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pdf

    • 资源ID:52438116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pdf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从群体差异、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1、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2、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记住八个字)。这些作用在实际运用中的四个方面:、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解决困难/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成份较多)(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的研究。我国教育心理学从西方引进,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7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繁荣复苏。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不间断,量变-每个年龄段都有典型特点,质变);定向性与顺序性(有方向性与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不平衡性(一方面,个体的不同系统发展的速度、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有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差异性(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是千差万别的。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关键期)关键期)(一)学习准备、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方面,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个动力结构。)、总之,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二)关键期、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印刻”自己的母亲)、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启发意义: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节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内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初生婴儿只有笼统的反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思维才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守恒指客体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与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思维具灵活性。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如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与规则,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只有教学内容与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可以起到加速 认知发展的作用);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最近发展区意义(启发):、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第三节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P20-21),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与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否则会使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 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小学)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中学)记: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意义: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高中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同辈群体(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和榜样。)(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三种成分: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自我监控(意)、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自己的动作和自己区分开(第一个飞跃,老师说的)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展,但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与人格特征。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与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与价值的目标。是第二个飞跃期。第四节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差异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反应时间与准确性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特征)(二)智力差异(属于认知能力方面)、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最早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多次修订(比率智商)。IQMA/CA*100%,所以智商100为中等水平。韦克斯勒量表(1936年,离差智商):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智力的差异表现在两方面:(见书P27)A、个体差异:个体间差异智商呈常态分布(钟形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IQ超过140为天才,不到1%;个体内差异:即智商分数构成成分的差异。B、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P27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表现为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以我们应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改革教学,因材施教。、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班问题)、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程序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差异表现性格特征差异(四个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劳动、工作、学习)理智特征(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过程中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情绪特征(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意志特征(对自己的行为的调节与控制,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但影响学习方式性格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与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第三章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说明: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二)、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狭义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重点,记住,理解)智力技能(处理信息,指向外部环境,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调节控制自己,内部监控)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动作技能(动作操作能力,平稳、流畅、精确、适时)态度(对人、物、事件的选择倾向)、我国: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认知经验;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是动作经验;行为规范的学习: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是交往经验第二节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P34-43P34-43)一、理论要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起重要作用;、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二、代表学说四个: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小饿猫拉门闩)、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结果反馈满意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会加强,否则,减弱。练习律:通过不断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增强。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即想学时让他学,就会高兴。教育意义:让学生得到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得到消极结果(针对上述三点)学习过程中加强练习,学习结束后不时的进行练习任何学习应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常搞“突然袭击”(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P37)(狗流唾液)基本规律:(理解)、获得与消退: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间隔太久难于建立联系;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以上两点为获得的两个条件。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则条件反应会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相类似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泛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刺激的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P39)(白鼠压杠杆吃食丸)基本规律:(理解)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特定刺激引起的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和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消惩罚),强化物是一种刺激物,通过它们的呈现或撤除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时或即将出现时,出现逃避或回避的反应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惩罚: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教育意义: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整合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41)、理论要点: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是否完全吻合。(也是教育启发)、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过程,42页图)(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二三十秒,7+-2个信息项目)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认知策略(学习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一、理论要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二、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P43-44)(猴子接棒拨香蕉)基本内容:、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苛勒的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不是互相排斥与绝对对立的。尝试-错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尝试-错误练习到某种程度的结果。(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P45-47)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布鲁纳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教师应如何做(P47):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加深 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时,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提供合理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所以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48页图表、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P48-49)(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教材、教科书是有逻辑意义的)主观条件:a、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3)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P49-50)(1)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2)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3)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关于“先行组织者”技术定义: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教育上的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师讲授和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尽快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完整、精确的间接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组织者”技术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51-53)、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强调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等外部因素。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但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而且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对具体问题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且,学习者对以命题形式存在的知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启发: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另外,知识应用不是简单的套用,要把握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生观: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往往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启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以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呈现者,而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第四章第四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概述(P54-58P54-58)一、动机及其功能、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活(产生活动)、指向(指向目标)、强化(维持调整活动)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学习动机:在动机定义上面加上“学习”二字、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学习期待组成(P55-56)()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信念。学习内驱力是一种动态的学习需要。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内驱力由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以求知为目标,从获得知识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于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源。是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与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是外部动机。三种内驱力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为了得到家长、老师的赞许;儿童后期与少年期:附属内驱力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代替了对长者的依附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积极诱因,消极诱因)。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学习动机的种类(举例子要会分类):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核心不同,一个是利他主义,一个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来自于眼前的利益。)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一个是与学习的直接活动相关联,源于对学习内容与结果的兴趣。一个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公认的,有相当重要应用价值的。内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如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如为了得奖或免罚,其动机在学习活动之外。-对此的教育启发:我们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三、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三者放在一起,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P58表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学习动机固然重要,提高学习行为水平更要作为重点关键来抓,才能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1、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2、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3、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二、需要层次理论1、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观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两方面含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3、教育意义: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三、成就动机理论1、提出者:阿特金森2、观点:(P61)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分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所以根据这两类动机所占的强度,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喜欢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与避免失败者(喜欢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3、教育意义:对力求成功者,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对于避免失败者,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且在其成功时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时要求稍稍放宽,尽量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四、成败归因理论 1、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观点:人们做完工作,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1)三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2)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3、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五、自我效能感理论1、提出者: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观点:人的行为受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强化: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通过榜样来强化;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但是,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因为对强化的期待-结果期待(对行为导致结果的推测)与效能期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他确信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能提高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P63-65P63-65)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动机影响效果,效果反作用于动机,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两种情况。要把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一是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之获得学习成就感;二是改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另外,教师要掌握评分的技术,保持学生学习上的成功感:学生成败感与其自我标准有关,教师要注意这个差异;课题难度要适当,经努力可以完成;课题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能获得成功感。当然,成功体验的获得,最终依赖于学习上的真正成功,即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直接发生途径:原有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直接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对此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的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间接转化途径:原来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成学习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使之转化为新的学习需要)二、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对此,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学习简单容易课题时,使学生紧张一点,学习复杂困难课题时,使学生放轻松;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或避免再犯错而增强学习动机。另外,表扬奖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但表扬过多使用与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滥用外部奖励,可能会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机体外在因素,就不会对将来的学习行为与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归因为可控因素(努力与否或努力多少),则会产生信心或犯罪感。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真正的成功或失败原因,另一方面要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不大真实)。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第五章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第一节第一节学习迁移的概述学习迁移的概述、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种类(P72-74)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阅读对写作)(负迁移:两种学习相互干扰、阻碍)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水平迁移:学习内容间逻辑关系并列(化学中钠、钾)(垂直迁移: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自下而上的迁移(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和自上而下的迁移(平行四边形到菱形)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数学审题方法影响物理审题方法)。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eye到eyeball)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举一反三)。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日常观念到新的科学概念)。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字母组合形成新的单词,操作技能的形成)。3、迁移的作用(P74)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迁移的问题);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迁移规律)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学习迁移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要点.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