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泰和新材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52244600       资源大小:932.8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泰和新材研究报告.docx

    2022年泰和新材研究报告一、泰和新材:持续加码芳纶提升核心竞争力1、公司是国内芳纶、氨纶行业开拓者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和新材”)创建于 1987 年,为国内第一家氨纶生产企业,2008 年在深交所 挂牌上市,公司长期以来深耕于高性能纤维领域,不断突破行业技术壁垒,率先实现了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业化。 目前公司拥有以纽士达®氨纶、泰美达®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三大产品板块为主导的十大产品体系,是国内规 模化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化纤行业参与全球高技术竞争的标杆企业。公司芳纶产能规模国内第一,全球领先,持续扩产向国际龙头迈进。 (1)氨纶方面:现有名义产能 7.5 万吨/年,由于产能搬迁,实际有效产能约 5 万吨/年,在建产能 4.5 万吨/年,预计 2022 年年底前投产;烟台部分老产能会随着搬迁的进行关停。预计到今年年底形成 9 万吨/年产能规模。 (2)芳纶方面:间位芳纶现有名义产能 11000 吨/年,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在建 9000 吨/年应急救援用高性能间 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部分产能预计于 2022Q3 陆续投产,剩余产能预计于 2024 年建成投产;在建 7000 吨/年 高性能间位芳纶搬迁扩产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预计 2022-2024 年年底间位芳纶总产能分别将达 1.55、1.55、 2.0 万吨/年。对位芳纶现有产能 6000 吨/年,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5000 吨/年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 包含新建 3500 吨/年产能预计于 2023 年建成投产,1500 吨/年烟台老园区搬迁产能预计于 2023 年年底完成搬迁; 1.2 万吨/年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一期 6000 吨/年预计于 2023 年年底投产,剩余产能于 2024 年年底投产,到 2023、 2024 年年底对位芳纶产能分别将达 1.55、2.15 万吨/年。 (3)芳纶纸方面:现有产能 1500 吨/年,是国内行业龙头,未来计划将老产能搬迁并扩产至 3000 吨/年。2、加强芳纶产业链布局,员工持股利好长远发展控股子公司民士达拟于北交所上市。民士达为国内芳纶纸行业龙头企业,现有芳纶纸产能 1500 吨/年,芳纶纸是芳纶 下游主要产品之一,具有高强高模、轻质阻燃,耐高温、抗腐蚀、优异的电气绝缘性和可加工性的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电气绝缘、蜂窝材料等领域。2020 年公司吸收合并泰和集团,并收购民士达 65.02%股份,目前公司持有民士达 91.38%股份,公司收购民士达后,芳纶产业链完成向下游的进一步延伸。2021 年民士达实现收入 2.18 亿元,同比 增长 37%,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同比增长 33.49%,自 2016 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 31.4%;2022H1 民士达实现收 入 1.31 亿元,同比增长 16.74%,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增长 38.30%,随着新能源汽车、蜂窝材料等需求的不 断增长,芳纶纸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2022 年 5 月民士达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提交了首次公开 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2022 年 6 月民士达拟申请板块变更为北京证券交易所,2022 年 9 月 19 日,公司公 告民士达已通过山东证监局的辅导验收。良好的激励政策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烟台市国资委,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法人 股股东,持股 18.5%,2020 年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后,员工通过烟台裕泰投资持股平台持有上市公司 17.47%股份,共 享公司发展成果。此外,公司施行“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暨超额利润提成激励实施办法”,采取超额利润提成、股权 激励等手段,对包括职业经理人在内的骨干员工进行激励,充分调动了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公司 长期健康发展。3、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氨纶和芳纶业务双轮驱动,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21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4.04 亿元,同比增长 80.41%,归母净利 润 9.66 亿元,同比增长 270.45%,随着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海内外需求复苏,公司氨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芳纶产品受出口逐步恢复及国内各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影响,产销量大幅上升,公司全年业绩同比 大幅增长。2022H1 公司实现收入 19.52 亿元,同比下降 8.19,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同比下降 33.83%,主要系氨 纶行业景气度回落,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所致。公司核心主业为氨纶和芳纶,芳纶量价齐升,产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2022H1 年公司氨纶业务收入 9.37 亿元,同 比下降 30.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48.17%,毛利率 10.69%,同比下降 21.96 pct,主要系氨纶价格大幅下降 所致。芳纶业务收入 10.1 亿元,同比增长 31.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51.83%,芳纶行业整体呈供应紧张局面,间位 芳纶方面,随着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逐步推进,高端防护领域的销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国内反复虽然对部分 下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上半年整体产销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品种结构的优化也带来售价的稳步提升;对位芳纶 方面,随着公司技改项目的投产, 市场开发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光通信及橡胶领域需求保持旺盛,同时海外市场销 量得到迅速提升,上半年销量和价格实现双增长。随着公司芳纶产能规模的逐步扩大,芳纶对业绩的贡献占比逐步提 升,2022H1 芳纶业务毛利占总毛利的比例提升至 79.13%。二、氨纶价格企稳,低成本差异化竞争策略有望提升盈利能力1、氨纶具有高弹性能,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氨纶具有优异的高弹性能,是纺织品中的“味精型”纤维。氨纶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 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纤维,是服装和纺织工业必不可少的纺织服装面料。(1)氨纶具有高回弹率、高断裂伸长率、耐老化、耐紫外光、高抗张强度等特点,具有其他任何纤维都无法比拟的 弹性,其断裂伸长率大于 400%,形变 300%时的弹性回复率达 95%以上。 (2)由于弹性大、强度不足,氨纶不能单独做成纺织品,需要与其它纤维一起制成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纱等,再 在经编、纬编、机织等设备上进行加工织造。 (3)氨纶可用于一切为满足舒适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游泳衣、防护服,一般使用含量为 525%, 就可以提升织物的弹性,使织物的性能得到优化,被喻为“味精型”纺织原料。氨纶最主要的生产工艺为溶液干法,产品综合性能好。根据纺丝工艺特点,目前氨纶生产工艺路线有溶液干法、溶液 湿法、化学反应法和熔融纺四种,其中溶液干法纺丝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氨纶纺丝方法,全球占比约 85%。干法纺丝 工艺技术成熟,具有纺速高、制成的纤维质量和性能都很优良的优点,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纺丝方法,国际巨 头杜邦、拜耳、东洋纺以及包括公司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厂家均采用溶液干法纺丝工艺。氨纶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氨纶既可在针织机上直接与其它化纤长丝交织,也可先与其它纤维(棉、毛、麻、丝、 涤纶、锦纶等)一起制成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纱等形式,再在经编、纬编、机织等设备上进行加工织造,可制成各 种纺织服装、医疗卫材及汽车内饰等产品。从下游应用来看,主要应用于服装行业,占比为 76%;其次是产业用纺织 品领域,占比 17%;在家纺领域应用占比为 7%。2、氨纶价格企稳,龙头扩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行业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据百川资讯,2021 年国内氨纶产能 99.79 万吨/年,产 量 75.5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5.3%、-0.3%,自 2016 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8.7%、8.6%。目前国内现有氨纶 产能 110.4 万吨,主要生产企业为华峰化学、晓星氨纶、新乡化纤、诸暨华海和泰和新材,行业 CR5 市场份额为 69.43%,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内环保政策趋严,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共淘汰氨纶落后产能 6.2 万吨/ 年,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不断做大做强,现有在建氨纶产能 23.4 万吨,其中 16.4 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之前投 产,包括新乡化纤 4 万吨、泰和新材烟台基地 1.5 万吨和宁夏基地 3 万吨、晓星氨纶 3.6 万吨、宁夏越华新材料 3 万 吨以及力隆氨纶 1.3 万吨。未来几年氨纶行业新增产能较多,主要集中于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氨纶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步增长。2021 年国内氨纶表观消费量为 78.34 万吨,同比增长 9.21%,主要源于下口 罩、防护用氨纶及运动、居家、床品、保暖等多产品需求带动,近几年年均复合增长 10.8%。2021 年我国氨纶进出 口量分别为 3.67、8.0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25%、23%,出口量约占国内氨纶产量的 10.6%,较 2020 年提升 2 pct, 主要系下东南亚地区等订单回流,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据百川资讯,截至 2022 年 8 月,国内氨纶产量 54.45 万 吨,表观消费量 50.90 万吨,进口量 1.65 万吨,出口量 5.21 万吨,上半年受国内影响,氨纶下游需求有所 下滑。氨纶价格企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2020 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下游需求显著下降,氨纶价格下跌至 历史低位,自 2020Q4 起,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显著回暖驱动,氨纶价格持续反弹。2021 年以来,下游纺 织业市场需求火爆,东南亚国家受影响,部分纺服订单回流到中国,同时氨纶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卫生领域的 需求增加,使得氨纶供不应求,氨纶市场价飙升至 8 万元/吨,自 2021 年年初以来累计上涨 105%,盈利水平大幅提 升。2021 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新建产能投产,主要包括诸暨华海 2 万吨/年、华峰化学 4 万吨/年和新乡化纤 3 万吨/ 年产能,行业供需紧张关系得以缓解,氨纶价格有所下滑。2022 年以来,新乡化纤 4 万吨/年产能及晓星氨纶 3.6 万 吨/年产能投产,行业供给有所增加,另外上半年受国内影响下游需求明显减弱,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使得 氨纶整体供过于求,行业库存持续累积,工厂开工率下滑,氨纶价格持续下跌。当前氨纶市场均价 3.15 万元/吨,已 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自年初以来降幅达 48.4%,当前氨纶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氨纶价差为 1.54 万元/吨,较 7 月底 的 1 万元/吨已有所回升。进入 9 月以来氨纶价格企稳,行业开工率不足六成,同时迎来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公司盈 利能力有望修复。3、推行低成本差异化竞争策略,有望提升氨纶盈利能力公司实行高性能差异化产品和低成本扩张策略,助推氨纶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氨纶生产的高新技术 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有氨纶产能 7.5 万吨/年,其中烟台基地 4.5 万吨/年、宁东基地 3 万吨/年。由于国内 氨纶产品竞争同质化,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要,公司实行高性能差异化产品和低成本扩张策略。 (1)公司在烟台基地投资建设 1.5 万吨/年高效差别化粗旦氨纶工程项目,预计 2022 年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粗旦 氨纶产品具有高回弹性及尺寸稳定性等性能,经加工后的弹性恢复率、强度维持率等均优于一般产品,从而使产品能 够保持优良的性质,主要应用于高档花边、织带以及纸尿裤的生产,属于高档面料用材。 (2)公司在宁夏基地新建一套 3 万吨/年的绿色差别化氨纶智能制造项目,预计 2022 年年底建成投产。目前国内氨 纶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宁夏宁东具有丰富的煤化工产品、充足的水资源、较低的电价, 且园区产业配套设施完善,靠近原材料 PTMEG 的供应商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可就近取材,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烟台。 项目投产后有望替代烟台基地氨纶老装置,有效降低公司氨纶生产成本,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氨纶产能将达 9 万吨/ 年。三、芳纶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加速布局高端芳纶产能1、芳纶纤维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进入壁垒极高芳纶全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优异的性能使其具有高端应用。芳纶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连接酰胺基的是芳香环或 芳香环的衍生物而得名,具有耐高温性、耐疲劳性、耐切割、耐腐蚀、高强度及质量轻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 军工、航空航天、个体防护、环境保护、信息通信等领域。目前最具有实用价值的芳纶品种主要为两个: (1)间位芳纶:分子链排列呈锯齿状,具有突出的耐高温、阻燃和绝缘性,主要应用于高温防护服、电绝缘和高温 过滤等领域; (2)对位芳纶:分子链排列呈直线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主要应用于个体防护、防弹装甲、高强缆绳、航 空航天、体育器材及运输领域中的轮胎帘子线等。 芳纶行业具有极高的进入壁垒,国内参与企业较少。芳纶行业进入壁垒主要分为三方面:(1)市场壁垒:由于下游涉及到军工、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市场认证时间达 5 年以上,市场开拓周期长;(2)资金壁垒:芳纶单吨投资额高达 20 万元,远高于其他纤维投资成本;(3)技术壁垒:芳纶工程化生产的技术难度大、设备要求高,技术壁垒是制约 我国芳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外企业对芳纶实行技术封锁,公司打破垄断逐步实现产业化。美国杜邦公司在全球芳纶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其于 1967 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高耐热性间位芳纶,注册商标为 Nomex®,随后又于 1972 年推出了力学性能更好的对位芳 纶,商品名为 Kevlar,此后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芳纶产品。芳纶因涉及到军工国防、航天航空等敏感领域,国外 发达国家长期严格封锁原料、产品等生产制造关键技术。我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研究间位芳纶,直到 2004 年 泰和新材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位芳纶,打破了美日多年的技术垄断,2011 年公司实现了对位芳纶的产业化, 是国内第一个生产千吨级对位芳纶的公司。 目前,全球芳纶名义产能约 12-13 万吨/年,主要产能被国际大公司占据,全球芳纶需求量约 11-12 万吨,由于行业 竞争相对寡头,宏观环境、供求形势及竞争手段的变化都会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公司现有芳纶总产能 1.7 万吨/年, 位居全球第三位,开工率居行业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作为我国芳纶产业的开拓者,公司泰美达®间位芳 纶、泰普龙®对位芳纶的产品品质领先,与国外同行相比,公司具有本地化供应的优势;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具有 规模优势和质量优势。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行标准化策略,主持并参与了国内多项行业及上下游标准的制定,一方面 做大了国内的市场,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国内龙头地位,有利于公司在市场开发中获得更高的份额。杜邦对芳纶进行了全产业链专利布局,限制国内芳纶企业的拓展。早在 1985 年,杜邦就在我国申请了第一件芳纶专 利,截止 2020 年 3 月,杜邦已经在我国累计布局了 254 件与芳纶相关专利,包括化合物的制备、复合材料、生产工 艺、产品和应用等各个方面,重点集中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应用上,限制了我国企业对芳纶的生产制造和下游市场拓展。芳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芳纶聚合物制备和聚合物纺丝两个步骤。低温溶液缩聚法是市场上主流的芳纶合成方法,对位 芳纶采用两步法纺丝方式,较间位芳纶技术壁垒更高。 (1)聚合物制备:芳纶由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酰氯聚合而成,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低温溶液聚合法、直接溶液聚合 法、界面缩聚、酯交换反应等。低温溶液聚合法是将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酰氯在极性溶剂中低温(一般在 0-5) 下缩聚,同时添加助溶剂以提高树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这种溶液可以直接进行湿法纺丝、打浆和制膜。由 于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工艺。 (2)聚合物纺丝:纺丝是芳纶最主要的加工步骤,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1)一步法工艺:低温溶液间歇聚合, 过滤后聚合原液直接进行湿法纺丝,水洗后干燥、切断、打包;(2)两步法工艺:低温溶液连续聚合,聚合物分离后 洗涤干燥,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浓硫酸中,以形成液晶纺丝液,再进行干湿法液晶纺丝成型,纤维经过水洗后干燥, 卷绕。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纺丝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芳纶的酰胺 键在强酸条件下会发生降解,影响纤维的强度和模量。由于对位芳纶酰胺键与苯环形成共轭结构,分子刚性大,同时 分子间氢键作用力较强,所以对位芳纶的纺丝成型主要采用两步法,相对间位芳纶技术壁垒更高。芳纶工程化生产技术难度大,设备要求高。目前,国内只有以泰和新材为代表的少数企业拥有规模化生产芳纶的能力, 其主要原因在于芳纶的工程化生产存在几个技术难点:(1)需要控制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2)通过精密计量装置精 确控制投料的计量比;(3)双螺杆反应器(主反应器)的结构、材质,工艺条件的选定和自控;(4)控制纺丝机的纺 丝速度从而调控纤维的成本和品质。2、间位芳纶下游需求多点开花,对位芳纶加速推进全球间位芳纶供需紧平衡,行业集中度高。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间位芳纶名义产能约 4.3 万吨/年,全球需求 量约 4 万吨,供需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主要的间位芳纶供应商为美国杜邦、中国泰和新材和日本帝人,行业 CR3 为 87.21%,行业集中度高。国内间位芳纶低端领域竞争激烈,高端领域供应不足。2019 年我国间位芳纶产能约 1.5 万吨/年,产量 1.1 万吨,国 内间位芳纶需求量约 8000 吨,国内间位芳纶生产企业主要有泰和新材、超美斯等,国产间位芳纶在产品质量、种类 和市场推广方面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应用在低端高温过滤材料领域,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防护领域、 绝缘领域等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随着我国间位芳纶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高端领域的国产替 代进程将加速推进。对位芳纶供不应求,进口替代空间大。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对位芳纶名义产能约 9.1 万吨/年,主要来自于美 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合计占据全球近 70.2%市场。全球对位芳纶市场需求量约 7-8 万吨,其中国内需求量超 1 万吨,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实现对位芳纶的规模化生产,仍有约 50%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国内对位芳 纶生产企业主要有泰和新材、江苏瑞盛、中蓝晨光、中芳特纤等,其中泰和新材拥有 6000 吨/年对位芳纶产能,产能 规模国内第一。国内对位芳纶主要应用在光缆领域,在高端防护领域需求有望提升。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全球对位芳纶主要应用在 安全防护、防弹材料领域,目前我国的对位芳纶主要应用在光纤增强领域,随着 5G 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 快速发展以及战训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对位芳纶在光纤增强、橡胶以及高端防护防弹领域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随着 5G 通信的加速建设,对位芳纶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位芳纶由于其模量高,能保护细小脆弱的光纤在受到拉力时 不致伸长,使光线电缆的强度更高、更耐用,因此几乎被应用在所有的光纤光缆中。2020 年国家提出加快 5G 网络、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光纤光缆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 50000-87000 万芯公里;小基站对光电混合缆 需求预计将达到 2000-4200 万皮长公里。2022 年 9 月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 5G 全连接工厂建 设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 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 5G 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 1000 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 100 个标杆工厂,推动 5G 融合应用纵深发展。对位芳纶作为重要的光纤增强保护材料,预计未来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政策驱动下防护领域芳纶需求量将大幅增长。随着新生产安全法的实施,芳纶在安全防护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0 年防护服装阻燃服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国家强制标准先后发布,分别于 2021 年 8 月 1 日和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这些国家标准对防护工装的阻燃性能、物理性能等提出了更为明确、严格的要求,石油化工 天然气、冶金有色、非煤矿山这三个行业都需要对场所进行易燃易爆的评估,并进行防护服的配备,目前一些央企、 国企已经开始启动相关防护服的配套。芳纶凭借其出色的耐高温、阻燃、绝缘、高强度高模量等特性,成为了防护工 装不可或缺的面料成分,目前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产业工人已过千万,按每人每套防护服需要 1 公斤芳纶测算,对应 芳纶需求在 1 万吨以上。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未来芳纶需求量有望大幅增长。3、加速布局高端芳纶产能,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定增募集 30 亿用于芳纶产业化项目建设,持续扩大高端防护领域芳纶产能。公司现有间位芳纶产能 11000 吨/年,其中 4000 吨/年产能于 2021 年 8 月建成投产;2022 年 6 月公司 1500 吨/年对位芳纶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对位芳纶产 能扩至 6000 吨/年。2021 年 10 月公司公告拟定增募集不超过 29.87 亿元,用于建设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间位芳纶 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对位芳纶方面,5000 吨/年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为搬迁扩产项目,预计于 2023 年年底前完成搬迁扩产;1.2 万吨/年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一期 6000 吨/年产能预计于 2023 年年底建成,另 6000 吨产能预计于 2024 年年底投产,届时公司对位芳纶产能将达 2.15 万吨/年。间位芳纶方面,7000 吨/年高性能间位芳 纶高效集成产业化搬迁扩产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9000 吨/年功能化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预计于今年 Q3 投产部分产能,剩余产能于 2024 年投产,届时公司间位芳纶产能将达 2 万吨/年。通过芳纶产业化项目的建设, 公司扩大高端防护领域芳纶产能,优化现有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水平与供货能力以满足下游市场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 持续提升国产芳纶市场竞争力。核心原材料自供,增强公司间位芳纶成本优势。间位芳纶的主要原材料为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合成 1 吨间位芳 纶需要大约 0.86 吨的间苯二甲酰氯和 0.47 吨间苯二胺。公司间苯二甲酰氯由子公司裕祥精细化工提供,可有效控制 原材料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公司产品性能比肩国外品牌,广泛应用于防护等高端领域。公司作为参与起草防护服装森林防火服标准总则的唯 一一家生产企业,具有突出的先发优势和市场优势,不同于行业以工业过滤为主的主流应用,公司超过 60%以上的间 位芳纶应用于高端防护领域,成为领军企业。公司泰美达®间位芳纶制成的防护服装、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 装备,能有效抵御高温、火焰、电弧等作业伤害,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安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为 3T 面料,由 93%泰美达间位芳纶、5%泰普龙对位芳纶和 2%泰美达导电纤维配比而成,具有卓越的物理性能、阻燃性能和导电性 能,目前已广泛用于消防、救援、展讯、特殊作业等特种防护领域。四、向下游延伸布局芳纶锂电隔膜,打开新的成长空间1、布局六大增量业务,开拓新的成长空间聚焦新材料主业,布局六大增量业务。公司聚焦高新技术材料主业,通过市场调研和战略分析,确定了智能穿戴、绿 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六大增量业务战略发展方向。2022 年上半年公司权属企业 经纬智能科技实现了全球首创的莱特美®智能发光纤维产业化生产,首期生产线产能 500 万米/年。莱特美®纤维通过 将发光技术与纤维制备技术结合,赋予纺织品发光、变色等功能,除了具有直径细、强度高、柔性好、可编织、耐水 洗等特点,还可以像普通纤维一样进行机织、针织、绣花、缝纫等各种形式的加工织造,为汽车工业、智能服饰、信 息电子、智能家居、玩具饰品等领域提供全新一代赋能材料,目前莱特美®纤维正与上述领域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推 动应用场景的深度设计与开发,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与创新发展。绿色印染技术可实现常温染色,染色效率高,是一种可颠覆染整行业的绿色环保技术。传统染整需要大量使用碱和盐, 是一种高耗能、高耗水的工艺。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必要条件。纤维绿色化处理 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棉纤维染色工艺。该工艺以海洋生物质为原料,对天然纤维、人工合成纤维进行涂覆改性,通过 生物质成分的配比调控,使涂覆后的纤维对染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减少染色过程中高浓度盐碱的使用,大量减少 染色过程高盐废水的排放;新技术是常温染色,染色效率高,吸附染色后水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燃动 力消耗;处理后的纤维、面料具有抗菌、远红外、负离子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以颠覆整个染整行业的绿色环保技术。 报告期内,纤维绿色化处理技术及相关中试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2、布局芳纶锂电隔膜,芳纶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锂电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四部分组成,锂电隔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作为组成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主要具备两点功能:(1) 透过锂离子,实现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 Li+在正负极之间的传导,这要求隔膜在较薄的厚度下具备高孔隙率、高透气 性、集中的孔径分布和高润湿性;(2)阻隔正、负极,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这要求隔膜需要具备较 大的闭孔温度与破孔温度差值、低热收缩性、高纵向拉伸强度和高穿刺强度。随着下游新能源、储能市场加速发展,锂电隔膜市场成长确定性高。近年来,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的加 速发展,锂电隔膜作为关键上游原材料,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2021 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 78 亿平米,同比 增长 110%,2022H1 出货量 54 亿平米,同比增长超 55%。2021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 562.4GWh,较 2020 年增加 267.9GWh,同比增长 90.97%,其中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371.0GWh,同比增长 134.7%;储能电池 出货量 66.3GWh,同比增长 132.6%,小型电池出货量 125.1GWh,同比增长 16.1%。据起点研究预测,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 4TWh,其中动力电池 3TWh,储能电池 1TWh,按 1GWh 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 1500 万平 米估算,对应锂电隔膜需求量 600 亿平米。锂电隔膜进行涂覆可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和电芯良品率。锂电池涂覆技术通过对锂电池电芯隔膜或极片进行涂覆,能 够有效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提升电芯的良品率。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链整体的高速增长,锂电池涂 覆材料亦迎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涂覆溶剂分为水性、油性,涂覆颗粒分为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其中有机颗粒以 PVDF 为代表,以提升隔膜电化学性能、耐溶剂性以及对电解液的亲和性;无机颗粒以氧化铝、勃姆石为代表,以提 升隔膜的耐热性和抗刺穿能力,提升电芯良品率,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芳纶涂覆隔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穿刺能力和电解液亲和性,可有效提高锂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芳纶作为一种 新型的涂覆颗粒,具有突出的耐高温、阻燃性以及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与陶瓷涂覆相比,芳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耐高温性更好,陶瓷隔膜在 170-180 度会收缩,而芳纶能抗 250 度以上的温度;(2)浸润性更好,因为陶瓷 隔膜是无机的,而芳纶是有机的,电解液主要也是有机的,有机物之间的浸润性更好,可以加快电池的充电速度;(3) 抗穿刺功能更好,陶瓷涂覆抗穿刺的通过率是 20%左右,芳纶涂覆的抗穿刺是 100%;(4)抗氧化性更好,也就是 电池的循环使用要更久,公司芳纶涂覆隔膜在经过 600 多个充放电循环之后,芳纶涂覆可以保持在 100%。随着对锂 离子电池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大容量、快充快放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的不断提升,芳纶锂电隔膜的市场需求 将持续提升。目前公司正在建设 3000 万平米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线,预计今年年底建成,2023 年一季度出产品,验证 周期约 6 个多月,验证主要分为三阶段,A 阶段是隔膜材料的测试;B 阶段是把隔膜材料做成电池,测试电池全方面 的性能;C 阶段是进行大批量的供货,主要是考核供货能力和连续生产的稳定性。公司凭借产业链和技术优势,预计可大幅降低芳纶涂覆成本。(1)公司拥有芳纶涂覆隔膜专利,在专利方面没有限 制;(2)芳纶为公司主要产品,公司具备产业链成本优势;(3)芳纶涂覆过程中涉及到溶剂回收,公司的溶剂回收 装置为整套的大装置,在溶剂回收方面技术国内领先,现有溶剂回收成本已达到原来溶剂回收成本的 1/4 左右。芳纶 涂覆过程中可利用芳纶的溶剂回收装置,无需额外投资溶剂回收装置。凭借以上优势,预计公司芳纶涂覆隔膜成本将 明显低于国内同行。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泰和新材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