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pdf

    • 资源ID:52466921       资源大小:477.3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pdf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漢書班固漢書班固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藝之中,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藝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譁眾取寵,後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註釋:流:流派。司徒:官名,掌管教育。陰陽:儒家的陰陽之道,即天地人事的自然之道。游文於六藝:游,習。六藝,指六經。祖述堯舜:以堯舜為本,奉行其道。憲章:效法。宗師仲尼:尊奉孔子為師。宗:尊。師:師事。重其言:增強他們學說的重要性。如有所譽,如有所試:語出論語衛靈公,謂如果我對他有所讚譽,那一定是我試用過他。原文作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辟者:邪僻不正之人。抑揚:上下進退,有曲解附會之意。譁眾取寵:謂以浮誇之言迷惑大眾,以博取尊寵也。譁,誇也,虛誇。寵,尊也。乖析:支離破碎,違背本意。乖,違也。析,分歧。浸:逐漸。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以為治。註釋:秉要執本:把握事情的要點與根本。秉、執皆持也。清虛:清靜虛無,老子認為清靜無為則天下就能正。君人南面之術:1.人君,君主也。2.君人,治理人民。南面,帝王之位南向,故稱君王為南面。克攘:能讓。攘,通讓。嗛:通謙。一謙而四益:易謙彖辭云: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好盈而好謙。放者:放蕩的人。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長也。及拘者為之,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註釋:羲、和:羲氏、和氏。相傳在堯時掌天文四時歷象的官。昊天:天的泛稱,猶言上天,皇天。歷象:推算曆法,觀測天象。歷,記數之書。象,觀天之器。敬授民時:告民以天時即祭祀、耕作之時,包括日、月、晦、朔、弦、望、四時、節氣等。拘者:固執不能變通的人。牽:牽制。小數:小小的方術。任:聽任。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先王以明罰飭 法。此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至親,傷恩薄厚。註釋:理官:法官,掌管審理獄訟之事。信賞必罰:謂賞罰嚴明,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信、必,一定、確實。飭:整頓,整治。刻者:苛刻的人。任:使用。薄厚:傷於恩義,刻薄親厚之人。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為之,則茍鉤釽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為之,則茍鉤釽 析析亂而已。亂而已。註釋:禮官:古代掌禮儀之官。周禮:春官大宗伯為禮官。數:等級、差別。必也正名乎.事不成:語出論語子路,言欲為政,先正其名。譥:挑剔。鉤釽析亂:鉤,彎曲。釽,破。析,支離。亂,錯雜。言名家故為不必要之分辨,糾纏不已,乃流於詭辯矣。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而不知別親疏。註釋:清廟之守:看守宗廟之官。清廟:肅穆清靜的宗廟。茅屋采椽:以茅草覆屋,以柞木為椽。采:柞木。貴儉:暢導節儉。三老、五更: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鄭註: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而更事致仕者。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選士:周代選拔人才的制度,把鄉把優秀的人才堆舉給司徒。大射:古射禮之一。上:尚也,尊敬。宗祀嚴父:宗,1.尊敬。2.祭祀的通稱。嚴,尊敬。右鬼:尊敬鬼神,古以右為貴。非命:反對天命,不相信天命之說。上同:指跟上位的人保持一致。蔽者:昏昧不明的人。非禮:反對禮儀制度。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誦詩三百,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不受辭,此其所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註釋:行人之官:外交官。誦詩三百.奚以為:語出論語子路言人不達於事,誦詩雖多,亦無所用。專對,獨立應對。奚,何。使乎!使乎!: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啊!語出論語憲問,乃孔子稱讚魯大夫遽伯玉使者應對之妙。權事制宜:權衡事理,採取恰當的應對措施。邪人:偏邪之人。上:崇尚也。詐諼:欺詐。諼,詐言也。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註釋:議官:古代議政之官。國體:治國的方法。貫:貫通諸子百家思想。盪:浮泛。漫羨:漫衍,分散,廣散的樣子。無所歸心:使人的思想沒有歸結。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民並耕,誖上、下之序。使君民並耕,誖上、下之序。註釋:農稷之官:古代掌農事之官。八政:古代施政的八個方面,說法不一。尚書洪範以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為八政。所重民食:語見論語堯曰言為君之道,所重者在民之食。鄙者:鄙陋的人。君民並耕:戰國楚人許行,主賢君應與民並耕而食,廢除治人與治於人之階級,不可厲民以自養。見孟子滕文公。悖:亂也,違反。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註釋:稗官:小官,負責記載街談巷議,以供君王了解閭里風俗。道聽塗說:言聞之於道路,即於道路傳而說之,必多謬妄,為有德者所棄也。塗,同途。雖小道.君子弗為也:語出論語子張,班固有誤,此為子夏之言。小道,小技藝,此指小道理。觀,研究。致遠,運用到高遠之面。泥,滯礙難通。小知:小聰明。綴:記也。芻蕘狂夫:芻蕘,割草打柴的人。狂夫,狂放的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蠭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方。是以九家之術,蠭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註釋:九家:除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學說。力政:謂以武力相爭伐。政通征。好惡殊方:好惡的方面各不相同。蠭:同蜂。辟:同譬。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語出易繫辭下殊塗,途逕殊異。同歸,歸趨相同。百慮,思慮繁多。一致,目標統一。異家:儒家以外的諸家。要歸:要點,要旨之歸納。支與流裔:分支與末流。裔,衣末,引申末流。折中:調節過與不及,使其中正,沒有偏頗。股肱之材:輔佐帝王的人才。股,大腿。肱,手臂的肘至腕部份。此處喻指帝王左右得力的助手。野:民間。癒:同愈勝過,超過。萬方,指天下。萬方之略:全部的方略。全文翻譯:儒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司徒之官。他們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涵泳於六經的文章當中,特別注意仁義之間的事務,遠宗堯舜的道統,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禮法,尊崇孔子為師表,來加重他們言論的重要性,在各派道術當中最為崇高。孔子說:如果對別人有所稱贊,就一定先對他有所試驗。唐堯虞舜的興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業,是已經經過試驗而有成效的。但是迷惑的人已經失去了(儒家經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僻的人又追隨時俗任意曲解附會經書的道理,違背離開了聖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譁的言論來博取尊寵。後來的學者依循著去做,所以五經的道理就乖謬分離,儒學就逐漸的衰微的;這就是那些邪僻的儒著所留下來的禍患啊。道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的史官。他們連續記載成功失敗、生存滅亡、災禍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後知道秉持要點把握根本,守著清靜無為,保持謙虛柔弱的態度;這就是國君治理國家的方法。(這想法)符合於堯的能夠謙讓,易經上所說的謙虛,一種謙虛可以得到四種好處;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狂放無守的人來實行道家學術,那麼就斷絕了禮儀,拋棄了仁義;認為只要用清靜無為,就可以治理好國家。陰陽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天文的官職。他們恭敬的順從上天,用曆象來記錄日月星辰的運行,恭敬的教導人民按照天時祭祀、耕種;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拘泥固執的人來實行陰陽家的學術,就被禁忌所牽制,拘泥於占卜問卦的小技術,捨棄了人事而迷信鬼神。法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法官。他們獎賞很有信用處罰必然施行,來輔助禮儀制度的推展。易經上說:先王用很嚴明的刑罰來整飭法律。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刻薄的人來實行法家的學術,那麼就不要教化,捨去了仁愛,專門用刑法,而想要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至於殘害了最親近的人,傷害恩義刻薄了應該親厚的人。名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掌禮儀的官職。古代名號品位不一樣,所用的禮節也就異等。孔子說:一定要來端正名分啊!名分不端正,那麼所說的話就不順當;所說的話不順當,那麼所做的事就不成功了。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喜歡攻擊別人陰私的人來實行名家的學術,那麼就只會賣弄一些屈曲破碎、支離錯雜的言辭罷了。墨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管宗廟的官職。他們住在茅草蓋頂,以采木為椽的房子裏,所以注重節儉;奉養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張兼愛;以大射禮選拔人才,所以崇尚賢人;尊崇鬼神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順從四時做事,所以不相信命運;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這就是他們長處。等到眼光淺短的人來實行墨家學術,只看到節儉的好處,因此就反對禮節;推廣兼愛的旨意,而不知道分別親疏遠近。從橫家這個流派,大概是的出於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說:讀了詩經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國外去,不能獨當一面應對進退,雖然學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稱贊蘧伯玉的使者說:好使者呀!好使者呀!這就是說一個使者應該權衡事情的利害得失做適當的處置,只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應對的言辭,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邪惡的人來實行從橫家的學術,那麼就崇尚欺詐,而背棄了應該遵守的誠信。雜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的議政之官。他們兼容儒家、墨家,綜合了名家和法家,他們知道治理國家的體要必須有這些派的主張,他們也看出來王道政治必須百家貫通,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放盪的人來實行雜家的學術,就散漫雜亂而沒有中心目標。農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管農業的官職。他們勸導人民耕田種桑來使衣食充足。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八件政事,第一就是吃飯的問題,第二就是貨物的問題。孔子說:要重視人民吃飯的問題。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鄙陋的人來實行農家的學術,認為用不著聖明的君王,想要使君民一起耕種,這就違背了君臣上下的次序。小說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小官。(這一派)是大街小巷的談論,馬路上傳說的人所造成的。孔子說:雖然是小的技巧也一定有值得觀賞的地方;但想要推行久遠恐怕滯泥不通,所以君子是不學的。但是它也不會消滅。(小說家)是鄉里有小智慧的人所寫的東西,也要把它編輯保存起來而不要忘記了;假如裏面有一句話值得我們來採用,這也就如同古代樵夫、狂放的人他們的議論一樣(有參考的價值)。諸子共有十家,其中值得觀賞的不過九家而已,都是起於王道政治已經衰微以後,諸侯以武力相征伐,當時的國君,喜好厭惡的不一樣,所以九家的學術紛紛興起。各自引用他們的一種學說,推崇他們學說的好處,用這學說來奔走游說,迎合諸侯的心理。他們的言論雖然不一樣,就譬如水火,是互相消滅也是互相生長的;就像仁與義,敬與和,雖然性質相反卻又是互相生成的。易經上說:天下(學問)的途徑雖然不一樣但是歸趨是相同的,思慮雖然很繁雜但是目標一致。現在各家的學者,各自推崇他們學說的長處,用盡了智慧和思慮,來闡明他們學說的要旨。雖然各自有偏見短處,但是綜合他們的主要歸趨,發現他們也都是從六經分支出來的。假使讓他們遭遇到聖明的君王,能折中採用他們的主張,他們都可以成為輔佐的人才啊。孔子說過:禮儀散失了要到鄉野去尋找。現在距離聖人的時代很久遠了,聖人的道術殘缺廢棄,沒有地方再去加以追求了,採用他們九家的學術不是勝過去鄉野找來得好嗎?如果能修明六經的學說,觀察參考這九家言論,捨棄短處取用長處,就可以通達治理國家的各種方法了!

    注意事项

    本文(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