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51844353       资源大小:4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doc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统计?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3、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4、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一个总体中包括的总体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6、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使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表值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会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 9、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成为变异。标志按其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所有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有品质变异标志与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10、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同质性。即总体单位都必须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适量标志属性。它是构成总体的条件。(2).大量性。即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目要足够多。3.差异性。即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品质变异标志或数量变异标志。 11、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12、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为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值。离散变量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只能取有限个变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将表现为只能取整数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 13、统计的任务: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计部门已由单纯的统计信息搜集整理机构转变为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的统计信息管理机构。统计的工作过程:可将统计的工作过程一次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 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P89页) 14、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想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包括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 2、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3、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3).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4、统计调查方案是为开展统计调查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标志。 5、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调查的组织计划。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所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这要根据实际调查的目的和情况来确定。调查项目是指对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调查单位的各个标志的名称。调查表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结构和顺序排列成的表格。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体、表脚三个部分组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由两种解释,一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是指从调查方案设计开始到提交调查报告的整个工作时间。一般我们是指第一种情况。调查的组织计划是指为确保调查实施而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 6、统计调查的方式:(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定期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调查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总量。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普查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重点调查是一种分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比较,主要有两个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在实际 工作中,统计活动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根据调查对象和财力条件的不同,灵活地结合运用多种不同的调查方法。7、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是有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和计量以取得资料的一种方法。(2).报告法。报告法亦称报表法,石油报告单位根据原始资料和核算资料,按照同级机关颁发的统一的表格和要求,按一定的呈报程序提供资料的方法。(3).面谈访问法。是有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4).邮寄访问法。是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5).电话访问法。是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6).互联网访问法。是通过互联网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 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 1.原始记录2.统计台账.3.企业内部报表。 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a.统计调查误差,失职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真值的差别。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等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b.登记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c. 代表性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童总提示及指标之间的差别。2.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a.控制登记误差。b.控制代表性误差。 第三章统计整理 1、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会中,是指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统计整理是我们又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的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和前提。 2、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2.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病案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和各项指标的总数。3.将汇总的结果编织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4.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累计。 3、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 4、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三点: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5、统计分组的作用:1.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与规律。2.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3.反映总体内部结构。4.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6、统计分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二、统计分组方法。1.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分组。2.按主要标志与辅助标志分组。 7、统计分组体系是根据统计分组的要求,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分组而 形成的体系。一、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将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成为简单分组。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就形成平行分组体系。二、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叫复合分组。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就是符合分组体系。 8、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分组2.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3.按单位隶属关系分组4.按地区分组。 9、次数分布的概念将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的总体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之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或变量分布、统计分布。其实质是,在各组按序排列的基础上,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就形成一个数列,称之为次数分布数列,或简称分配数列,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分组和次数。 10、分配数列的种类:根据分组表质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属性)数列和变相数列。按照变量是否离散变量或连续变量,变量数列又可分为离散变量数列和连续变量数列。连续变量数列,一般是组距式的,每个组包含若干变量值;对于离散变量数列,如果变量值数目不多,可编程单项式,即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或每个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如果变量值很多,应编成组距式。 11、变量数列的编制数列的编制包括品质数列的编制和变量数列的编制.一、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二、组距式变量的编制方法。 12、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频率是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频率可反映出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强度和各组标志值出现概率的大小。 13、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图示法a。直方图b。折线图c。曲线图d。饼图。次数分布是统计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以标识变量的平均值为中心,沿对称轴向两边发展,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数越多,利中心越远,分布的次数越少,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型分布曲线,叫正态分布或钟形分布。 14、计算机汇总的步骤:1.编制程序2.编码3.数据录入4.数据编辑5.计算与制表。 15、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1.做好登记与审查工作2.控制录入质量3.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a逻辑性审查b比较法审查c设置疑问框审查d对成品资料的逻辑审查。 16、统计表的概念:统计表时应用的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广义上的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中所用的一切表格;狭义上的统计表则是统计整理与分析研究阶段所使用的表格。 17、统计表的作用:1.阅读方便,一目了然,比较直观,可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明确的概念;2.通过合理、的排列统计资料,便与读者进行对照比较,从而发现现象之间的规律;3.便于汇总和审查;4。便于计算和分析。 18、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构成。 19、统计表的内容:从统计表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主词;另一部分则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宾词。 20、统计表的分类:一、按作用不同分类1.调查表2.汇总表或整理表3.分析表。二、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分类1.简单表2.简单分组表3.简单符合表。 21、统计表的编制规则(P46P47)。 第四章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字的总称。 22、统计指标包括三个要素即: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23、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1).同质事物的可量性。(2).量的综合性。 a统计指标的作用:(1).从认识的角度讲,它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变化发展情况的工具,同时,又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2).从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它是提供以数量表现的事实,是进行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 b统计指标的种类:(1).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外延规模的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他用绝对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结果。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c统计指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如按指标的时间标准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指标的报告持续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等等。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指标体系。d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e总量指标的作用:(1).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通常表现为总量。(2).总量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国情国力和生产建设成果,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等其他形式统计指标的基础。 f总量指标的种类(1).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它说明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内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中台上规模的总量指标。 g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1.实物单位2.价值单位3.劳动时间单位 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1.科学的确定总量指标的含义、计算范围,才能保证总量指标计算的准确性。2.计算总量指标必须注意其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的统一,才能进行汇总计算。h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互相联系的指标数值加以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 相对指标的作用:1.可反应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说明总体现象的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的情况。2.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原来不能直接相比的数量,有利于对所研究事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i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1.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2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P5660)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1.要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2.要保持对比标志的可比性j平均指标的概念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相互,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平均指标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的一个代表性的指标,代表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几种趋势。2.它把总体各各单位某一标志数值的差异抵消掉,而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 k简单算术平均数就是将各个单位的某一标志值相加除以总体单位数求得的数值求得的数值。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个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在计算时就不再考虑变量值出现的次数问题。计算公式:(P63页) l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值。计算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各组次数 简单调和平均数此方法适用于未分组资料或各组标志总量均相等的情况。 加权调和平均数此方法适用于资料已分组,且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不相等的情况。 m平均指标的作用:1.可以消除因总体规模不同而带来的总体数量差异,从而使不同规模的总体具有可比性;2.可以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3.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推算和预测;5.对总量指标进行补充说明。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数的又一种方法,它不同于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是n个变量值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计算公式:(P67页) 第五节标志变异指标(68页-72页) 标志差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或者说离散程度的指标,所以又称为标志变动度。 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均方差)、离散系数四种。 全距(亦称极差)(R)是总体单位表直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说明标志值变动的最大范围。 平均差(A.D)平均差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把总体各单位的每一个变量值与平均数之差(X-X)叫做离差。标准差()标准差是测定标志变动程度的主要指标。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就愈小;反之标准差愈小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小,平均数代表性就愈大。 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V)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是用相对数表现的标志变动度指标,通常用“%”表示。对于不同水平即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而需要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标准差系数是将标准差和相应的平均数进行对比,消除了平均水平高低不同的影响。 第五章 时间数列 1、时间数列:将同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称为时间数列。时间数列亦称为动态数列或时间序列。 2、时间数列的作用:对时间数列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时间数列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通过时间数列资料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通过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可以探索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时间数列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是统计预测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把不同的时间数列进行对比,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3、时间数列的种类: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为派生数列。 4、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将同一总量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如果按其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性质来看,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时期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期数列。时点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要表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 5、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6、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将同一平均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叫做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7、时间数列的特征: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8、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在编制时间数列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算单位应该一致。 9、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10、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它亦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11、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发展水平的关系:共同点在于,它们嗾使将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的反应现象的一般水平;区别在于: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从静态上说明现象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 12、平均发展水平在动态分析中的作用表现在: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消除社会经济现象在短时间内波动的影响,从而观察现象的发展趋势;解决时间数列中的可比性问题;便于进行更广泛的对比。 13、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即以时期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和除以时期项数。公式: a =(a1+a2+a3+an)/n=a/n 例:某企业10月份产出568.9万元,11月产出570.3万元,12月产出573.5 万元,计算该工业企业这三个月平均每月总产出。解:根据公式计算可得, a = a/n=(568.3+570.3+573.5)÷3=570.9(万元) 14、增长量:增长量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的指标,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反应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水平。 15、平均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 的数量的指标,它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公式: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 = 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 16、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17、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了几倍或百分之几。 18、年距发展速度= 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 19、年距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量去年同期发展水平 =年距发展速度1 20、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根据环比发展速度计算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表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平均增长变化的程度。公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计算时通常采用水平法和累计法。(P86) 第六章 统计指数 1、统计指数(简称指数):指数是指某以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指数表明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狭义的讲,指数是指用以测定总体个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值;广义的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 2、统计指数的分类: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按其所反应现象特征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对比场合不同,可分为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或称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3、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 4、总指数:是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综合指数法、平均指数法。(P88下) 5、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动态指数又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在指数数列中,若所有各期指数均使用同一基期计算,称为定基指数;若所有各期指数均以上一个时期为基期计算,成为环比指数。 6、静态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 7、统计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8、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在所研究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股定下来,仅考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这样编织出来的总指标就叫做综合指数。 9、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确定同度量因素;确定同度量因素(权数)所属时期。 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应将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11、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确定同度量因素;确定同度量因素(权数)所属时期。 12、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的一般原则是:应将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平均指数:是指编制总指数的另一种常用的形式,它是一个题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根据计算公式的不同,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两种。 14、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只介绍加权平均数的编制方法。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数编制;用固定权数编制。所谓固定权数,是指实际资料经过调整计算后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保持不变的权数,通常用比重表示。(P94) 15、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P94)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上,两者思想不同;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有区别。联系: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为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转换关系。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当掌握的资料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时,则可用它转换的平均指数形式计算。这种条件下的平均指数和与其对应的综合指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意义和计算结果。 16、指数体系:从广义上讲,指数体系是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从狭义上讲,指数体系是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且具有一定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17、综合指数体系:由价值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构成。 18、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P97) 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构面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20、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的简称,它是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个分类指数合成运算出综合指数,并用百分之表示。 21、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22、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所在国民经济行业的但前景及运行态势,做出的定性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定性预期(通常是指“乐观”、“不变”、“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景气指数。 23、股价指数:在证券市场上的股价指数是运用统计学原理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是反映股市总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 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1、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已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随机抽样。 2、随机原则:是在抽样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就概率意义而言,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 3、抽样调查的特点: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费用低;时效性强;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4、抽样调查的种类: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 5、非概率抽样:是用主观(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单元进行调查,它是一种快速、简便且省钱的抽选样本的方法。但是非概率抽样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主观选定的样本很难肯定其对总体是否具有代表性。 6、非抽样调查的种类:随意抽样、志愿者抽样、判断抽样和配额抽样。 7、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他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有代表性。 8、概率抽样的两条基本准则:样本单位是可以随机抽取的;调查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非零的入样调查。 9、重复抽样:是把已经抽出的样本单位再放回到总体中,继续参加下一次抽选,是总体单位始终是相同的,每个总体单位又多次重复抽中的可能。 10、不重复抽样:是把已经抽出来的样本单位不再放回总体,每抽一次,总体单位数会相应减少。每个总体单位只能被抽中一次。 11、概率抽样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比例抽样、多阶抽样、与大小成正比例的抽样。 12、系统随机抽样:也称为机械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 13、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它是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组(类),其中每一组(类)称为一层,再在层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14、整群随机抽样:是先将总天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组,其中每个组称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对抽到的群内的每一个单位都进行调查,而对未抽中的群不做调查。 15、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记作N. 16、样本: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就称为样本。记作n. 17、总体指标:是指根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又称总体参数。 18、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 19、代表性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中,用部分样本推断总体时,由于样本各单位的结构情况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状况而产生的误差。 20、代表性误差有两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1、系统误差:是指破坏了抽样的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22、随机误差:是指遵守了随机原则,但可能抽到不同的样本而产生的误差。 23、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可能组成的样本的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离差,或者说,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 2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样本单位数目总体标志变动程度抽样方法 抽样组织方式。 25、点估计:是直接用一个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 26、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根据点估计值,联系一定的误差范围估计总体指标值的一种推断方法。 27、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即 的大小;极限误差的大小,即 数值的大小;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条件。 第八章统计分析基础知识(P114页-P15页) 1、统计分析的概念:所谓统计分析,是指从一定的目的出发,根据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所掌握的大量数据及相关资料,运用统计所特有的方法,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表现出来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认识活动。 2、统计分析的特点:1.数据性2.目的性3.时效性 3、企业统计分析的作用1.统计分析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依据2.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3.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人员综合水平的途径 4、统计分析的程序:1.确定分析课题2.拟定分析提纲3.搜集、整理统计资料4.编制统计分析表5.进行系统分析6.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5、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对比分析法2.比例分析法3.速度分析法4.动态分析法5.弹性分析法6.因素分析法7相关分析法8.模型分析法9.综合评价分析法。 6、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问题的特殊性3.明显的综合性4鲜明的实践性。 7、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1.主题要突出2.结构要严谨3.观点和材料要统一4.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通俗易懂5.要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注意事项

    本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