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免抵退税处理056资料讲解.doc

    • 资源ID:52290956       资源大小:204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免抵退税处理056资料讲解.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免抵退税处理056-免抵退税务处理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不予免征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不予免征抵扣税额=外销收入×(适用税率-退税率)-不予免征抵扣税抵减额. 不予免征抵扣税抵减额=进料加工货物金额×(适用税率-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额=外销收入×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抵减额=进料加工货物金额×退税率 当应纳税额为负数时,且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期末留抵=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应纳税额为负数时,且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应纳税额,期末留抵为0。 视同自产产品的范围包括: (一)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的产品; (二)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凡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的,或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 (三)集团公司(或总厂)收购经市级主管出口退税部门认定为成员企业(或分厂)的产品; (四)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并与受托方签订委托加工协议的产品。 帐务处理 企业出口货物确认收入时: (1)以FOB价成交: 借:应收帐款应收外汇账款明细 贷:产品销售收入外销明细 (2)以CIF、C&F或CRF 借:应收帐款应收出口外汇明细 贷:产品销售收入外销明细 预提费用外销海运费 转出征退税差: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税务局退回免抵退汇总表: 借: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企业应收外汇帐户应设置美元与人民币同时核算,月末进行汇兑损益的调整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应收帐款应收出口外汇明细(也可能出现相反分录)账务处理1、本年出口货物本年发生退运退(免)税冲减的账务处理。a、冲减外销收入借:应收账款或者银行存款等(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红字)b、冲减原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调账当月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红冲单证作同步收齐处理。2、上年出口货物本年发生退运补税的账务处理。(1)货物退回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收帐款或者银行存款(2)结转成本借:库存商品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追回退税a、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出口退税)贷:银行存款b、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出口退税)c、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退税率之差上年出口货物本年发生的退运调账,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不进行操作。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如何计算免抵退税额,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的计算相对复杂,关键要把握好三个要点。 第一,准确理解免、抵、退税的具体含义。 免、抵、退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本通知所述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是出口货物的出口销售额,即俗称出口货物的离岸价。 第二,掌握免、抵、退税的计算办法。 免、抵、退税是将退税和征税结合一起计算的,需要通过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等分项目的计算,才能计算出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当期没有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上述公式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以及后面公式中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就不用计算。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例1: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棉纺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免、抵、退税办法办理出口退税,所生产的混纺布的增值税征税率为1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38号)规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该厂2008年11月从国内累计采购生产所需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进项发票已通过认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630万元;上期留抵税额为72万元。本月内销产品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468万元,已收存银行,自营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和规定公式计算有关数据: 月末,计算结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17%14%)6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468÷(1+17%)×17%(10260)7246(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0×14%280(万元)。 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80万元,则当期应退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8046234(万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应纳税额为负数,反映的是留抵税额,说明企业出口货物准予抵扣和退税的进项税额,没有在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中得到全部抵减,未抵减的部分需要退税。但由于当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只能按当期留抵税额退税,也就是说退税金额不能超过企业实际缴纳给国家的金额。 例2:假设例1中的上期留抵税额为346万元,其他资料不变, 则当期应纳税额468÷(1+17%)×17%(10260)346320(万元)。 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320万元,此时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2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80万元,则当期应退税额28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802800,11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32028040(万元)。 例3:假设例1中的上期留抵税额为2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 则当期应纳税额468÷(1+17%)×17%(10260)206(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0×14%280(万元),当期应退税额0,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800280(万元)。 第三,密切关注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我国现行出口退免税的政策,对享受出口退免税的企业范围、货物范围、税种、税率、计税依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时对出口退税政策加以调整。 2008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就先后下发了20余份文件,其中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委托加工出口货物消费税退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正式投产前委托加工收回同类产品出口退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为骗取出口退税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32号)等。这些文件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目的是加强征退税衔接管理,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因为任何税收政策都可能在某一时期发生变化,作为财务人员,特别是具体办税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出口退税政策走向,避免因政策不明或操作失误,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   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有关规定,凡是具有实际生产能力,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或视同自产货物的生产型企业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提示:政策规定的试点企业收购货物比照执行)。   具体包括:   1.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或生产型集团公司;   2.无进出口经营权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内资生产企业;   3.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   国家规定的其他特许退税的特殊货物在以后详述。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依据   (一)一般贸易   1.“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二)进料加工   1.“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2.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相关的退税知识(供参考)一、作为一家出口企业,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应办理哪些涉税事宜?(一)出口企业退税登记1、登记时限出口企业必须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一个月内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2、附送的资料(1)进出口经营权批文及其复印件;(2)企业章程;(3)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其复印件;(4)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5)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6)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及其复印件;(7)银行开户证明。(二)出口企业退税办税员培训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031号)第12条规定:出口企业应设专职或兼职办理出口退税人员(以下简称办税员),经税务机关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办税员证。没有办税员证的人员不得办理出口退税业务。企业更换办税员,应及时通知主管其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注销原办税员证。凡未及时通知的,原办税员在被更换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一切退税活动和责任仍由企业负责。二、货物已报关出口,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应提供哪些资料?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2、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3、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4、出口货物专用发票;5、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6、委托出口的,还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三、货物已报关出口,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申报退税应提供哪些资料?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2、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3、出口货物专用发票;4、委托出口的,还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5、出口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6、增值税税收缴款书(复印件);7、运保费单据(复印件);8、如果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还需附送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四、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如何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在申请办理退(免)税时,必须提供以下凭证资料:(一)"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由受托方开具并经主管其退税的税务机关签章后,由受托方交委托方。(二)受托方代理出口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委托方将代理出口的货物与其他货物一笔报关出口的,委托方必须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复印件。(三)"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代理出口协议约定由受托方收汇的,委托方必须提供受托方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受托方将代理出口的货物与其他货物一笔销售给外商的,委托方必须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复印件。(四)代理出口协议副本。(五)"销售帐"。五、如何办理代理出口证明?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办理退(免)税,受托方须向委托方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受托方在代理出口货物已实际结汇后,到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税务机关应及时录入证明的有关内容,并与有关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后出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在办理"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时,受托方应提供下列资料:1、委托代理出口协议;2、受托方代理出口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3、出口货物专用发票;4、出口货物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5、代理销售明细帐;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六、何时可进行申报退税工作?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七、外贸企业申报办理退税需填写哪些申报资料?填表有何要求?1、将有关退税资料,按帐上做销售的顺序,按月按同类产品归集填报"出口退税申报表"(一式四份)。2、可将同一年度内不同月份的申报表按装订册归集填报审批表,每册一张。3、根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和专用缴款书的装订顺序,填报"出口退税进货凭证登录表"(一式四份)。4、根据出口发票、出口报关单、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证明单、代理出口证明单等,依凭证装订顺序,填报"出口发票、出口报关单登录表"(一式四份)。5、根据消费税出口专用缴款书,填报"出口退税进货凭证登录表"(一式四份)。6、填写登录表时,应每笔一行。(一票多笔或一笔多票时都应分别填写)。若发生以前申报的有关项目错误可用正负数填报相关的登录表进行调整。7、根据每次申报报送的资料汇总填报"出口货物退税单证汇总表"(一式四份)。8、用于申报退税的所有单证必须是合法有效,各种单证与填报的登录表、申报表等内容必须一致。八、生产企业申报办理退税需填写哪些申报资料?填表有何要求?必须填写出口货物退税审批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或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先征后退申报表、出口货物退税单证汇总表。用于申报退税的所有单证必须是合法有效,各种单证与填报的登录表、申报表等内容必须一致。九、在相关原始退税单证及申报资料收集、填写齐全后,是否即可办理申报退税?在相关原始退税单证及申报资料收集、填写齐全后,必须先查询相关电子信息和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后,方可办理申报。出口企业每月(次)报送出口退税申报资料之前,应先将该月(次)申报出口退税货物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向税务机关申请认证。未经认证或认证不符及密文有误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申报出口退税。根据厦门市国家税务局、厦门市贸易发展委员会关于出口退税申报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厦国税200084号)规定:为了提高企业退税单证审核通过率,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后,对出口报关单、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退税专用缴款书及分割单(简称专用税票)实施"先查询、后申报"的办法,即出口企业先进行电脑查询相关电子信息,然后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具体要求:1、对2000年9月1日后开具的专用税票及分割单,以及对应的出口报关单、收汇核销单信息齐全、单证齐全的,单独造册申报;2、对连续两个月查无专用税票及分割单或报关单或核销单信息的,单独申报,由退税部门按月向有关部门反馈。十、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销售给外商的出口货物,如外商将货物存放在保税区内的仓储企业,离境时由仓储企业办理报关手续的,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如何申报退税?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申报退税除需符合一般出口退税的条件外,还需提供仓储企业的出口备案清单(复印件并加盖海关的证明章),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90天和180天在出口退税业务中,90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概念。它的具体要求是:以出口报关单的出口日期为基准,所有单证必须在90天内收齐并申报,如果逾期又未办延期手续,就要视同内销征税。出口退税申报期征管法未明确规定,目前的默认时间是每月15日,当然遇节假日顺延。如果关单出口日期是2006年3月20日,那么6月到期时已经过了申报期,这种情况在7月申报没问题,不需要办任何手续,不会征税。如果关单出口日期是2006年3月5日,但是到6月1日只是纸质单证核销完毕,电子信息未到,此时可以拿上纸质单证到税局盖章,这样也不征税。如果是以下几种情况,那么就应及时提交延期申请,批准后可以再延期90天,也就是说180天,如果180天后接近半年时间你还收不齐单证那就要征税了。1、出口货物纸质退税凭证丢失或内容填写有误,按有关规定可以补办或更改的2、因不可抗力致使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有关出口退(免)税单证(比如印尼海啸)3、因采用集中报关等特殊报关方式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有关出口退(免)税单证;4、其他因经营方式特殊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有关出口退(免)税单证。税收管理员出口退(免)税实用手册税收管理员出口退(免)税实用手册前   言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业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注重和依赖专业化管理,目前只有在出口退(免)税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才了解和掌握这项业务,而广大基层税收管理员对此项业务了解不多或者不甚了解,可以说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缺陷。自2004年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来,随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核审批权限逐步下放,以及出口退(免)税政策不断调整,为更好地做好征退税衔接工作,市局决定,自2007年起由基层税收管理员负责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预审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为便于基层税收管理员了解、掌握出口退税的有关政策规定,更好地加强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管理。根据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有关出口退税政策、操作等问题,我们编印了这本手册。由于编印时间仓促,本手册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第一章出口退(免)税基础知识一、出口退(免)税概念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二、出口货物主要贸易方式及退(免)税规定(一)出口货物主要贸易方式有: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深加工贸易。1、一般贸易是指出口企业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等全部从国内采购,经加工后销售至国外的经营活动。2、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中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为了加工出口货物而用外汇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配套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以下称进口料件),经生产加工后复出口的一种出口贸易方式。              3、来料加工贸易是加工贸易中的又一种贸易方式,它一般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也提供些技术设备),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并将成品销售给外商,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一种出口贸易方式。4、进料加工深加工结转贸易是指生产企业用进口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不直接出口,而是转让销售给国内另一个生产企业再加工或装配后出口的贸易方式。(二)主要退(免)税规定: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来料加工贸易实行出口免税政策,其耗用的国内原料、辅料等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退税,由企业生产成本负担。进料加工深加工结转贸易,按省局意见暂实行免税挂帐政策,由于无明确政策依据,市局意见由各县市区局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征税或免税政策。三、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消费税的方法(一)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方法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2、外贸企业退免增值税的方法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方法是“免、退”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的增值部分免税,按货物出口后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征、退税率之差计入企业成本。(二)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方法出口货物消费税,除规定不退税的应税消费品外,分别采取免税和退税两种办法: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2、外贸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退消费税办法。四、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必须经国税部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二)必须到国税部门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三)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四)必须是在财物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五)货物报关出口后必须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必须是自产货物即具有生产厂房、设备、工人,经过本企业加工生产的货物。五、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上主要区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实行的是出口退税的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实行的是出口免税的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六、现行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的比例,它是出口退税的中心环节,出口货物退税率的确定体现着某一类货物在一定时期税收的实际征收水平。现行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率为:1、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船舶、汽车、航空航天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7%;2、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分割鸡、分割鸭、分割兔、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等货物退税率为13%;3、纺织品、家俱、塑料、打火机等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1%;4、瓷餐具、镀或涂铝的铁或非合金、铝及铝合金等货物出口退税率为8%;5、初级农副产品、其他碳化物、锑及锑制品、锡及锡合金、铜合金板等货物出口退税率为5%;6、取消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天然气、石蜡、沥青、硅、砷、石料材、有色金属及废料,金属陶瓷、25种农药及中间体、部分成品革、铅酸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细山羊毛、木炭、枕木、软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级制品等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对其中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也相应取消出口退(免)消费税政策。七、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应提供的资料生产企业必须在每月15日前附送以下资料进行免、抵、退税申报。(一)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一式三份,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县市区退税部门、生产企业各留存一份)             (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一式三份,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县市区退税部门、生产企业各留存一份);(四)出口货物报关单(盖海关“验讫章”出口退税专用联原件);(五)出口收汇核销单或有关部门出具的中远期收汇证明(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加盖“出口收汇核销专用章”出口退税专用联原件或按合同约定超出核销时间,由外汇管理部门出具中远期收汇证明);(六)出口发票(使用国税部门统一印制的出口发票);(七)属于委托出口的货物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八)申报软盘;(九)属于进料加工业务的还应填报1、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3、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4、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八、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应提供的资料(一)申请预免税提报的资料1、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出口货物申报表(3份);2、出口发票(原件);3、出口合同(复印件)。(二)申请免税核销提报的文书资料1、出口货物报关单(原件);2、出口收汇核销单(原件);3、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出口货物申报表(复印件);4、小规模纳税人收齐出口前期免税申报明细表(3份);5、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汇总表(3份)。九、生产企业来料加工免税应提供的资料(一)申请预免税提报的资料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3份);2、来料加工业务批准证书(复印件);3、出口发票(原件);4、来料加工合同(复印件)。(二)申请免税核销提报的资料1、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原件或复印件);2、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原件和复印件,在海关核销后提报);3、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原件或复印件);4、出口收汇核销单(原件);5、预免税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复印件);6、收齐出口前期免税申报明细表(3份);7、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汇总表(3份)。十、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备案登记应提供的资料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具的项目确认书后30日内,应持以下资料,到地市级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购买国产设备退税备案登记。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企业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3、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复印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5、省以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和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清单(复印件);6、国产设备供货合同;7、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8、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验资验货报告;9、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登记手册;10、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备案申请表(2份)。十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公式(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二)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金额×(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十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主要会计处理(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1、计算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调整出口货物产品销售成本借:产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企业申报“免抵退”税,经税务机关审批确认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应收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收到出口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出口退税(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会计处理1、企业采购的国产设备如尚未交付使用,则应冲减设备的成本。借:银行存款贷:在建工程2、企业采购的国产设备已交付使用,则应相应调整设备的账面原价和已提折旧。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借:累计折旧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3、企业采购的国产设备已交付使用,但税务机关跨年度退还增值税款的,企业应相应调整设备的账面原价和已提的折旧。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借:累计折旧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二章出口货物退(免)税主要政策规定一、办理出口退税申报时间规定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不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对中标机电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等其他视同出口的货物,应自购买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之日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应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对尚未到期结汇的,也可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出口企业必须在货物出口之日起180天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对经退税部门审核有误和到期仍未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出口货物已退税款一律追回;未办理退(免)税的,不再办理退(免)税。对出口企业90日内逾期未申报的出口额或180日内提供不出收汇核销单的,税务机关应当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二、生产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申报时间掌握标准如果生产企业属免抵退税申报期结束后出口的货物,则可延长至到期月份的下一月份进行免抵退税申报,只要在该免抵退税申报期内收齐单证并申报免抵退税的,不视为逾期申报。如果出口企业属免抵退税申报期以前出口的货物,对企业收齐出口单证时超过90天但不超过法定申报期限的出口货物,允许进行免抵退税申报。三、生产企业出口的可视同自产货物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出口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一)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的产品;(二)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凡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的,或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三)集团公司(或总厂)收购经市级主管出口退税部门认定为成员企业(或分厂)的产品;(四)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并与受托方签订委托加工协议的产品。对生产企业当月视同自产产品出口额超过自产产品出口额50%的,由基层税收管理部门核实并出具视同自产货物核实报告后,逐级报市局主管退税部门审批。四、出口企业应征税出口货物政策规定出口企业出口的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一)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二)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的货物;(三)出口企业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四)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五)生产企业出口的除四类视同自产产品以外的其他外购货物。 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公式: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上述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对上述应计提销项税额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如已按规定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转入成本科目的,可从成本科目转入进项税额科目;外贸企业如已按规定计算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并已转入成本科目的,可将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及转入应收

    注意事项

    本文(免抵退税处理056资料讲解.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