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编号WST312—2009名称.ppt
-
资源ID:523663
资源大小:568.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编号WST312—2009名称.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编号: WS/T3122009 名称: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发布: 2009-04-01 实施:2009-12-01,术语和定义,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 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监测的管理与要求1.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2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3.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12小时内向当地的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发生 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2小时内进行报告 1.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医院应按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1.新建或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2.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全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信息的收集宜主动收集资料。患者感染信息的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报告和其他部门的信息。病原学信息的收集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对象,住院患者 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 医务人员,监测内容,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监测方法 宜采用主动监测,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1 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医师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2 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3 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4 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资料分析 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100%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观察观察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监测对象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 基本情况手术资料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麻醉(ASA)评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资料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100%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