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标准门”危机公关反思“真相”并不重要教学文案.doc
-
资源ID:52314360
资源大小:31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夫山泉“标准门”危机公关反思“真相”并不重要教学文案.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农夫山泉“标准门”危机公关反思“真相”并不重要- 农夫山泉“标准门”爆发至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仅仅是一个“产品执行标准”的问题,而非水质问题,却引发旷日持久的争论,最终致使农夫山泉关闭其北京工厂,退出有超过10万用户的北京桶装水市场? 但是今天在这里我不想去评价媒体的报道是否严谨,农夫山泉是否被黑,到底是媒体更有道理还是农夫山泉赢得更多同情。我也不想去讨论到底什么才是事实“真相”。 我想说的是,就目前的结果而言,作为这场危机事件中的主体之一,农夫山泉关闭了北京工厂,退出了其经营多年有超过10万用户的北京市场;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声誉陷入争议。 不论整个事件背后是否有黑幕,不论农夫山泉赢得了多少同情,真实而残酷的结果是:农夫山泉已然失去北京桶装水市场,经济利益和企业声誉双双受损。这样的危机公关,你能够认为他是成功的吗? 对于农夫山泉在“标准门”事件中的危机公关,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点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反思。 反思一:对于“产品执行标准为浙江地方标准而非更严格的国家标准”这一最核心的问题,农夫山泉始终没有明确的解释。 回顾农夫山泉整个的应对过程,对于“产品执行标准为浙江地方标准而非更严格的国家标准”这一最核心的问题,农夫山泉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反倒是左顾而言他,大谈阴谋论,大谈实际执行标准、大谈出厂水质。 我仔细查阅相关报道,在漫长几十天里,农夫山泉始终没有痛快回答过这一问题。直到5月6日发布会上,多家媒体追问,为何在国家已经出台比地标更严格的标准后,农夫山泉仍然要执行落后、宽松的浙江地方标准时,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才表示,浙江地方标准DB3833是目前天然水标准中相对完善、相对要求比较高的标准,而且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天然水饮用水的标准。他还表示“浙江卫生厅从来没有说过因为国标出了,所以DB33就要废止,这个问题你最好问浙江省卫生厅。” 对于这个解释,我反正是没看明白,也并不认可。其实在整个行业产品标准比较混乱大背景下,在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农夫山泉承诺今后用国标替代地方标准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农夫山泉甚至可以借此机会推出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 但是很可惜,农夫山泉一直避而不谈,这也可能是引发媒体一系列跟进报道的触点之一。 反思二:危机公关的首要目的是及时止损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而不是探求所谓“真相” 我们常说危机公关要告知真相,但却更要记住:危机公关的首要目的是及时止损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及时止损,缓和事情进程,为处理危机赢得时间和空间才是王道,一切行为都要以此为前提和目标。那些一味坚持自己立场,或是打着所谓探求“真相”“公理”的旗号的行为,都是极其错误且十分危险。 反观农夫山泉,或是指责怡宝是负面报道的幕后黑手;或是指责个别媒体和记者报道不严谨,用心不端;或是指责某些行业协会不够权威;或是声称自己被黑。给舆论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话题,不断刺激舆论。但是农夫山泉提的这些问题,要么拿不出有力证据,反倒涉嫌诽谤,授人以柄;要么,只是口水仗,没法评定;要么,给自己树立新敌,孤立自己。其后果是,“标准门”事件被不断反复炒作,眼花缭乱,如果真要有“套”的话,那恰恰是农夫山泉自己不断往里钻。 企业必须要明白,媒体的操守,竞争对手的攻击,各种利益的角力这些肯定都不同程度存在,但是在没有有力证据可以打倒对手的情况下,隐忍然后专注于问题本身的解决才是最好的选择。 企业在意的是市场,是长远的利益,否则一味探寻所谓“真相”,习惯性质疑“动机”,盲目牵扯太多事情,把问题复杂化,是不不理性的意气用事,对危机中的企业非常不利。 反思三:前期不理不睬,后期用力过猛 这是知名网络评论人五岳散人对农夫山泉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的点评,我觉得很贴切。在危机公关中,第一时间给予准确回应几乎是铁律。而农夫山泉在前期的反应实在是乏善可陈,联想到最近几年,农夫山泉对各种“水源门”的冷淡处理,似乎不理不睬是其一贯传统。 在后期,农夫山泉态度大变,各种指责、质疑、广告、以致天价诉讼、宣布永久退出北京桶装水市场等举动明显缺少章法,乱打一通。 如果给农夫山泉的行为一个解释,与其说是从低调到忍无可忍,倒不如说这是其傲慢与自负。 反思四:政府关系欠缺,行会、同业等利益相关者关系不佳 这种涉及到“标准”问题的事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农夫山泉向上寻求权威主管部门的处理建议,进一步统一和明确行业标准。但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几十天中,一直缺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声音,连模棱两可但影响力巨大的“下架”新闻,源头竟然是一个协会给出的“建议”,农夫山泉处处被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真正帮农夫山泉说话的协会或者专家比较少。或者说农夫山泉也不太看得上很多协会,甚至公开指责某些协会的权威性,并被对外开除。当然不排除协会内部存在利益博弈,但是如此一边倒的情况,也多少说明农夫山泉在这些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处理上不够注意。 而十多年前的一起事件也耐人寻味。2000年4月下旬,农夫山泉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无益人体健康”为由宣称: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考虑,决定就此退出纯净水市场。此举引发娃哈哈发起的69家主要纯净水生产企业及行业协会声讨。 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了,除了要重视市场,重视消费者,重视本区域的政府关系,所在区域的政府关系,行业协会关系,同业关系等同样重要。同行之间沆瀣一气,大搞行业潜规则固然可恨,但同业互相拆台,互相攻击,也要不得。 同行尽管是竞争关系,但本质上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处在同一条利益线上,维系好同行关系至关重要。 就在“标准门”爆发前不久,农夫山泉就已经因为各种问题频频爆出负面,农夫山泉的回应基本上都是否定或者轻描淡写的解释过去,并没有真正重视问题,和打消各种疑虑。所以直至此次事件爆发,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农夫山泉以“大自然的搬运工”而深受消费者拥趸,尽管农夫山泉也一再声称,消费者是其“天”,但是综合种种情况看来,农夫山泉对于“天”的尊重和敬畏还远远不够。农夫山泉最近有点“烦”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对农户山泉来说,再洽淡不过。本来平安无事的生产,享受着行业佼佼者的美誉,哪只京华时报的一篇报道,把农夫山泉一夜间,推到了风口浪尖。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监督,并没有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同,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和5年前曝出的三聚氰胺完全两回事。更为不同的是,那时的媒体监督被网友视为最大快人心的行动。 如今,农夫山泉不仅有点甜,而且有着人格般的尊严。 5月6日下午,在农夫山泉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夫山泉事长钟睒睒与京华时报记者一问一答,当面对质、针锋相对。钟睒睒当场宣布,桶装水不会在北京再开工厂生产,“不可能让一个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产,农夫山泉的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看的出,这是一个企业和一家媒体之间的恩怨式较量。 凤凰网还为此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又有43.34%的人认为“京华时报报道应以事实为标准,并且更专业。”有49.04%的人依旧相信农夫山泉是合格的。其实,着里面不是相不相信农夫山泉的问题,而是相不相信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问题。 如果说,执行地方标准是错的话,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遵照规则就等于违法?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违法,也是规则本身的问题,应该先从规则本身改起。而不是,找到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教训一下。 从第一篇报道,到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的砸场,京华时报充当了先锋军。更是利用媒体的优势,用头版头条的方式,报道此事。无论从标题的设计,还是版式排版,给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 我在想,如果农夫山泉不合格,那国家相关部门在哪里?这个时候,为什么缺少主管部门的声音? 与此同时,媒体的权利究竟在哪里?监督一个企业的初衷是什么? 媒体在进行舆论解读,这没有错;企业是在执行地方标准,这本身没有错。 可时间发生后,各自都用原先的各自为大的方式处理。作为媒体,京华时报是不会低头的,质问时媒体的天职。所以,问题总会有,新闻天天有。 作为行业龙头,自然不会理睬这样一篇缺乏依据的报道,所以没有给予积极的沟通,更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公众真相。所以,一拖再拖,酿成危机。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相信,这种近乎恩怨式的沟通,这样各自为阵的方式,最终一定是没有胜利者。 监督的目的不是让谁死亡,而是让其完善。最终决定企业生死的一定是市场。但媒体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反应。对一个企业来说,一路走来,需要太多人付出太多。而对于一个媒体的一篇稿件,可能仅仅是一个记者的采访和当日的版面。 二者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本文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