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无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doc
-
资源ID:5202421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无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doc
无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体味诗歌之美。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之情。3、体悟李商隐诗歌特点。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蕴美。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特点。 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发下导学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上的无题, 以及导学案上的三首无题,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2、读熟诗歌,有能力的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一、 导入新课李商隐写下了许多首无题诗,为什么这么多的诗都叫“无题”?有人说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朦胧诗人,他为什么要把感情写的如此缠绵悱恻,难解难分,请跟我走进李商隐的无题。【设计意图】 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无题”导入,创设氛围,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 教学过程:(一)初读了解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生根据要求读诗,师点名两三生读诗。 师纠正读音为wèi (替)看kn (探望)2:如果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个故事,那么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生回答,师引导分析。3、人物呢?人物都有谁?请同学们为两句诗加主语,是谁,晓镜但愁云鬓改,又是谁,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谁和谁的故事。 学生思考、回答。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下这个故事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生同桌交流后回答。是的,“何物最风流?魏晋人物晚唐诗。”诗是朦胧多义的,让我们有无尽的想象。这就是李商隐的诗,这就是晚唐的诗。李商隐一个人孤独地站在晚唐的舞台上,他代所有的人伤感,为这样的末世,为这样的人生。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这首诗,点名读,齐读。【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要深潜在文字里的,在反复的出入、比较和筛选的过程中走向诗的精神内核。(二)联读理解诗意1、李商隐的这首诗是七言律诗。律诗特别讲究炼字。这首诗的诗眼,很多人认为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连用两个“难”,作为律诗重复可是大忌,而这首诗中作者恰恰开门见山重复了“难”,请大家放慢语速,加入自己的感情来读一下首联,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学生读,思考后同桌交流,点名展示交流。师总结并引出钗头凤,介绍写作背景。全班女生齐读唐婉的钗头凤上阕。2、问题来了,唐婉用了三个“难”,李商隐用了两个“难”,究竟谁更难? 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师评价,引出本诗的写作背景。3、诗眼是这一句,那么千古名句是哪一句呢? 请大家放慢语速,吟读两句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同桌交流,点名展示,师总结,齐读这两句诗歌。4、请同学们带着“难”“忧伤”来尝试背诵全文。【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首诗词的“难”,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三)评读读出诗情1、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读懂他的作品,这就叫知人论世。引出背景资料,大屏幕出示。2、介绍“无题”命名的原因以及“无题”诗的重要性。3看看学案上李商隐的这三首无题诗!大家喜欢哪首读哪首,谈一谈你喜欢的理由。生小组讨论,点名交流,有感情地朗读,齐读。4、任选两个词,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既 又 形式来开头评点一下。师示范引领,生自己总结并和小组成员交流,展示。师总结:这也许恰恰就是李商隐无题诗的魅力所在,每个人读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情感,所有的人都能从中读出共鸣,得到慰藉。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诗就下课。(在学生深情而大声地朗读中结束了这堂课。)【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同时期诗词的类读、扩读,加深学生对诗词主题的理解,实现知识的重组和构建,从而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