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钢结构安装安全保证措施.docx

    • 资源ID:52307083       资源大小:30.1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结构安装安全保证措施.docx

    第一章钢结构安装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防坠落措施(1)为便于摘钩及安装钢梁时人员上下。柱起吊前安装爬梯。(2)次梁安装采用铝合金挂篮,由操作人员在作业前挂在主梁上。(3)安全绳,安全绳用卸扣扣在柱的翼缘板上(4)钢柱与主梁连接处采用10mm钢丝绳作安全绳,次梁采用10mm白棕绳作为安 全绳。(5) 防坠器:为确保操作者在上下钢柱时的人身安全,每根钢柱安装时都将配备 防坠器。人员上下时,将安全带挂在防坠器的挂钩上,防止发生坠落事故。(6) 安全挂钩与工具防坠链:将全部手开工具、轻型电开工具加设不同形式的防 坠链和挂钩,会有效地防止工具坠落伤人事故。第二节构件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2)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具、夹具、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试吊。3)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4)高空作业人员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须安全可靠。5)高空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6)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7)爬高必须有坚固爬梯,爬高人员必须佩挂防坠器。8)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9)拆卸千斤绳时,下方不准站人。10)使用撬棒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撬滑发生事故。11)构件在校正、焊牢或固定之前,不准松绳脱钩。12)起吊笨重物体时不可中途长时间悬吊、停滞。13)起重吊装所用之钢丝绳,不准触及有电线路和电焊搭铁线或与坚硬物体摩擦。14)冬季登高及在高空行走必须先清除冰霜。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第四节照明一、一般规定1 .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对需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应采 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光用的卤鸽灯等。2 .照明器的选择必须按以下环境条件确定:3 .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开启式照明器;4 .潮湿或特别潮湿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 器;5 .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型照明器;6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防爆型照明器;7 .存在较强振动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8 .有酸碱等强腐蚀介质场所,选用耐酸碱型照明器。9 .照明器具和器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绝 缘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和器材。10 .无自然采光的地下大空间施工场所,应编制单项照明用电方案。二、照明供电1 . 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2 .以下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2.1.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2.2.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 不得大于12VO3 .使用行灯应符合以下要求:3.1. 电源电压不大于36V;3.2. 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3.3. 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无开关;3.4. 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网;3.5. 金属网、反光罩、悬吊挂钩固定在灯具的绝缘部位上。4 .远离电源的小面积工作场地、道路照明、警卫照明或额定电压为1236V照 明的场所,其电压允许偏移值为额定电压值的-10%5%;其余场所电压允许偏移值为 额定电压值的±5%。5 .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6 .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 过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5A07 .携带式变压器的次侧电源线应采用橡皮护套或塑料护套铜芯软电缆,中间 不得有接头,长度不宜超过3m,其中绿/黄双色线只可作PE线使用,电源插销应有 保护触头。8 .工作零线截面应按卜一列规定选择:8.1. 单相二线及二相二线线路中,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8.2. 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当照明器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当照明器为气体放电灯时,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载相的电流选择;8.3. 在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与最大负载相相线截面相同。8.4. 室内、室外照明线路的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三、照明装置1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接,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 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并应符合规范规定。2 .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 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铝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 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达不到规定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热措 施。3 .路灯的每个灯具应单独装设熔断器保护。灯头线应做防水弯。4 .荧光灯管应采用管座固定或用吊链悬挂。荧光灯的镇流器不得安装在易燃的 结构物上。5 .碘铝灯及钠、铭、钢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3m以上,灯线应固 定在接线柱上,不得靠近灯具外表。6 .投光灯的底座应安装牢固,应按需要的光轴方向将枢轴拧紧固定。7 .螺口灯头及其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7.1. 灯头的绝缘外壳无损伤、无漏电;7.2. 相线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连的一端,零线接在与螺纹口相连的一端。7.3. 灯具内的接线必须牢固,灯具外的接线必须做可靠的防水绝缘包扎。7.4. 暂设工程的照明灯具宜采用拉线开关控制,开关安装位置宜符合以下要求:7.5. 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150.2m,拉线的出口向下;7.6. 其他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3m,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0.150.2m。第五节钢筋加工机械一、钢筋调直机1 .料架、料槽安装平直,并应对准导向筒、调直筒。2 .按调直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3 .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4 .作业中严禁翻开各部位防护罩。 二、钢筋切断机1 .启动后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局部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2 .机械未到达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3 .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操 作人员用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4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 时,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5 .作业后切断电源,并用钢刷清除切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 三、钢筋弯曲机1 .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2 .在弯曲钢筋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第六节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开工具 一、一般规定1 .施工现场中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开工具的选购、使用、检查和维修应遵 守以下规定:2 .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式电开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现 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3 .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4 .接地符合规范要求,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金属基座、外壳与PE线的连 接点不少于2处;5 .漏电保护符合规范及要求;6 .按使用说明书使用、检查、维修。7 .手持式电开工具中的塑料外壳n类工具和一般场所手持式电开工具中的in类 工具可不连接PE线。8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开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橡皮 护套铜芯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 电缆GB5013中第1局部(一般要求)和第4局部(软线和软电缆)的要求;其截面可按 规范选配。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 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 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电缆芯线应符合规范规定, 其中PE线应采用绿/黄双色绝缘导线。9 .每一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式电开工具的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过载、短路、 漏电保护电器外,还应按规范要求装设隔离开关或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以及按 照规范要求装设控制装置。正、反向运转控制装置中的控制电器应采用接触器、继电 器等自动控制电器,不得采用手动双向转换开关作为控制电器。二、夯土机械1 .夯土机械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规范对潮湿场所选用漏电保护器的 要求。2 .夯土机械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3 .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4 .使用夯土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使用过程应有专人调整电缆,电缆 长度不应大于5()m。电缆严禁缠绕、扭结和被夯土机械跨越。5 .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前后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 于 10m。6 .夯土机械的操作扶手必须绝缘。 三、焊接机械1 .电焊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 爆物品。2 .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 防护罩。发电机式直流电焊机的换向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应消除可能产生的异常电 火花。3 .电焊机械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交流电焊机械应配装防 二次侧触电保护器。4 .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 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5 .使用电焊机械焊接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露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 四、手持式电开工具1 .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I类或H类手持式电开工具,其金属外 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除塑料外壳H类工具外,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 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 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防止导电触头和 保护触头混用。2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n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 m类手持式电开工具。金属外壳11类手持式电开工具使用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 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 式电开工具。3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山类手持式电开工具,其开关箱 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 合规范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操作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 监护。4 .手持式电开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 接头。5 .手持式电开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 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绝缘电阻不 应小于规定的数值。手持式电开工具绝缘电阻限值:5.1. I类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2(MQ)5.2. II类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7(MQ)5.3. HI类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1(MQ)5.4. 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6 .使用手持式电开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15)构件在吊装、转移,就位过程中不得大幅晃动,不得碰撞其它物件。16)遵守吊装中“十不吊”的有关规定安全技术。第二章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第一节临时用电管理一、用电技术交底1 .首先进场后对电工进行全面的宏观交底,目的是落实用电组织设计的意图, 现场临时用电的整体布局。2 .针对每一个分局部项的作业程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交底。如:对现场临时用 电线路的敷设,设备、照明装置的安装,室内布线等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地要求。3 .对施工现场用电人员的交底,其内容应包括:使用及操作电器设备时应注意 和需要符合的规定。二、电工及用电人员1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 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 .安装、巡检、维修或撤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 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3 .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以下规 定:3.1.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 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3.2.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3.3.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3.4.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第二节接地与防雷一、一般规定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 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 总漏电保护那电源侧零线处引出。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 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局部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局部设备做保护接地。采用 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 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 零保护系统。3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 再做电气连接。4 .在TN接冬保护系统中,PE&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 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5 .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 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 套软线。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 露可导电局部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 的保护措施。6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7 .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规定, 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 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小值:7.1. 埋深0.5(m),水平接地体1.41.8,长23m的垂直接地体1.21.4。7.2. 埋深0.8水平接地体1.251.45,长23m的垂直接地体1.151.3。7.3. 埋深2.53.0(m),水平接地体1.07.1,长23m的垂直接地体1.01.1。8. 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规定。PE 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8.1. 相线芯线截面SW16(mm2), PE线最小截面5(mm2)。8.2. 相线芯线截面16<SW35(mm2), PE线最小截面16(mm2)。8.3. 相线芯线截面S>35(mm2), PE线最小截面S/2(mm2)08.4. 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 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开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1().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11.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1(A)L2(B)L3(C),相 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兰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 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二、保护接零1 .在TN系统中,以下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局部应做保护接零:1.1.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开工具的金属外壳;1.2.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1.3.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1.4.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局部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1.5.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1.6.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2 .在TN系统中,以下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局部,可不做保护接零:2.1. 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 外);2.2. 安装在配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的金属箱体上,且与其可靠电气连接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的金属外壳。三、接地与接地电阻1 .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 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 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Q。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到达10Q的电力系统中,所 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Qo2 .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3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 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 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4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5 .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以下情况可不另 做保护接零:5.1. 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5.2. 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6 .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 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C,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大于 lOOOQo第三节配电线路1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2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 设。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 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3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4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 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5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 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6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 电缆的选配应符合规范要求。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 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2.5倍。一、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1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 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 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室内配电 柜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2 .总配电箱以下可设假设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假设干开关箱。总配电箱 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 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 过3mo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 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 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5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 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 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否那么,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6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 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7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 于1.5mm,箱体外表应做防腐处理。8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 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 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9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 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 做电气连接。10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 得歪斜和松动。11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 须与金属电渊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 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12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 按规范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 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局部。13 .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 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 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14 .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尺寸应与箱内电器的数量和尺寸相适应,箱内电器安 装板板面电器安装尺寸可按照规定确定。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安装尺寸选择值:14.1. 并列电器(含单极熔断器)间最小净距:30mm14.2. 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与电器边沿间最小净距15A:30mm14.3. 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与电器边沿间最小净距2030A:50mm14.4. 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与电器边沿间最小净距60A及以上:80mm14.5. 上、下排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间最小净距:25mm14.6. 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至板边最小净距:40mm14.7. 电器至板边最小净距:40mm15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16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 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 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17 .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二、电器装置的选择1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严禁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2 .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 漏电保护功能。电器设置应符合以下原那么:2.1. 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 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 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2.2. 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 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 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涉。2.3. 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 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涔,可不另设隔 离开关。2.4. 熔断器应选用具有可靠灭弧分断功能的产品。2.5.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3 .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专用电能计 量仪表的装设应符合当地供用电管理部门的要求。装设电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回路必 须与保护&线有一个连接点,且严禁断开电路。4 .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 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其设置和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5 .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 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 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 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6 .开关箱中的隔离开关只可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3.0kW的动力电 路,但不应频繁操作。容量大于3.0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断路器控制,操作频繁时 还应附设接触器或其他启动控制装置。7 .开关箱中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 和特性相适应。8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 气设备的操作。9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的规定。10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 间不应大于0.1“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11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12 .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 线数一致。13 .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 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中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 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14 .漏电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或连续使用的 漏电保护器应逐月检测其特性,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接线 方法应正确。15 .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三、使用与维护1 .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2 .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3 .配电箱、开关箱应定期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 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 工作记录。4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 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5 .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以下顺序操作:5.1.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开关箱;5.2.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一总配电箱。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 情况可除外。6 .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7 .开关箱的操作人员必须符合规范规定。8 .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整洁。9 .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10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 严禁采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 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11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

    注意事项

    本文(钢结构安装安全保证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