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九类 咏史怀古—备考2022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第九类咏史怀古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内容前两句由发现“折戟”起兴,引出对“赤壁之战”人事的感慨。后两句议论,含蓄地抒发诗人对“时无英雄”而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提出假使不是“东风”帮忙,那么胜败的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会改写。主旨诗歌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手法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前两句是叙事,借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为下文做铺垫;后两句是议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运用典故,委婉含蓄表明心迹。以小见大,由小小的“折戟”,联想到前朝动乱,将“二乔”不曾被捉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着实不凡。 练一练1.,自将磨洗认前朝。 2.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机遇很重要。“三顾茅庐”是诸葛亮的机遇,他因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成为一代名相;东风是周瑜的机遇,否则“,”,孙氏霸业将成为泡影。 3.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是前朝还是后代,都没有可以与我相知的人;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高地阔,依然找不到可以与我相知的人。主旨这首短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伤感的情绪。手法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营造了一种辽阔悠远、空旷苍茫的意境,使得诗人失意的境遇和悲伤的情怀不言而喻,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练一练1.前不见古人,。 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节奏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内容前三句用两个拟人(“聚”和“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的雄壮气势。第四至七句写作者看到长安万间宫阙化成废墟,内心极不平静。末四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灭亡也罢,受苦遭殃的总是老百姓。主旨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手法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练一练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伤心秦汉经行处,。 3.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作简要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内容上片写词人思念中原,又痛惜中原落入敌手,感叹千古兴亡之事。下片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主旨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整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又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当政者的愤懑之情。手法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化用古人之语入词,善用典故。结构上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势壮,情调乐观昂扬。 练一练1.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对朝代兴亡,更迭变迁所发的感慨是“?。”。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和“”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