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初二数学教案人教版.pdf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初二数学教案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案人教版初二年级,随着数学科目的知识深化,内容拓展,呈现出文字到符号,具体到抽象,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这使得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了很大改变,常常会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如何抓好初二学生这一关键时期的数学学习,已经引起了教师的足够重视。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的图形创造、观察、思考、猜想、验证等过程,体会勾股定理的产生过程。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感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复兴努力学习。3、培养学生数学发现、数学分析和数学推理证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利用拼图证明勾股定理三、学具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方格纸、固体胶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涂鸦,引入情景第 1页 共 13页教师:很多同学都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今天想请大家帮老师完成一幅涂鸦,你能按要求完成吗?(1)在边长为 1 的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2)再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向三角形外作 3 个正方形。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画法,最后班级展示。(二)小组探究,大胆猜想教师:观察自己所涂鸦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请求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再说说这些面积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面积边长第个正方形第个正方形第个正方形 2、图中所画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请根据面积之间的关系写出边长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3、与小组成员交流探究结果?并猜想: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 c,那么 a,b,c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4、方法提炼:这种利用面积相等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等量第 2页 共 13页关系的方法叫做什么方法?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究结果,并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最后班级展示。(三)趣味拼图,验证猜想教师:请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1、你能拼出哪些图形?能拼出正方形和直角梯形吗?2、能否就你拼出的图形利用面积法说明 a2+b2=c2 的合理性?如果可以,请写下自己的推理过程。学生活动:独立拼图,并思考如何利用图形写出相应的证明过程,再在组内交流算法,最后在班级展示。(四)课堂训练巩固提升教师:请完成下列问题,并上台进行展示。1.在 RtABC 中,C=900,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a=6,b=8.求 c.已知 c=25,b=15.求 a.已知 c=9,a=3.求 b.(结果保留根号)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问题,再组内交流解题心得,最后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帮助解决问题。(五)课堂小结,梳理知识教师:说说自己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从数学知识、数学方第 3页 共 13页法、数学运用等方向进行总结。(六)课外涂鸦,延伸课堂 (1)在边长为 1 的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2)再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三角形外作三个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看看又会有什么新的数学发现?17.1.1勾股定理教学反思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最佳载体。它以简洁优美的图形结构,丰富深刻的内涵刻画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是数形结合的完美典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为让学生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得到更好的历练,在教学时,特别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知识的自然生发。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压缩理论传授过程,用充足的时间做练习,以题代讲,搞题海战术。但从学生的发展来着,如果压缩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讲究知识的自然生发,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被动的,形成的体系也是孤立的,长此以往,学生必将错过或失去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机遇。在这第 4页 共 13页节课上,不刻意追求所谓的进度,更没有直接给出勾股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开展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拼一拼的活动,学生在活动思考、交流、展示中,逐渐的形成了对知识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感悟。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勾股定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用自己所学的旧知识而获取新知识过程,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主动性,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知识自然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二、注重数学课上的操作性学习操作性学习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这节课上,首先让学生动手画直角三角形,得出研究题材,然后又让学生利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一拼,验证猜想。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既享受了操作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三、注重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引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因为开放性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本节课在第 5页 共 13页设计涂鸦直角三角形时,安排学生在方格纸上任意涂鸦一个直角三角形;在设计拼图验证环节时,安排学生任意拼出一个正方形或直角梯形,有意没指定画一个具体边长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就是不想对学生的思维给出太多的限制条件,给出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虽然探究的时间会更长,但这更符合实际知识的产生环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创造、发现和磨练,能力素养才会得到更有效的历练。四、注重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就是要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涂鸦开始,再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进步和发展。如果有机会再上这节课,我想我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生可能会给出的答案进行预想,以便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让他们走的更远。一堂课,虽已结束,但对于生命课堂的领悟这条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上下求索,做学生第 6页 共 13页更好的支点。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函数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三、教学过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若 y=kx+b(其中 k,b 为常数且 k0),那么 y 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 b=0,k0 时,有 y=kx,此时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k 为正比例系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1)从解析式看:y=kx+b(k0,b 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第 7页 共 13页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 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 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基础训练一:(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x+1;y=-x/5;y=3/x;y=4x;y=x(3x+1)-3x;y=3(x-2);y=x/5-1/2。(2)、下列给出的两个变量中,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少年儿童的身高和年龄;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C、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3)、对于函数 y=(m+1)x+2-n,当 m、n 满足什么条件时为正比例函数?当 m、n 满足什么条件时为一次函数?3、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k,b 的符号与直线 y=kx+b(k0)的位置关系:k 的符号决定了直线 y=kx+b(k0);b 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 与 y 轴的交点。当 k0 时,直线;当 k0 时,直线交于 y轴的;当 b0,b0 时,直线经过;当 k0,b0 时,直线经过;当 k0 时,直线经过;当 k0,b0 时,直线经过。第 8页 共 13页基础训练二: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3)的函数解析式为。2.直线 y=-2X-2 不经过第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3.如果 P(2,k)在直线 y=2x+2 上,那么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4.已知正比例函数 y=(3k-1)x,若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 k是。5、过点(0,2)且与直线 y=3x 平行的直线是。6、若正比例函数 y=(1-2m)x 的图像过点 A(x1,y1)和点B(x2,y2)当 x1y2,则 m 的取值范围是。7、若函数 y=ax+b 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 ab。0 8、若 y-2 与 x-2 成正比例,当 x=-2 时,y=4,则 x=时,y=-4。9、直线 y=-5x+b 与直线 y=x-3 都交 y 轴上同一点,则 b 的值为。10、将直线 y=-2x-2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线;将它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线。综合训练:已知圆 O 的半径为 1,过点 A(2,0)的直线切圆O 于点 B,交 y 轴于点 C。(1)求线段 AB 的长。(2)求直线 AC 的解析式。第 9页 共 13页四、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次根式教学设计思想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从定义出发,由理论到理论,按部就班的旧格局,创造出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由浅入深,符合认知结构的新模式。本节首先通过四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给出二次根式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二次根式的意义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找出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本节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建立二次根式的概念,使学生在经历将现实问题符号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二次根式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第 10页 共 1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次根式,并会用二次根式的意义解题;2.熟记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将现实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2.通过二次根式性质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二次根式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 11页 共 13页一、引入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1)如图 21.1-1,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 7cm 和4cm 的三角尺,斜边的长应为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通过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方法 2、进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准备无盖的长方体是如何制作的?增长率你是如何理解的?学习内容:一、情境创设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宽的 2 倍,四角各截去一个正方形,制成高是 5,容积是 500 3 的无盖长方体容器。求这块铁皮的长和宽。二、探索活动如何设未知数?如何找出表达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这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应设要求的未知量为未知数;应从题中寻找未知数所表示的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长宽高=容积与长=宽 2。三、典型例题例 1、某商店 6 月份的利润是 2500 元,要使8 月份的利润达到 3600 元,这两个月利润的月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第 12页 共 13页分析:如果设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月增长的百分率是 x,那么 7 月份的利润是 2500(1+x)元,8 月份的利润是2500(1+x)2 元。猜你感兴趣:1.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2.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 3.八年级数学教案 4.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5.初二上册数学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6.初中数学课教学设计范文第 13页 共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