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_庄严编著资料.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_庄严编著-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三七养生”、“民间中医”网奉献庄严编著感谢美满(网名)编辑免费传阅广结善缘正确的理念和对中医的信任是得到正确治疗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不破坏就是最好的治疗。相信孩子的身体大多数情况会处理好自已身体上的不适,同时给予足够的时间。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时间即是一味良药。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的治疗和错误的观念。感冒发烧是否用药关键是看人体是否发出求助的信息。患者和家长要善于观察和解读人体发出求助的信息。发烧是上天赐予人体改善甚则改变体质的最好良机。目录第一章认知篇51.两种退烧-三七生52.为了孩子,请各位父母们先改变您们自已63.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庄严84.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续篇-庄严185.小孩此次发烧及治疗全过程的感想和认识-取经人(网名)286.孩子发烧得中医正治后的感悟-辉秋(网名)庄严点评307.不乱用退热药-潘德孚338.婴儿之天然蒸变论及实证369.发烧为良药-谢美芳4010.张家瑞论发烧4411.彭奕竣医生说发烧4512.紫极先生说育儿经(摘录)5013.提醒小儿父母,不要随便推天河水!-三七生5214.正宗西医这样处理发烧-寻找中医译5315.咳嗽何罪之有?-禅音58第二章反思篇641.“奶奶,咱们回家。”解读手足口病-三七生点评642.准女大学生在深圳感冒发烧打点滴猝死-三七生点评683.吊水中国医院的一大奇观704.一个意大利医生眼中的中国医患陋习755.我的一段亲身经历-追求真理(网名)786.我经历的中医pk西医-derick(网名)797.有感于孩子咳嗽-ilovenn(网友)818.小儿咳嗽中外求医录-asiane(网友)83第三章方法篇931.感冒患者须知-三七生932.小儿感冒的误治恶果与救治方法-三七生963.小儿痉证例说-三七生994.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庄严1025.我家孩子这次感冒发烧的经过-jljc(网名)庄严点评1056.女儿发烧治疗经过-当前(网名)庄严点评113第四章求证篇1161.向左还是向右-庄严1162.蛙蛙历险记及其思考-王立侠聂清1213.幸运的历险乐天高烧出疹记-王丽萍1254.又一例幼儿急疹的中医治疗经过-辉秋1335.中医根治了女儿的哮喘病-妞妞妈(网友)1386.一位患者父亲的来信-林某1407.小儿咳嗽发烧全程记录和一点体会1438.我与中医“邂逅”的周年感想1489.第一次经中医治疗发烧15010.清清发烧出疹记15211.中医治疗亲身经历和体会-李某15412.记录孩子此次发烧治疗过程-陈奕天15613.孩子发烧诊治的原始记录表15714.中西医治疗前后情况的比较16115.再一次发烧治疗的原始记录16216.乐乐发烧记-雪宁君(网名)16617.三岁小女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求诊全过程16818.我是怎么治好妹妹咳嗽的小孩的-寻找中医171第五章解惑篇1771.关于理法(49个问答)1772.关于发烧(17个问题)1943.关于咳嗽(17个问题)2004.关于饮食及其他(12个问题)210第一章认知篇两种退烧-三七生发烧如同正邪之间的战斗,正气打胜了烧自然会退,比如八一五光复,邪气打胜了烧也会退,比如九一八事变。释邪攻正的“退烧”,是割地赔款的汉奸卖国贼行为,与抗战最后夺取胜利的和平性质是截然不同的。试想满洲国的和平和建国后的和平能一样吗?君不见消炎退烧之后的咳喘不断甚至发为入脏大病吗?枪声是不作了,国家也亡了!还有一种烧,越消炎温度越高,长期不退,是邪气已被攻正药引入三阴经,或已入髓,元阳已经外越不归。西医所谓血液病病因不明,实际上正是被他们长期用消炎药一手造成的。居然还以退烧为能,殊不知他们所谓的退烧大多数时候是专门镇压被压迫者反抗的为虎作伥行为!最野蛮的退烧莫过于用冰袋镇,用后病人多死。这就像南京大屠杀一样,那凛冽的寒冰将是深植在死者灵魂中永世难灭的苦痛!1. 为了孩子,请各位父母们先改变您们自已庄先生早,孩子昨天停药休息,孩子的老师都笑我太紧张了,其实没什么事的.我到是希望孩子没事,是我神经有事,呵呵!现在再把情况反馈一下:痒没前2天甚,肤色偏暗黄,有紫色眼袋,昨天大便稍偏暗,手脚温,夜里3:30和4:30点分别有咳几声(晚上的咳声听起来痰音没白天重),今早起床有一个喷嚏,几声带痰音的咳,胃口不太好,精神一般(好像没睡醒的样子).附:今天天气晴朗,凉爽宜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1.孩子一直鼻塞,呼吸粗重,(趴在背上听,鼻子处这种感觉不是太明显)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有什么好的方法把这个问题解决吗?会是咳太久肺已经被感染了的原因吗?2.总是很多痰,这是内热而致的吗?还是其它原因?孩子会不会因为病程太久而生它变?答:您是肾虚之人,容易把小事当大事,而且照看孩子过于细心,不让孩子有自已成长和对身体进行调理的时间和空间,如此这般有时我也无能为力。给身体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吧,就像给孩子独自开心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但不能再外力干扰破坏了,包括您的心态不能端正也会有无形的干扰。孩子是很敏感的,对于您的一个眼神和一声叹息等也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就影响了一团本欲趋圆气机的顺利运转。呵呵,我是真忍不住笑了,看来,要改变的,是我.好的,我就给孩子时间,给孩子身体时间,相信她,相信身体,如果没什么特别的情况,我就不再反馈了.谢谢先生早,今天还是来反馈了,因为我感觉孩子的病情确实是在加重了,不是我的心理作用,老师和您说我太紧张是因为您们都没有看到孩子难受的时候.现在的情况:肤色:黄中带青 唇色:粉色 饮食:尚可 手脚额温度:手脚温,额头凉(已完全不烧了) 咳嗽及睡眠:比较难入睡(9点上床,10点多才睡着),睡得不太踏实;肺经时间(凌晨3-5点)时会咳1、2次,大肠经时间(5-7点)咳得挺凶,伴有不舒服状,深咳,有痰,在6点多时尤其频繁,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很痛苦的样子,最后起床了(未睡醒,一般早上都是7-7:30起床的)。精神:有点萎靡,有点粘人。二便:昨晚大便稍偏暗,小便正常。饮水:有主动要水喝,正常饮水量。出汗和痒稍有改善(也许是因为天气原因)。晨起睫毛上,眼角有眼屎(右眼甚于左眼)。天气情况:这几天一直都是晴间有雨,凉爽宜人。先生,不是我小题大做,孩子应该确实加重了,咳了这么久,反复感冒这么久,我怀疑现在已经有支气管炎和鼻炎了(这几天一直鼻塞,呼吸粗重);您看现在还是什么都不做吗?如果这样,鼻塞和呼吸粗重;咳嗽和痒都会自行好转?答:您所说的症状在我看来还是小小事,不是因为我没看到。问:口臭吗?痰黄吗?还有其他您认为异常的情况描述得详尽点,我再仔细判断一下。前几天睡前总要稀饭吃,早起嘴中有异味,昨天也叫,但坚决没给吃,今早就没异味;痰从来没咳出来,所以看不到到底是什么样,不过鼻涕由昨天的清水鼻涕变成米汤水样的;面色确切来说应该是土黄色,还有除之前说的耳后的硬结,昨晚摸到后脑勺有添新包(不知什么时候有的,只是昨天摸到),具体的请参看答:孩子身体要好,您的心性和身体也要跟进。您的身体好了,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会豁达大度的,较之前更从容平和些。而这些品质的具备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剂良药,也是一位明师、明医。到时您就不会那么在意和关注细节,您会允许,甚至认同孩子一时的错误、任性和身体在自行调理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症状。孩子是父母亲这颗大树上结出的果子。和风细雨,阳光雨露则果实必是成熟而甘美;冰霜冷雨或烈日狂风果实必是早熟或苦涩。呵呵,我的身体到是棒(但不好的就是太容易入眠,有时孩子还没睡着,我倒已经先行入睡了),但心性就跟不上:急躁、易怒,有时孩子无理取闹时我会忍不住的也大叫(汗),有时干脆就不理她,孩子的性格可能多少也和我有关.上方服后会否有痒加剧的可能(以便有心理准备)?请见谅不懂医理人的粗浅问题,谢谢先生.答:急躁易怒忍不住大叫(过后又后悔)何谓的身体棒?身体棒何会有您这种心理感受?何会在您的短消息里有错别字,标点重复和不是以同一标准出现?让人看了就是一团心绪不宁在作乱。在我看来您本为精虚之体(您给的笑脸的图标正是精虚证相火外越证的标本),无形影响了您的孩子。事实上您的言、行、心态无意中偷窃和耗散了您孩子的精气,并潜移给了您的孩子。我的老天,精虚之体,我刚才特别查了下这个解释,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那我该怎么办呢?好像易怒,它就像魔鬼,来时迅猛得狠,我根本就没办法控制,过后确实挺后悔的,想过提醒自己控制自己不过一点也没用,当发脾气时完全把它忘到九宵云外了.答:1、缓以治急,凡事皆三思而后行后言,说话动作慢半拍;2、认己不是生智慧水,找人好处生响亮金;3、少吃肉;4、这个季节(2009年5月)调以三豆汤:以黄豆、黑豆、绿豆各适量高压锅煮熟烂后,取汤加糖或蜂蜜,少量多次以之代水喝。此汤不得隔夜,温凉喝均可。口干饮水多或汗多或天气炎热加乌梅一粒。以口感好坏为标准进行糖或蜂蜜或乌梅的多少加减。喝到觉得口感不好就停服。消化不好或大便溏或纳呆或舌苔厚或阴雨天停服。谢谢先生!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以上几点定当遵照执行。第1点、得用意志控制;第2点、到是之前看"劝病馆"时偶然有,看来还得加强;第3点、现正在执行中,已经比较少吃了;第4点、之前有连喝过几天,我到还是蛮喜欢那味道的(对了,这豆汤孩子能喝不?),只是我的消化系统似乎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是粘滞偏暗溏大便,一饿就胃痛。答:不是用意志控制,而是明理后的身心合一,循序渐进,无为而为。其他亦是如此。2. 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庄严我在日常的门诊中,最经常遇到发烧的孩子。母亲对孩子稍有受寒就发热很是担心,一测体温超过380C必急于求医。到私人诊所或公立医院的急诊科、儿科,要么退烧,要么打针输液。抗菌素是免不了,也不管是否有“炎症”的确切证据。逢热必消炎已成为医生的一种思维定式,患者和家属也坦然接受,就诊时急于问医者:“炎症厉害吗?”、“有没有肺(扁桃体)炎?”。好像发烧没有发炎就不正常,家属认定发烧必要用消炎药。有炎症抗炎理所当然,即使没有炎症用消炎药预防感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中医院校毕业的同道中人难得有几个会相信单纯用中药可以退热、不会反弹,而且还可解决诸多其他症状。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把他们培训成扁桃体红肿或化脓必是热,体温升高或血证的出现如鼻衄就是风温或风热壅肺的当然的确切证据,中间或因无知或因思维习惯省去了理法方药的辨析过程,最终的疗效可想而知。所以有的家长屡用西药不效或知晓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要求中医职称的医生开中药时,医生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就堂皇登场了:有了中医、西医的双保险,医患者似乎都可以放心,中医无效西医来凑,西医有副作用中医来弥补。在医者的心里真实的想法还是要依赖激素、抗菌素来发挥作用,中医中药仅仅是点缀而已。中医的正确治疗是主动开门逐邪,调动自身力量破寒除疾,西医却是要关门留寇,压制和破坏自我修复能力以营造和平假象。一个要开门,一个要关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记忆中,孩提时邻居一家孩子七个,父母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一时的头痛脑热。孩子出现发烧了照常玩得不亦乐乎,有咳嗽鼻塞流涕咽痛了也不当一回事,过了半天或一两天或七八天也就好了。作为一起的玩伴,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什么时候生病或任何生病的迹象。一家人中其中有三个孩子人中处常年挂着一条黄色的鼻涕,旁人提醒说你有鼻炎了,还不去看看,孩子就用手一擦了事。父母习以为常,见孩子吃拉睡都正常,没听到他们说有何不适,就不去管了。几年下来都是如此,长大后再一见面,也没说有什么慢性鼻炎等的病证。高中时,同学一时受寒脸红发烧了,精神状态都还好,上了体育课或打一场蓝球,流了一身汗就好了。2002年在外进修时,同宿一室的一位室友,受寒发烧了,没有用任何药,在床上睡了三天,也好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或自已一受寒就困了焉了,一有发烧或咳嗽就急于用药,而且必要上抗菌素。一位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母亲问县医院儿科主任该如何是好,这位儿科主任竟然告诉母亲家里常备再林(一种抗菌素),一有感冒的症状就服用。稍有点医学常识的人就可知这是如何荒谬至极!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疑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药的普及不是让我们的身体日益强健,而是越加脆弱;科技的进步、抗菌素的更新换代却让我们和大自然越来越不相容,各种新发疾病一个接着一个。癌症和疾病谱的增多不要仅归罪于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医外因素,现代医学的乱治误治和错误观念的误导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我所在地的一位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澳籍华人,之前孩子在我地一有发烧或咳嗽必是退热止咳、消炎输液,家长已习以为常,潜意识里认为早上生病,就要立即用药,且只认西医。药后下午就症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明步骤,否则就是舍近求远。当他们因孩子发烧第一次在西医的源产地就诊时,医生做了必要的检查后,仅是告诉他们回去多喝水,不必用药,他们不能接受,竟然是跪在地上求医生给他们的孩子立即退烧。民众之心理和对发烧的错误认识可见一斑。病在三阳者,特别是体质壮实的第一次发烧病在太阳,用了退热药可立竿见影。诸多西药的解热镇痛剂也仅适用于体质壮实太阳病的麻黄汤证而已,对于其他方证的发烧用了此类药就是误治。又用了消炎药就是引狼入室了,必有内寒潜伏。于是下一次发烧就难得见到单纯的三阳证了,往往是三阴证或三阳方加附子汤证了。这种三阴病再用西药只能是治到元气打无还手之力为止,烧才会暂退,症才会表面消失,却不知就因此而埋下了病根和遗有后患:或脸色苍白,或食欲不振,或从此晨起排便的习惯改变或遗尿等等。六经病皆有发烧。现如今阳明病的发烧患者几乎见不到。太阳病少阳病的发烧,方证判定正确,一般一至二剂药就可缓解。这种发烧大多是表现为白天热更高,所以少有半夜电话问诊。这种发烧仅会出现在为父母们不畏怕发烧,不是谈烧色变,不轻易用退烧药和抗菌素者,可惜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现在中医接诊的发烧患者多是经西医接手无效后转手中医,所以十有八九是三阴证。我手上有固定的一些患者。如果是儿科患者,他们通过中医治疗与之前西医退热消炎治疗的对比,会清醒地认识到二者治疗上的优劣。加之我的健康宣教和排病反应出现时,我告知此即为之前用了消炎药、退热药和清热解毒中药或针剂填埋、掩盖症状,现在通过正确的治疗将寒邪排出。待到热退症消,患者身上一些原本父母认定为正常的征象,如脸色苍白、挑食厌食、遗尿等毛病一并解除,就会切身体会到中西医治疗的悬殊之别。于是会成为中医的坚决拥护者,逢病必用中药,必到我处就诊。这类病人开始几次诊病,一般都风平浪静,难得见到什么激烈的排病反应或较长时间的元气蓄积后才症解病消。但我在每次诊治时都要强调服药后现有症状的加重和旧病复发等,一是强化为父母们排病反应的认识;二是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脱敏疗法。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只要坚持我的纯中药治疗和严守医嘱,必会有旧病复发且必是伴见高热来到的一天,到那时为父母们面对的就是一场大战恶战,且战争的时日就不是先前的两三天就会结束战斗。三阴病非虚阳外越的发烧者,从中午时体温就会开始升高,下午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晚七时至九时比较稳定或暂降,九点过后再升,至下半夜三时左右达到高峰期,有的患者在十二点之前达到高峰期,最高可达至400C以上。所以我最经常在这段时间接到患者或家属的电话。一种情况是家属并不是因高烧而害怕,而是征求我的意见,是静观还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先降温;一种情况是家属紧张万分,频频发问,这样的高烧会烧坏脑子吗?甚则问我:你能保证如果不处理,持续高热,第二天会热退吗?这多见于体质壮实者,第一次经我接手诊治就出现了旧病复发,或此次屡经误治转手我手上时。我在这几年的诊治过程中,遇见过体温仅是370C,患者已是身热难耐了,其因在于患者平时的基础体温还不到360C;遇见过体温高达400C,但肌肤触之并不觉热,患者只是困而思睡,其他无明显异常;遇见过体温仅是380C,但已是虚阳外越了;遇见过体温在390C以上至40.40C徘徊四天的三周岁孩子,孩子父亲对我信任有加,加之孩子测体温时不配合,未测得真实的体温。坚持中药治疗,最后热退,体质得以逆转,下一次患病就出现了太阳病证;遇见过二周岁的孩子傍晚开始发烧,下半夜体温升得更高,父亲接受了我对其的健康宣教:“发高烧是人体自我改善的最高表现”、“小孩发烧一次,聪明一次”,未采取任何方法强行降温,到了凌晨五六点一阵号啕大哭后热退;遇见过孩子经过中药正确治疗,处在少阴枢阴时段,体温高至400C以上,为父母者急于退热,或冷水湿敷额头,或酒精擦拭,或口服肌注输注退热剂,甚则用了激素,却只能暂缓一时,第二天晚上体温升得更高,最后还是中药得以扭转乾坤;遇见过我的孩子在中午时分体温高达40.10C,我在妻子的一定要马上退热要求下,而采用刮痧的方法,汗虽出,热退至38.80C,却因此多走了弯路,延缓了少阴枢阴的进程,整个疾病的疗程因此而多耽误了两天;遇见过孩子在发烧前存在的诸多病证如遗尿、厌食、挑食、夜寐不安、口中流涎、皮肤病、弱视、疝气、便秘、哮喘等等,在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发烧后,经过中药的正确治疗,旧病复发,热退后上述诸症渐解或全消,真正应了“发高烧是人体自我改善的最高表现”,医者也逐渐认识到任何慢性病在出现高烧时是治疗的最好时机;遇见过经过中药的正确治疗,排陈寒的发烧达六七天者至于病在三阴经他医治疗,一见高烧就急于用抗菌素、激素和清热解毒的针剂、中成药或中药汤方更是比比皆是,屡屡发生。所以我体会到体温的高低在治疗过程中,对医、患者只会是徒增障碍,造成人心慌乱。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体温计那该多好,因此就让家长少了担心而能让元气自由地发挥作用,缺少经验的医者就不会因一时体温计的波动和数值的高低而轻易改弦易辙,却忘了中医的“证”是不包括体温计测出数值的高低的。孩子受寒了不发烧却是困而思睡、精神萎靡不振,家长不担心,而受寒了能发烧却还在一旁嬉戏如常却手足无措,急于用药。作为医者,真正担心是前者,因为前者是三阴病,进一步就是虚阳外越或虚劳病,后者是三阳病,或三阴病元气却还足,能自发出来抗寒。能够面诊,医者不必依靠体温计,凭借中医的四诊就可判定患者是否发烧、此时是六经病的哪一病、表现为何方证、处在六气开合枢的什么时段,料见病情的发展态势。测体温完全是投病家之所好。为父母者阴寒或虚劳之体,胆小怕事,为避免节外生枝,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当孩子神情、食、眠都还好,处在少阴枢阴时段且进入了尾声,即将转入阳明合,但体温还持续在390C以上,我有时不得不将实测得的体温降低10C报之于父母,最终热退神安时,再将此情如实相告,目的无非是让元气不受干扰地顺利完成任务,也让为父母者对发烧有个正确的认识。至于体温计已测出体温降至正常,不能作为停药或转方的指征,还是以中医四诊所得加以判定。如体温虽已降至正常,但大便还未排或未转黄,口臭口苦仍在,食欲不振,仍需继续用药。所以体温计这一现代产物,我的体会是没有多大用处,只会屡屡成为寒邪的帮凶或扰乱战局,多走弯路。我仅在电话问诊时,有时借助于体温计测出的数值,依三阴病阴寒内盛或阴盛格阳之热体温波动的规律,加以判断此时处在六气开合枢的哪个时段,以作医嘱的调整和在渡过少阴枢阴后,以之作为安慰患者或家长的一个策略。当孩子父母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现在体温已是39.70C或40.10C,此时我关注的不是体温数字的高低,而是在如此高烧时孩子的双足冷热、神志如何以及处在开合枢的哪个时段。双足冷者我会要求他们立即用热水泡脚或电热饼热脚,双足冷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就嘱用丁桂儿脐帖外敷右脚底涌泉穴。通过我的问诊了解孩子的神志状态以判定君主是否在位,是否能从容应对,是否发出告急的警报。有的家长也会有这方面的经验,在孩子高热至400C以上时,会问孩子最爱的人是谁,最喜欢的卡通形象是哪一位。或者会告诉我在孩子双足变冷时会主动对母亲说脚很冰或主动将双脚往母亲的身上靠,或母亲要给他用冷水物理降温时会说“不要不要”,或虽高烧至40.80C手中仍紧紧抱住自已最喜欢的玩具不放,对父母的提问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回答等。另一方面,有的家长会说虽高热至400C,但孩子睡得还踏实,或手足热、脸蛋红扑扑的等。我除了了解君主是否当位,还要判定此时是否处在开合枢的少阴枢阴时段。如是,不论体温计测出的数值为多少,原则上绝对不能作退热处理,而且事先告知父母者,在下半夜会持续在390C至400C的高热时段,你们要关注的是双足的冷热和神志的变化而不是体温计上数字的高低。少阴枢阴如果出现在上午和中午时,到了下午体温就会渐降。对于我心里有绝对把握(这种把握是患者能连续在我手上诊治的把握和对阴阳方证判定的自信),且孩子父母们对我的治疗充满信心者,处在少阴枢阴时段或者说元气蓄积时段的高烧,我要求家长不要测体温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对于孩子的家长,我尽量在与他们谈话沟通的过程中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理念,接受正确的知识:先是让他们知道发烧是改善体质的一个好机会,发烧不可怕,不必担心,为父母要担心的是医生错误的治疗;其次要他们接受经中医正确的治疗,体温在400C以内(我的真实想法是只要阴阳辨识正确,方证和药量的应用合于病人体、脉、证和节气,不必在意体温是380C还是410C。之所以定为400C是我所接诊的患者能够接受的最上限)是正常的过程,千万不要人为干扰,或强行降温或急于转诊他医;切身经历过以上两个步骤,病除证消并有了感性认识后,我就能让他们明白,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体温计上测出的数字的多少,而是发烧的孩子在发烧过程中的双足冷热、神志的变化及向医生及时反馈病情的变化。最终他们会醒悟急于降温在中医正确的治疗的过程中,完全是为了寻求自已心理上的安定!在一段时间里,当晚上接到患者打来的电话,家长告知孩子现在的体温已达多少度时,我在充分了解了元气所处位势和君主安危后,一般是很确定地告诉孩子父母们:别担心,高烧烧坏脑子是错误的治疗而不是高烧本身,本末不要倒置。到了凌晨五时后再测体温就会降下来了。孩子一晚上咳个不停或处在高烧的状态,你就让他咳吧,让他烧吧,这是元气在与寒邪交战或调兵遣将誓与寒邪大战,且在目前的战况来看最终的结局必有胜果。这样处理的结果都能如我所料,但带来的副作用是家人因此而提心吊胆,我在电话中交待完医嘱并嘱咐好注意事项,个别人还给予定心丸时,下面就轮到家人的惶恐不安,在一旁数落我的轻易许诺。二者难两全,再者有部份患者就是要让医者表态,责任由医者全权负责的情况频频出现。现在我只是晓之以理,告诉家长或患者在出现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至于是坚持纯中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或转投西医由患者自已决定。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即在高热至39.50C以上时,家长对我的治疗产生怀疑或对发烧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必急于到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就诊,西医接诊医生一边是要求行血常规、X线检查,甚则CT,一边必要输液,要求家长将孩子的衣服全部解开以散热,却不管半夜时分常人还穿着羊毛衣。更夸张的是要吸氧吸痰,甚则要住院,并反复告之可能是肺炎了,没有输液十天以上恐难以痊愈。对于为父母者在孩子已高热至如此程度还能镇静,并要求不必输液不必吸氧觉得不可理解。家长对医生小题大做很是反感,或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虽说体温计测出的温度高达或超过400C,但孩子一切还如常,感觉告诉家长不应是医生想的那么严重。三阴病经过这种的治疗,除了住院连续错误地压制症状者热才退,但症不消。否则第二天必会反弹,而且热更高。因为经过西医之手后只是添加寒邪,所以元气必要增加兵力才可破寒,热更高就在情理之中了。现在,对于这类患者,权宜之计,我学习三七生先生的用药经验,备一剂麻黄理中汤,嘱患者在超过400C时服用,但因此就可能热退而不能让元气淋漓尽致地将陈寒一并祛之于外,而仅是新寒和元气原定计划内的部份陈寒。三阴病的发烧除虚阳外越(发烧属虚阳外越未经误治者,停留在少阴枢阴时段时间短,且一般无明显热象)者,已过太阴开而处于少阴枢阴时段,必有高热或诸多明显的热象。此时医者要把握的是如何依元气之势而增加服药次数或增加药量,让阳明合尽早出现,而不是逆着元气蓄积能量之势而强行退烧、降温或清热。在此时段有多高的温度必有多少的元气出来应敌,有多少的热象即有多少的元气与寒邪抗争,预示着此次元气要祛除多少寒邪。医者要做的仅是让患者及家属心平气和地接受并平心静气的等待阳明合机应时顺利出现。可以肯定地说,只要阴阳辨别准确,方证确定无误,那么阳明合机必然会出现,只不过因为元气此次能量的多少,要祛除寒邪的轻重,是仅除新寒还是兼破陈寒,所以滞留在少阴枢阴时段短仅半天,长可达两三天、四五天,如果医者一时糊涂而改弦易辙,急于消症状或降温,原本三天就可进入阳明合,则可能要延至五、六天。一七一八的春季体质者因其元气所处位势决定了在排(新)陈寒时元气的蓄积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所以进入少阳枢阴到阳明合出现的时间较长,医者和家长都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注:一七一八是指男孩子一周岁至八周岁,女孩子一周岁至七周岁的年龄段。)。三阴病患者并不是常人所认为一帖药热就退体质就好,结果也好,发烧延至五六日才退体质就差,结果必不好。有时事实恰恰相反,后者元气较前者为足,不仅能除新寒,还可破陈寒,此次治疗一并将既往用西药压制的寒邪排出了一些,日后体质必有或显或隐的改观。至目前为至,我遇见过三例在下午一时至五时,即太阳经值经时高烧的年龄一七一八,病在三阴的孩子出现幻听、幻觉、幻视和烦躁之证。一例是五周岁,在下午二时左右突然从床上坐起,指着窗帘对母亲说有飞机还有孙悟空,接着出现幻听,持续了三分钟左右消失,与我联系时,我嘱以原方四逆汤,加龙牡两味药。母亲带孩子上街买药,孩子一切如常,傍晚时分排了一次稀溏便就热渐退。一例是三周岁的孩子高温至40.10C,但脸色苍白,突然无所指地大叫“我不要吃青菜要吃拌面”,买来拌面,孩子就真的不吃青菜了,过了不过一刻钟,流鼻血。当父亲与我联系时,我嘱再测一下体温,已降至38.80C。还有一例是我的女儿,七周岁。发烧高峰期刚过,午睡后爱哭烦燥,当时的体温在38.50C左右,突然说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来,且双手向前在抓一些虚有的东西,估计是有幻视,过了两分钟恢复常态,此后体温就慢慢降下来了。上述三例都是在少阴枢阴时段出现,所以我理解为一七一八的孩子为稚阳之体,在少阴枢阴时段元气与寒邪相争出现的一过性“烦躁”之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前两例孩子的母亲对我有着充分的信任,既往孩子因同样发烧之因就诊都经历过热更高的过程,最后都得以热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所以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心神不安是必然的,但通过与我电话联系,最后都能坚持不轻易用退烧药。我的孩子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只有我在孩子身边,孩子的母亲和奶奶不在一旁,我也未将此事告知她们。因为如果她们知晓这种情况,可能限时退烧最后通牒令又要下达了。如是遇到温病学派,“热入心包”、“肝阳上亢”、“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等等之词恐又要卷土重来。如果您或是您的孩子在发烧的治疗过程中,经过中西医的断续或连续治疗至第六天或经七、八天得以热退,不排除在其间得遇良医对症下药或是医患者急功近利而用激素退烧,但更多的情况是人体对所用的错误治疗药物不应答,自我调适或是做出让步的的结果,与用药无关。您千万不要将热退之前的某一次用药视为灵丹妙药而产生错觉,因此而执迷不悟。又或者在节气交替,如立春为升之始,立夏为浮之始,立秋为降之始,立冬为沉之始。发烧如在此交节后热退或稍退,那是老天爷在帮您治病。此四节气不同在于,立春和立夏是元气能自发升浮起来祛寒,立秋和立冬是元气收藏起来与寒邪和平共处。前者可有汗尿等排病反应,否者则会遗留纳呆或大便异常等后患。春秋生理体季者,在某一次借发烧欲破陈寒时,我期待的是以时间的延长来换取排病反应,其后就是体质的渐潜之移;夏季生理体季者,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纯中医正确的治疗或调理出现的能破陈寒的发烧,我希望看到的是在不长时间里出现剧烈的元气蓄积证和排病反应证,其后就体质的日新月异。如此才是顺天之道,才不与元气位势相违。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们,没有几个不在医者的反复劝导下,孩子如履薄冰般经历过一次发高烧经纯中药治疗得以退烧,且亲眼看到较之于西药治疗更有利后,能够接受上述的观点。即使能有明理坦然接受上述观点者,当孩子欲破陈寒或是体质改善能发高烧、发烧持续多日,父母们会在某一次手足无措、心慌意乱时,心急自当医生用上退烧药或消炎药等。待第二天面诊,我质疑于何以知错犯错时,得到的回答是:“当时我心里实在受不了!”请注意,是作为旁观者的实在受不了,而不是因为患者发高烧自我感觉受不了。更何况即使发高烧,患者自觉已经受不了(是心理上受不了而非生理受不了)或是达到了极限(是错误认识上的极限而非生理上的极限)的前提下,也不该不明就里无的放矢地用退烧药或消炎药或是其他乱七八糟的药物,某些药物或许称为安慰剂还好,但可能更多的是帮倒忙或拖后腿的药物。屡屡遇到这样的情形:医者苦口婆心地告知发烧不可怕等常识,即使是从西医权威的角度出发给患者或家长作必要的解释宣教工作,但家长就是置若罔闻,强烈要求先退烧再说,或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权且一试纯中药治疗。一旦不能如已所愿短时间退烧,或者烧稍退后又有反复,或者发烧的时间较长,或者热退后出现了排陈寒的剧烈的咳嗽,从疾病的演变发程来看是依着六气开合枢的运行,处在良性轨道的进程中,但患者或家属仍有不少不能坚持。患者或家属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期望和要求较之于现代医字苛刻得多。所以发烧的治疗,难的不在于辨证,不在于识机,不在于用药,难的是患者观念的改变。或许你有了正确的认识,加之您的孩子体质不致太差或被您的错误的认识折腾得一发烧就虚阳外越的情况下,不用药依其人本的自愈力也会退烧。此种情形虽说不能借发烧之机用药以破除尽可能多的陈寒,但最起码让人体的自愈力得到一次发挥和锻炼的机会。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无非就想告诉大家:作为家长或患者,能够正确地面对发烧,从容地接受中医治疗,接受必要的疗程和经过,孩子或自身的体质才有可能逆转,结束此起彼伏的战争,重新夺回被占领土,和平年代才有可能真正来临!作为医者,能够正确认识发烧、冷静成功地处理发烧,对元气、对阴阴之辨、对六经辨证、对君相火、对开合枢就会有感性的切身体验,再治其他内科杂病就会容易些。跟帖摘录:作者:david92003 2006/4/600:44家长的观念真的是要改变的。我妹妹的孩子2岁,半个月来反复发热,烦躁,寒热交杂。当地的中医西医看遍,消炎药用了多种,依然控制不住。当地的西医说,这几天孩子都是这样,输几天水就可以了。昨天向我问方。我明确告诉她,吃我的药孩子可能会更高热,烧到400C以上也不允许西医动。如果同意,我开方,不同意的话我就不管了。中午开方,晚上孩子就安稳睡了,没有再发烧,而且白天孩子的精神很好,用我妈的话:“孩子象变了个人,欢着呢。”现在她们开始有点儿相信中医的厉害了。作者:7224162(注:庄严先生的网名) 2006/4/606:46三阴病的发烧屡经误治,元气屡战不胜仍能战仍在战者,经正治后一般不会发烧更高;发热属虚阳外越者,得正治后不会发烧更高;虚寒体质者的发热得正治后不会发烧更高。相应地,上述三种情况,第一种会有比较明显的排病反应,为除药积之寒;第二三种情况未经误治者无明显排病反应;三种情形都不会有旧病复发。只有长期经中医正治后的某一次发热,最有可能出现旧病复发。那种能发烧至400C以上者,三种情况:屡经误治,元气受压制仍能奋起反抗,体质不虚,元气尚足;较长一段时间不用西药和各种清热解毒中药或中成药,经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加上起居饮食遵医嘱者,元气渐足的某一次受寒,欲破新陈寒时;虚阳外越。作者:nickle 2006/4/613:03先生说的很好,寒邪与正气之间的大战可谓惊心动魄,不过有没有方法用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展开斗争,所谓水滴石穿,让正气慢慢消杀寒邪于无形,毕竟在现在中国这种环境下,任其发烧面临许多人为的阻力。盼复。作者:7224162 2006/4/615:43“不过有没有方法用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展开斗争,所谓水滴石穿,让正气慢慢消杀寒邪于无形,毕竟在现在中国这种环境下,任其发烧面临许多人为的阻力。”临证治疗发烧四逆汤我用得多,此方之用相对于三七先生的当归四逆理中冲剂是霸道之法。在元气足以将陈寒发出,出现旧病复发时必要有热更高的这一过程。长期经我手治疗,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是觉得高兴。此时为体质逆转,各种慢性病或顽疾向愈的良机。我的病人一般来说对我有充分的信任,个别胆小怕事者就嘱不要测体温。人为阻力有遇见,但很少,这需要医者有仁爱之心和责任心,将自已的手机电话留给病家,以便及时联系。退一步的缓和之法,就学习三七先生的用药法,三阴病用当归四逆理中冲剂等,热高至390C接以麻黄理中汤、柴胡类方或依证而选方。如此陈寒之除就不能一蹴而就了。作者:7224162 2006/4/616:48如何倾听元气的声音,这是医者和患者都需要具备的常识。如何依元气位势而处方下药,这是医者应具备的基本功。在元气开始发起进攻,医者顺其势用药,必是有能力取得胜利的,这是可以肯定的,医患者都不要疑虑烧更高或烧拖延多日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此时,原则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不可讨价还价的,这方面我已有过正反面的教训。医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首先就不应是阴寒之体,否则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牵肠挂肚,对自已和家人都是一种折磨!这时候有可能不是对用药的担心,而是事情的经过和患者的态度、电话问诊使得医者不自信了。作者:wesleybb 2006/4/619:35我对付感冒只是喝姜糖水捂被发汗。请教,有没有什么情况下感冒是不能发汗的。有没有简单的判别方法?作者:7224162 2006/4/620:03请教,有没有什么情况下感冒是不能发汗的。有没有简单的判别方法?伤寒论太阳病和少阴病篇有论及,如“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自汗出乃愈。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也,须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简单的方法以脉为凭。脉弦紧之象不显者,无表证者或虽有表症,但脉提示医者当先救里时,不能发汗。此指用辛温解表之汗法,非指服药后出现汗证。二者不可混淆。作者:志一 2006/4/621:177224162先生此文很有必要加以宣传普及,现今发热病人尤其是小孩发热时其元气每每遭到医生的戕伐,家长见烧色变。为说服一位家长明白发热对身体有益常需数十分钟,且若发热迁延几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