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好的故事》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
资源ID:52471083
资源大小:545.6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好的故事》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 2020 课好的故课好的故事同步练习(含答案)事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好的故事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好的故事 节选自鲁迅先生的()A呐喊B故乡C狂人日记 D 野草 2读完课文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好的故事”是指()A美好的人、事、物 B暖心感人的一件事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C 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鞭爆的繁响在四近(周围),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B诸(各)影诸物,无不解散(分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C一切事物统(都)在上面交错,织成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篇的结束。D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综合)起来像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5下面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澄澈 澄沙 B伽蓝 僧伽 C瘦削 削苹果 D参加 参与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B凌乱 投郑 陡峭 急燥C解撒 隔和 退缩 徒然 D浮动 搁置 橙碧 火焰 7“千差万别”的“差”,与()中读音相同。A参差不齐 B鬼使神差 C千差万错 D一念之差 8读拼音写词语。cu zng png zo dng yng shn jin shu xu(_)(_)(_)(_)(_)nng sh zhu rn gzhe du rn zh sh tou(_)(_)(_)(_)(_)9根据意思写词语。1 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或寺院的通称。(_)2收缩,皱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_)3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形容憔悴。(_)10课文传真。(1)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_,这故事_、_、_。(2)冯雪峰曾在论,野草中说,好的故事的主要精神是_。(3)好的故事表面是描写_,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上是有所_或_。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好的故事节选,回答问题。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我就要凝视他们。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资料 此文写于 1925 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深受帝国主义侵害,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鲁迅同劳苦大众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好的故事 这篇散文诗,在很短的篇幅中却表现了鲁迅对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而且,文字的精美,联想的新颖,构思的独特,都是此前的作品中所少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11作者所说的“好的故事”究竟是什么?()A是一件难忘的事 B是作者所要批判的一种社会现象C是一个美好的梦D 初学记中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12从以下哪一句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并没有真实存在过?()A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B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C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D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13 孙玉石教授评价文章除了“文字的精美”,还有“联想的新颖”,请结合选文第 2 自然段,体会作者联想到了怎样的故事?故事是美丽、幽雅还是有趣的?_ 14 文章结尾写到:“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资料回答。_ 延伸阅读 鲁迅与萧红(节选)萧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先生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世间有些怀疑的眼睛,自从遇到鲁迅先生后,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她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他们亲密得宛如一家人。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才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如飞。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先生。(有改动)15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_)(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_)16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萧红在文学之路上进步很快。B萧红奔跑的速度很快。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萧红在奋力奔跑,鲁迅先生也在奋力奔跑。B萧红的成功,离不开鲁迅先生的无私帮助。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鲁迅先生一家人待萧红如同亲人,慢慢融化了萧红心中的冰块。(_)(2)这篇文章赞美了萧红出众的才华,以及鲁迅先生的才干。(_)三、写作 19小练笔。鲁迅做的梦是一个“好的故事”,你做过什么有趣的梦呢?把它简单地写下来吧!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D 6A 7D 8错综 萍藻 荡漾 瞬间 瘦削 凝视 骤然 搁着 陡然 掷石头 9 伽蓝 皱蹙 瘦削 10梦境 美丽 优雅 有趣 作者希望看到这样美丽的生活很多美好的意象 失望与怅惘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1 C 12B 13 鲁迅先生用了许多意象来描绘这个梦: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从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画面。故事是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14这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这个“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对理想生活的热烈憧憬。15孤立无援 沁人心脾 16A 17B 18 19示例:一个有趣的梦 夜已渐渐静了下来,我做完了所有的作业,终于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突然间,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时光机,我钻了进去,来到一个豪华的大饭店门口,上面的名字写的是“神奇作业饭店”,我不禁好奇地往里走。这时,一个服务员热情地走了过来,说:“小妹妹,请问你要点些什么呀?”我打开菜谱,里面的菜品琳琅满目,我点了作文果汁、作文蒸鱼、作文青菜,“这里的菜为什么都加一个作文呀?”我好奇地问,“是不是这里的人作文都很好呀!”“当然了,你只要来这里吃过一次饭,保证你下次作文一点也不用担心。”服务员笑着说。很快,菜就被端了上来,我闻了一下,全是满满的油墨味,但吃到嘴里却十分美味。在不知不觉中,我就已经很饱了,当我正要离开时,服务员叫住了我,原来我还没有买单,我一摸口袋,完了,没带钱,我心急如焚。这时,服务员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不用付钱,只需要写一篇作文就好了。”说来也奇怪,怎么想也没想,就轻轻松松写了一篇 600 字的作文,服务员夸我是一名作文高手,她把我的作文贴在了墙上“起床了!起床了!”妈妈走进房间来叫我,原来是一场梦啊!真希望以后能多写作文,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