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计基础与实务.doc

    • 资源ID:51828403       资源大小:67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计基础与实务.doc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产生与发展:古典统计学 (17世纪初)德国国势学派英国政治算术学派近现代统计学 (引入概率论)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二、统计的涵义:1、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2、统计的三种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 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工作取得、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三者的联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是先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个体、指标、标志、变异、变量。一、总体与个体1、总体: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不是总体,全国人口才是总体。2、个体:又称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例:研究职工工资时,每个职工的工资状况不是个体,每个职工才是个体。3、总体分有限总体(可以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和无限总体(只能非全面调查)。4、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划分具有相对性,随研究目的不同可以相互转换。二、样本与样本单位1、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的代表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总量概念) 。2、样本单位:是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 (个量概念) 。样本单位的数目称为样本量。3、样本特点:样本单位必须取自总体内部、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种不同的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 对样本进行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 三、指标与标志1、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例:工业总产值、2009年某地区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2、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称为标志值。3、标志按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例:性别、工种、民族、文化程度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例:年龄、工资(不同的数量标志值就是变量值)4、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区别: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个体特征。指标都用数值表示;标志可分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联系: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划分具有相对性。四、变异与变量1、变异:是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2、标志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对所有个体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即总体的同质性,如所在区域、所属行业。变异标志:在个体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即个体的变异性,它分为品质变异标志、数量变异标志。3、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4、总体的三个基本特征(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形成总体)同质性:个体都必须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数值。差异性:个体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品质变异标志或数量变异标志。大量性:构成总体的个体数目要足够多。5、变量:即数量变异标志,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6、变量值按连续性分为:连续变量:可带小数,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如:年龄(习惯取整)、身高、体重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只能用计数方法取得。如:职工人数、企业个数第三节 统计的过程:一个是统计的工作过程;二是统计的认识过程。一、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1、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前提和指导依据,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 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并以分析方法指导实际的统计活动。 统计设计的基本任务:制定出各种统计设计方案。具体包括: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分类目录、 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汇总或整理方案、统计分析方案。 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分类目录。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根据统计设计方案对调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 有计划、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3、统计整理:是个体标志值转变为总体指标值的过渡;感性认识转变为和理性认识的过渡。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 列表等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个体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成为反映 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的过程。 统计整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4、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获得成果的阶段,统计分析报告是将统计数据进行深加工的最终产品。 是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 统计分析的重要特征: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完善的资料, 统计分析的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并据以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二、统计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 与定性认识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 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缺少 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统计是研究量的,但却是从定性开始的。易混易错:1、 总体单位就是个体。2、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它是数值化的;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其中品质指标不能数值化。3、 离散变量是只能是整数的变量。4、 教材P9页图1-1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相关概念一、统计调查的定义:1、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设计方案对调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2、统计调查的主要工作是:搜集资料主要是原始资料,有时也有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亦称初级资料,是向调查单位收集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是原始的统计信息。次级资料:亦称文案资料,已经过加工整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的资料。包括原来用于其它目的的、或历史的、或外来的,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 两者的关系: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二、统计调查的要求1、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活动的基础。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准确性是基础、及时性是关键、全面性是保障。三、统计调查的分类(一) 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全面调查: 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普查。 我国的统计报表,大多属于全面统计报表。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报告法的调查方法。非全面调查:又称抽样调查,对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按调查单位的选取不同分为非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按被调查单位的选择是否随机又分为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两者的划分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二)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连续性分连续调查:为了取得总体的时期总量。如:产品生产、原料投入、能源消耗、人口出生和死亡。不连续调查:为了取得总体的时点指标。通常是间隔一年以上,属于一次性调查。如:耕地、设备。(三) 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统计报表:是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要求,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是我国统计调查的基本组织形式。绝大部分是定期统计报表,也有非定期统计报表。 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报告制度,如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农业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报送周期越短,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专门调查:是指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某种情况或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 如残疾人状况调查、商品质量调查、普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统计调查方案:是为开展统计调查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调查的组织计划等。一、调查目的1、调查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取得什么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明确调查目的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关键所在。2、衡量一个调查方案是否科学的标准是看方案的设计是否体现调查目的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1、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2、调查单位:是调查对象中的各个具体单位,即所要调查现象总体中的个体,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3、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4、三者的关系:调查对象是总体,调查单位是个体。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有时不一致。如调查某单位电脑时,所有电脑是调查对象,每台电脑是调查单位,每台电脑的使用者是报告单位。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1、调查项目是指对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即各个标志的名称。(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其注意事项:调查项目涵义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设计调查项目时,既要考虑调查任务 的需要,又要考虑是否能取得资料。项目间尽量相互关联,以便于检查资料的准确性。2、调查项目一般采用调查表或者调查问卷的形式给出,作用是能够条理清晰的填写需要搜集的资料,又便于在调查后进行整理。3、调查表: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结构顺序排列成表格。调查表的构成包括:表头、表体、表脚。 同时调查表必须附填表说明;因计算机普及,还必须给每个标志或填选答案加上代码。 调查表的形式分为:单一表(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一览表(可登记多个调查单位)。四、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1、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根据调查的是时期现象或时点现象,可能是一段时间或某天。 如:调查2011年总产值,调查时间是一年;调查2011年库存,调查时间是2011年12月31日。2、调查期限:是调查登记工作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调查时间的终点默认为调查登记工作开始时间。3、调查空间:是统计调查在什么地区、多大的范围内进行。五、调查的组织计划调查的组织计划:是为确保调查实施而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的组织领导机构、调查人员的组成和培训、调查文件的准备和试点、经费的预算和开支、调查资料的报送、调查结果的提交等。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包括:普查、概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调查方式指用何种组织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方法指用何种方法取得资料。3、单一的调查方式或方法不能应对现实复杂社会现象,必须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一、普查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2、普查在所有调查方式中最全面、系统,但耗费多,组织工作必须统一领导、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组织普查要遵守: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全范围内同时进行。内容和时间上要保持连贯性。3、普查的组织方式包括: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由被调查单位填报。二、概率抽样调查1、概率抽样调查:又称随机抽样调查、概率抽样,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2、概率抽样调查的特点:样本抽取是按照随机原则、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可以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情况。存在的抽样误差的范围是可以计算和加以控制的,推断结果可信。3、概率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一步抽样法,完全随机抽取预定个数的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调查单位抽中概率相同,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优点:简单直观;便于推断。缺点:个体数多时不便抽样和后续操作对总体推断时误差较大。、系统抽样:也称机械抽样、等距抽样,是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优点:操作简单,对总体推断时误差较小。、分层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组(类),其中每一组(类)称为一层,再在层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优点:误差最小、整群抽样:先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组,每个组称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经行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对抽到的群内的每个单位进行逐一调查,未抽中的群不做调查。缺点:误差较大。4、概率抽样的误差:由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时,所抽个体组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偏差。概率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样本单位数目(与误差呈反比)、个体标志变动程度(与误差呈正比)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误差最小;整群抽样误差最大)。三、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的调查。重点单位的数量少,但标志值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能大致反映其基本情况。 主要作用:以较少投入、较快速度取得某一现象主要标志的基本情况或变动趋势。 如: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全国城市商品房价格变化调查(仅调查大中型城市), 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资产总额情况(仅调查大中型企业)。四、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同样属于非概率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 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主要作用: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缺点:受主观影响。 如:重大普查后选若干典型单位检查数据准确程度。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方法对数据资料的搜集工作包括:搜集原始资料,也称初级资料、次级资料,也称文案资料。一、原始资料搜集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1、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和计量以取得资料的方法。 如:农作物产量的实割实测、工业产品的现场测试。(只适合于调查现实发生的现象)2、 报告法:亦称报表法,是由报告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统计机关颁发的统一的表格和 要求,按一定呈报程序提供资料的方法。目前在我国只要求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企业 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对标准以下的企业及个体经营经济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3、面谈访问法: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分为入户访问法、街上拦截访问法(又包括访问员访谈电脑访问)。4、邮寄访问法:通过邮寄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问卷可以是纸张,也可以是磁盘。 邮寄问卷一般包括: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礼品。5、电话访问法: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有中心控制电话访问、计算机辅助电话 访问系统两种方法。确定样本的方法包括电话号码簿抽样法、随机拨号法。6、互联网访问法:通过互联网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问卷、网页调查法。二、次级资料搜集方法(一般称作文案调查)1、步骤:根据研究目的内容判别所需资料的类型。寻找资料来源。对次级资料的查找。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清理、补充。2、优点:获取资料较为方便、容易,调查费用低。缺点:在时间上、资料的完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的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两项基础工作。1、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原始记录必须具最初性、直接性,形式应格式化。2、统计台账: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统计台账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登记随时间进程不断循序积累是一种帐册。统计台帐的分类:进度台账(年度内使用)、历史台账(按年度顺序系统的积累历史资料)统计台帐的设置:厂部(公司)、车间、班组、厂级各职能部门都要设置。3、 企业内部报表设置原则:满足企业需要与满足国家需要相结合、满足需要前提下,表种和内容要力求精简。4、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传统报送方式,包括:邮寄、电话、磁介质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远程传输其他报送方式,如: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统计调查误差: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真值的差别。分为: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是可以避免、不可测。产生的主要原因:计量、记录、计算、抄录、编码、汇总错误;虚瞒报;方案不明确等。代表性误差:在用部分推算总体时才会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实际的差别。是可测,不可避免的。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1、控制登记误差的途径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加强填报质量检查。为了防止因弄虚作假造成的登记误差,最根本的是:认真贯彻统计法,严格统计执法,纠正统计数据上的不正之风。2、控制代表性误差的途径严格遵守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通过调整样本容量、改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等来达到目的。易混易错:1、 调查对象是所有××(承受者),而调查单位是每个××(承受者),报告单位是每个××(报告者)。例如: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每一工业企业。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 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2、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根本区别是:调查单位的选取方法不同。3、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区分标志是:调查单位的确定标准不同。4、重点调查是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能够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实施条件:重点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调查目的仅需了解总体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5、全面1%人口调查属于抽样调查。6、街上拦截访问法的缺点之一:搜集的数据对总体代表性不强。7、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简称CATI。优点是:能够建立良好的调问系统、能够当场对数据审核、支持程序问卷再使用。8、判断:概率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但可以度量并控制。()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一、统计整理:是按照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 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最后形成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的过程。二、统计整理的意义1、统计整理作为统计工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对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也是从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的认识的重要阶段。2、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和预测 的基础和前提。三、统计整理的步骤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在统计整理中,设计统计整理方案和审核原始资料是前提;统计分组是基础;统计汇总是中心;统计表或统计图是结果。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第二节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定义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需要,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几个组,使组与 组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保持相对的同质性。它是在总体内进行定性分类。 对总体而言是“分”(差异性),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同质性)。二、统计分组的作用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社会经济总体划分为若干类型,是统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分组。三、统计分组的原则科学性原则: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组标志,凸显经济现象间的差异性。完整性原则:保证分组后每一个个体都有组可归。互斥性原则:保证分组后每一个个体都只归一组。四、统计分组方法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2、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选择最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根据事物所处的具体条件选择分组标志。3、划分各组界限时,要尽量保证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按品质标志分组时,部分界限随分组标志而确定;部分要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统一分类标准来确定。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关键在于确定什么数量作为数量界限即组距,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特点来确定。五、统计分组体系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对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分组标志进行的分组。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分组体系。 所有分组独立进行,各组之间关系是平行并列。所有组之和是几个总体。2、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对研究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进行复合分组时,先按主要标志对总体进行第一次 分组,然后再按次要标志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组。所有组之和是一个总体。第三节 统计分布一、统计分布的概念1、统计分布:也称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组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 在各组间的分布。包括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简称分组)各组的单位数(简称次数)。 2、分配数列的分类(按分组标志不同分):品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单项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等距式分组、不等距分组 (还可分为)开口式分组、闭口式分组 连续型变量数列是组距式的;离散型变量数列根据变量值的多少,可编成单项式或组距式。二、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高位制累积:又称向上累计,把各组的单位数(即频数、次数)由低向高累计。最后累积数是100。低位制累积:又称向下累计,把各组的单位数(即频数、次数)由高向低累计。第一个累计数是100。三、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的基本概念(一) 组距与组数1、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组距组上限组下限2、组数:是指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过程中分组的个数。3、两者的关系:组数与组距成反比。4、组数和组距确定的原则:要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 要能准确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二) 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1、等距数列: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2、不等距数列:又称异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3、两者间的选择主要是看标志值的变动幅度是否均匀。4、在不等距分组中,若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变化,可按等比例的组距间隔分组,但更多数情况下采用 不等距分组,要根据现象的特点研究的目的事物性质变化的数量界限来确定组距。(三) 组限与组中值1、组限:每个组两端的标志值。起点值为组下限(最小值),终点值为组上限(最大值)。2、组中值(组上限组下限)/2组下限(组上限组下限)/2组上限(组上限组下限)/2 3、各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实际平均值;分布不均匀,组中值只能近似代替。4、划分组限时,连续型变量数列相邻组的上下限应重叠;离散型变量数列的应间断。 如相邻组的组限重叠时,重叠的标志值应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包小不包大”。5、开口式分组首组开口组:下限首组上限邻组组距;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末组开口组:上限末组下限邻组组距;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四) 频数、频率1、频数:也称次数。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权数。可以用来衡量各组 标志值对总体标志水平所起作用的大小。2、频率:也称比率、比重、权重。是将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 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权重。可以反映出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强度和各组标志值 出现概率的大小。四、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 主要有:列表法图示法。常用的图示法有以下四种:直方图:横轴变量,纵轴次数或频率;条形的宽度组距;条形面积与面积和之比频率。折线图:所连坐标点的取值(横坐标各组组中值,纵坐标对应的次数或频率)。 两端应与横轴两边组距的中心点连线。曲线图: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正态分布曲线,类似钟形的“两头小、中间大”,特征是以标志变量的 平均值为中心,沿对称轴向两边发展,越接近中心,分配次数越多,反之越少。饼图:用来反映各组频率所占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第四节 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1、统计表:广义包括统计工作各阶段所用的一切表格;狭义指统计整理与分析研究阶段所用的表格。2、统计表的主要作用:阅读方便,比较直观; 便于对照比较,发现规律;便于汇总和审查; 便于计算和分析。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一) 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可加补充资料、注解、 附记、资料来源、指标计算方法、填表单位、填表人员、填表日期。 横行标题通常表示各组的名称,代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写在表的左边;纵栏标题通常表示 统计指标的名称,一般写在表的上方。它们的位置可以互换。(二) 统计表的内容主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即统计整理的分组部分,列在横行标题)宾词: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列在纵栏标题)三、统计表的分类按作用不同分类调查表:指在统计调查中用于登记、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的表格汇总表或整理表:指在统计汇总或整理过程中使用的表格以及用来表现汇总、整理结果的表格。分析表:指在统计分析中用于对统计所得的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表格。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分类简单表:主词是按各总体单位的名称或总体不同时间的指标值直接进行排列而得到的表格。简单分组表:主词按照某一个标志进行分组而得到的表格。复合分组表:主词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而得到表格。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制表时,首先强调目的和要求,做到简明、紧凑、重点突出,避免过分繁琐。编制规则如下:标题表达应十分简明、确切,概括反映出表的基本内容。总标题还应标明资料所属地点、时间。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栏数较多,通常要加以编号。主词和计量单位等行用(甲)(乙)(丙),宾词部分用(1)(2)(3)。表中数字填写整齐,对准位数。0或数小可略而不计时写0,缺乏资料时写,不应有数字时写。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相同写表右上方;不同时横行专设一栏,纵栏用小字标于纵栏标题。必要时统计表应在表脚,加注说明或注解。同时还要注明资料的来源,以便查考。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即表左右两端不划纵线。 易混易错:1、分配数列的变量值,是分组标志的数值(简称标志值),是一般列在横列标题的主词。2、统计分组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是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定性分类;对总体是分,对个体是合。3、按计划完成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可以是等距数列,也可以是异距数列。4、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或100%)。频率又称次数。5、统计分组的内容包括: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编制统计表和分析表, 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6、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分组、汇总、编制统计图表。7、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一步。8、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9、判断:统计分布就是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和相应的频率。(×) 统计汇总主要是计算标志总量。(×) 在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第四章 统计指标第一节 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一、统计指标的定义1、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具体形式包括名称、名称和数值。2、统计指标的作用:从认识角度,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又是反映其数量规律的手段。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角度,是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它不是各种指标的简单相加。三、统计指标的特点:同质事物的可量性。同时具备质的规定性和能够用数量表示,才能成为统计指标。如生活质量(×)。量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如某职工的工资(×)、某家庭的收入(×)。四、统计指标的分类(一) 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又称为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 用绝对数形式表示,并有计量单位。其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内涵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以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 其数值与总体范围的变化无内在联系。(二) 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总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结果。如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如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平均指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工资、平均亩产量。标志变异指标: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如方差。第二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1、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 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还可表现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空 总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同性质的指标之差仍然是总量指标。是统计整理的直接结果。2、总量指标的作用:是认识现象的起点。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国情国力和生产建设成果,是宏观经济调控、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单位总量指标:是指总体内个体的总数。如工业企业的总数。标志总量指标:是指总体内各个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如工业总产值、工人数。 特定总体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有多个标志总量。两者可以随研究目的不同相互转换。按反映总体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时期指标:说明现象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时点指标:说明总体现象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如耕地面积、人口数、固定资产数、职工人数、 库存、存款余额、设备数、城市数。两者区别:时期指标值与时间成正比,时点指标值与时点间隔无直接关系。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时期指标数值通过连续不断登记汇总取得,时点指标数值通过定期的一次性登记取得。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正确地确定计量单位,才能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或水平,保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同类总量指标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根据现象的性质不同分: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劳动时间单位。1、实物单位: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最大特点是可直接反映产品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应用广。缺点是有局限性,即综合性能较差。不能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成果。2、价值单位:用货币度量事物数量的计量单位。(元、万元、亿元),具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抽象,要和实物指标结合。 价值指标按计算价格的不同分为: 现行价格计算的指标:反映现象的实际水平,是研究国民现实经济关系和一些重要比例的依据。 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消除了价格

    注意事项

    本文(统计基础与实务.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