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线路 课程教学大纲.docx
致尊2包子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代码:16E 00914学时分配:54=50理论+4实验赋予学分: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后续课程:物理电子学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 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有关工作及学习有关 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熟悉 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必要的电子电路的基础。 要求老师在具体内容讲述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中,做到学 以致用。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数码和码制(4课时)教学内容:1、概述2、几种常用的数制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4、二进制的算术运算5、几种常用的编码教学要求:掌握常用数制的相互转换,原码、反码、补码之间的转换。了解几种常用的编码。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8学时)教学内容:1、2、3、4、概述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5、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6、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7、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教学要求:1、本章的重点是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2、掌握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3、了解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第三章门电路(6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3、CMOS门电路4、TTL门电路教学要求:1、本章的重点是逻辑运算及常用的逻辑门。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各种门电路的图形符号及其输出函数表达式,正确处理各种门电路使用中的实际问题。3、掌握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外部特性,即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4、了解MOS和TTL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12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4、假设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块教学要求:1、本章的重点是由真值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加法器、比拟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 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3、掌握加法器、比拟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用中 规模集成器件(MSI)设计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第五章半导体存储电路(8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SR锁存器3、触发器4、寄存器教学要求: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常用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触发方式、特点和应用。2、掌握常用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触发方式、特点和应用,各类触发器的逻辑符号。3、了解RS, JK, D, 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4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假设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4、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教学要求:1、本章的重点是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用集成计数器构 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 用。3、掌握用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4、了解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第七章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6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施密特触发器3、单稳态触发器4、多谐振荡器教学要求:1、掌握施密特、单稳、多谐振荡器MSI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主要指标计算.2、了解施密特、单稳、多谐振荡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2学时)实验内容: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测试方法,设计半加器、全加器和三路表决器。实验要求: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半加器、全加器和三路表决器。实验二译码器的设计与应用(2学时)实验内容: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和译码器的测试方法。实验要求:测试译码器功能,74LS138的应用: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六、课程考核与评估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评估以期评成绩为准。期评成绩(100%)二平时成绩(占20%) +实验(占20%) +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免修的本科学生的“期评成绩等于其期考成绩二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高教教育出版社2005.6参考书:1、梁明理主编 电子线路第五版 高教教育出版社2008.62、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局部)(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