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长阳科技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52244657       资源大小:990.9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长阳科技研究报告.docx

    2022年长阳科技研究报告1.公司概况长阳科技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的全球领先高分 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的企 业之一。1.1.公司专注于光学膜领域的进口替代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总部位于浙江宁波,主攻我国严重依 赖进口的光学膜领域。 2011 年,公司反射膜生产线开工建设,并于 2012 年投产了公司一条第一代反射膜 产线,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掌握光学反射膜制备技术的企业之一。 2013-2017 年间,公司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反射膜品质不断提升、种类不断 丰富,并实现了反射膜产品的大规模出口,并与韩国三星、韩国 LG、群创光电等境外知 名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2017 年末,公司已成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反射膜出货面积位居全 球第一,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进口替代。2018 年,公司在巩固反射膜业务优势的同时,进军技术壁垒更高光学基膜业务,以 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并于当年实现了光学基膜的小批量生产。 2019 年,公司光学基膜产量大幅提升至近 2 万吨规模;同年,公司登陆科创板上 市。 2021 年上半年,公司募投项目“年产 9,000 万平方米 BOPET 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项 目”提前投产,进一步巩固反射膜世界龙头地位。 当前公司开展“十年十膜”战略,布局了锂离子电池隔膜、TPU 膜、CPI 膜、LCP 材 料、偏光片用功能膜等一系列高端膜产品,叠加在反射膜领域进口替代的实战成功经验, 公司发展空间广阔。1.2.高层技术色彩浓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公司自成立以来,实际控制人均为公司的创始人金亚东,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直接持有公司 15.97%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长阳永汇间接持有公司 3.38%的股份,合 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 19.35%。 同时,金亚东先生也是公司研发团队的核心之一,公司的所有研发项目均由金亚东、 杨承翰、周玉波三名核心技术人员主导,其在特种功能膜行业有着多年的技术研究经验。 杨承翰、周玉波均在公司成立早期即加入公司,目前分别为公司的研发总监、研发副总 监,薪酬水平位于公司第一梯队。2020 年 10 月,公司开展首次股权激励,激励范围覆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合计 114 人,进一步绑定核心人才。 2022 年 8 月,公司实控人金亚东计划通过定增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定增金额不超 过 3 亿元,对价不超过 13.70 元/股,折合近 2190 万股,约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 8%,彰 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1.3.双生产基地齐发展,业绩增长持续性强公司主要产品有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等多种特种功能膜,产品广泛应用于 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公司现拥有宁波、合肥两处生产基地,总占地约 400 亩。 目前,公司现有产能主要位于宁波基地-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包括 2.4 亿 平米反射膜或背板基膜和 2.5 万吨光学基膜等。由于公司反射膜与背板基膜生产工艺类 似,所需生产设备相同,共用生产线进行生产。公司反射膜已实现大规模出口,满产产 能可达 2.4 亿平米/年,出货面积居全球第一。 而2021年公司规划新建的8万吨光学基膜产能和5.6亿平米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 则均位于合肥基地-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自反射膜生产线投产以来,营业收入持续快速提升。公司总营业收入从 2014 年的 1.49 亿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10.45 亿元,6 年内 CAGR 达 38.4%。其中反射膜业务是 公司的业绩支柱,2019、2020 年反射膜业务分别贡献了 72.3%、79.4%的营业收入,而 2019 年之后,与反射膜共线生产的背板基膜产量下行,被并入其他项目。2021 年,公 司总营收继续上行,同比上涨 24%,达 12.97 亿元,主要系反射膜需求旺盛,以及光学 基膜和 Mini LED 反射膜销售收入同比显著增加所致。 分地区来看,随着公司反射膜产品出口海外,公司外销业务的比重不断提升。2021 年,公司外销业务的营收占比达 42.26%,内销业务的比重为 52.79%。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不断提高,归母净利润亦高速增长。2014 年,公司净亏损 0.20 亿元;2015 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 0.04 亿元;2020 年,实现归母 净利润 1.77 亿元,2015-2020 年 CAGR 达 113.4%。2021 年公司利润继续上行,归母 净利润达 1.87 亿元,同比增长 5.54%。 公司盈利质量有所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从 2014 年的 39.6%下降至 2021 年的 15.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 最为明显,从 2014 年的 15.8%下降至 2021 年的 0.19%。随着公司主营产品的规模化 生产以及三费费率下行,公司毛利率也不断提升,从 2014 年的 25.0%提升至 2021 年 的 31%。2.反射膜业务稳定增长,系公司现金奶牛由公司等企业主导的反射膜业务的已经步入中程,面板大型化和 Mini LED 商业化催化着行业继续增长,而公司作为反射膜的世界龙头企业已具备较为稳固 的行业地位,将在反射膜之路的后半程,享受行业持续增长和市占率进一步 提升的稳定收益。2.1.面板大型化拉动需求,产业重心内移巩固优势反射膜主要用于制作背光模组,其一般置于背光模组的最底层,用于将透过导光 板底部或周边未被散射的光源再反射进入导光板内,以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降低 光源的过程损耗,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反射膜上游主要是 PET 基膜、母粒、胶水和其他材料,下游用于液晶显示、半导 体照明,反射膜产线亦可共线生产光伏背板基膜,用于光伏领域。绝大多数反射膜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并以 LCD 电视为主。2020 年 90.3%的反射 膜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其中 61.3%用于 LCD 电视领域,29.0%用于笔电、车载面板和 手机等领域。2020 年,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反射膜需求仅占 9.7%。 面板大型化趋势支撑 LCD 电视出货面积上行。 全球 LCD 电视面板出货量整体基本维稳,2018 年以来出货量略有下滑,从 2.89 亿片小幅下降至 2021 年的 2.61 亿片。而与此同时,液晶显示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 于大尺寸智能终端的偏爱,推动了 LCD 面板大型化的趋势。伴随着 LCD 面板单片面积大型化趋势,全球 LCD 电视出货面积显著上行,从 2015 年的 1.27 亿平米上涨至 2018 年的 1.59 亿平米。2018 年以后尽管增速有所减缓,但 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至 2021 年全球 LCD 电视出货面积达 1.77 亿平米,GAGR 为 3.6%。 在此期间,全球 LCD 电视面板出货的平均尺寸也由 2018 年的 44.3 寸增长至 2020 年的 47.3 寸,预计至 2023 年将进一步提升至 50.6 寸。面板大型化趋势下,LCD 出货面积稳定增长,也促使全球显示用反射膜市场需求 不断提升。2015 年全球显示用反射膜市场需求量为 1.80 亿平米,至 2020 年已稳步 提升至 2.43 亿平米,CACR 达 6.2%。预计未来反射膜市场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2 年需求量将超过 2.55 亿平米。叠加 LCD 产业重心内移,国内反射膜厂商格局向好。 近十年来液晶面板(LCD)产能不断向大陆转移,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液晶面板 厂商布局中心。目前,位于我国的 12 条 8.5 代线将逐步在中大尺寸市场中发力,全 球规划的 4 条 10.5 代高世代线均位于大陆。在市占率方面,2017 年底,国内面板产 能首次超过韩国位居全球第一,随后大陆 LCD 产能继续加速扩张。根据 IHS 数据, 2018 年市场占有率达到 39%,未来中国大陆的面板出货量全球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 2023 年中国大陆产能将占全球总产能的 55%。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为 国内反射膜产业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巩固了国内反射膜厂商的发展势头,助 力其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2.2.Mini LED商业化激发反射膜增长新动量Mini LED 为传统 LED 与 Micro LED 之间的过渡产品。多年来,技术革新推动着 LED 产品持续迭代,根据 LED 内设发光单元组尺寸分类,LED 显示可分为传统 LED、 Mini LED、Micro LED 等。Micro LED 的芯片尺寸在 50 微米或以下,技术困难尚待 突破,距离商业化还需要时间。因此,中间过渡产品 Mini LED 应运而生,尺寸在 50- 200 微米之间。 Mini LED 亮度、对比度等关键性能优异,观感更佳。Mini LED 电视可谓兼具了 LCD 和 OLED 两大显示技术优势,其相比传统液晶电视具备高对比度、高亮度、广色 域、广视觉以及超薄等诸多优势;与 OLED 电视相比,Mini LED 电视具备色域更高、 亮度更强、分辨率更突出等特点,且价格仅为 OLED 的 60%到 80%,在用户关注度高的 成本、使用寿命等方面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Mini LED 电视市场快速发展,并迎来商业化元年。 2021 年,在液晶电视全球销量增长停滞之际,兼具液晶与 OLED 两大显示技术 优势的 Mini LED 电视却在内销市场大放异彩,迎来了商业化发展元年。苹果、三 星、TCL、创维、康佳、华为、小米等面板终端巨头纷纷布局 Mini LED 产品。终端产品的加速布局,进一步推动了 Mini LED 电视市场的快速发展。2021 年, 全球 Mini LED TV 出货规模有望大幅爆发,达到 3 百万台,而相比之下 2020 年出货 规模仅约 20 万台。与此同时,2021 年 Mini LED 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 7.5 亿美元。 尽管目前 Mini LED 的市场体量依然较小,但其增长前景较为乐观,Mini LED 背 光技术未来有望在消费市场得到大规模应用普及。根据洛图科技预测,至 2025 年, 全球 Mini LED 电视出货规模将达到 1800 万台,对应市场规模达 15.1 亿美元。Mini LED 反射膜附加值高,有望成为反射膜行业新增量。LCD 背光层的灯珠数量 只有几十或数百颗,而 Mini LED 背光层的灯珠数量少则几千颗,多则几万颗灯珠, 其所用的反射膜打孔数量更为密集,对反射膜的挺度等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Mini LED 反射膜相比传统反射膜拥有更高的单价和附加值,Mini LED 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 反射膜行业的增长提供新动能,进一步提高放射膜行业的市场规模。2.3.公司反射膜质优客广,稳居行业龙头公司在反射膜领域深耕多年,打破了日本东丽、帝人、3M 等一众外企的垄断,实 现了进口替代,并逐渐占据了反射膜行业龙头地位。目前公司深度绑定三星电子,产 品质量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尽管消费电子的需求略显压力,但公司反射膜业务仍表 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2.3.1.公司是反射膜行业的绝对龙头2011 年之前,反射膜业务曾一度为日本东丽、帝人、3M、韩国 SKC 等国外厂商所 垄断。 2012 年,公司第一代反射膜问世,成为了国内少数几家掌握光学反射膜制备技 术的企业之一。随后,公司反射膜技术不断升级、品质不断提升、种类不断丰富,改 变了光学反射膜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实现了反射膜的大规模出口。与此同时,东 丽、帝人等国外反射膜厂商在国内企业冲击之下逐步退出反射膜市场。 2017 年,公司反射膜出货面积跃居全球第一,基本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进口替 代,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的垄断。2020 年,公司反射膜行业市场份额提升至 50%,成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的绝对龙头。 2021 年 5 月,公司募投项目“年产 9,000 万平方米 BOPET 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项 目”提前投产,缓解了公司反射膜长期供应紧张的局面,公司反射膜业务市场份额进 一步提升。2.3.2.品质优异、技术领先,绑定国际核心客户公司反射膜品质世界领先。2012 年以来,公司反射膜的生产技术不断改善,产 品质量不断提升。反射率是反射膜的核心指标,公司反射膜的反射率能达到 97.6%, 而日本东丽、帝人、韩国 SKC 这些国际巨头的产品反射率则分别为 97.2%,96.7% 以及 96.9%,相比之下公司的反射率指标具有一定优势,处以国际领先水平。2018 年公司的反射膜产品荣获了工信部颁发的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目前,公司生产的反射膜产品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和半导 体照明用反射膜,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 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反射膜品类不断丰富。公司积极配合终端开发了大尺寸、高 亮度及减薄化等多种反射膜,其中 Mini LED 反射膜、吸塑反射膜、超薄高亮度反射 膜等产品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突破,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尤其在液晶显示领域,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可量产的反射膜产品型号达 30 多种,是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 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尺寸液晶显示电子产品领域。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公司围绕反射膜产品进行持续的品质优化和品 类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投入及技术研发,公司在产品光学和微结构设计、配方设计、 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构建起了完善的 知识产权体系。目前,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均是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实践不断总 结而来,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包。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经获得 118 项 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包含 3 项国际专利,均为自主研发取得。公司客户资源优质,深度绑定三星电子。 反射膜等光学膜产品通常需要通过终端客户较为严格的认证,包括老化测试、光 学性能测试等为期约 1,000 小时的测试,以及对公司的生产能力、供货响应速度、及 时交货率、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审查、评价。一般而言,从接洽至通过国内知名终 端客户认证通常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而通过外资终端客户认证则通常需要 6-12 个 月。 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积极配合下游客户需求进行研发、生产和 销售,为客户提供光学膜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成为韩国三星、韩国 LG、京东方、群 创光电等国内外知名面板、终端企业和德国 Trilux、欧普照明、阳光照明、立达信等 国内外知名照明企业的供应商。2021 年,韩国三星电子 TV 出货规模达到 4180 万台,是全球 TV 出货规模最大的 品牌。公司与韩国三星深入合作,并且在韩国三星电子 VD 部门全球 600 多家供应商 中被选入其全球 13 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成为了韩国三星电子光学膜片全球供应商。 21 年,公司 Mini LED 背光产品已批量供应韩国三星,当年公司对韩国三星的销售收 入同比增长 81.12%。 公司反射膜产品优异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类别,叠加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 持续巩固公司在反射膜行业的龙头优势地位。2.3.3.业务盈利能力强,已然成为公司现金奶牛2016 年以来,公司反射膜产销量持续稳健增长。反射膜产量从 2016 年的 6,232 万平米逐步提升至 2021 年的近 1.61 亿平米。公司的产销率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销 量也从 2016 年的 6,216 平米增长至 2021 年的近 1.52 亿平米,5 年内 CAGR 约为 21%。 公司反射膜业务的营收情况也保持着稳健增长态势。2016 年公司的反射膜业务 的营业收入为 3.24 亿元,至 2021 年稳步增长至 10.32 亿元,5 年内 GAGR 达 26%。 公司反射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业务盈利能力强。2016-2021 年间, 公司反射膜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保持在 30%以上,且整体呈上行态势。2016 年公司反射 膜毛利率为 32.4%,而 2019 年以后,公司反射膜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已提升至 40%以 上。与此同时,公司反射膜业务的毛利润也从 2016 年的 1.05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3.78 亿元,5 年 GAGR 达 29%。另外,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特种功能膜卷材,销往下游薄膜裁切企业,薄膜裁 切企业再按照下游终端客户的需求裁切成片材后销售给终端客户。近年来,公司裁切 能力不断提升,这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反射膜业务的盈利能力。 目前,反射膜业务凭借持续稳健的增长较强的盈利能力,已然成为了公司的现金 牛业务,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进而为光学基膜、CPI 膜、TPU 膜、锂离子 隔膜等高端光学膜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3.进军光学基膜、锂电隔膜,“十年十膜”战略促成长随着聚酯薄膜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仅提供单一或少数种类产品 的企业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为提供高端聚酯薄膜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开辟新 的成长空间,公司启动“十年十膜”战略,凭借反射膜产品开发和推广的技术与市场 经验,公司进军技术壁垒更高的光学基膜业务,并进一步布局了 CPI 膜、锂离子电池 隔膜、TPU 膜等领域。3.1.把握机遇,光学基膜快速起量光学基膜是多种光学膜的基膜,主要以聚酯(PET)切片为原材料,也称为 PET 基 膜。具体来讲,光学基膜由 PET 切片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是一类具有优异光 学性能的光学级聚酯薄膜。 单独的光学基膜并不具备特殊的用途,通常需要在其表面涂覆各类功能性涂层以 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如以光学基膜为基膜,在其表面涂覆各类功能性配方溶液制备 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也可用于制备偏光片、MLCC、ITO 膜等。全球 PET 基膜需求超百亿平米。根据液晶背光模组的结构,背光模组通常需要 1 张反射膜,2 张扩散膜,2 张增亮膜和 2 片偏光片,扩散膜或增亮膜一般只有 1 层 PET 基膜,而偏光片具有复合膜结构,内含 2 层 PET 基膜。也即液晶背光模组的反射膜与 PET 基膜消耗量之比为 1:8。据 IHS Markit 统计及预测,2022 年全球液晶显示用反 射膜片市场需求将达到 2.55 亿平米,对应扩散膜与增亮膜的 PET 需求为 10.2 亿平 方米,偏光片的 PET 需求也有 10.2 亿平米。除液晶背光模组外,MLCC 和 ITO 膜也是 PET 基膜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 MLCC 领域的需求约 86 亿平米,ITO 膜对 PET 基膜需 求约 2.5 亿平米,PET 基膜总需求约 108.9 亿平米。PET 基膜性能要求较高,为外资厂商长期垄断。PET 基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 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所以对其低雾度、高透光率、高表面光洁度、厚度公差 小等光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光学基膜也是光学膜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 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只有国外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 SKC 等公司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 PET 基膜与进口产品尚有差距,高端产品缺口较大。2014 年以来,国内 PET 基膜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光学级 PET 基膜产能快速扩张,至 2020 年,国内 PET 基膜产能达到 47.9 万吨/年,主要参与者有山东胜通、江苏裕兴、大东南等企业。 但国内整体品质尚不及外资巨头,尤其PET基膜的核心透光度和雾都指标上,还有 显著的差距,从价格上看,进口的PET基膜的价格通常是国内出口产品的 2.5-3 倍。另外,尽管国内 PET 基膜产能不断提升,但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2020 年我国 PET 基膜进口量为33.1万吨,进口金额达 23.2 亿美元,国内企业的高 端 PET 基膜尚有较大的替代空间。公司光学基膜业务快速发展,产销快速起量。公司自 2018 年开始尝试切入 PET 光学基膜领域。2018 年,公司从日本引进光学基膜生产线,并于当年 8 月安装完成 并投产。2018 年公司首次产出光学基膜 6321 吨,并销售 6016 吨,当年公司光学基 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0.65 亿元,毛利润为-0.04 亿元。2019 年公司光学基膜销量大 幅提升至 19601 吨,当年光学基膜业务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 1.66 亿元,毛利润 0.17 亿元。2020-2021 年,由于冲击及公司设备升级停产,光学基膜产销量略有 下滑,2021 年销量为 14910 吨。产品提质升级,光学基膜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由于相比外资巨头布局较晚,公司PET 光学基膜的关键透光率、雾度等指标尚与外资品牌有显著差距。自投产以来,公 司研发团队一直在对生产线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和调试,产品的高透光率、低雾度等关 键指标正在持续改善。2021 年 5 月底,公司再次组织对光学基膜生产线为期一个月 的升级改造。随着公司光学基膜的产线优化升级,光学基膜业务的毛利率从 2018 年 的为-7.0%,提升至 2019 年的 9.3%,2020 年再提升至 20.2%水平。尽管 21 年由于设 备升级停产及原料价格大幅提升,光学基膜业务毛利率下行至 11.28%,但未来随着 设备的优化完善及产品的提质升级,毛利率有望修复至 30%以上水平。截至 2021 年,公司拥有光学基膜产能 2.5 万吨,产能利用率近 60%。目前,公 司规划投资 12.24 亿元,于合肥基地新建“年产 8 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建 成以后公司 PET 光学基膜产能将达 10.5 万吨,并推动公司业绩登上新台阶,同时也 将显著推动光学基膜的进程。3.2.布局锂电隔膜,切入锂电材料领域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用于把正/负电极隔开,避 免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同时还允许锂离子自由通过。主要的隔膜材料有 PE、芳纶、 PI、PET、PEEK 等材料,下游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领域。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隔膜出货量快速提升。2012 年以来,国家相关部 门相继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发展,政策的支持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推动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产业规模快速提 升。2014至2020年,我国锂电池隔膜产能由8.5 亿平米大幅扩张至约 90 亿平米, CAGR达48.1%,且2017年以后,锂电池隔膜产能的扩张主要以湿法工艺隔膜为主。 2016 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10.8亿平米,至2021年已经迅速提升至 78 亿平 米,CAGR 达 48.4%,尤其是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速接近110%。2025 年我国隔膜需求量将逾 300 亿平。根据我们预测,2025 年中国动力锂电池、 储能电池和消费类电池需求量将达 1053GWH,叠加海外需求,全球锂电池需求量将达 到 2021GWh,按 1GWh 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约 1,500 万平米测算,2025 年全球锂离子 电池隔膜需求空间达 303 亿平米。考虑到我国是锂电材料产业中心,假设 2025 年全 球锂离子隔膜需求有 230 亿平方米由国内企业提供,相比于 2021 年 134.03 亿平米 的产能,我国锂电隔膜产能尚有近百亿平米的产能布局空间。产能受设备限制,扩产增速受限。随着锂电池隔膜的出货规模快速提升,生产设 备逐渐成为了限制隔膜产能扩张的瓶颈。尽管干法隔膜设备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但 工艺更复杂、性能更优越的湿法隔膜的设备仍完全依赖进口。 目前全球高端隔膜设备厂商仅有 4 家,分别是日本制钢所、德国布鲁克纳、日本 东芝和法国伊索普,均与国内主流隔膜企业绑定。在隔膜需求高增长的背景下,海外 隔膜设备制造企业产能有限,新订购设备通常需要两年后才可批量交付。尽管中国和 韩国的隔膜生产设备厂商也在加紧进行技术突破,但要改善设备供给紧张格局仍需较 长时间。2018 年后,隔膜产能增速基本位于 30%以下,远低于隔膜需求增速,预期未 来锂电池隔膜供给将持续紧张。公司布局 5.6 亿平米隔膜项目,切入锂电材料领域。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持 续推动公司转型升级,2021 年末公司规划了“年产 5.6 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 目”,项目位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全资子公司合肥长阳新能源承载, 投资总额达 5.91 亿元。截至 2022 年 9 月初,公司隔膜项目首条产线设备已安装待调 试,公司预期 2022 年三季度可实现小批量生产,隔膜项目有望成为继光学基膜之后 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3.3.积极开展研发储备,推进“十年十膜”战略2020 年,公司建立了长阳尖端材料研究院,立足于自主创新、进口替代战略,致 力于打造国内总体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人员投入最密集的功能膜研发平台。目前, 公司在积极进行多种高端膜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储备,为实现“十年十膜”的战略目标 不断进发,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如 CPI 薄膜、TPU 膜。3.3.1.CPI膜:AMOLED柔性屏盖板材料CPI 膜即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Clear PI),是一种通过对聚酰亚胺大分子 结构进行改性,采用半酯环结构或含氟结构“二酐”、“二胺”在极性溶剂中合成, 再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成高性能无色透明薄膜。CPI 膜具有耐高温性、良好的光学透 明性、力学柔韧性、抗撕裂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CPI 膜凭借其优异的性能, 在柔性显示、柔性电子、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AMOLED 柔性屏快速发展带动大量 CPI 膜需求。 OLED 柔性显示技术赋予了屏幕更高的韧性,不仅实现了屏幕的可弯曲、可折叠, 也提高了屏幕的抗摔性,同时也更加轻薄,另外 OLED 显示屏也具有比 LCD 屏幕更优 异的响应速度和色彩对比度,因而逐渐成为了传统液晶显示屏的重要替代品。 AMOLED 作为 OLED 技术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可折叠手机等小尺寸平板显示中。 AMOLED 柔性屏必须要在频繁弯折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基板材料可以用 黄色的 PI 膜,而盖板材料则必须保证无色透明。CPI 膜由黄色 PI 膜褪色去黄,具有 较好的透明度,价格也是普通 PI 膜的 3-5 倍,约为 3000 元/每平方米。且 CPI 材料 相比于 PET 材料有更高的形变量和拉伸强度,耐高温可达 250以上,规模化生产技 术也已经较为成熟,是 AMOLED 柔性屏盖板材料的最佳选择。未来可折叠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对于柔性显示需求将不断增长,根据华经产业研究 院数据,2025 年全球 AMOLED 柔性屏市场规模将达到 547 亿美元。而考虑到 AMOLED 柔性屏中 CPI 盖板材料的成本约占其价格的 5%-10%,并保守估计盖板材料中 CPI 膜 渗透率达 80%,则 2025 年全球 CPI 盖板材料市场规模将达 21.943.8 亿美元,约合 人民币约 150300 亿元。CPI 膜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仍被日本宇部、韩国科隆、住友化学、日本钟渊、 SKC 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国内需求基本全部依赖进口。为突破国外企业垄断,实现 CPI 膜的进口替代,公司将 CPI 膜列为重点开发对象,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储备。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 PI 薄膜的“高分子聚合成膜技术”正处于成果产业化 阶段,“无色透明 PI 膜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研发项目也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 进展顺利。3.3.2.TPU膜:高端隐形车衣TPU 膜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多用于汽车漆面贴透明保护膜,即隐形车衣。早期隐形车衣多为 PVC 材质,厚且易发黄、易残胶,韧性差。随后PU膜取代PVC膜,偏柔软,具有较强的韧性,耐磨性和耐候性,拉伸性好,但抗碱性腐蚀力差,会逐渐黄变。而TPU膜不但继承了PU的优点,还具有更高的光亮度和划痕修复功能,是目前最好的隐形车衣材质。TPU 隐形车衣性能优异但售价也相对较高,下游对于高档隐形车衣接受程度具有 一定的消费门槛,TPU 隐形车衣的市场主要基于 25 万以上的车型。根据中国乘联会 数据,2021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 1804 万辆,其中 25 万以上的汽车销量达 259 万辆, 若每年 25 万以上的新车有 30%选择贴 TPU 隐形车衣,且不考虑 3-4 年以后的更换需 求,则每年 TPU 隐形车衣消费量约有 78 万套,按均价 6000 元/套测算得市值空间约 为 46.8 亿元。由于 TPU 膜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内高档 TPU 隐形车衣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国内东莞雄林、博锐斯、佳阳塑胶等企业也有少量 TPU 薄膜产能,但技术水平与进口 产品尚有明显差距。目前,TPU 隐形车衣产品具有较大的空间,且产品附加 值较高,公司已将 TPU 车衣膜列为重点开发产品。公司凭借自身在光学膜领域丰富的 技术积累,有望较快实现 TPU 车衣膜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另外,公司还战略性布局了 LCP 材料(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偏光片用功能膜、 TPX 离型膜等项目,积极推进“十年十膜”战略。以上研发储备项目的产业化将推动 公司不断打破增长的天花板,拓展新的成长空间,为公司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长阳科技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X**)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