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docx
-
资源ID:52336579
资源大小:15.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docx
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 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 坚持科研先行、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及作业管理工作。立足教学工作实际, 通过多种形式引领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实施新课 程的能力,积极探索现代化背景下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新 方法、新模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以实 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工作目标1 .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教科研开展。培养研究型 教师、规范研究行为、丰富研究形式、创新研究方法,加强 研究交流,形成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风格、新格局。2 .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课题研究内涵。本学期, 教科室将精心筹划、周密组织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 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 底蕴厚、开展快的教师队伍。3 .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教研整合。举行专 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 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4 .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并结合实际,在课堂中突出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练为主线,练中点拨,练中讲, 讲中练,讲练结合,及时反应。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真正 地掌握。5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精细化作业管理,挖掘师 生潜力,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品质,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 高效的开展。三、重点工作1 .全体教师认真研究各学科2022新课程标准,全 面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2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 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实施以教 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一一上课一一评课一一再上课”专题 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落实“三导五定七环节'校本教研模 式。3 .细化和规范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师钻研教 材的意识和备课的实用性。4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 开展。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岗位练 兵。四、具体措施(一)重视业务研究,提高业务素质1 .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指导,提升专业素质。每学 期要求教师完成“五个一”即:(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 书籍;(2)完成一篇优秀教学设计;(3)撰写一篇教学叙 事;(4)撰写一篇教学论文;(5)评一节优质课。学期末 材料上交教务处。2 .注重业务能力提高。所有教师要积极探索和优化教 学方法,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加强研究和研究,每学期初 要制定自我开展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善于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吸取总结他人的经验,及时进 行反思,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教学反思。努力成为专业知 识扎实,知识体系宽广,教学技能娴熟,教学风格独特的教 师。3 .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开展我校小 课题研究工作,做好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设,课题论文及 案例汇编等工作,各学科、各教研组要根据从目前课改推进 的实际出发,规划本教研组课题研究方案,针对学科课改难 点,做好课改课题的申报工作。要求每组教师深入参与小课 题研究,着力关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 平和能力为目的,扎扎实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期末上 交研究课例,及进行成果展示。用小课题研究服务课改实验,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开展,促进学校教学 质量的提高。(二)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我校要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不断发现问题,理 清思路,落实新措施,解决校本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1 .抓好听课评课制度,确保其实效性。学校领导要带 头深入课堂,领导班子巡课制度,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学 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 于20节,听课要有记录,有评课内容。听课记录、评课记 录等要整理归档,教务处期末检查评比,并公布检查结果。2 .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确保其全面性、实效性。 防止校本教研就是听课评课的认识误区,因地制宜开展业务 研究、专题讨论、看评录像、问题探讨等机动灵活的活动形 式,教研组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10次,全校性教研活动 每学期不少于2次。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 有详细活动记录。真正让教研活动为课堂教学服务。3 .重研究、强研究、探教法。“以研促教,以研兴校” 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 能提高理论修养,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 位。发挥集体智慧,实施教研组集体备课制,集体备课做到: 三定、三研究、三统一: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 言人。三研究:研究重点、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研究教学 方法。三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份量,教学进度。进一 步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气氛。(三)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 .落实教学常规,加大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 等教学常规的监督检查力度,采用教研组每周一查,教务处 每月一查等方式,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2 .教学工作要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 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 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3 .学科的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教学常规 的督查,积极培养学科骨干,大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气氛,促 进学科质量的全面提高。4 .重视“轻负高效”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和课 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力争 做“轻负高效”的教师。每周做好作业布置记录。每月教务 处检查。5 .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重视反思,重 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骨干 教师每学期要有一节教学展示课。6 .严格执行音体美课堂教学规范化要求,加大对音体 美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加强音体美教师间的听课和交流, 相互研究,相互促进,提升我校音体美教学质量。音体美教 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特长。(四)“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开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开展。 积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 讲学、学术研讨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 的机会,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依托本校骨干教师的力 量,采取日常课堂研讨、师徒结对、骨干携进等形式,进行 听评课,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师傅课2节,师傅每月必须深 入课堂进行指导两次,指优点明缺乏。青年教师要对教师的 点评形成“百字经”。力争为本校培养一批县级以上骨干教 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开展的教师梯队。探索个 性化的教师开展多元评价,以教师的现有状态为基础,表达 个性的开展与需要,关注教师的未来,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 促进教师自主化开展。(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岗位 练兵在我校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将基 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活动作为我校今后3年教师队伍建 设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课堂教学 关键环节,以落实“双减”及“六项管理”要求为导向,以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以基础教育阶 段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 型的教师队伍,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开展。1 .目标任务。在执行周期内,以“培训、考核、竞赛 三位一体”为基本形式,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 以用促建,扎实开展我校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和竞赛活动, 重点提高教师育德育人、教学设计、教学诊断、实验操作、 班级管理、家庭教育指导、信息化教学、作业设计、试题命 制等能力。让每位教师都具有与所教学科、所教学段相匹配 的基本功和较高的学科素养,引领我校教师能力素质持续发 展。2 .实施原那么。面向全体教师,以“人人参与、人人达 标,人人提升”为基本要求,实施3年一周期的培训|、考核 和竞赛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3 .具体做法:(1)基于教育教学开展需要,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 2. 0培训。(2)每学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师基本技能比 赛。(3)各教研组深研新课标、深挖教材、深探教法、深 究学法。五、工作安排2022-2023年工作安排:1 .新教师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2 .教师新课标研究。3 .每月第一周进行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4 .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5 .每月各教研组教研活动两次,集体备课四次。6 .每学期一次骨干教师经验交流。7 .每月教学常态课随堂听课。8 .每月教务处常规检查一次。9 .岗位练兵每学期进行一次不同内容的校内教师 基本技能赛。10 .期末质量检测命题。11 .指导备课组做好期末复习,复习课堂观摩。12 .教师成长记录册上交、各种材料及汇总。13 .教研组、备课组长学期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