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施工组织设计 完成.doc
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研发基地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批 准:审 核:编 制: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七月1、工程概况41.1 工程性质和作用41.2 建筑和结构特征41.3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51.4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52.施工部署62.1项目管理目标62.2 项目管理机构62.3 项目计划安排72.4 项目管理总体安排83. 土建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13.1 测量控制及放线113.2 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133.3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133.4 基础混凝土垫层133.5 钢筋工程143.6 模板工程213.7 混凝土工程263.8砌体工程303.9楼地面工程333.10抹灰工程343.11屋面工程363.12脚手架工程373.13 装饰工程384. 安装施工方案424.1安装工程特点424.2电气工程主要系统424.3水暖空调工程主要系统434.4 电梯工程455.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465.1 施工组织准备465.2 施工技术准备475.3 施工现场准备485.4 施工队伍准备485.5 施工物资准备485.6 施工资金准备496、施工进度计划496.1施工进度总体安排496.2施工进度计划497施工资源计划497.1施工组织机构497.2劳动力需求计划4973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507.4周转材料需求计划517.5材料实验及测量设备需求计划518. 施工总平面图538.1 施工总平面图及说明538.2 施工总平面管理539. 技术组织措施549.1 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549.2 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559.3 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609.4 文明施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629.5季节施工的措施6310. 项目信息管理6610.1 项目信息管理内容6610.2 项目信息管理网络6610.3 项目信息管理的硬件及软件6611. 交工资料汇编6711.1 交工资料编制依据6711.2 交工资料编制要求6711.3 交工资料目录6912. 编制依据7113.附表、附图721、工程概况1.1 工程性质和作用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为两栋公共建筑,属青岛地质勘察院一期工程的主要办公楼和资料库。该基地是因地质勘察院规模扩大,产能增加而建设的。该工程由青岛地质勘察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为2800万元,由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青岛建设监理研究有限公司监理,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项目合同工期为2012年7月25日(以合同备案日期为准)至2013年9月23日,工期总日历天数为425天。该工程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和相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山东省、青岛市相关质量规范、标准,一次验收合格,争创“山东省优质结构杯”奖。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具备综合办公、科研、资料存储、实验检验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勘察产业基地。1.2 建筑和结构特征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1562.01m2(其中地上11069.86m2,地下492.15m2),本工程共两个单体,其中综合科技楼地上1层、地下7层,地下一层层高为4.2m,一层层高4.2m,二层至六层层高为3.6m,七层层高3.9m,地上建筑面积8014.87m2,地下建筑基地面积492.15m2;地质资料数据库为5层,建筑面积3054.99m2,一层层高4.2m,二层至五层层高为3.6m。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地下室为一级),耐久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综合楼基础局部采用人工挖孔桩,以花岗岩中风化带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500KPa,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以花岗岩强风化带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000KPa,资料数据库基础为条形基础,以花岗岩强风化带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000KPa。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独立基础、桩承台及及地梁为C30,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综合科技楼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综合科技楼梁、板及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地质资料数据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1至4层为C35,4层以上为C30。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总量为5000m3,钢筋总量为600t。综合楼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资料数据库抗震等级为四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1.3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规划4号线以北, 围子顶南麓山脚下,青岛国家质检中心东侧。场区地形,总的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面绝对标高为72.54m84.01m,最大高差11.47m,拟建场地在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位,场区内地层简单、层序清晰,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青岛地区地处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区域,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历年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16.4,历年平均气温12.2;历年相对湿度73%;最大风速44.2m/s(1956年7月),多年平均风速5.5m/s,11月至次年2月平均风速6.2m/s,风向多为ES、WN向;年平均受台风侵袭或外围影响13次;近五十年最大降水量1227.6mm,最小降水量386.3mm,平均降水量679.44mm,降水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76%);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0.49m。1.4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立面变化大、造型复杂,构件截面尺寸变化大;合同工期较紧,总工期为425天,主体结构工期为130天;工程分包多,有总包自行分包和业主另行分包的分包商,给管理增加了难度;该工程作为崂山区重点工程和争创“省优工程”,社会影响大,质量要求高。结合上述特点,项目部必须科学管理、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并满足使用功能,争创“青岛市标准化示范工地”;建精品工程,争创“山东省优质结构杯”一项。2.施工部署2.1项目管理目标2.1.1 工期目标2012年7月25日开工(以合同备案日期为准),2013年9月23日竣工。日历工期425天。其中2013年1月6日前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保证在工期目标内完成工程,项目部将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以保证工程工期。2.1.2 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争创“山东省优质结构杯”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见附件一:创优规划。2.1.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2%以内,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为争创“青岛市标准化示范工地”。 2.1.4 环境保护目标建立项目重大环境因素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排污、噪音、有害气体、建筑垃圾等污染源,确保现场周围及院区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1.5 新技术应用目标结合工程特点,将广泛采用“建设部重点实施技术”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2 项目管理机构2.2.1项目管理机构见图2.2.1。2.2.2 主要管理岗位的职责如下: (1) 项目经理。受企业委托,代表企业实施项目管理。在授权范围内负责与企业管理层、劳务作业层、协作单位、发包人、分包人和监理人员等的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2) 项目总工。负责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有技术责任。 (3) 施工员。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按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制定专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任务单,并负责指导实施和及时结算。 (4) 质量员。执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评标准和规范,代表上级质检部门行使监督检查职权。(5) 安全员。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有关安全制度和规定。监督项目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安全生产,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6)资料员。根据工程进度对有关文件资料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存档,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做好项目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负责技术档案的移交工作。 (7)材料员。根据预算员提出的材料计划和施工过程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组织相关材料的进场,并参加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所有进场的材料建立全面的材料台帐,保障材料供应。2.3 项目计划安排2.3.1 劳动力安排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必须保证投入充足的劳动力。日平均劳力260人,土建施工高峰期计划日投入劳动力350人,其中木工100人、混凝土工30人、钢筋工60人、瓦工85人、普通工40人、电工3人、架子工15人、测量工2人、电焊工10人、防水工15人、油漆粉刷工40人、予留予埋安装工15人、安装工35人,各专业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适当调整。2.3.2 主要材料计划钢材600t、混凝土5010m3,以及防水卷材、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材料、给排水管材、电气材料、电梯、空调机组等。所有材料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提前考察、确认、组织进场。主要周转材料包括:钢管,扣件,竹胶板,方木,架木板等。2.3.3 主要机械设备选用(1)垂直及水平运输:选用一台QTZ63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回转半径为50m,主要负责基础、主体阶段的钢筋、模板、管材、钢管工具等垂直水平运输。二次结构、安装、装饰施工阶段,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两台JJM-3井架,负责砌块、砂浆及装饰装修等材料的运输。 (2) 混凝土输送及钢筋加工机具: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一台汽车泵,进行混凝土的垂直、水平运输,保证混凝土输送到位。钢筋加工设备包括钢筋焊接机、折弯机、切断机、调直机、直螺纹机床,木材加工机械等小型机械。2.4 项目管理总体安排2.4.1 施工阶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将其划分为4个施工阶段:(1) 基坑开挖及桩基主要内容:整个场区土石方开挖、人工成孔桩施工;工期及安排:约70天,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2)基础及±0.00梁板施工主要内容:承台、承台梁、独立柱基及地梁、条基及科技楼±0.00梁板等施工;工期及安排:约20天,2012年10月2005年11月;(3) 地上主体结构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竖向管道、砌体、部分水平管道;工期及安排:约4个月,2012年10月2013年3月;(4) 室内外装饰及安装主要内容:地下室装饰、屋面防水、室内粗装修、室外抹灰、室外粉刷、室内精装修、强弱电安装、暖通、消防及设备安装;工期及安排:约7个月,2013年3月2013年9月。2.4.2 施工区段的划分(1)基础:按设计的两个单体划分为两个水平施工区段,各施工区段保持相对独立的施工,混凝土浇注按区段进行流水施工,交叉进行保证工程工期。(2) 主体结构:将两个单体的主体施工划分为两个水平施工区段,科技楼5层以上主楼为一个水平区段。(3) 室内装饰、安装:按科技楼与资料数据库分为两个水平区段,室内装饰与安装分项必须进行合理协调穿插,以保证装饰安装阶段的工期。(4) 室外装饰:按不同的装饰种类分为两个区段,科技楼楼的保温粉刷,资料数据库楼的保温粉刷。2.4.3 施工程序本工程遵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安排施工。(1) 基坑开挖及支护:土石方开挖基坑支护。(2)人工挖孔桩:场地平整 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垂直运输架、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摸、浇筑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砼养护。(3)地下室及基础:定位放线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桩基检测基坑清理地基验槽基础垫层垫层养护承台、地梁、独立柱基钢筋绑扎模板架设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养护柱放线柱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顶板、模板架设模板验收±0.00梁板钢筋绑扎检查验收±0.00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4) 地上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放线、复核施工缝处理柱钢筋、预留预埋验收柱封模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模板、施工缝处理梁板钢筋、预留预埋验收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砌体:清理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墙体、墙内埋管竖向及走廊水平管道安装管道试压、保温竖砌井封堵水平管道墙体。(5)室内装饰及安装:结构处理放线吊顶拉杆、各类管道支架各类管道水平支管墙面抹灰、刮腻子管道试压吊顶做墙面地面清理做地面安门窗、小五金(精装修)墙面粉刷风口、灯具、洁具安装调试清理交工。(6) 室外装饰:主楼抹灰保温粉刷主楼抹灰粉刷:清理基层抹灰保温刷涂料。 (7) 室外场区:测量定位土方开挖验槽垫层铺管、砌井复核验收隐蔽地面。2.4.4 施工阶段控制及工序穿插要点(1)基础结构及±0.00底板应确保2012年11月上旬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应在2013年1月上旬前完成。(2) 竖向管道应随混凝土主体结构同步进行。(3)地上砌体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3层时插入施工,2013年3月上旬前完成砌体施工;走廊的风道、空调水管、电缆桥架等可与砌体同步施工。(4) 各室内装饰安装施工区段的主体结构验收后,装饰、安装即可插入施工,其顺序应为:安装粗装修精装修。(5) 应先完成粗装修以交付安装及其他专业使用的部位有:配电室、机房、泵房等功能房以及需要精装修的部位。(6) 主楼砌体结束并验收后,室外装饰即可插入施工;主楼外墙抹灰期间,可插入屋面施工。(7) 由业主供货的材料、设备以及业主专业分包的精装修、安装等项目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场;电梯设备宜在塔吊拆除前进场。 (8) 具备场地条件的室外管网应先开挖、铺设;管网接口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按进度计划的要求及时接入,以免影响综合调试。3. 土建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3.1 测量控制及放线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部施工员全面负责,质量员及资料员协助复核。测量结果报监理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由测绘院的轴线控制桩位于基坑顶部。控制点用砌砖保护,砖垛面积为1000 mm×1000mm,厚度不小于500mm,控制点位置应设置在安全、不易破坏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核,做为工程定位的依据。BM点的移交:甲方提供BM点。并提供测绘部门确定的综合科技楼与资料数据库楼的外墙交点和水准点标高,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报规图,确定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3.1.1 平面控制网布设及水准点引测根据总平面图及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选择通视条件好、易于保护、距建筑物轴线数米的位置引出四个坐标基准点,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由监理、业主复核,并经规划部门验收。3.1.2 轴线及高程的测设3.1.2.1轴线的测设地下部位:垫层施工完毕后,根据顶部的轴向控制桩,用全站仪向基坑垫层上投测定位控制轴线,投测后应将轴线进行二次校核,保证两轴线垂直。在两控制轴线上拉钢尺确定其它轴线与控制轴线的交点位置,用全站仪投测确定基坑中其它轴线的位置。建筑物四大角控制轴线应经闭合校核。主要轴线测设完成后,根据基础图纸,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边界线、墙宽线、地梁线、基础线等细部位置线。基础混凝土浇筑完后,再将轴线引测至基础顶。地上部位: 一层基准点采用预埋150mm×150mm×6mm钢板,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将各控制点投测到预埋铁件上,打2mm孔,孔心作为平面控制点,经监理、业主校核无误后作为整个主体的轴线控制点使用。地上各层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做上下贯通的预留孔洞作为整个建筑物上下通测垂直度的内控通视点,采用铅垂线吊线并采用经纬仪复核的方式确定孔洞位置、轴线位置及建筑物的垂直偏差。3.1.2.2标高的测设3.1.2.2.1地下部位:根据业主给定的BM点,在基坑壁上引测标高控制点,并注明其高程,作为施工用水准点。结合本工程的±0.00,算出差值,确定其相对标高,用红油漆做出明显标志。该点标高需经校核后报甲方、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根据基坑中标高控制点,在基坑中大量设置基础垫层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的高度应经过校核,垫层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垫层顶标高,保证垫层标高正确无误。部分基础底板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在防水层上做灰饼,保证保护层上标高准确。基础、地梁钢筋绑扎过程中及时将基坑壁上的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工程内部,做为钢筋绑扎、模板架设及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的依据。基础、地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将控制标高引测至塔吊塔身部位,做为标高向上引测的起点,应做好校核与传递。3.1.2.2.2地上部位:一层柱拆模后,将一米标高线抄测在框架柱上,用红色油漆涂抹出倒三角,每个施工段至少设2个标高固定标志。由一米标高线向上测量出结构标高,并用水准仪复核无误后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逐层上返,二层一复核,以免造成累计误差,往返数次测量,确保标高传递的准确性。标高传递至楼层后,以楼层建筑标高上0.50m为控制标高,做好标高的传递,控制好梁底、板底、预留洞口、钢筋绑扎高度等的标高。混凝土浇注时,根据柱钢筋上标注的楼层建筑标高上0.50m的控制点,拉线确定其浇筑厚度,保证板面上平标高正确。柱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标高控制点传递至柱面上,做好校核,做为后续工程标高控制的依据。砌体工程施工时,以楼层上0.10米线为标高控制线,制作皮数杆,控制好门窗过梁、预留洞口等的标高。装修阶段,墙面抹灰后弹设+0.500m标高控制线,做为地面、吊顶及其它安装工程的标高控制依据。装修工程施工前,应将各层标高控制点再次进行校核,检查地面、过梁、预留洞口等的标高是否能正确,是否能满足建筑面层做法的需要,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3.1.2.2.3测量允许误差测量允许误差应小于施工允许误差,层间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建筑全高控制在10mm内。层间竖向投测误差应控制在3mm内,全高竖直偏差控制在10mm内。3.2 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平均深度4m,总土石方开挖量近1万立方米。根据地质情况、现场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了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方案。表面杂填土及强风化花岗岩采用机械开挖。边坡支护见设计方案。详见专业分包方“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3.3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独立柱基础坐落于强风化岩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000kpa,基坑1-5轴交A-D轴为桩基础,坐落于中风化岩层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838KN。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桩径分别为800mm、1400mm,桩长不等,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5。人工控孔桩施工,每天三班作业,每一个桩孔配4人,现场机械水、电、维修保养3人,现场指挥1人,自西向东依次施工。该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详见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3.4 基础混凝土垫层3.4.1 垫层模板采用钢模支设,集水井、柱基等基坑侧面采用竹胶板模板支设。3.4.2 垫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用木拉板抹平,同时在垫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块,一般以每工作台班每100m3为一个计量单位留置试块,控制垫层混凝土的质量。试块留置分标养和同条件养护。3.4.3 垫层混凝土达到强度1.2MPa后方可放线及施工。3.4.4 集水坑的设置:沿基础地梁外侧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以便将室外水及时排除,避免地下水浸泡地基,影响边坡稳定。3.5 钢筋工程本工程使用的钢筋:一级钢HPB235,fy=210Mpa,二级钢HPB335,fy=300Mpa,三级钢HPB400,fy=360Mpa,规格从625不等。3.5.1施工准备1认真审学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按照图纸及平法图集03G101-1进行翻样、备料。2由于施工现场狭小,应编制分期分批钢筋进场计划,原则上主筋进场数量应满足两层用量。3钢筋进场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核验材质合格,并经复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加工作业。4直径14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直螺纹连接技术(直径22的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连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须提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连接作业。5根据图纸要求,提前定制定型卡、垫块,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规格为50×50mm,垫块采用P.O32.5水泥,水泥砂浆配比为1:2,垫块制作时预埋上22号绑丝。按规范要求进行安放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应用基础底板和楼板底部并绑扎牢固,定型卡应用于墙筋、柱筋和梁筋。6根据图纸及进度计划提出钢筋原材计划(即钢筋进场时间,批量),钢筋进场必须带有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7钢筋进场验收时,外观检查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识,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弯折,表面允许有凸起,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8钢筋进场后分批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准进行下料加工。9进场钢筋按产地、日期、规格、数量进行堆放。堆放时应垫起钢筋距地50cm,堆放后应挂标志牌。3.5.2钢筋加工制作:1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并结合标准图集03G101-1,有关规定进行配料。2设计抗震烈度为6度,综合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资料数据库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应在下料加工时遵守如下规定:(1)纵筋四级抗震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等级钢筋种类C25C30 C40HRB335d2534d30d 25dd2537d33d 27dHRB400d2540d36d 30dd2544d39d 33d(2)纵筋三级抗震最小锚固长度lae. 混凝土等级钢筋种类C25C30C40HRB335d25 35d 31d 26dd25 39d 34d 29dHRB400d25 42d 37d 31dd25 46d 41d 34d注、四级抗震lae=la 在任何情况下钢筋锚固长度不能小于250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下:基础、底板、地梁、柱等构件迎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板、墙、壳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4箍筋制作应满足135度弯钩要求,弯钩长度不少于10d.5混凝土剪力墙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拉钩,拉钩两端应同箍筋做法,弯钩满足135度并做成S或C型(根据图纸要求)。绑扎时应拉拴纵筋与箍筋的十字交点的外侧(拉住箍筋)。6钢筋加工完毕后,应挂半成品标志牌,表明使用部位、直径长度、数量。3.5.3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前应放线定位,墙柱锚筋应依线整理好间距为止,对于大截面的梁筋绑扎,应搭设绑扎固定架子,并用垂直仪器测量,使固定架上梁筋不会偏移。2梁柱在就位浇筑砼前,应再次校核,对于偏移的梁柱采取适应措施纠正并固定好。3梁柱箍筋在绑扎前,应先在纵筋上画好间距标志。然后依标志位置绑扎,绑扎用20-22#铁丝,其中22#铁丝用于12以下钢筋,梁柱角筋处应8字形缠绕绑扎,梁柱纵筋与箍筋交点需逐点绑扎,不许漏绑。骨架形成后,不能歪斜,要横平竖直。若平板筋单向受力,绑扎时要注意最外边二道需逐点绑扎,不能漏绑。所有钢筋必须逐点绑扎。4梁柱的角纵筋与箍筋应紧贴绑牢,不留空隙.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1受力筋排距±52弯起点位置203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4焊接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5+35 基础受力筋保护层柱、梁 板、墙±10±5±33. 5. 4钢筋的连接:直螺纹套筒接头,使用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全面使用,接头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及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要求执行。焊接接头,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验,接头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其焊接长度及焊缝质量等。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5.4.1钢筋机械连接直螺纹接头钢筋直螺纹接头是目前在建筑施工应用比较广泛的钢筋连接技术,它具有接头连接速度快,机械旋紧牢固即可,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适应国产级钢筋强度和延性要求,对中性好,无明火作业,不污染环境,节约材料和能源,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新技术。(1) 钢筋直螺纹连接制作分两个步骤:在钢筋端部滚轧切制直螺纹及利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2) 加工钢筋端头螺纹的牙型螺距规格等必须与连接套相配合。(3) 钢筋套丝前,为保证套丝牙数及质量,需对钢筋采用无齿锯切割。钢筋直螺纹加工必须在专用的机床上进行套丝,套丝机的刀具冷却应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液,不得使用油类冷却液。(4) 钢筋端部滚轧完成以后,操作人员应逐个检查外观质量,钢筋轴线不得有大于4度的偏斜,不允许有横向表面裂缝,外表尺寸应符合要求。(5) 加工成型的丝头应对每种规格按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填写钢筋直螺纹加工检验记录。(6) 经检查合格后的钢筋套丝应立即套上防护帽与应相连接的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另一端按上塑料防护盖保护。(7) 安装时,首先把连接套的一端安装在固定钢筋的端头上,用专用扳手将其拧紧到位,然后把导向对中钳夹紧连接套,将连接钢筋通过导向夹钳中孔对中拧入套内拧紧到位,完成连接,卸下工具随机检验不合格的立即纠正,合格的在接套上涂上已检的标记并填写钢筋直螺纹接头质量记录。(8) 对已完成的直螺纹钢筋接头应分批抽样进行质量检查,以500个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为一验收批,然后从每验收批中取3个试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应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接头不合格。3.5.4.2 焊接接头本工程焊接接头采用闪光对焊,适用于1620规格部分钢筋的接头。(1) 闪光对焊的施工,针对本工程钢筋工程特点,闪光对焊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2) 所谓闪光预热闪光焊即在闭合一次电路,使两端钢筋面凸出部分接触引起闪光,并保持钢筋端面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直至钢筋端面平整,然后使端面间隙继续发生闪光,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预热留量在规定长度时,随即以适当的压力进行顶锻。(3) 试焊前应首先选择设备的功率,然后根据设备功率选择焊接参数。 (4) 对焊前应先将钢筋端部150mm范围内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端部弯曲时,必须加以调直或切除。(5) 焊接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时,其直径不应超过1.5d,同时焊接参数应按较大钢筋选择并减小较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操作时先对较大直径钢筋进行预热使两者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均匀。(6) 大批量生产前应先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大批量生产。(7) 对已完成的闪光对焊接头应分批抽样进行质量检查,以200个同一类型的接头为一验收批,然后从每验收批中取6个试件,3个进行弯曲试验,3个进行拉伸试验,如两项目中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如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接头不合格实验不合格,严禁在工程上使用。3.5.5 地梁、底板、基坑及插筋的钢筋绑扎应遵循先基坑、后地梁、再底板,最后插筋,先下后上,先纵向后横向的原则进行绑扎。3.5.5.1 基坑钢筋绑扎(1) 钢筋绑扎前应先在防水保护层上按图纸间距划线,根据划线位置铺料,然后进行底层钢筋绑扎,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以后,应垫上保护层(保护层设置详见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然后绑扎上排钢筋网,铺上层钢筋网前为了确保钢筋间距,设钢筋马凳作为钢筋支撑,间距为1000呈梅花形布置,最后借助钢筋马凳进行基坑上层钢筋绑扎。(2) 基坑钢筋绑扎完成以后,由于钢筋悬挑太长,上层钢筋有下弯现象,故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将上层钢筋顶升,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3.5.5.2 地梁钢筋绑扎(1) 由于地梁钢筋体量大,加上后穿底板筋,所以绑扎地梁前应先搭设架子,架子间距为3000。(2) 安装顺序为底层钢筋底二排上二排上排套箍筋穿腰筋绑扎放拉钩拆除架子。(3) 由于钢筋规格大,头排与二排钢筋难以保证有效间距,所以在绑扎的同时,应放入25的钢筋来保证头排与二排钢筋间的间隙,设置间距为3000,宽度同梁宽。3.5.5. 3板钢筋绑扎(1)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钢筋的间距(2) 按照画好的间距,先摆好受力主筋,后放好分布钢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洞等及时配合安装。(3) 绑扎一般用瞬扣活八字扣,板两层钢筋之间需加设马凳。(4) 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马凳的做法:马凳钢筋采用12钢筋制作,马凳横向间距800mm 向通长布置。楼板马凳示意图12钢筋3.5.5. 4 插筋绑扎插筋前应根据定位放线所弹的墨线进行二次放线并设于底板钢筋上,然后根据二次放出的线进行插筋,插筋时应沿底板面设一根12的通长钢筋来固定插筋底部,同时上边应有一根水平钢筋,用于固定插筋上部,确保墙钢筋位置不位移,并放上拉钩固定。3.5.6 钢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钢筋绑扎时的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其梁柱同一截面接头应按50错开,板筋按50错开,两接头中心距应大于Lae且接头位置不宜设置在最大弯矩处。(2) 安放予埋件位置应正确,严禁漏放。(3) 对于外墙、水池壁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其绑扎铁丝头应一律向里,以防止地下水由铁丝头渗进室内。(4) 其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及箍筋的加密间距必须符合03G101规定。(5) 墙、板钢筋绑扎,应从距柱边或梁边50mm线起开始绑扎。(6) 注意各洞口加强筋及暗梁钢筋的核对,以免忙中出错。(7) 例行报验制度,执行公司内部的自检,互检制度,必须由甲方、监理确认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6 模板工程本工程主要以现浇框架为主,因此对模板及支撑系统要求较高,本工程综合楼与资料数据库各备3套模板。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公司料具供应情况,在本工程±0.000以下模板工程施工中,外墙内外模均为竹木胶合板模板,模板的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48×3.5钢管及其配套设施(如扣件、“3”型卡、回形销等)再附于对拉穿墙螺栓配合使用,要求整体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6.1 基坑、外墙、地梁吊模基坑、外墙、地梁吊模前应根据二次放的线及标高尺寸用12 钢筋头做出限位来控制墙、柱、梁位置,以及底板底面标高3.6.2 柱模板支设3.6.2.1 独立柱模板支设本工程有五种规格的柱子,尺寸分别为400×400、600×600、600×800、600×900、800×800、900×900,1000×1000有部分方柱连墙,加上层高较高,为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柱模板均采用同方柱尺寸一样的竹夹板,加固采用48×3.5钢管在四周作柱箍,沿柱高方向,1/2柱高以上每600mm设一道,柱高1/2以下范围内每400mm设一道,第一道柱箍离地面不超过200mm。另外在柱子侧面设14的对拉螺栓,设置间距同柱箍。在设有对拉螺栓的位置,即在柱箍外侧再设两根同柱高通长的竖向钢管配以“3”形卡加螺帽加固。为了防止跑模,在柱子二分之一层高以下,设双排对拉螺栓并设双螺帽加固,且每个侧面设双道斜撑,柱除单独加固外,柱的柱箍、斜撑均需与排架连接。3.6.2.2 墙连柱模板支设墙连柱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支设及加固方法同方柱模。3.6.3 外墙模支设3.6.3.1 地下室外墙内外模采用竹胶模板支设,模板外侧每600mm设一道单根钢管(水平),在每根横向钢管外侧每450mm设一道两根竖向钢管,同时对拉螺栓配以“3”型卡、螺帽加固。考虑外墙断面大,外墙外侧无任何排架连接,所以在墙高1/2以下均设置双对拉螺栓(上下方向),且加双螺帽加固,外墙内侧,同时设置五道斜撑且与排架连接,斜撑横向间距为1200。3.6.3.2 墙模板支设,为防止模板上口标高不统一,应在支模前将模板下口垫平。3.6.3.3 由于外墙混凝土为防水混凝土,对拉螺栓也相应的有防水要求。3.6.4 内墙模板支设内墙模板支设除双面加固、对拉螺栓同外墙略有不同外,其余均同外墙模板支设。3.6.5 顶梁板支设本工程梁板模板均采用竹木胶合板,模板安装顺序如下:校核标高及轴线位置搭设脚手架支设梁模板复核梁模板尺寸、位置满铺楼板模板整体加固放线绑扎钢筋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主要部位施工要点:梁下模板为双排脚手架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底处搭设短钢管横担支托梁底,500mm一道,设立杆夹紧,且沿水平方向1000加设斜撑,施工时注意当梁的跨度大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在跨中起拱,如果设计没有要求,应按规范要求起1/10003/1000。板下支撑体系为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000-1100mm。矩形布置,立杆下300mm处搭设扫地杆,中间按1500间距纵横搭设拉结杆,立杆顶端纵横搭设钢管横担(注意起拱要求同梁),在横担上按300mm间距滚铺钢管,然后平铺竹木胶合板,拼缝处用海绵条堵缝,楼板用的竹木胶合板一律为新板。模板支撑固定时应严格校正平整度和起拱高度位置以及是否有不牢固的部位,经业主、监理共同检查确认无误时方可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模板用完后应认真清理干净,对变形和表面破损的应预以处理,然后刷隔离剂,平整码垛堆放,以备下次使用。3.6.6 支、拆模注意事项3.6.6.1本工程后浇带两侧及施工缝采用钢筋支架及钢丝网隔断混凝土。3.6.6.2 由于地下室外墙为防水混凝土,严禁由于模板断面不到用撑筋直接顶于模板。3.6.6.3 模板支设前,应将模板内侧满涂一层混凝土隔离剂。3.6.6.4 模板支设前应将墙柱内的拉圾清理干净,支模时,严禁有垃圾掉入墙柱内,在其根部留150×150的清扫口。3.6.6.5 模板在支设前,必须加强对各预留、预埋件及预留洞口的检查,防止遗漏。3.6.6.6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