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讲义15-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教学文案.doc
-
资源ID:52302069
资源大小:1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讲义15-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教学文案.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讲义15-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第十五讲旅游地与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1.旅游规划设计1.1时空异化与时空强化理论1.2相关法律与法规1.3基本标准术语1.4旅游规划设计的层次1.5旅游发展规划的类型1.6旅游区总体规划1.7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8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1.9旅游规划AVC理论三力指一个旅游地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alidity)和承载力(Capacity);旅游规划AVC理论的主线:AVC的调查、AVC的分析、AVC的评价、AVC的规划。将AVC三者统筹兼顾、时控布局,才有可能将旅游资源源源不断的予以开发利用。吸引力(Attraction):以磁体及其发出的磁场物的吸引力作比,旅游目的地好比磁体和磁场,游客好比磁性物。生命力(Validity):指旅游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生存成长、发展壮大的能力。承载力(Capacity):指旅游地的经济投入产出量、游客居民与社会文化容纳量、生态环境承受量三方面的承载容纳能力。承载力不仅仅是纯的物理或生理量,而且包含心理量。2.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2.1相关法律与法规2.2基本标准术语2.3发展历程2.4森林资源的分类与评价2.5森林资源的等级评价2.6森林公园规划主要内容3.2005WorldStudents'TourismSummit3.1会议内容3.2视频竞赛3.3短途旅行3.4大会及分组讨论教材: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辅助教材:1.刘滨谊等著历史文化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刘滨谊等著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吴承照著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吴志强,吴承照编著,城市旅游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