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
资源ID:5247245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壶口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2、 体会文中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祖国母亲河的思想感情。3、 学习游记的文体知识以及定点换景的写法,并试着运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2、 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3、 游记中定点换景的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吗,那壶口瀑布之一景观不容错过。请欣赏一组图片,黄河以数里之阔泻入百尺之峡,入水如壶,这就是壶口瀑布的成因。1.看课题,明确瀑布名。2.看图片,了解“壶口”得名原因。点击壶口瀑布图片,使用批注功能,画出壶口的姿态,批注成因大多数学生未去过壶口瀑布,首先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其次利用交互式白板批注功能,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明确“壶口”得名的原因:黄河从舒缓宽阔约400多米的河床陡然收缩跌落至宽40余米的深槽,这深槽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预习检测1.预习检测:出示重点字音2.文中作者曾几次到壶口瀑布,分别是什么时候?(板书明确所至)用词语形容给你眼中的壶口瀑布。1.学生回答第一列生字2.学生判断旋多音字的读法1.利用遮盖功能明确字音2利用批注功能明确拼音声调检测预习效果,尤其是I文中多音字容易读错,借助遮盖和批注功能检测预习效果。文体知识1.游记的定义把游览时的经历和感受写就来,就是游记。2.游记三要素。游记往往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三、.抒发感受。学生齐读,批注常识1.利用思维导图和遮罩的功能理清游记文体知识利用交互式白板思维导图和这招功能,明确游记的定义和三要素,以便为学生学习游记知识做准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1.文中能体现壶口瀑布阳刚之美的句子有哪些?2.壶口瀑布仅仅只有阳刚一面的吗?帮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学生默读,圈词划句,品读壶口瀑布刚柔并济的特点细品所见1.文中采用了哪些方法表现壶口瀑布刚柔相济的美?引导学生品味为了表现所见美景所用的写法(修辞之美,动词之美,衬托之美)2.教师重点讲解视角之美,壶口瀑布采用了定点换景的方法来写。定点换景: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寻找立足点,不同的景物和不同的视角。俯视龙槽,写壶口得名的原因,写景物之奇仰观河水,写壶口不可阻遏的势,写景物之雄顺水而下,写壶口胆战心惊的急,写景物之险平视两边,写壶口千姿百态的形,写景物之多彩细观脚下,写壶口坚强抗争的力,写景物之震撼学生批注,展示(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 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赋予黄浪以人的品格,语言生动,将壶口瀑布水流的各种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突出强调了河水纤细柔美多姿的特点分贴切,也使文章灵动多姿。(3)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做钢铁,把窟窟窍窍比作蜂窝杂陈,运用凿、旋、切等动词从侧面衬托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1.利用思维导图的功能和批注功能重点学习定点换景的方法。2利用交互式白板超链接的功能,以网页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定点换景的定义利用思维导图的功能和批注功能重点学习定点换景的方法。并利用交互式白板超链接的功能,以网页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定点换景的定义,以便突破文章定点换景的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寻找河心这个立足点,作者观察到哪些不同的景物,都是从什么视角观察的以此突破难点。理解所感1.通观全文,作者在介绍壶口瀑布都有哪些感受呢?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感受的方法都有:直接表达:可怕的警觉心还不住地跳联想想象: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理性思考: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理解第6段:借景抒情,拟人修辞,表达对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2.课堂小结写游记的方法明确所至,细写所见定点换景,写下感受(直接、联想、理性)学生默读课文,搜寻信息,展示:第1段最后几句第4段我陷入沉思第6段形成板书明确所至细写所见定点换景 写下感受直接联想思考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梁衡壶口瀑布记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2、请你用学到的定点换景的方法,描写游览小浪底的所见所感。学生练笔,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