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pdf

    • 资源ID:52451318       资源大小:154.4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pdf

    (鬳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篇一: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载)】(免费下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 dna 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鬳筄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七、结束语:同学们,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 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课时安排:1 课时第一节认识生物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 至第第 6 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鬳筄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 1 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 2 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 i-6,i-1,i-10 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学生 2 回答:“有感情的物体。”学生 3 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师:给予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鬳筄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 i-4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i-5。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i-7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学生 3 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让学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子,亲自感受一下。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师:出示 i-8 在在生长的蘑菇和i-9 种子的萌发图片,以及i-10 图学生讨论。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生:学生思考后回答。从同学们的叙述中,不仅可以看到生物之间传递信息这一本领,还可以看出生物适应环境这一本领。另外生物也能影响环境。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接着鼓励学生多观察生物,从而得出更多更新颖的(鬳筄建议。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生: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说:“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二、巩固练习师: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课本第 6 页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生: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师: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生:不是,它们都有生命。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生: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反思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鬳筄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篇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全套】20-1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鬳筄(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教学重点: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教学难点: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教学用具: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 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课时分配: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后记:本节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先复习原有知识,回忆花和果实的结构,再此基础上通过动画演示传粉、双受精过程以及双受精作用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在明确了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整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按照人、动物和植物分成了三部分。本节是讲解动物部分中的一个类群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中以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因此教学的难点应是对学生课前对家蚕观察饲养过程的指导和督促。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讨论、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产生思维的火花,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感受到生物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关系的密切。本节课蕴涵着一个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中国的丝绸,中国的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绝佳机会。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描述变态发育的过程,说明变态发育的概念。(二)能力目标 1.观察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三)情感目标认同动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鬳筄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四、教学难点饲养家蚕的活动,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理解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真正含义。五、学情分析 1.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不同程度上有感性认识。2.观察图片的经验丰富,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也有一些了解,但深入观察的意识不强,所以归纳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要加强。3.能领会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实例。4.学生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过“丝绸之路”,能理解教材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六、课前准备多媒课件、拍板教室。七、教学过程【篇三: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 dna 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鬳筄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七、结束语:同学们,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 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鬳筄 2.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课时安排:1 课时第一节认识生物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 至第第 6 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 1 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 2 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 i-6,i-1,i-10 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学生 2 回答:“有感情的物体。”学生 3 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鬳筄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师:给予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 i-4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i-5。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i-7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学生 3 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让学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子,亲自感受一下。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师:出示 i-8 在在生长的蘑菇和i-9 种子的萌发图片,以及i-10 图学生讨论。生:学生讨论后回答。(鬳筄学生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生:学生思考后回答。从同学们的叙述中,不仅可以看到生物之间传递信息这一本领,还可以看出生物适应环境这一本领。另外生物也能影响环境。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接着鼓励学生多观察生物,从而得出更多更新颖的建议。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生: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说:“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二、巩固练习师: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课本第 6 页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生: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师: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生:不是,它们都有生命。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生: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反思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鬳筄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书.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