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座谈会研讨发言材料:多元发展绿色赋能用心打造循环农业家庭农场.docx
-
资源ID:5226098
资源大小:14.7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村振兴座谈会研讨发言材料:多元发展绿色赋能用心打造循环农业家庭农场.docx
乡村振兴座谈会研讨发言材料:多元发展绿色赋能用心打造循环农业家庭农场我是土生土长的县乡人。年嫁到家,家里就有亩旱田,刚结婚时,日子紧巴点,还能过得去。随着孩子的出生长大,光种大苞米,收入明显不够养家糊口。年过年,我回娘家抱回一头小母猪,苞米养猪、母猪下仔、公猪育肥卖钱,不到三年滚雪球式地养到头母猪。年猪行大跌,猪仔块钱一头,育肥猪一块七八一斤,家里人就不让养了,狠心卖了头。但我舍不得,留下头母猪,三个月后猪仔涨到元。年,县农业局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农大学习,一位教授讲“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来后,我听人说牛行稳、疫病少。于是买了两头母牛,用秸秆养牛,母牛留下繁育下仔,公牛育肥卖,又一次实现了滚雪球式地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粪、牛粪堆积如山、臭气熏天,左邻右舍怨声载道。我天天提着心,害怕见人,最怕环保来检查、最怕看见邻居。年,省农业厅组织优秀新型经营主体学员到湖北学习。一张循环农业的展板吸引了我,图上展示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有机蔬菜。我回来就四处打听,买蚯蚓苗吃牛粪。不到半年时间,把攒了两年的牛粪全吃了!喜上眉梢、愁上心头!喜的是院子不臭了,愁的是粪不够吃了!我就出去学习、咨询专家,了解到蚯蚓可以用来养鸡,而且蚯蚓鸡蛋营养价值丰富、胆固醇低、富含维生素E、养颜美容。年,我就开始用蚯蚓养鸡,鸡光吃蚯蚓,蚯蚓又不够了。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发展林下经济的文章,讲的是沙棘树下养鸡的案例。我就咨询县里农技专家,我们村适不适合种沙棘。得到肯定后,我承包了村里的一片荒山,开始种沙棘、养“溜达鸡、蚯蚓鸡”,下蚯蚓蛋。这蚯蚓蛋好是好,价格也高,拿到小街却卖不上钱,况且我的量还大,销售不了。后来参加县里的电商培训,学到“品牌”概念,我就注册了“”商标,并形成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现在每天销售蚯蚓蛋个左右。一枚蚯蚓蛋在网上能卖到块钱,比普通鸡蛋高块钱。为了便于城里人即食和网上销售运输,我又进行“烤鸡蛋”加工。把蚯蚓粪烘干磨碎装袋,变成花土,一袋斤,在网上卖到元,批量卖给本地蔬菜大棚种植户,每吨元。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从原来的单一种粮、养猪转变为猪、牛、蚯蚓、鸡等多元化种养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种、养、加、销一体的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在降低经营风险、保护环境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收入和利润。现在农场面积发展到平方米,牛存栏头,猪存栏头,鸡存栏只,水果蔬菜大棚栋、沙棘树亩、中草药亩。农场每年收入可达到余万元,纯利润达到余万元。我的农场被评为省、市科协科普示范基地,我成为乡里名副其实的“能人”“名人”。回顾总结我的发展经验有以下三条:一是学习知识、转变观念、紧跟市场。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转型,我的每一步转变、每一次进步都是学习得来的,是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启发、没有“循环农业那张图”,我的农场可能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特别是近几年,我感觉一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市场需求。现在我依然坚持学习,每天看农业科技类的微信公众号、农业科技频道,随从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到先进地区学习。二是辛勤劳动、肯于吃苦、勤能致富。农民就是靠踏踏实实的劳动才有出路。这些年,我养猪、养牛,即使现在年收入接近万元,但每到猪、牛产仔下犊的时候,无论春夏秋冬,我们两口子都是住在圈舍里,随时关注生产情况,确保成活率。正是我们长年累月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我的成功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故事。三是心怀感恩、为富要仁、懂得回报。我是党员、是“能人”。这么多年,各级、各部门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支持。我要感恩组织、回馈社会、回报邻里。我常年雇用本村工人人,短期工人次,带动农户就业增收万元左右。我免费无偿给本村村民提供蚯蚓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周边户养牛大户开展生态循环养殖,基本上消耗掉我们队的秸秆,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同时,连续年过年,我都请我们队里的男女老少来我家吃杀猪菜,给村里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户每年送斤猪肉,以实际行动促进邻里和睦。会后,我要把这次会议精神带到我们村、带给我们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学习,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带领更多农户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立足小产业、做好大文章,为全市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