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优秀PPT.ppt
春秋战国时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页,共200页n n夏商周n n秦朝n n汉朝n n明朝n n清朝n n唐朝n n春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页,共200页n n春秋时期(前770年前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n n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770年)东周立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页,共200页n n三国志云:“话说天下大势”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200页n n司马迁: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页,共200页n n“春秋五霸”?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200页n n战国时期(公元前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221)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 六国年表记载,记载,战国始于前战国始于前475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公元前403403年年),至前221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200页史官制度的演变与学术下移n n最初的史官除了记载历史,还做什么?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页,共200页巫史n n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一页,共200页n n殷商西周时期巫史的勃兴,是中囯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不仅造就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局面,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学术的一系列特点,都与巫史有关。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二页,共200页n n(1)卜筮)卜筮 n n(2)祭祀祭祀 n n(3)书史书史 n n(4)星历星历星历星历 n n(5 5)教育教育巫史是文化的传播者,日用知识、礼乐射御,非巫史以为教。n n(6)医药医药:根据甲骨文记载,巫史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三页,共200页n n什么时候开始“巫”和“史”分离了呢?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四页,共200页n n周代周代n n巫、史逐步分家,形成系列的史官制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五页,共200页n n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汉书艺文志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六页,共200页n n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七页,共200页n n春秋以前,春秋以前,君举必书君举必书,有,有大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等史官。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八页,共200页n n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九页,共200页n n东汉之前史官通管文史星历,东汉之后天人分途:1、星历:太史公(秦)太史公(秦)太史令(东汉)司天台(唐)太史令(东汉)司天台(唐)司天监(宋)司天监(宋)钦天监(明清)钦天监(明清)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页,共200页2、文史:兰台令、东观著作兰台令、东观著作(东汉)著作郎著作郎(魏晋南北朝)史馆修撰史馆修撰(北齐、隋、唐、五代、宋专设史馆修史,宰相监修)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元、明、清以翰林院学士兼史官)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一页,共200页n n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记录类和编纂类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起居注史官和史史馆史官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二页,共200页n n“礼不下庶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三页,共200页学术下移n n春秋以前,学术和教育为王宫所把持,史称“学术官守”、“学在官府”,人民无权享受教育,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只有王官和未来的王官,才有资格教,有资格学,学术同庶人无缘。这就限制了学术的传播与发展。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四页,共200页n n西周的文教中心西周的文教中心除了都城都城外,还有宋国和鲁国宋国和鲁国。宋国是殷臣微子的封邑,所以保留了大量的殷商文化;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由于周公辅佐成王有功,又是西周礼乐的创建者,成王为了褒奖周公之德,赐鲁君以天子礼乐。所以鲁不同于其他分封国,是西周在东方的文教重心。春秋初的情形,仍未显著变化。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五页,共200页n n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朝政治统治开始衰落,王室独尊、诸侯并立的局面不复存在,周王室也只能靠强大的晋、郑等国而苟且生存,周平王本人也是得晋文侯之助才确立的。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周王室垄断学术的现状很难维持。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六页,共200页n n最初各国诸侯向周天子强索土地人民者有之,但对王室保留的文化、典籍,尚不敢问津,偶尔由于王室贫弱,不能养活王官,一些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王官百工,相继分散至各诸侯国,但尚未形成学术的下移。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七页,共200页n n学术的真正下移,是在春秋中、后期,较大的有两次,都是由王室内部斗争而引起的。第一次发生在周惠王与周襄王之间,因先后发生了王子颓及叔带争夺王位的内讧,世代掌管周史的太史司马氏离开王室,投靠晋国,带去了大量的文化典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八页,共200页n n第二次发生在周景王与周敬王之间,周景王死,周敬王立,王子朝起兵争夺王位失败后,率召氏、毛氏、尹氏、南宫氏等旧贵族和百工,携带王室所藏文献典籍,逃奔楚国。这是东周文化最大的一次迁移,从此,楚国基本代替了东周王室的文化地位,与宋、鲁并列为三大文教中心。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九页,共200页n n这两次学术下移,范围比较有限,只不过使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学术的地位,使学术下移于诸侯公室,尚未摆脱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此可称为学术下移的第一阶段。n n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页,共200页n n 学术下移的第二阶段与学术下移的第二阶段与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有有密切关系。在这一阶段,学术开始扩散到密切关系。在这一阶段,学术开始扩散到士阶层,并进而扩散到民间庶人。士阶层,并进而扩散到民间庶人。左传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鲁国,孔子向其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鲁国,孔子向其请教后,说:请教后,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四夷,犹信。”说明此时官府已失守学术,说明此时官府已失守学术,学术已流散于民间。普通士人都能看到、学术已流散于民间。普通士人都能看到、读到众多文化典籍,通过这些士人的努力,读到众多文化典籍,通过这些士人的努力,学术又向更大的范围扩散。学术又向更大的范围扩散。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一页,共200页n n“士”的地位高吗?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二页,共200页n n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西周的社会等级序列中,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其社会地位并不高,与工、商、农工、商、农并为四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三页,共200页n n士分为哪两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四页,共200页n n士有士有文士、武士文士、武士文士、武士文士、武士之分,西周时武士是一种充任领主管理、护卫职务的人员,文士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而到了春秋时期,由于诸侯争霸。有许多复杂的内政、外交、军事问题需要解决,而靠贵族血统、世袭门第是无法解决的,需要足够的知识、能力和谋略,这就使土有了用武之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五页,共200页n n这时的士多以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出现,他们或作为政治思想家,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去指导各国的政治、军事战略,或作为政治、军事的实践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直接处理各种行政、军事事务。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六页,共200页n n后来许多士又以教育为己任,聚徒讲学,培养弟子入仕各国。由政府专职人员到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反映了士阶层身份的演变,也为庶民登上政治舞台打开了一条通道。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七页,共200页n n士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没落贵族子弟,他们一般都受过比较正规的贵族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但政治地位下降,经济贫困。n n这一类“士”的代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八页,共200页n n孔子是宋国贵族之后,但少“贫且贱”,“多能鄙事”,精通六艺,就是这一类士的代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十九页,共200页n n二是原周王室司礼乐的官员流落民间。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页,共200页n n如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的老子,就是这一类士的典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一页,共200页n n三是农、工、商等庶民等级上升而来的。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二页,共200页n n木匠出身的墨子,在鲁向史角学礼后,游说于楚、齐、卫等国,曾仕宋,逐渐进人士阶层,其弟子众多,大多出于庶民,然入仕显荣于天下者极多。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三页,共200页n n礼贤下士?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四页,共200页n n士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相应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士对君主来说,更像是一种师友关系,礼贤下士是当时各国的时尚,有的君主对士行宾主之礼,有的君主更是以名士为师,这就大大提高了士的社会地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五页,共200页n n百家争鸣与先秦著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六页,共200页n n“三教九流”?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七页,共200页n n“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n n后泛指宗教、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八页,共200页稷下学宫图稷下学宫图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九页,共200页诸子集成书影这一整套诸子集成于1935年编辑出版,蔡元培题笺,囊括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墨子、晏子、管子、商鞅、孙子、韩非子等“诸子之精粹合成一书”。导入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页,共200页治国之以以“礼礼”治国治国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法治法治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一页,共200页孔子在汉城孔子在韩国孔子在韩国孔子在德国孔子在德国孔子在越南孔子在越南孔子在英国孔子在英国孔子在日本孔子在日本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二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三页,共200页老子老子和道德经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四页,共200页孟子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五页,共200页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一书。孟子主张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施仁政于民”,他还提出,他还提出“民贵民贵”、“君轻君轻”的思想和的思想和“富贵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的道德观念。的道德观念。孟子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六页,共200页山东邹城孟子故里牌坊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七页,共200页孟子书影孟子书影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八页,共200页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九页,共200页n n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n n孟子离娄上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页,共200页四书书影孟子“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一页,共200页孟庙亚圣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二页,共200页荀子荀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三页,共200页荀子书影荀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四页,共200页n n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n n荀子性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五页,共200页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助学n n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n n荀子富国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六页,共200页墨子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七页,共200页墨子墨子 墨家学派墨家学派创始人创始人,他的他的言行记录在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墨子一书中。主张中。主张“兼兼爱爱”、“非攻非攻”.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八页,共200页墨子书影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十九页,共200页n n墨翟提出墨翟提出“非攻非攻”的主张,极力反对的主张,极力反对“大国攻小大国攻小国国”的进攻战争。他对正义战争和不义战争进行的进攻战争。他对正义战争和不义战争进行区分,而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有人责问墨子:区分,而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有人责问墨子:你以攻战为不义,那么过去禹征有苗、汤伐桀、你以攻战为不义,那么过去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这是什么原故呢?他回答说:那不叫武王伐纣,这是什么原故呢?他回答说:那不叫“攻攻”,而叫,而叫“诛诛”。这种诛伐的战争,当然是。这种诛伐的战争,当然是不应反对的。不应反对的。“诛诛”与与“攻攻”的区别就在于,攻的区别就在于,攻是是“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非攻下非攻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页,共200页墨子邮票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一页,共200页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生长。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二页,共200页庄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三页,共200页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庄一书。庄子主张子主张“道道法自然法自然”。庄子庄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四页,共200页庄子故里(今河南商丘)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五页,共200页庄子书影庄子书影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六页,共200页庄子虽当时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司马迁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七页,共200页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征至怪于齐谐。李白李白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八页,共200页鲁迅(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十九页,共200页(庄子)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郭沫若庄子与鲁迅郭沫若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页,共200页韩非今版韩非子书影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一页,共200页 法家学派的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韩非子一书。韩非子主张施行韩非子主张施行“法治法治”,加强,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韩非韩非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二页,共200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法不阿贵。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三页,共200页兵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四页,共200页战国时期三戈铜戟(湖北省随县出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五页,共200页战国时期铜戈(河南省新郑县出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六页,共200页战国时期靴形铜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七页,共200页战国时期铁兜鍪(湖北铜绿山出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八页,共200页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十九页,共200页箭镞蝉纹铜矛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页,共200页战国战车(复原模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一页,共200页孙武孙子兵法竹简(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二页,共200页孙子兵法书影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三页,共200页孙膑山东临沂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竹简孙膑兵法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四页,共200页孙膑兵法解读书影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五页,共200页孙膑祠堂里的孙膑影画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六页,共200页“围魏救赵”作战示意图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七页,共200页“围魏救赵”想象图(坐于椅上指挥者为孙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八页,共200页 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伐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太子申、庞涓入马陵道埋伏之中,万弩齐发,大败魏军,魏太子申被掳,庞涓自杀。马陵道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十九页,共200页名家邓析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一页,共200页n n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n n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二页,共200页n n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三页,共200页n n黄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夫代周的一定是水德。以上黄帝三代交替,是因为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四页,共200页n n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n n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五页,共200页n n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礼记 月令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应应同同、淮南子 齐俗训、史记秦秦始皇本纪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n n代表人物:邹衍代表人物:邹衍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六页,共200页鬼谷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七页,共200页n n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n n为什么叫“纵横”?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八页,共200页n n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零九页,共200页n n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页,共200页吕不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一页,共200页n n为什么叫“杂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二页,共200页n n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n n代表人物:吕不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三页,共200页邓析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四页,共200页n n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n n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公孙龙子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五页,共200页农家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六页,共200页小说家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七页,共200页n n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阴阳、儒、墨、名、法、道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在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家称为九流。n n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八页,共200页n n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一十九页,共200页医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页,共200页n n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的只有儒、道、法。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一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二页,共200页n n孔子的编辑活动及其历史意义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三页,共200页官学衰废,私学兴起n n“可以无学,无学不害。”n n左传昭公十八年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四页,共200页n n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n n当时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五页,共200页n n“士”阶层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六页,共200页n n“招贤纳士”n n“士无定主”n n“养士之风”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七页,共200页n n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或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争先“招招贤纳士贤纳士”。当时,士在行动上有较大的自由,“士无定主士无定主”,因而成了统治者竞相争取的对象。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八页,共200页n n春秋初期,出现了“养士养士”之风之风,如国语?齐语中说,齐桓公养游士80人;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与坐者以十数”(韩非子)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就更为盛行,诸侯国君,如秦穆公、魏文侯、齐威王、齐宣王、梁惠王燕昭王都一度为士众所归尤其是齐威王和宣王建筑了高门大屋的稷下学宫,招致贤人而尊宠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二十九页,共200页n n士阶层的收入来源是?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页,共200页n n周王室在公元前675年、前635年和前516年,先后发生了争王位事件。世代掌管周史的司马氏流落到晋国,以后又分散到卫、赵、秦诸国。还有一部分文化官吏和百工,带着宫廷的典籍逃亡到楚国。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一页,共200页n n论语微子记载了周天子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纷纷出走的情况:大乐师挚到齐国,二乐师干去楚国,三乐师缭到蔡国,四乐师缺去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附近,少师阳和击磬的襄移居于海边。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二页,共200页n n这些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于社会之后,成了历史上第一批专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据有的人分析,其中有些人可能作了私学的教师。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三页,共200页n n孔子的私学是不是最早的?n n孔子的私学是不是唯一的?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四页,共200页n n吕氏春秋离谓中记载了郑国邓析办私学的事迹。邓析私学不讲诗书礼乐这套旧课程,讲的是自著的竹刑,专门教人打官司“学讼”;列子仲尼中,记有郑国伯丰子也和邓析同时开办私学。这些都是在孔子私学之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五页,共200页n n鲁国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办私学,传说少正卯的私学名声也很大,曾把孔子私学的学生吸引过去,几乎使孔子私学垮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六页,共200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七页,共200页n n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颜渊、曾点、季路等就是他最早的学生。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相随。孔子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八页,共200页n n“有教无类”n n“学而优则仕”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三十九页,共200页n n孔子开办私学,主张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教育。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所组成的,据近人考证,孔子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页,共200页n n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涵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一页,共200页n n孔子私学,以”礼”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为了“复礼”。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二页,共200页n n春秋末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是其他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它在学术思想上的贡献和影响,也是当时没有哪一家私学可以相比的。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教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私学和荀子私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三页,共200页孟子私学n n战国中期有很大影响的学派。“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孟子私学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主张发挥人天生的善性,把教育看作是人心内发的作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四页,共200页荀子私学n n战国末期集大成的学派。荀子15岁时,到稷下学习,后来又在这里长期执教,曾三次被尊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荀子打破了“儒西行不到秦”的惯例,带着学生到秦国访问。他晚年到了楚国,春申君派他当了兰陵令,后来留居兰陵,讲学著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五页,共200页n n荀子私学恰与孟子私学相反,把教育看作是“外砾”、后天的过程。所以强调“化性起伪”。荀子私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在儒家经典的传授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西汉的许多经学大师,在学术思想上大多是渊源于荀子学派。荀子私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师有绝对权威,因而能够培育出像李斯、韩非这样在当时属于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六页,共200页墨家学派n n墨家学派成员多数来自社会的下层,有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墨家创始人墨子,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做过宋国的大夫。他北至齐,西使卫,两次到过楚国。所到之处,都有学生随行。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南方、北方,以及西方的秦国都有墨家私学弟子的踪迹。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七页,共200页n n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墨家私学可以派学生去做官,但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服从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八页,共200页道家学派n n道家私学主要有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尹文、接予、环渊等为代表。另一派是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四十九页,共200页法家学派n n法家学派的产生,与子夏有关。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在西河讲学,弟子三百多人,李悝、吴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商鞅,就是李悝的学生。商鞅提倡“耕战”,非议“诗书”,排斥“礼乐”,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页,共200页问礼老聃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一页,共200页在陈绝粮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二页,共200页退修诗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三页,共200页孔子的四大功劳n n1、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统和法统;n n2、对三代文献的整理;n n3、私立教育的奠基人;n n4、以“仁”为核心,以“礼”为体系构建理性社会。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四页,共200页n n“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春秋”,与之相关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后世称为六经六经,他们不仅仅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也是诸子百家的根本经典。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五页,共200页n n六经两两一组,诗书是一组,礼乐是一组,易和春秋又是一组,其中诗、书、礼、乐在孔子以前就是贵族子弟的基本课程,易和春秋是孔子创办私学之后才公开的。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六页,共200页删诗书删诗书n n“诗”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书”是尚书,其中大部分的资料都是远古到西周初期的公文。有人认为,孔子在编辑诗经和尚书的时候,把很多不太好的内容给舍弃了,据说诗经原来有三千多篇,但孔子的“定本”只有三百多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七页,共200页n n论语为政里有一句话可以作为这一猜想的佐证“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八页,共200页另一种观点n n孔子编辑诗经做的工作是“选正”,而非“删邪”,也就是说,孔子选编了三百多首古诗。因此,诗经也可以称之为周诗三百首,后世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都是模仿这种编辑方式。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五十九页,共200页删诗书删诗书n n尚书的编辑和诗经的编辑差不多,所以后世称之为“删诗书”,而有人在写孔子礼赞的时候,则称之为“诗书存正”。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页,共200页定礼乐定礼乐n n西周建立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只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手笔。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找到了人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周公把他制定成一些规矩礼,又编排了一套歌舞乐,将礼乐结合起来教化世道人心。虽然礼乐并不是始于周公,但周公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从此以后,中国成了当之无愧的礼乐之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一页,共200页n“礼崩乐坏”发生在哪个时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二页,共200页n n到了孔子的时代,礼乐的教化作用开始式微,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礼崩乐坏”。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三页,共200页n n论语八佾和其他典籍中可以看到很多违反礼乐的故事,这些事都发生在孔子周围。孔子以周公为本师,发愿恢复礼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四页,共200页n n比如论语子罕所说的:“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尽管孔子主张恢复礼乐,但他并不是一味复古,实际上他非常开明。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五页,共200页n n论语卫灵公上记载了孔子的一个主张“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孔子主张使用夏历(因为非常通行,并且适合指导农耕)、殷车(殷商的车比周代的质朴)、周冕(能体现周礼)。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六页,共200页n n很多资料证明,在孔子创办私学以前,贵族的课程只有“诗、书、礼、乐”四门,比如礼记王制上说的:“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七页,共200页修春秋修春秋n n孔子创办私学之后,就把易和春秋公开了,孔子的伟大正在与此,因为易学是占吉凶的,春秋是断兴亡的,孔子把他们公开以后,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传承就不再是天子和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了,中华民族的道统、法统流向民间。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八页,共200页n n后世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六十九页,共200页n n赞周易、序春秋都是孔子晚年的主要工作,传说孔子读易以至于“韦编三绝”,接着孔子又为春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孔子非常重视春秋,一方面强调不能变更一字,一方面把春秋的心法秘授给好友和弟子,从而形成了左氏、公羊、榖梁三家春秋传。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上说:“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七十页,共200页n n春秋作为儒家心传,自然被后世儒家所重,但周易似乎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秘传。荀子作为战国后期的大儒,居然忽视了周易经典地位。相反的,作为道家学者的庄子,虽然早于荀子,却明确的知道周易的存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七十一页,共200页n n比如庄子天运上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如庄子天下上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有些学者认为庄子是颜回、子贡或者子夏的传人,看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七十二页,共200页经典文本n n因为“六经”的某些文本是在汉代才最终确立的,所以有些学者怀疑其纯粹性。上古书籍的成书方式与后世书籍的成书方式不尽一致。汉代以后,从官方到民间都整理古籍,并且编辑成册。从此以后,所有的书籍都有了各种版本某种确立的文本。后世的学者往往习惯性地认为,书籍,都应该一面世就会有确立的文本,实际上并非如此。以佛经为例,最初的佛经都是口耳相传,佛经被记录为文字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百七十三页,共200页n n诗经、尚书是孔子选编的,其文本是确立的;春秋是孔子一字一句确定的,其文本也是确立的。但是孔子确立的只是春秋的本经,其心法秘授给他的朋友和弟子,最后他们又把孔子的秘义整理成文,这就是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