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docx

    • 资源ID:52243535       资源大小:427.0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docx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1. 新能源汽车行情回顾截至 2022 年 6 月 2 日,新能源汽车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 15.37%,跑赢沪深 300 指 数 1.85pct。2022年1-5月,新能源汽车指数的月度涨跌幅依次为-12.77%、4.18%、-12.14%、-10.26%、 11.26%,其相对沪深 300 的表现依次为-5.14%、3.82%、-4.87%、-6.08%、9.73%。前 4 个月,新能源汽车指数在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俄乌冲突、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 负面因素冲击下持续回调。5 月份,随着上海/长春疫情缓解后汽车产业加速复工复产, 以及国家出台促汽车消费政策等积极因素带动下,新能源汽车指数触底反弹,录得年初 以来较大月度涨幅,并大幅跑赢沪深 300 指数。2. 促消费政策将带动下半年汽车销量好转2.1 疫情扰乱汽车产业复苏步伐2022 年以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尤其是 3、4 月份上海、长春等汽车产业核心地区爆 发疫情,对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和终端零售都造成严重影响,扰乱了我国汽车产业复苏 的步伐。4 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20.5 万辆和 118.1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46.1% 和 47.6%,环比分别下降 46.2%和 47.1%。4 月汽车产销量同环比大幅下滑,拖累今年 1- 4 月汽车产销量同比下滑。1-4 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769 万辆和 769.1 万辆,同 比分别下降 10.5%和 12.1%。与年初中汽协 “2022 年全年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 2750 万 辆,同比增长 5%左右”的预期形成较大差距。2.2 汽车产业是“稳增长”重点保障产业之一疫情散发加大经济增长压力,4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转负。4 月全国疫情多点散发,部 分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停工停产、交通物流受阻,导致 4 月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 2022 年 4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2.9%,相较于 3 月同比增速 回落 7.9pct,1-4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 4%,较 1-3 月缩小 2.5pct。受上海疫情 影响,4 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下降 31.8%,相较于 3 月同比增速回落 30.8pct, 1-4 月累计同比下降 5.4%,较 1-3 月缩小 9.4pct。疫情冲击下 4 月汽车消费回落幅度较大。4 月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出行,对消费造 成较大冲击。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1.1%,1-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下降 0.2%。其中,4 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大幅下降 31.6%,1-4 月累计同比下降 8.4%。 汽车消费萎缩是拖累 4 月社零同比增速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 业增加值的 7%左右;汽车消费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的比重约为 10%左右。 4 月份汽车产业链和国内经济受疫情的冲击较大,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汽车产业的回 暖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因此,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实现“稳增长”目 标的重点保障产业之一,下半年促增长动力大。4 月底以来,国家开始力促汽车消费,为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从 中央到地方,发补贴、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增指标、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以旧 换新、让利优惠、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后续可 能还会有更多的促消费政策/措施加持。5 月 31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 2022 年 6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 30 万元的 2.0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参考 2021 年 2.0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销量情况,1.6L 以下排量的乘用车销量以合资 品牌和自主品牌为主,分别占比达到 51%和 44%;1.8-2.0L 排量的乘用车销量以高端车 型为主,合资品牌占比 45%,豪华品牌占比 35%,自主品牌占比 20%。减征购置税措施有望全面拉动全部的自主品牌车型,全部合资主流车型,部分入门级豪 车市场的需求爆发。尤其是对混合动力车型将有很好的拉动,对自主品牌的长城、长安、 吉利、红旗、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都将有很好的拉动。根据乘联会的预测,通过 实施 600 亿元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措施,有望拉动汽车增量 200 万台,2022 年全年国内乘 用车零售销量有望达 2100 万台,较 2021 年增幅约 4%,全年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有望达 2279 万台,较 2021 年增幅约 8%。整体而言,随着疫情后汽车产业链加速全面复工复产,叠加中央/地方密集出台支持政策 力促汽车消费,有望对冲 4 月上海疫情的冲击,全年汽车产销底部确立,下半年迎恢复 性增长。3. 新能源汽车乘电动化之风,自主品牌正在崛起3.1 全球汽车电动化加速,中国市场跑在前列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644.2 万辆,同比增长 107.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7.8%,较上年提升 3.8pct;2022 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200 万辆,同比增长 8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 10.2%。 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57.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13.4%, 较上年提升 8pct;2022 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25.7 万辆,同比增长 142.7%,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 19.3%。我国汽车销量在全球汽车销量的占比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21 年占比 31.8%,2022Q1 占 比 33.2%;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除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外,历 年基本保持在 50%以上,2021 年占比 54.7%,2022Q1 占比 63%。全球汽车产业从传统燃 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的趋势已清晰。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传统汽车领 域起步较晚,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跑在世界前列。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 市场,助力整体汽车市场的增长亦优于全球市场。3.2 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自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内新能源汽 车市场迅速崛起,自 2020 年 7 月起至今,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自主品牌紧抓汽车电动化浪潮,持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动车型,加速向新能 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2021 年 2 月的 15.2%大幅提升至 2022 年 3 月的 46%,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速度明显高于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与此同时,在自 2021 年以来全球芯片短缺背景下,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凭借较强的供应链韧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销量实现逆势持续增长。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得到增强,国内销量市占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2021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 44.4%,同比上升 6 个百分点,2022 年 3 月自主品牌 乘用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 48.1%。4. 汽车零部件关注智能电动化优质赛道4.1 自主零部件供应商迎换道超车机遇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我国的供应链实力是远远比不上国际巨头的。传统燃油车的供应链 体系是一个森严的金字塔体系。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整车厂-一级供应商 (Tier1)-二级供应商(Tier2)-三级供应商(Tier3)的金字塔式供货结构,层层外包, 搭建起庞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因此,在传统汽车领域,国际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 商占据垄断性地位。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美、日、德等国家。根据 “202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有 21 家、24 家和 18 家企业进入榜单,家数占比合计达 63%,收入合计达 5461.12 亿美元,收入合计占比达 65.95%。我国共有 7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百强榜,收入合计 279.7 亿美元,收入合计 占比 3.38%。但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到来,传统国际 Tier1 巨头形成的森严壁垒逐渐开始瓦解。新 能源车企往往倾向于采取更为扁平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以更快的产品迭代节奏,顺应市 场变化。比如,现在的 Tier2 或者 Tier3 供应商可以越过 Tier1 直接供应给特斯拉、蔚 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同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乘着电动智能化春风,加速向智能电动车转型,市场竞争力正 在不断得到增强,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 业链,有望受益自主品牌汽车崛起,逐步构筑本土供应链优势,迎来自主黄金时代。此外,我国电动化供应链已实现出口,未来海外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随着我国研发 生产技术逐步成熟,少数领先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细分产品市场突破了外资的技术 垄断,并凭借比较优势与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快速成长。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 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头部企业有望广泛切入至全球车企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供应 系统,同时这些头部企业也正在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区域供应链构建,未来有望 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4.2 优质细分赛道一:轻量化已成趋势4.2.1 轻量化渗透率将快速提升电动车对轻量化的需求迫切,轻量化是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手段之一,纯电动车 整车重量每降低 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 2.5km。轻量化包括:材料轻量化、工艺轻量化、 结构轻量化。在轻量化金属中,铝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易成型、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大幅降 低车身重量的同时兼具突出的安全性能,是当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中的首选材料。中 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到,未来我国将大力推进铝合 金在汽车上的应用,单车用铝量具体目标为:2020 年 190kg,2025 年 250kg,2030 年 350kg。铝合金压铸件主要应用在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三个领域,生产过程集合了材料、 模具、设备定制和工艺(压铸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等各项技术能力,技术壁垒较高。国 际铝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在传统燃油车中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渗透率为 3%,在纯电动车 中渗透率达到 8%。相比于动力系统高达 90%的铝渗透率,车身结构件和底盘轻量化件是 铝合金压铸行业未来重点的市场拓展方向。4.2.2 一体化压铸正掀起工艺革命传统车身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4 大环节。上述整个环节设计 上千的焊接点、数百个零部件,一般经历三轮、6 个月的匹配调试,工艺复杂耗时。目 前新能源整车厂商纷纷进一步整合汽车车身零部件,减少车身制造工序,提升整车舒适 性和力学性能,降低制造成本。一体化压铸是一种新的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其将多个铝合金零部件压铸为 1-2 个大型铝铸件,替代多个零部件先冲压后,再焊接在一起的传统方式,成为汽车结构简化的 大趋势。一体化压铸兼具降本、轻量化以及快速提升生产效率等多方面优势,目前处于行业爆发 初期,在特斯拉的引领下,行业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的 发展,未来整车除外覆盖件需要冲压外,其余车身、四门、后盖结构件的冲压和焊接环 节均可被压铸工艺替代。4.3 优质细分赛道二:空悬系统迎国产化机遇 4.3.1 消费升级有望促进空悬系统市场下沉汽车悬架是连接车架和车轴的传力部件,用于传递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例 如支撑力、驱动力、转向力和制动力。按照弹性元件不同,汽车悬架可分为钢板弹簧悬 架、螺旋弹簧悬架和空气弹簧悬架。与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相比较,空气弹簧悬架少了很多金属零部件,整体重量减轻, 有助于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同时具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就 是弹簧的软硬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根据路况不同以及距离传感器信号,行车电脑会判 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 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因而具备更优的平 顺性、操纵稳定性和抗倾覆性,能够更好的保护运输中的货物,降低对道路路面的磨损。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新能源汽车对智能化的诉求、同时底盘保护使得空悬系统不 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由于新能源汽车对底盘系统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空 悬系统已经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平台的主流配置,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 势力均有搭载。伴随着空悬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车主对空悬产品的认可度提升, 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汽车通过配置空悬系统以提升产品的优越性和客户满意度。4.3.2 国内空悬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空气悬架在欧美市场渗透率较高,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高级大型客车的渗透率达 100%, 在中、重型货车和挂车上也超过 80%。国内空悬市场刚刚起步,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商用车领域,重卡空悬渗透率约 5%。随着车辆安全技术法规逐步趋严,后续商用车装配 空悬的比例有望逐步提高。乘用车领域,目前乘用车空悬渗透率在 3.3%左右,25 万元以 上乘用车空悬渗透率约 16%,新能源汽车空悬渗透率仅 1.5%。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 增长以及国内高端自主车型不断推出,空悬将加速从高端向下渗透。全球市场而言,目前空气悬架主要应用于豪华车,整体市场规模在 2019 年达 59.4 亿美 元。未来随着成本下降,市场有望下沉至中端产品,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高,空悬系统未来有望加速渗透,预计 2026 年全球空悬市场规模将达到 92.2 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 6.5%。国内市场而言,截至 2020 年我国空悬市场规模大约在 70 亿元左右,2018 年至 2020 年, 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空悬在商用车领域的装配规模呈上升趋势。乘用车领域,随着智能 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空悬系统已成为各家主机厂冲击高端的重要配置之一,在消费升 级及国产化降本共同驱动下,空悬已从 60 万以上的豪华车下沉至 30 万元造车新势力的 选配甚至标配产品。未来空悬在乘用车领域有望从高端走向普及,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 长。空悬产业链由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系统集成商和下游整车厂商组成。上游零部件部 分,目前空悬系统由减振、导向、联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减振系统包括空 气弹簧和减振器,导向系统包括均衡梁、推力杆、稳定杆、导向臂等,联接系统包括推 力杆支架等,ECAS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 ECU、执行器等,上游整体由国际企业 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鼎股份、保隆科技等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已崭露头角。中游主要为 空悬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集成商较少,天润工业和上海科曼等企业正在快速开拓市场。 下游主要为高端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4.4 优质细分赛道三:智能化驱动线控底盘打开成长空间4.4.1 智能汽车持续渗透,自动驾驶渐成趋势随着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加速演绎。 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市场走在全球前端,智能汽车行业 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当前我国智能汽车数量超千万辆,渗透率超一半,根据国家发改 委预测,预计 2025 年我国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 2800 万辆,渗透率约达 80%,2030 年数 量将达到 3800 万辆,渗透率约达 95%。自动驾驶技术在过去数年内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大风口,2016 年以来我国自动驾 驶相关企业注册年平均数量超过 1000 家。4.4.2 线控底盘:自动驾驶必备硬件,国内自主品牌突围从我国对自动驾驶行业的产业规划来看,十四五时期是国内 L3 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成熟的时期。预计全球主流车企也将于未来 1-2 年陆续推出具备 L3 及 L3+级别自动驾驶 功能的车型。L3 及 L3+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底盘执行机构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执 行,线控底盘时代到来。线控底盘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产品。在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 核心环节中,线控底盘属于最关键的执行端,是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的控制执行机构,是 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基础,其通过控制器、电源线、信号线和电机等电气部件对自动驾 驶汽车进行操控。其中涉及电动化部件控制,也关乎对自动驾驶的操控,所以,它被称 为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交汇点和“司令部”。因此,线控底盘作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零部件,随着未来自动驾驶水平进一步提 高,线控底盘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有数据显示我国线控底盘行业 2020 年市场规模达 到 111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46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3.35%,市场前景广阔。线控底盘包括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其中,线控油门、 线控换挡、线控空气悬挂的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而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则是面向自动驾 驶执行端方向最核心的产品,对于智能驾驶来说,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子系统尤其重要。 但最关键的转向和制动系统目前适用于 L4 级以上自动驾驶的稳定的量产产品还较少。其中,线控制动是自动驾驶汽车“控制执行层”中最关键的,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 目前全球主要的线控制动系统供应商为博世、大陆、采埃孚-天合等。国内在线控制动领 域实现突围的企业主要包括伯特利、格陆博、上海拿森等,这些企业通过掌握线控底盘 核心技术环节,打破外资垄断,获得国产化领先优势,将充分受益未来汽车产业智能电 动化市场的持续渗透。4.5 优质细分赛道四:智能座舱多元演绎 4.5.1 智能座舱处于产业快速成长期智能座舱由不同的座舱电子组合成完整的体系,可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智能化的 交互方式,未来有可能将人工智能、AR、ADAS、VR 等技术融入其中,使得驾驶和乘坐体 验能够更加舒适和智能化。座舱智能化的进展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替代发动机动力系统,汽车电子设备入 驻车内开始变得更加容易和普及。未来随着 AR/VR、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持续发展,有望 向智能移动座舱时代转变。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智能座舱正处于产业快速成长期。4.5.2 智能座舱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持续发展,从高端到中低端、从新能源车到燃油车全面覆 盖,市场渗透率提升,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的比重将持续提升,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未来一段时期汽车电子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根据 ICVTank 数据,2019 年中国智能座舱 市场规模达 441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103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2%。目前智能座舱的主要构成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后 视镜、前后中控屏、视觉感知系统、语音交互系统等 HMI 交互产品,具体功能基于座舱 域控制器实现。从市场结构而言,目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是智能座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占比达 50%。车载娱乐系统明显提升驾乘体验,因此率先取得突破,成长为最大的汽车 座舱电子细分市场;其次是仪表盘和屏幕,占比分别为 25%和 14%。5. 锂电产业链重点关注成本边际下行及供需偏紧环节纵观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环节,年内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 碳酸锂、氢氧化锂、镍、磷酸铁锂、三元材料、负极石墨化的价格较年初有较大涨幅, 但除负极石墨化外,其他品种 Q2 价格已现回落走势;磷酸铁、三元前驱体、人造石墨负 极、隔膜的价格较年初小幅上涨;钴、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价格较年初回落,尤其是 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的价格回落幅度较大。锂钴镍: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碳酸锂(Li2CO3 99%)报价 46.25 万元/吨,较年初上 涨 66.37%,氢氧化锂(LiOH 56.5%)报价 46.75 万元/吨,较年初上涨 110.11%。目前碳 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均较 4 月份的高点有所回落,分别下降 6.57%和 4.88%。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电解钴报价 44.85 万元/吨,较年初下降 8.38%,Q2 快速下行, 当前较 3 月份高点下降 21.73%;电解镍报价 22.35 万元/吨,较年初上涨 45.56%,自 3 月份暴涨后呈震荡回落走势,当前较 3 月份高点下降 23.64%。正极材料:(1)磷酸铁锂: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磷酸铁报价 2.52 万元/吨,较年初上涨 9.57%;磷酸铁锂报价 15.5 万元/吨,较年初上涨 50.49%。随着碳酸锂价格有所回 落,磷酸铁锂价格亦自 4 月份高峰后有所回落,当前价格较 4 月份高点下降 7.74%。正极材料:(2)三元材料: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三元前驱体 523、622、811 分别报 价 13.75 万元/吨、14.45 万元/吨、15.65 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 3.38%、3.21%、 8.3%;NCM523、NCM622、NCM811 分别报价 34.2 万元/吨、36.9 万元/吨、39.8 万元/吨, 较年初分别上涨 34.12%、41.38%、43.17%。随着碳酸锂价格有所回落,三元正极材料的 价格亦自4月份高峰后有所回落,NCM523、NCM622、NCM811分别较4月份高点下降8.06%、 3.53%、5.69%。负极材料: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国产高端、国产中端分别报价 7.15 万元/吨、5.3 万元/吨,国产高端价格与年初持平,国产中端价格较年初小幅上涨2.91%,负极材料价格相对平稳。负极材料石墨化方面,石墨化高端和石墨化低端分别报 价 3 万元/吨和 2.6 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 20%和 18.18%。在国家能耗双控背景下, 高耗能的负极石墨化加工产能受限,推动石墨化加工费用持续走高,因此,石墨化自供 率较高的负极材料厂商拥有相对的成本优势。电解液: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六氟磷酸锂报价 28 万元/吨,较年初下降 50.44%;磷 酸铁锂电解液报价 8.75 万元/吨,较年初下降 20.67%;三元圆柱 2.2Ah 电解液报价 9.25 万元/吨,较年初下降 18%;三元圆柱 2.6Ah 电解液报价 10.75 万元/吨,较年初下降 11.52%。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的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回落。隔膜: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16um 湿法隔膜均价为 1.33 元/平方米,较年初上涨 8.13%; 16um 干法隔膜均价为 0.95 元/平方米,较年初上涨 2.15%。下游整车环节,由于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以及供应链供 货紧张等诸多因素影响,2022 年 3 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掀起了集体涨价潮。对于中游电池环节而言,此前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让电池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不断 承压。展望下半年,一方面,随着上游产能持续释放,二季度原材料价格纷纷呈现回落 走势,电池制造商的成本压力或将边际下行;另一方面,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 电池制造商有望进一步向其传导成本压力,从而逐步修复盈利水平。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