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博识12公开课.docx
【博识天下】普法短视频出圈内容为王是关键 (宋竟一中国青年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仅限于读书、看报、看电视,不少人开始 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学习新知识。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法律界的知名UP主罗翔位 将原本群众并不熟悉的法学知识带出圈的刑法老师。首先,罗翔的视频日常化、生活化、接地气。普法教育虽有其严肃性、专业性,但不意味着要很“高 冷”。翻开他的视频主页,就会发现诸如“张三领导频繁结婚收下属红包,这是犯罪吗? ”“超低价买 了一辆二手车,是销赃吗? ”“蹭网到底违不违法?偷流量也算盗窃吗? ”之类的标题,这些话题距离 人们的生活很近。视频中,罗翔通过一桩桩案例,用幽默幽默的表达方式,对法律条文进行深入浅出地 讲解。其次,罗翔常常围绕时事热点进行法律评析,比方在近期的视频中,他对医疗不当相关案例进行了 串联总结,之前他曾发布视频“令人愤怒的唐山打人案涉及什么犯罪? ” “AI换脸深度伪造犯法吗? ” 等。由于热点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更容易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良好互动,增强受众黏性。再次,罗翔会讲述中外法制史经典案例。比方,他讲过“世纪审判”辛普森案,也讲过邓玉娇案, 后者让我想起了于欢案,最终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在实践中,有时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相对保守,“明 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规定较为笼统,不易把握。对此,罗翔在视频中分析了为什么 法院认定邓玉娇构成防卫过当而不是正当防卫,为什么没有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为什么定罪 免于刑事处分,如何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些案件让我想到近年来提出的法不能向不法 让步,让正义“不委屈也可以求全”的法治理念。更为重要的是,罗翔的视频并不只是“授业”这么简单,还有哲学的思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随处 可见法治、人权、民主、自由的理念。在视频评论区,学术讨论的气氛比拟浓厚,有人写道:“最初以 为罗老师只是教法律、讲段子,后来才发现罗老师是在想方设法帮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罗翔还通过平台的特有功能,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在揭晓一些问题的答案之前,观众可以 先对最终结果进行猜想与选择。经过思考与决策,观众很容易将视频的内容记住,像是真正地上了一节 刑法课。司法部印发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法治 意识和法治素养,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 益普法,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形式。在我看来,利用自媒体或短视频传播专业知识,核心还是内容,传播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文 化底蕴。法律人士通过新媒体或短视频的方式普法,一方面可以借鉴罗翔等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 考虑如下几个因素:要有现实意义,内容具备现实参考价值,给出专业的法律分析和法律建议,这样才 会吸引用户关注;对于公众关注的时事热点,可以挖掘其背后的法律知识;文案要通俗易懂,内容有故 事性、代入感;可以采用剧情普法的方式,除了尝试口播以外,可以写成情景剧本,多人演绎。短视频虽然很火,但在创作时也要慎防侵权,未经权利人授权的素材不能擅自使用,上传的视频不 能侵犯他人隐私。如果发现自己的视频被其他人恶意模仿、改编,要积极维权。前段时间,知名普法栏目谭谈交通停播后突遭全网索赔引发著作权争议一事就提醒我们,在自 媒体时代,博主们应当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只有重视自媒体运营中的各类法律风险,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利己利他,才能打造出具有长期价值和未来影响的个人IP (知识产权)。院士来科普,不止是靠谱 (南方都市报 杨朝清)最近,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普”,成为了科普领域的新 “网红”。“生物进化有哪些秘密? ”“海水为何灭不掉海底火山的火? ”在短短五六分钟的科普 视频内,院士们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与此同时,山东济宁81岁退休 教师王广杰这几年线上直播物理课,引来数十万网友追更,而提供知识也成为这位老教师晚年生活中最 大的快乐。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院士、退休教师和“网红”是两个并不搭界的身份,二者似乎缺乏关联。他 们线上讲课成为所谓“网红”,并非主动自降身价,而是源于他们对科普的价值认同。不管是“每位知识分子都应该做一些科普工作”,还是“科研和科普理应'比翼齐飞'又或“我 在科普中承当的角色就像一位导游”。在金句之外,应该看到院士们承当着多种社会角色,愿意挤出宝 贵的时间来从事科普工作,不仅彰显了院士们胸怀祖国的家国情怀,也表达了他们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 而通过提供知识纯粹感受快乐的王广杰,那么更让人看到:原来发挥余热还能这么干。在一个互联网无所不“加”的时代里,科普视频的走红是内容的胜利。院士们虽然具有很强的光环 效应和符号效应,但要成为“网红”还得靠内容取胜;选择契合年轻人口味的选题,学习符合网络收视 习惯的视频节奏,进行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传播,一句话总结,只有走进青少年科普才能赢得青少年。院士成网红、退休教师成网红,不仅能够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 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涵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并不是说他们提供了知识,人人就都成为科学家 和科技工作者了,而是通过他们的科普,可以引导和帮助更多人成为具有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人。对 于青少年来说,老前辈的一次科普可能是对他们好奇心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也许会在孩子们心里埋下 探索未知的种子。科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符号、乏味的数字,而是能够揭示种种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智慧结晶。院士和 王广杰们对科学知识进行整编传播,能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新鲜感和获得感,让看似晦涩、 深奥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变得鲜活、灵动、有趣起来,用一种与众不同、不拘一格的方式翻开了科普。高质量的科普教育能够普遍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能够点燃“希望之灯”,善莫大焉。当更多科 技创新的种子通过科普教育种下,科技自立自强才会更有根基、开花结果。服务社会生活让学术具有传播竞争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09月14日08版) 随着网络深入日常生活,人们上网的目的不再是“看个热闹"更希望能“看点门道”。在学术界, 看重学术研究的网络传播也成为新的趋势。以前,学术文献的评价标准还只有引用(Citation)和下载 (Download),现在,提供(Altmetric)因子那么被频频提及。学者及其研究如果能在群众中得到广泛 关注,那么其成果的学界认可度、业界转化率和社会影响力也会因此提高。在这样的需求下,一批学者架起镜头、来到线上,用适合互联网的方式与人们提供知识,成为新一 代“网红”。那么,如何让学术内容在网络传播中具有竞争力、让知识成为“顶流” ?细数一些学者的爆款视频,我们不难发现,与其说大家是喜欢知识,不如说大家是需要用知识去解 决问题。生活中的焦点事件、热门话题,许多人有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不会用相应的知识支撑自 己的论证,就容易被“引战”的情绪化言论带偏。让学术内容具有传播竞争力,首先是令它服务于社会 生活,解决人们分析认识热点的“急需”、日常活动的“刚需”。网络流行趋势瞬息万变,现在的年轻网友,已不是靠科普中加入几个流行词就能将其“归为友军” 的了。进行专业内容的网络传播时,被动生硬地加入网言网语,反而会有“努力挤进年轻人群”的露怯。 其实,优质的知识型网络内容,常会自主生成新的“名梗”。比方罗翔老师说刑法时的固定主角“法外 狂徒张三”,又如毕导引入深奥理论前故意设定的导语“我们小学二年级就已学过”,再如戴建业老师 的湖北麻城普通话有了知识沃土打底,“新梗”自然具有生命力。随着网络传播方式从文字、图片,进化到视频,还为专业内容网络传播带来了一点优势,那就是突 破时空界限,将实验室、开展史搬到受众面前。具体而艰深的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探索与推理的过程 方法,会给受众带来深远的影响。让学术内容具有传播竞争力,从语言形式到展示形式的创新,也必不 可少。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打磨,能让学术知识具有魅力,但要在网络传播中更有竞争力,还是要通过知 识传递价值观念。对专业的学术知识传播者而言,获取多少点击量并非最终目的。通过网络传播,惠及 更多民众,点燃人们对知识的兴趣、重建年轻一代对学术的敬畏,才是专业内容与网络传播结合的题中 应有之义。“人设”不是演出来的(钱江晚报评论员 高路)中秋假期第二天,李易峰屡次嫖娼被行拘的消息引爆舆论。据“平安北京”官方微博发布,演员李 某某(男,35岁)屡次嫖娼,已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经央视记者与相关部门核实,演员李某某系李易 峰。就在前一天,李易峰和他的团队还在言之凿凿地辟谣,用谎言来形容网上的传言,没想到很快被现 实打脸。这一方面说明,他不仅没有认识到错误,而且还想掩饰错误;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逃避惩罚 心存幻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享受法外特权。公众人物更需要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不能以隐私 权为由拒绝接受监督。李易峰曾在声明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公开透明的法制时代谁有本领逃脱 违法的后果? ”现在,李易峰的依法被处分说明,确实没有人能逃过。李易峰被处分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响,华鼎奖取消李易峰“中国最正确男主角”等称号,他的作品纷 纷下架,代言的产品纷纷解约,取消合作关系这种迅捷而有力的反响说明,社会已经形成了对问题 明星的处理共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失德艺人的约束力。而李易峰曾经参拍的作品如何处理也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让一个违法的人继续抛头露面, 出现在屏幕上,显然是不合适的。李易峰从艺多年,也拍过不少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这显然出了一道难题:还未播出的电影还能通过 别的方式救场,可已经播出的怎么办?当一个污点演员曾扮演过比拟正面的角色,这种反差又怎么来让 观众接受?显然,无论怎么处理,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提醒所有从业人员,人品和人设不是两张皮,它是一致的。好人设不是演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 在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流量明星,好用但也要经得起用,否 那么到头来既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好剧本,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演员的艺德不仅是职业素养,也是作品生命力的组成局部。眼里只有流量的明星、演艺公司、制作 企业,忽视了艺德建设和自我约束,那最终也会失去流量。遵纪守法是做人底线,放纵私欲必将自我毁灭(来源:红网 蔡炜)9月11日,北京警方侦破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将演员李某某(男,35岁)查获,该人对屡次嫖娼 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其已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通过权威渠道核实,李某某为李易峰。此前,李易峰 方曾屡次辟谣,否认该事。(9月11日央视网)可以说,李易峰此次的“塌房”并不完全出乎意料。此前,早在9月10日,就有网传消息称,李 易峰嫖娼。而许多“蓝V”也将关于李易峰的消息全数删除,加上央视中秋联欢晚会上其原定的节目也 被拿下,当晚李易峰本人也不知所踪。种种迹象似乎都印证了网传为实。吊诡的是,当天深夜,李易峰 方却发表声明来辟谣,否认相关传言。直到9月11日,“平安北京”砸下“实锤”,在官方通报面前, 李易峰此前积极的“辟谣”行为,显得尤为可笑。值得思考的是,李易峰嫖娼是事实,被行政拘留也是事实,之前的传言虽然没有官方证实,但绝不 是凭空捏造。在违法犯罪的事实下,李易峰及其团队为何第一时间不是知错悔改,而是堂而皇之地“辟 谣”,企图瞒天过海?以“顶流”为护身符,借助个人影响力,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种 种行为抹去违法痕迹,掩盖丑闻,这或许是其最终目的。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最开始,辟谣是作为艺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出现的。作为公众人物, 艺人难免会受到不实传言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权威、准确的辟谣,可以起到正本清源、以正视 听的作用。然而,局部有道德污点、甚至违法犯罪的艺人明星却将辟谣作为传播谎言,调动人气,混淆 视听,掩饰错误的手段。在面对传言流出时,不思悔改,反而“辟谣”速度第一,企图借助个人影响力 调动粉丝情绪,颠倒黑白,“唯恐天下不乱”,进而逃之夭夭。犯错之后不知悔改,要比单纯的犯错更 不可原谅。近年来,娱乐圈各种“塌房”层出不穷,违法失德的艺人无一不是风头无两过的名人“顶流”。他 们见过“大世面”,去过“大场合”,是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可是,这些失德艺人放任自己堕 落腐坏,踏过良知、道义和法律的红线,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本该与其名誉所匹配的洁身自好,更别提以身作那么、戒骄戒躁。说到底,是人气带来的地位和财富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误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无视法律规那么,最终自食恶果。身为公众人物,无论是在聚光灯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这根弦时刻不能松。 人前大谈法律正义,私下违法乱纪,如此“双面人”做派令人不齿。事实上,艺人的名头所带来的不能 仅仅是名声和光环,更应是比普通人更加自律与自重的意识。身为公众人物,超高的人气这也意味着其 一举一动都会被公众“看在眼里”。人气是一种监督,艺人及团队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切不可借“辟谣” 行侥幸之事,利用公众对其的高关注度来遮丑。培养一名人才很难,积累荣誉口碑不易,但砸掉招牌只在转瞬之间,从高台到深渊只需一次跌落。 局部明星欲仰仗自身“人气”,妄想风头一过“歌照唱、舞照跳、剧照拍、钱照赚”,这样的念头也应 该消除了。遵纪守法是做人的底线,法纪道德面前无人能够开脱,名气掩饰下放纵私欲,结局必然是自 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