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

    • 资源ID:52436608       资源大小:6.76MB        全文页数:14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

    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班级:九(1、2、3、4)绪言绪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3,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填空: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水:H2O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 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 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用 15 分时间阅读课题 1 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 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B、C、D、2 到 20 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3000 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多种多种多种多种31896 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课题课题 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 物理 性质和化 学性质的 概念并能 分清 那些是物 理性质,哪 些是化学性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达标率 98%。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 C氢 H氧 O氮 N氯 Cl硫 S磷 P钾 K 钙 Ca钠 Na镁 Mg铝 Al锌 Zn铁 Fe学习研讨: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物质成分实验实验 1:水加热实验 2:胆矾研碎实验实验 1 1、2 2 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共同特征、物理变化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前变化后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物质成分实验实验 3 胆矾+氢氧化钠实验 4:石灰石+盐酸实验实验 3 3、4 4 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前变化后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2、沸点3、密度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A有颜色变化B B生成其它物质C C有发光发热现象D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1B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铁矿石被粉碎;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用序号填写)。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3)酱油和醋_,(4)铜丝和铝丝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_(填序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题课题 2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重点重点:1: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难点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达标率100%。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 2,达标率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2.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实验现象-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3.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镁Mg硫S氧化镁MgO【学习研讨】【学习研讨】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实验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讨论总结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探究探究2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实验3实验4实验5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2、现象结论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1)石蜡的密度比水。(2)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此变化是,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故蜡烛燃烧既有又有。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5 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6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题课题 3 3: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化学实验室(1)(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重点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难点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达标率 100%。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 3,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 P150 附录 1 和课本 P20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常用仪器名称试管用途用于夹持试管注意事项1用于加热23胶头滴管滴瓶烧杯量筒集气瓶学习研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常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 试管用途: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 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注意事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 1/3 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3 玻璃棒(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2)注意事项: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4 酒精灯(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2)注意事项: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 3/4,也不应少于 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4应用加热(外焰温度最高)。5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应立即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延。5 胶头滴管、滴瓶(1)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7、烧杯(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 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8、量筒(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9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10蒸发皿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 14 页)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23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4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三)连接仪器装置(见第 151152 页)12 23玻璃导管插入塞子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塞子塞进容器口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在坩埚烧杯烧瓶蒸发皿量筒试管集气瓶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2.2.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A、B、C、D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广口瓶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课题课题 3 3: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化学实验室(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药品的取用。实验练习-基本操作。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达标率 100%。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 2,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固体药品一般分为和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取用固体的仪器有和.液体的取用方法是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学习研讨】【学习研讨】一、药品的取用(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5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6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使用最少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7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 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内。8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中)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擦干净。(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步骤: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倾倒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练习氯化钠溶液的取用 一定量的液体取用仪器:量筒、胶头滴管步骤:选量程、慢注、滴加注意:量筒使用“一选二平三不”。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视线应与对应视线应与对应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则读数偏,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二、物质的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 21 页的活动与探究)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注意事顶:(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不时来回移动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三、固体试剂的称量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能称准到0.10.1克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左物右码: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 镊子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药品的质量药品的质量=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称量,易潮解易潮解;药品(如氢氧化钠)药品(如氢氧化钠)要在(要在(等)玻璃器皿中称量。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五、连接仪器装置(见第 152153 页)4玻璃导管插入塞子2 2.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3.塞子塞进容器口五、仪器的洗涤A、玻璃仪器的洗涤倒尽废液-加入自来水振荡洗-试管刷刷洗-放指定位置B、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六、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下列试剂中氧化铜粉末石灰石块锌粒试剂瓶中的盐酸液体。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2下列实验操作: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全部错误3现有下列仪器:25ml 量筒;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100ml 量筒。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B、C、D、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取最少量,液体 1-2 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_5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6量取 50ml 液体,最好选用()量筒量筒量筒量筒7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 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A.大于 20mlB.小于 20mlC.等于 20mlD.无法判断.8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A.偏小B.偏大C.相等D.无法判断9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蒸发皿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 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9gB.10gC.8.5gD.8g11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1);(2);(3)。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1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重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达标率 100%。2、通过实验探究检测目标 3,达标率 95%。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2.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3.二百多年前,国的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4.你能识别本节内容中【实验 2-1】中所用到的化学仪器吗请你列举出来。5.冰、冰水共存体分别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二、学习研讨:二、学习研讨:证明空气的存在证明空气的存在讨论讨论: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能捕捉到它吗(利用家里的物品试一试)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1 1:证明空气的存在获取结论获取结论:认识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的成分【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2 2】空气的成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讨论举出实例。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将图 21 所示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塞,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实验思考实验思考: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 5 等份,并加以标记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答: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讨论交流讨论交流: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 1/5的水5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答:6.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并加以标记。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 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_混合物:_1、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答:3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物质种数不固定。(2)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A1:4B.5:4C.4:1D.5:12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C、冰水混合物D、“快鹿”牛奶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7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8有六种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ABCD9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C取 1kg 空气必有 210g 氧气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11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某品牌纯净水B清新的空气C24K 黄金 D氦氖激光气1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_(2)夏天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_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课题课题 1 1 空气空气 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3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3,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用途: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2)稀有气体的性质:(3)稀有气体的用途: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答: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1)空气的污染物:(2)空气的污染源:5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课文阅读课文阅读 课本 P30“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记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氮气记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氮气 N N2 2、氦、氦 HeHe、氖、氖 NeNe、氩、氩 ArAr、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NO2 2、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SOSO2 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COCO学习研讨:学习研讨: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宙航行(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2氮气性质:1、2、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3稀有气体性质:、。稀有气体用途:(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氦)(5)、医疗麻醉(氙)三、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烟尘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1)、损坏人体。(2)、影响作物生长。(3)、破坏生态平衡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4、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2、3、4、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养成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A.颜色B.能否使火焰熄灭C.状态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A、人的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C、矿物燃料的燃烧D工厂的废气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有毒气体。产生噪音。产生粉尘。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A只和B只,和C只,和D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6、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7、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8、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9、2001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 WTO,并赢得了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生产无汞电池;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ABCD10、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连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12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13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14.春季沙尘暴频繁侵袭我国北方地区,会造成空气中下列哪种有害成分的增加()A二氧化硫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D.一氧化碳B课题课题 2 2: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性质(1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2.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 3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4 4、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4.达标率 100%。2、通过探究检测目标 3,达标率 98%。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色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氧气_溶于水,液态氧为_色,固态氧为_色。以上性质是氧气的_性质。2请指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写出化学反应的表达式(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化学反应的表达式(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化学反应的表达式3碳、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铁丝为什么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由此说明了什么4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二、合作研讨:二、合作研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观察其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色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同一条件下)现象:【演示】实验 2-2,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二)、氧气的化学性质结论通过实验填写下表:在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木炭(C黑色体)硫(S 淡黄色固体)磷P铁Fe实验思考:实验思考:(一)、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2、下端系一火柴杆的目的是什么火柴梗为什么不宜过长3 如何证明碳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燃在氧气中点表示方法(二)、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你还知道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结论:1.1.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说明可燃物质的燃烧剧 烈 程 度 与 氧 气 的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3.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这些反应中提供氧氧,具有氧化性。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三)、氧气的检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利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性可以检验氧气。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利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性可以检验氧气。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氧化镁氧气红磷液态空气2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B 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C 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3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碳B硫C镁D磷5、把铁丝、木炭、镁条、红磷、蜡烛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与其物质对应起来:铁丝()、木炭()、镁条()、红磷()、蜡烛()、硫()。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