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七下古诗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已亥杂诗)(教师版)-十年(2011-备考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
-
资源ID:5157779
资源大小:126.1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2:七下古诗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已亥杂诗)(教师版)-十年(2011-备考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诗词(全国通用).doc
专题2:七下古诗五首一、(备考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2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上句用“浩荡”写离愁的多,用“白日斜”渲染离别的伤感氛围,下句写出了辞官归家的轻松和喜悦。2龚自珍的诗画线句运用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坚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感情。文天祥的诗画线句运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舍生取义的决心。【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2)赏析。上句运用“浩荡”把离愁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写出了离愁的多,“白日斜”是环境描写,点明了时间,渲染了萧瑟的氛围,同时象征着国家日落西山的形式。“吟鞭”动作描写,“东指”即东方故里,写出了辞官归家的轻松和喜悦。2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和主题。(1)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修辞,作者以落红自比,落花飘落了,还要化为春泥滋养下一代。作者虽然辞官,但是仍然要为国家培育下一代。这是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回乡但是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里作者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属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面对生死,文天祥做出了选择,宁愿死也要用自己的爱国之心照耀史册,这里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舍生取义的决心。二、(备考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3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4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答案】3画面想像合理,语言优美生动3分(只是围绕诗句字面意思简单扩展给1分)4答案示例:从“拄杖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看出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诗句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具体描写示例: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4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分析。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箫鼓、春社,农家祭社祈年,满怀着对丰收的期待,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之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三、(备考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6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答案】5C6示例:“凌”有升、登之意,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解析】5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述有误,三四句应该是正面描写泰山的景物。故选C。6这道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凌,意思是登上。这里准确传神地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四、(备考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8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答案】7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拿起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8诗人自己登楼远眺,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榨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解析】7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解释其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描述时要忠实于原句。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根据这些词的理解描述,如,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8考查对诗歌的赏析。结合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作品情境。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前两句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五、(备考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古诗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中“不畏”如何理解?写出这两句诗蕴含的深刻哲理。 【答案】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解析】本题考查诗文内涵。第一问: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看: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看:诗的前两句写出自己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出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浮云遮望眼”,用典。“不畏”意思是不怕。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二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换句话说,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六、(备考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之情。 11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0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1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解析】10本题考查诗词中的意象。(1)首联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这里抓住了“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的自然景象。(2)“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离愁”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离愁的无限感慨,“吟鞭东指即天涯”则通过“天涯”这个开阔的意象表现了豪放和洒脱。11本题考查诗歌主题。(1)龚自珍的诗。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2)孟浩然的诗。翻译: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写出了对春花凋零的怜惜,作者喜爱春天,可是春天的花被吹落了,这是否意味着春天的逝去,故表达了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七、(备考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2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13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答案】12“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13(1)面对困境时(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3)事情有了转机时。【解析】1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赏析。“足”的意思是足够,充足。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可见农民的热情好客。“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或非常贴切写出了农家人的好客、真情的纯朴品质与行为。13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和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好像前方没有道路。但却过一座的山头,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村庄。这句诗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也可用于山水美景或事情出现转机。据此可作答。八、(备考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它们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答案】先写A后写B。理由:A诗写诗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达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请字里行间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B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漂泊江汉的孤独和思归之情,后两联则表达出诗人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情怀。这些内容和情感,说明B诗写得晚。【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分析。望岳极力进行描写与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尤其是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青年时期的诗人年轻气盛、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晚年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他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江汉诗。诗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就景物而言,落日、秋风一般总不免让人觉得萧瑟。落日使人想到时光的流逝,想到晚景暮年,容易引起沦落之感、衰老之叹。但杜甫的感情却不是往低沉发展,而是仍然觉得桑榆未晚,雄心尚存,还想在垂暮之年有所作为。至于秋风,对于衰老多病的人更常常是种威胁,但杜甫却没有浮起生命无多的慨叹与悲哀,相反觉得病体好象就要痊愈了。“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人以老马自喻,反映出了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的老当益壮精神。这些内容和情感,说明B诗写得晚。九、(备考2022·广西马山·学业考试)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5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人用“落红”作为自然现象并象征韶光易逝,双重内涵显示了别离之苦。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16古诗词讲究炼字,请分析“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中“更”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5D16“更”是“再”的意思,意思是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表达了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解析】15这道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D己亥杂诗是先写离愁,后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不相同。故选D。16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赏析。“更”是“再”的意思。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不忘报国之志的一腔热情。十、(备考2022·云南盈江·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18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答案】17B18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解析】1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天涯”指离京城遥远,并不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所以B项错误;故选B。18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亲朋好友,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即作者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即作者不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十一、(备考2022·云南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怎样理解诗歌中“离愁”的含意? 20诗歌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9诗中的“离愁”指当时诗人愤然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0示例: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离京,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思想感情。【解析】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首诗。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诗人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因此诗中的“离愁”可以理解为诗人辞官,离别京城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0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这两句诗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诗句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诗人以落花自喻,表现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十二、(2019·内蒙古呼伦贝尔·学业考试)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割”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的好处。 22结合尾联和杜甫的生平,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21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昏暗,明亮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2杜甫前期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后期是一位关注民众苍生的爱国诗人。【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阴阳割昏晓”,这句话的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考查对诗人形象的分析。望岳创作背景:杜甫的青年时期,正处于盛唐时代,稳定、繁荣的盛唐气象使得杜甫早年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杜甫前期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杜甫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经历可分为陷贼与为官、漂泊西南两个分期,这时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长安。后任左拾遗,又遭贬谪,终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的生活。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使得战乱的生活题材进入了诗歌的视野中。杜甫将这场战乱带来的大破坏、大灾难通过对底层民众的悲苦生活的描写刻画,广泛而又全面地展现揭露出来。可知杜甫后期是一位关注民众苍生的爱国诗人。十三、(2018·河南南阳·初三学业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3诗中“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这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24请你谈谈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23极言泰山之高大,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24此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解析】2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把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特点。2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写出了诗人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意即“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十四、(2017·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望 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阴 阳 割 昏 晓。(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答案】(1)阴 阳/ 割 /昏 晓。(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朗读停顿。古诗歌常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式来划分。对五言律诗或绝句来说,常见的节奏形式是“二一二”或“二二三”。“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根据音节和意义,可按“二一二的”形式进行停顿划分:阴阳/割/昏晓。(2)本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十五、(2016·湖北十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6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7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