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成人高考试题(语文).pdf

    • 资源ID:52448086       资源大小:658.6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人高考试题(语文).pdf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网络综合-成人高考(成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2.“呕出一颗心来。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A。炉中煤;B。再别康桥;C。发现;D。我爱这土地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 B。类比C。象征 D。烘托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5.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6.我爱这土地。的着力刻划的象征形象是()A。土地;B。暴风雨;C。鸟;D。温柔的黎明;)7.下列话。是断魂枪中孙老者说的()A。“下来玩玩。大叔!”B。“功夫早搁下了。已经放了肉!”C。“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D。“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A。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B。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C。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D。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反衬 B。侧面烘托C。类比生发 D。象征暗示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A。比喻 B。比拟C。借代 D。层递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豪放飘逸 B。通俗易懂C。苍凉悲壮 D。清新淡雅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A。孟浩然 B。李白C。高适 D。杜甫13.下列诗歌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A。陆游关山月 B。白居易杜陵叟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李白行路难14.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A。仕途失意 B。国破家亡之恨C。吊古伤今 D。羁旅行役之苦15.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排比;B。比喻,拟人;C。比喻,夸张;D。比喻,用典;16.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A。江水、明月、扁舟 B。江水、明月、清风C。明月、清风、洞箫 D。江水、清风、白露17.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大量唱词正面塑造的人物形象是()A。崔莺莺 B。张生C。红娘 D。老夫人18.箱子岩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A。平民;B。兵痞;C。打鱼人;D。浆手;19.“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A。秋水;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20.宝玉挨打中。薛宝钗的基本性格特征是()A。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B。封建礼教的叛逆者C。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人 D。被封建礼教摧残的人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志:2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倩: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固:3.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迨:4.爱其母。施及庄公。施:5.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心为形役: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薄:7.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凌:8.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之:9.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踌躇:三、文言文简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请回答: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二)阅读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请回答:A。“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为“望”。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你认为这是为什么?C。“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三)阅读前赤壁赋一段话。回答问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2.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四、现代文阅读分析(共 20 分)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请回答:A。“北辰”、“焦点”、“众星”的喻意是什么?B。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第一段。然后回答小题。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体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请回答:A。这里采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B。这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C。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阅读散文诗脚印:每个人。都是作家。身后都留有一部著作。有的著作。是用笔写成的;有的著作。是用脚印写成的。人生旅途上。烙下一个个脚印。一个脚印是一个字;几个脚印是一个词;一串脚印。是一个句子;一路脚印。是一部著作。暮年回首走过的路。一部巨著。闪闪亮亮。展现在眼前。笔写的著作。可以修改;脚写的著作。无法修改。可见。从儿时起的每一迈步。多么重要!请回答:A。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B。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五、作文(30 分)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B;2.C;3.A;4.A;5.B;6.C;7.D;8.D;9.D;10.B;11.C;12.D;13.B;14.D;15.B;16.B;17.A;18.B;19.B;20.C;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志:标记;2.倩:请;3.固:本来;4.迨:等到;5.施:延续;6.心为形役:思想被身体所奴役;7.祚薄:福分浅薄;8.凌:侵犯。9.硕茂之:长得高大繁茂;10.踌躇:犹豫;三、文言文简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请回答: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论述了逐客之害。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第一层:类比法;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对比法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排比:“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比喻:“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二)阅读陶渊明饮酒:请回答:A。“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为“望”。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C。“此中有真意”中的“此”字的含义。“此”表示归隐生活使得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三)阅读前赤壁赋。1.“吾”“子”各代表:子代表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吾代表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2.这段话的意思;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设置靶标。3.描写的景物有;江水,清风,明月四、现代文阅读分析(共 20 分)(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请回答:A。“北辰”、“焦点”、“众星”的喻意是什么?“北辰”喻意:文章的主旨;“焦点”喻意:文章的中心点:“众星”喻意: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B。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写作时材料的安排要分轻重。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法。(二)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第一段。然后回答小题。请回答:A。这里采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肖像描写方法B。这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小母马与姚纳形成类比关系。C。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三)阅读散文诗脚印:请回答:A。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每个人都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B。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比喻。类比表现手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五、作文(3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所表述的思想情怀是()A.山河破碎,有家难归 B.时光易逝,年华虚度C.不谋私利,国事为重 D.知音难觅,孤独寂寞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别的诸侯国,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 B.例证法C.类比法 D.对比法3.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比较论证;C.归纳论证;D.类比,对比,归纳论证4.论毅力中,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是()A.半途而废 B.功亏一篑C.事倍功半 D.劳而无功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在论证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所用的比喻是()A.擒贼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C.常山蛇阵D.自己打自己耳光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A.类比显现 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7.李密的陈情表一文属于()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8.爱尔克的灯光 中,象征着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B.哈里希岛上的爱尔克的灯光C.“我常常看见的”“我的心灵的灯”D.“傍晚,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9.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A.容貌美丽 B.胸怀宽广C.从容自得 D.充实丰富10.背影中,叙写父亲买桔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A.铺垫 B.侧写C.对比 D.象征11.杜甫诗歌的风格是()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12.孔子认为“大同”与“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A.王昌龄 B.岑参C.孟浩然 D.高适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15.陌上桑同“脱帽著帩头”相同表现手法的是()A.采桑城南隅;B.缃綺为下裙;C.冉冉府中趋;D.但坐观罗敷16.前赤壁赋 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A.流水对 B.鼎足对C.反复 D.顶针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的鹰之歌C.屠格涅夫的门槛 D.契诃夫的苦恼19.断魂枪描写的时代背景()A.戊戌变法;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后);C.清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0.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还是留在人间!B.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C.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刮起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色的你的衣服,就在我的心里。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2.麦苗不秀多黄死。秀: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泣孤舟之嫠妇: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冀: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惊:6.行十余里,广佯死。佯:7.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逆:8.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卒:9.今人还用子女玉帛为作奴的贽敬。贽敬:10.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殆:三、文言文阅读(共30 分)(一)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一段文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请回答: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C.写出其中的两个对偶句。(二)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 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A.请回答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C.此段话的论据是什么?D.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三)阅读王实甫 长亭送别 中的一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请回答:A.这段唱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情?B.前四句与后两句抒情手法有何异同?C.“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四)阅读秋水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这段的观点是什么?(2)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3)这段话修辞手法有哪些。四、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一)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A.划分这段话的层次B.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C.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D.找出这段话中的排比,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阅读散文诗钱江夜潮的一段描写:蓦地,脚底响起雷霆,一万头猛狮跳到身边,咆哮惊天,翻滚动地,疑在影中,恍如梦中,正当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时,巨大的潮涌已从眼前掠过,留下一江碎银,满耳喧响,请回答:A.这里描写的钱江夜潮有什么特征?作者有什么感受?B.“雷霆”、“猛狮”、“碎银”分别喻指什么?C.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A.这首诗作者是谁?诗的题目是什么?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什么?B.分析诗歌中的呼告,比喻,拟人,象征,反复等艺术手法。五、作文请以触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B;2.B;3.D;4.B;5.C;6.D;7.D;8.C;9.B;10.A;11.A;12.C;13.C;14.D;15.C;16.A;17.B;18.C;19.B;20.D;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检:制止;2.秀:开花;3.泣孤舟之嫠妇: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4.冀:希望;5.惊:使惊吓,6.佯:装死;7.逆:事先;8.卒:最终;9.贽敬:进见的礼物10.殆:大概;四、文言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一段文字:请回答: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方法。C.写出其中的两个对偶句。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A.请回答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1)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2)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C.此段话的论据是什么?名人名言理论论据。D.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演绎论证方法,(三)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一段:请回答:A.这段唱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情?表现了莺莺为即将离别而无限伤感的心情。B.前四句与后两句抒情手法有何异同?前四句是描写秋景,与送别的离愁别绪和谐一致,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愁绪,后两句将霜叶红说成离别人的眼泪染成,是把感情移植到景物的移情法,属于寓情于景。C.“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把霜叶红比喻成醉人的脸红,暗示离人难以自持的情态,属于暗示。(四)阅读秋水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3)这段的观点: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4)论证方法:前三句,归纳法,后面,类比法。(3)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诘。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A.划分这段话的层次这段话可分为三个层次:(1)开始至“有西餐”(2但茅檐下每斤八文的孩子”(3)“所谓中国文明者,”B.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现实社会吃人。C.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D.找出这段话中的排比,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排比: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对偶: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比喻:可以见各式各样的筵宴人肉筵宴 安排人肉筵宴的厨房(二)阅读散文诗钱江夜潮的一段描写:请回答:A.这里描写的钱江夜潮有什么特征?作者有什么感受?钱江夜潮声势浩大,作者感慨大自然的神奇。B.“雷霆”、“猛狮”、“碎银”分别喻指什么?“雷霆”比喻潮水声音巨响:“猛狮”比喻潮水的凶猛;“碎银”比喻江面上辉映的月光。C.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三)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A.这首诗作者是谁?诗的题目是什么?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这首诗作者是闻一多,诗名发现,写作与1927 年,当时中国正是军阀混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这样的中国现实不是诗人所期望看到的中国,而是恶梦和恐怖。B.分析诗歌中的呼告,比喻,拟人,象征,反复等艺术手法。呼号是呼喊和告之他人,“我来了”“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属于呼号,将作者内心中对祖国的炽烈的情感及对祖国的失望深深表达出来。“我来了”连用三次,属于反复,强调作者归国的心情多么迫切。“噩梦”“恐怖”“悬崖”属于比喻,表现了黑暗现实的可怕,丑恶。将祖国比拟为可亲可敬的人,在心理上拉近作者与祖国的距离。“他呕出一颗心来”属于象征手法,“心”象征作者的爱国情感。五、作文略该文章转载 http:/

    注意事项

    本文(成人高考试题(语文).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