为优质茶叶的产地,又拥有优质的水资源,具有生产茶饮料的天然优势,但园区内相关企业只有在建的联合利华和华绿园,茶饮料的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鼓励华绿园生物科技企业在与饮料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商引商,招揽更多的茶饮料生产企业入住园区;以联合利华立顿茶叶加工为切入点,引进更多知名的茶饮料生产企业和有色饮料生产企业,如统一、娃哈哈等。(2)重点研发技术)重点研发技术有色饮料的生产技术有色饮料的生产技术。重点研发超高温瞬间杀菌技术、蒸馏技术以及与人体细胞亲合力最强的六角水的生产技术,此外,还有与27茶饮料相关的茶内活性成分的提取、微波萃取、膜分离技术、澄清技术、茶乳酪的解决、茶饮料浸提技术、灭菌方式、茶饮料的保色增香以及保健茶饮料的生产技术。白酒的酿造技术白酒的酿造技术。根据太平湖的水质特点,进一步改进白酒的酿造技术,改善白酒的口感和质感,尤其是要重点研发含有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的保健酒的制造和浓缩工艺。 (3 3)重点引育企业)重点引育企业纯净水和有色饮料方面纯净水和有色饮料方面,重点培育黄山润生绿食饮品公司和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鼓励六百里、猴坑、康谐等茶叶制造企业延长产业链,开发绿茶饮品。重点引进王老吉、统一、娃哈哈和屈臣氏等大型饮料生产企业。酒制品方面酒制品方面,重点培育现有的白酒和保健酒生产企业,尤其是黄山太平酒业有限公司,引入二锅头等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企业。(4 4)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发展路径2017-2018 年:明确水源使用标准,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就黄山区和园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源使用规范,防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园区内现有的企业和纯净水制造业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的种类、口感和质量,加强品牌宣传,逐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282019-2020 年:强化引进力度,提升企业数量。进一步优化招商策略,加大饮品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丰富企业数量,争取到 2020年,园区内的饮品企业增加 3 家。2021-2025 年:加强产业整合,打造饮品企业的集聚效应。在已有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该类型企业,并对已有企业进行整合,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打造园区内饮品企业的集聚效应。 图图 3-2 黄山工业园区饮品产业的发展路径黄山工业园区饮品产业的发展路径3、瞄准地方特色,推进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瞄准地方特色,推进特色食品产业发展(1)重点发展产品)重点发展产品香榧。香榧。由于香榧的产地少,生长周期长,且含有丰富的脂肪油、乙酸芳樟脂,因此价值较高,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目前,黄山地区的香榧种植初具规模,香榧人工基地已有 5000 多亩,也已经注册创立了“巧明牌”、 “樵农牌”、 “绿箭牌”、 “太平牌”等香榧品牌商标,具 2017-2018 2019-20202021-2025明确水源使用标准,着力培育重点企业重点工作重点工作:就园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源使用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纯净水制造业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强化引进力度,提升企业数量重点工作重点工作:加大饮品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丰富企业数量,争取到 2020 年,园区内的饮品企业增加 3 家。加强产业整合,打造饮品企业的集聚效应 重点工作重点工作:进一步引进该类型企业,并对已有企业进行整合,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打造园区内饮品企业的集聚效应。29有香榧发展的基础。今后,可进一步扩大香榧的种植面积,提升香榧的精深加工技术,加大香榧品牌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香榧

    注意事项

    本文(黄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