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精选文档.ppt

    • 资源ID:51799438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精选文档.ppt

    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10/19/2022本讲稿第一页,共十八页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步骤:1.初选换热器的尺寸规格 1.1初选流动方式,计算温差修正系数FT,如果FT0.8,采用多管程或多个换热器串联。1.2初估总传热系数K估,在估算换热面积A估=Q/(K估FTtm)。1.3初定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参数。1.4计算所选用的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面积及实际所需的总传热系数。2.计算管程压力降和传热膜系数 2.1如果管程压降pt大于允许压力降,则调整管程数重新计算。2.2如果管内传热膜系数iK估,则改变管程数重新计算。若改变管程数不能同时满足ptp允,iK估的要求,则重新估计K估值,改变结构参数进行计算。3.计算壳程压降和传热膜系数 3.1如果壳程压降ps大于允许压力降,可增大折流板间距。3.2如果壳程传热膜系数o太小,减小折流板间距。如不能同时满足壳程压力降和传热膜系数的要求,则重新估计K估值,改变结构参数进行计算。4.计算总传热系数,校核传热面积 所选用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留有1525%的裕度。本讲稿第二页,共十八页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区别 1.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2.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本讲稿第三页,共十八页 雷诺数Re Re=vd/,其中v、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度,d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道直径。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层流或湍流,也可用来确定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普朗特数 Pr=cp/,其中、cp、分别为流体的粘度、定压比热容与导热系数。代表了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相对厚度,也就是流体中动量扩散与热量扩散能力的对比。奴塞尔特数 Nu=hL/,其中h、L、分别为流体的传热系数、特征长度与导热系数。代表了长度与热边界岑厚度之比,表征了流体对流换热能力的大小。本讲稿第四页,共十八页1.稳态传热方程热流体将热量通过某固定面传给冷流体成为传热,稳态传热的基本方程为:Q=KAtm 式中 Q热负荷,W;K总传热系数,W/(m2);A 换热器总传热面积,m2;tm进行换热的两流体之间的平均温差,本讲稿第五页,共十八页1.1热负荷 当忽略换热器对周围环境的散热损失时,根据能量平衡,热流体所放出的热量应等于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即:Q=mccp,c(Tc,o-Tc,i)=mhcp,h(Th,i-Th,o)式中 mc,mh分别为冷流体、热流体的质量流速,kg/s;cp,c,cp,h分别为冷流体、热流体的定压比热容,J/(kg);Tc,i,Tc,o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Th,i,Th,o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若考虑换热器对外界环境的散热损失Qc,则热流体放出的热量Q1将大于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Q2:Q1=Q2+Qc Q2=cQ1 热损失系数c通常取0.970.98;不管师傅考虑热损失,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中,热负荷Q一般取管内流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本讲稿第六页,共十八页1.2总传热系数K 1/K=1/o+1/i(Ao/Ai)+ro+ri(Ao/Ai)+Ao/w Am 式中 o管外流体传热膜系数,W/(m2 );i管内流体传热膜系数,W/(m2 );ro,ri分别为管外、管内流体污垢热阻,(m2 )/W;Ao,Ai 换热管的外表、内表传热面积,m2;Am换热器管内和管外的平均传热面积,m2;管壁厚度,m;w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W/(m )。本讲稿第七页,共十八页1.3平均温度差和温差修正系数(1)算术平均温度差 tm1=(t1+t2)/2(2)对数平均温度差 tm2=(t2-t1)/ln(t2/t1)式中 tm2较大的温度差;tm1较小的温度差。当tm1/tm210000对于低粘度流体(i10000,0.7Pr60。当L/di60时,应将上式乘以1+(di/L)0.7进行修正。本讲稿第十页,共十八页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特征尺寸:管内径。对高粘度流体,应用:i=0.027i/diRei0.8Pri1/3(i/w)0.14定性温度:除w壁温下的值外,其余为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特征尺寸:管内径。(1.2)过渡流 Re=230010000当流体在管内流动为过渡流时,对流传热膜系数可先按湍流的公式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乘以校正系数,即可得到过渡流下的对流传热膜系数。=1-6105/Re1.8 过渡流=湍流(1.3)层流 Re2300,可用:Nu=1.86Re1/3Pr1/3(di/L)1/3(i/w)0.14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八页应用范围:Re2300,0.6Pr100。定性温度:除w为壁温下的值外,其余为流体进出口温度 的算术平均值。特征尺寸:圆形管为管内径di;非圆形管为de=4A/式中 A流体流通截面积,m2;流体浸润周边,m。JH=(i/cpiGi)(cpii/i)2/3(i/w)0.14式中 i管内流体传热膜系数,W/(m2 );cpi流体比热容,J/(kg );Gi管内流体质量流速,kg/(m2 s);i流体平均温度下的粘度,Pa s;w管壁温度下流体的粘度,Pa s;i流体导热系数,W/(m );L管长,m;di管内径,m。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八页JH由下图选取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十八页(2)管外传热膜系数(2.1)换热器壳程无折流板时管外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可管内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式计算,此时以当量直径des作为定性尺寸代替管子内径。对管壳式换热器,当管子成正三角形排列时:des=1.1Pt2/do-do 当管子呈正方形排列时:des=1.27Pt2/do-do式中 Pt换热管中心距,m。(2.2)换热器壳程有折流板时通常缺口面积取25%的壳体内截面积,壳程的对流传热膜系数可采用:(a)Nu=0.23Re0.6Pr1/3(/w)0.14 o=0.23/do(dou/)0.6(cp/)1/3(/w)0.14应用范围:Re=(32)10000;14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十八页特征尺寸:管外径do;定性温度: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u取流体通过每排管子中最狭窄通道处的速度。(b)o=0.36/de(deuo/)0.55Pr1/3(/w)0.14应用范围:2 1031 106;特征尺寸:de按(2.1)中des计算;定性温度:除w取壁温外其余均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 术平均值。uo根据流体流过管间最大截面积As计算 As=lbDi(1-do/Pt)式中 lb折流板间距,m;Di换热器的壳体内径,m。(c)Js=(odes/o)(cpoo/o)1/3(o/w)-0.14Js由Rees查下图求取;Rees=desGs/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十八页16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十八页式中 o管外传热膜系数,W/(m2 );Gs质量流速,kg/(m2 s);des当量直径,m;Di壳体内径,m;cpo壳程流体比热容,kJ/(kg );C相邻管间隙,m;o壳程流体导热系数,W/(m );o壳程流体平均温度下的粘度,kg/(m s);w管壁温度下的粘度,kg/(m s)。注:对于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管子 des=(3.464Pt2-do2)/(do)对于正方形排列的管子 des=(4Pt2-do2)/(do)2.2有相变传热的传热膜系数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十八页3.压力降的计算3.1管程的压力降pi3.2壳程压力降问题:1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注意事项

    本文(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精选文档.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