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资料讲解.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一课时数一数学习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季。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画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圈中的人或事件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帜鲜明、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间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动脑动手: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历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2第一、二题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识。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数一数123456789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一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二课时比多少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故事导入三只小猪扛两根木头,互相帮忙把木头搬到了目的地。2、揭示课题;比多少。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通过操作,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体验一些比较方法。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初步感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重点:掌握比较方法。学习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一、新授。1、出示第6面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3、教学“同样多”。(1) 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有多余的兔子吗?有多余的砖吗?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2) 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3) 小组交流,指名反馈。4、教学“多”“少”。(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二、动手摆一摆(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2发散练习;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书上第7面的第3题。2、完成练习一的第1-4题。3、用图形摆一摆。圆和三角形同样多。圆比三角形多。圆比三角形少。.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一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二单元 位置第一课时 认识上下和前后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活。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2、揭示课题:认识上下前后。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物体有上下前后。2.通过自己的文具操作学会比较上、下、前、后一般方法。3.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比较方法。学习难点:在比较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一、新授。(1)图上有什么?(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卡车在轮船的( )面。轮船在火车的( )面。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9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李林在王英的( )面,王英在李林的( )面。 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王英的位置关系(对李林来说,王英在李林的后面;对张宁来说,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3)完成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总结:前、后与上、下都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注意引导用方位词,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2看图想一想,填一填。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左右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一、复习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二、揭示课题:认识左右。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一、认识左右1观察课本第10页的主题图,认识左右。图上左边的老师在做什么?你能说出他们的左右吗?图上6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说出他们举起了哪只手吗?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1-3题。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课本第12页,第4题。三、动手操作:第5题.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 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 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 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它们。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 6练习,完成“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然后,面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写一写,把4写在8的左边,把2写在8的右边。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3教科书练习二第4题。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4教科书练习二第5、6题。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15的认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一、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二、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摆一摆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15的顺序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3、 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逐次感知15的顺序。3、能认读15各数。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按顺序填空:1()3()4()54()2()2、看图填数:¤ ¤ ¤ ¤ ()()()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大小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一)认读15各数(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主题图(1)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在填上、或=。2、里能填几?53453352254353、1、2、3、4、5、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第几学习目标1.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2.知道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3.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1、 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初步感知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1、 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说一说:照片上共有()人。从右数,爷爷排第()从左数,奶奶排第()从右数,爸爸排第()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从左边起在第四个下面画;从右边起在第三个下面画×2、(1)图中一共有()个图形。(2)从右往左数,是第()个。(3)从左往右数,排第()。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分与合学习目标1、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2、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 数数从15,从512、 比较大小344251233、 看图回答一共有()从右边数,排第()。从左边起,第5个是()。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拿出4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小组合作、动手、交流)2、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小组同学回答情况,小组形成以下资料) 4 4 4 1 3 2 2 3 13、读4的组成(1)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2)自由地读,小组同学间对口令5的组成:1、拿出5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小组合作、动手、交流)2、能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小组同学回答情况,小组形成以下资料) 5555142332413、读5的组成(1)、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3和2,3和2组成5。5可以分成4和1,4和1组成5。(2)、自由地读,小老师带读、小组内开展竞赛读。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1、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说给其它同学听。也可以写在下面)2、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互相进行评价)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4的组成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5的组成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3和2,3和2组成5。5可以分成4和1,4和1组成5。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做21面的做一做。2、完成22面的做一做。3、从1,2,3,4,5,6,7,8这八个数中,挑出6个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加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空。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师引导说: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反复说几次)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1、 学习加法算式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板书:3+14:加号等号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本术规范的写法。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1呢4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3、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4、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1、第24页做一做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2、练习五的第1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数。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1、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2、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做一做的左图 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小组操作,表述含义。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4、看图,体验加法含义。打开教科书第24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第六课时减法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2、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2、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板书:2、学习减法算式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4-1=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1、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问: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2、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三、巩固反馈1、P28页的第3题(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了解了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做一做的左图 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小组操作,表述含义。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九课时加减法的练习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3、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4、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一、复习1、按数的顺序填数1()34()5()()21()()3()()(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352212133、4以内加法练习出示1234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4;5以内减法练习。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加法和减法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2、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数数。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数1()34()5()()21(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552312233、5以内减法练习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二、指导练习1、P29页的第6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9页的第7题。全班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4251432111213231223141(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你们今天学了什么?5以内的加减法的方法谁来说说。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 学生操作学具做加减题。2、小组汇报交流。3、计算比赛4+1、1+4、3+2、2+3、1+3、3+1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十课时0的认识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挂图。二、揭示课题。0的认识。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2、通过自学30页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挂图。二、探究新知1、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盘子里有1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盘子里有1个桃也没有,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0”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伸出,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1)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4、教学书写0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1、完成第31页的第1、2题2、完成第31页的第3题。.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2015一2016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复习旧知: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师: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0的加减法)。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1、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2、对学生渗透函数思想的教育。学习重点:0的意义的理解。学习难点:渗透函数思想。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一、探索新知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2)出示第2幅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2)出示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6)完成想一想:5-0=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3304045-05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相同的数相减得0,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一、巩固练习: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3、第31页的第3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二、综合练习:1、P31页的第5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2、第31页的第4题。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学年度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一检查人:二检查人: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科第一学期主备人:课题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见发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谈话引入,提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吗?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一、自主学习:探究有关0的计算方法: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看小鸟图列式计算。练习44 22 55 11我发现了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2、一个数加0。出示青蛙图。列式20 30 50我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3、0加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