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评选材料.doc
教研组评选材料一、教研组概况(师德建设)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教研组得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作用。我校教研组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更有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明显。在这个集体里,每位教师都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工作中,各成员更能扬长避短、群策群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添砖加瓦。在改革大潮中,用创新精神开辟学校教育新天地,增强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我们的努力下,新城中心小学教研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二、教研组建设(常规管理)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教研工作健康发展,我校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分为低中高科任4个备课组。我校教研组一改先前无主题、无目的,高耗低能的教研活动形式,本着“主题式教研”的宗旨 ,在教研形式上学习先进教研经验,加以探索、创新,从活动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教研组建设,1、教研内容主题化两年来,我们教研学习教研室精神,组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比如2012年开始,中、高段逐渐开展“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语文讲读课读写结合研究”、“数学课堂活动化研究”等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低段以“随文识字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题,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整体上,围绕“正确设置目标 个性解读文本 构建有效课堂”来开展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研讨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汇报总结,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校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教研形式多样化(1)比赛引领,切实提高我校教研组还展开了一系列比赛活动。有新课程标准比赛,有新教材理论比赛等。2014学年,为参加东港市十佳课评选,以此为契机,我校教研组以本校为单位组织选拔赛,全组教师全部参加,听取了6节精彩语文课,其中白华翠鸟、高小兵从现在开始两位教师的课,为全区教师上了研讨课,白华老师的课被推荐参加东港市十佳课评选,取得优异成绩。在本次活动中,全体教师积极研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为培养新生代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切实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骨干研究,示范领路,教学相长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研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研讨指导活动,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可的喜悦。像王燕老师,白华老师都是具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力提出,她们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新转来的吴金华老师随时给予备课上课等各方面的指导,使其快速成长。老中青结合,师徒结队,一对一进行“传帮带”工作,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努力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3)走出去,请进来,互动研讨教研相长教研组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议题组织老师探讨、交流,进行专题发言。我们或赏析名师案例,或进行集体评课,或学习先进理论。我们不再闭门造车,我们积极邀请专家、名师来我校。如我们一起聆听了区教研员李云霞老师精彩的讲座怎样上好数学课,聆听了李美红老师的主题讲座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效率,并且在胡永革校长带领下,到凤城东方红小学参观学习,听校长讲座,听常态课,使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教研热情大大提高。老师们在和谐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聚集观点,提高思想,实现共享。3、教研活动扎实有效(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实施“名师工程”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的成长袋,加强学科建设,力争让每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12名骨干2,使中心每名教师都成为全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提供条件,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并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行、专业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2)夯实教师基本功我校教研组还着重抓教师的“三字一话” 训练。每周练。根据学校安排的每节课都练粉笔字的要求。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学期固定时间举行课文诵读、演讲比赛比赛等活动,强化要求,正确认识说普通话,用普通话。2014,参加全区普通话演讲,取得优异成绩。(3)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正常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加底蕴,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在此基础之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4)认真抓好教师业务培训。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不少于一节的优质课,进行微格。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学习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学校的业务学习落到实处。业务学习改变以往“业务学习一锅烩”,“业务学习一张嘴”的形式。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提供展示平台,让身边的名教师现身说法。业务学习形式多样,有理论解说、视频观摩、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结合实际教学开展活动,让教师听得懂、学得进、易操作。每周四三下午固定时间,举行校本研修活动。(5)坚持抓好听课促学习。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周周开课;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源,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要达到20节以上,年平均听课不少40节,并要有详细的评课。坚持教学反思“一月一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要达当月教学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至少写四篇篇幅较长、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写教育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每月都要让教师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三教研活动特色化(教学活动)1、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促年轻教师成长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老教师多,教学研究一直相对薄弱,研究热情不高,现存的状况必须要求我们教研组开展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引领教师在创新精神和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提高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自我研修能力,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呢?即实施四大校本研修策略,让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学会发展”。经过探究与摸索,“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校本研讨活动就随之产生了。从2012年学年起,结合我校的教研活动主题,每个学期开展四次次“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 校本研讨活动。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的实施过程(1)根据课型,确定内容,进行执教寻找病情学期初,每位教师先根据本学期研讨的课型确定公开课内容,然后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先自行设计课例,教研组按年段成3个“会诊小组”,进行现场听课。以“语文读写结合”为例,我们从“目标落实”、 “学生能力”、 “口语表达”、“习惯养成” “朗读指导”、 “读写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会诊分析。课堂后写出反思,然后换班级再上同一节课,看教师是否领会了诊断中的问题,能否有所改进,使教师切实提高,哪怕只是这一节课的提高,避免走形式。 我们的研讨过程(1)自我备课,确定方案 (2)组内研讨,改进方法, (3)课堂教学验证良方(4)自我诊断,针对分析, (5)共同反思,集体研讨,(6)再次课堂,形成思路当然,每一种课型的研讨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根据课型来制定课堂观察记录表,体现了会诊课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全体老师的微格评课,找出病因,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讨,执教的教师和会诊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评价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取得了双赢,获得了共同的成长。“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校本研讨活动就是通过课堂诊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一系列专业成长方式,围绕“自我反思”这个核心,螺旋式发展,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着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促使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诊断,在诊断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2、学生活动整体系列,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了开展的学生活动更加系列化,在中心校的组织下,教研组统筹安排了“新城中心小学学生阅读项目”,目标更明确,我校教研组努力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让全校师生与名著为友 ,和美文同行。在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开展过形式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中小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身的生活方(1)广泛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我校每年组织常规性大阅读活动,平时在校期间每天晨读10-30分钟,在暑假里组织全校16年级分阶段开展阅读名著活动,3-6年级写读书体会,做读书小报,参加全区阅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2)、开展“师生同读好书”活动各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有计划地推荐学生在每一学期阅读几本好书。开展“师生同读好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位老师每个学期读一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教育专著或人文经典,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情调和品味,并写一篇高质量、高标准的读后感。(3)开展“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鼓励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共同阅读、讲故事、谈感想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学习。学校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读书节。在读书节期间学校或年级组将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展示师生读书成果,表彰优秀读书师生,激发师生读书热情。通过各类过关活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四、以课题实验为源,滋润教学科研的土壤。 (科研工作)实验一直是教研的重点。我校教研组就担任了几个课题实验项目,2012年至今,我校承担丹东市科研课题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并且针对这一主课题,我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确立自己的子课题高小兵王燕白华吴金华张爱萍王振芳林丽我们每位教师作为课题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开展了课内素材与课外素材相结合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验。教师们都非常积极地将自己好的教学设计、教学片段分析、教学点评和自己收集的数学教学资源等进行积累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老师们都说,课题实验是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的源泉,大家都努力由“学者型的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五、教研美好展望由于种种原因,新城中心小学教研组的工作还有欠缺和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教研组的每个成员坚信,只要不断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加之自己的不断探索、进取。若干年以后,教研组一定会有新的发展点,成为年轻教师个人发展与提升的坚强后盾,成为我们学校发展与提升的教研品牌。我们全体教师都将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力争走得更好、更远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行动指南。爱心,使我们在讲台上光彩照人;责任,使我们在人生中无怨无悔,我们将携起手来,共创幸福、美好的明天。20072008年度 数学教研组成员各项成绩一览表 表格姓名 获得成绩 张新蔚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伯乐奖。 2、长沙市第二届生活数学创新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奖励。 3、长沙市芙蓉区十佳教学能手。 4、湖南省教学片断观摩交流活动教学片段剪一剪,玩一玩省一等奖。 5、论文从倒过来推想一课浅谈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获得市一等奖。 6、论文从“找规律”一课谈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获得省论文二等奖。 7、芙蓉教学服务网最佳贡献奖、芙蓉教学服务网优秀资源奖励 8、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9、论文从“找规律”一课谈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别发表湖南教育、教 育创新研究在月刊。 10、课例数学广角参加首届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国教育学会小数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国家二等奖。 11、芙蓉区第八届教育年会优秀会员。 周静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 2、课件秒的认识长沙市首届“移动家校通”杯IT节市三等奖。 3、长沙市第二届生活数学创新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奖励。 4、论文从"植树问题"一课浅谈儿童数学思维的培养市三等奖。 5、植树问题一课获得芙蓉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 6、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获得200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省三等奖。 刘些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 2、论文注入课堂活力提高学习时效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得省二等奖励。 邓妙 1、 长沙市数学课如何上出数学味专题赛课获得市一等奖。 2、 找规律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赛课活动获得全国一等奖。 胡溪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 2、在第6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教练。 李睿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 2、长沙市第二届生活数学创新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奖励。 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论文获得市级二等奖。 4、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获得长沙市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和课题研究单位教学 片断比赛市一等奖。 万红艳 1、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指导教师奖。 2、课亿以内数的读法长沙市首届中小学教育it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区 赛一等奖。 3、论文谈谈如何上整理复习课获得市级一等奖。 4、亿以内数的读法课件获得长沙市首届中小学教育it节课件制作市二等奖。 肖雪云 1、 论文开发问题素材,启蒙儿童启蒙获得市级二等奖。 2、 论文改善学习方式 促进思维发展湖南省2007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 比。获得省论文三等奖 张铁意 1、 论文关注学习困难的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市级三等奖 2、 论文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浅谈市级三等奖。 3、 芙蓉教学服务网优秀资源奖励。 4、 浅谈网络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教学获得湖南省教育技术论文省一等 奖。 袁洁 1、 论文浅谈创设情景获得200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省二等奖励。 2、 课例苏教版小学第九册循环小数在湖南省2007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 比获得省优胜奖。 3、 芙蓉教学服务网优秀资源奖励。 4、 课件园地4获得长沙市首届中小学教育“IT”节市二等奖。 数学组 集体 长沙市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单位教学现场评议团体一等奖 长沙市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单位教学片断设计团体一等奖 2007年长沙市第二届小学生“生活数学创新设计”优秀组织奖。 2008-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长沙赛区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