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3篇).pdf
20212021 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3 3 篇)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教学工具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品读课文,走到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出示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把生字多读几遍。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5.引导发现、质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了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交流要点:一是在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的,放风筝时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在读中质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三、细读深究,领悟情感1.学习第二自然段。(1)要求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自然段。(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3)角色转换: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4)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5)(老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课文。2.学习第三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呢?(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的画面(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课文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课文。四、课堂练习自学生字,交流方法。(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五、课外延伸上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课后习题1.选字填空。托 拖 脱(1)妈妈(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2)一个人用手(托)着风筝,另一个人牵着线。(3)我摆(脱)了噩()梦的困扰。(4)今天,我参加的是(托)球跑比赛。2.选词填空。精心 细心(1)这道题如果你(细心)检查了,就不会错。(2)我生病了,在妈妈(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复了。希望 盼望(3)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4)妈妈(盼望)我早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 8 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 7 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 8 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 7 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 8 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 7 个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 200 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 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 1000 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4、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三、精读课文精读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_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四、书写生字。四、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五、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1、认读生词。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倒()()()()中()()()()3、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学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5、练习背诵课文。6、指名背诵课文。三、书写生字。三、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3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四、教学课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1、紧扣课题、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2、自主阅读,理解内容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3、全班交流,取长补短“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4、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5、总结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努力学习,去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6、课外作业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人物多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街市热闹桥头趣景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