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90后下班比领导先走这不是代沟是进步.doc
-
资源ID:5247384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90后下班比领导先走这不是代沟是进步.doc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90后下班比领导先走,这不是代沟是进步目录:1.不等领导先走就下班,你敢吗?2.【丝路话语】“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很好!3.超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 媒体:这不是代沟是进步4.90后下班比领导先走,摒弃无效加班应成共识5.下班比领导先走,90后的“勇”需要呵护正文:不等领导先走就下班,你敢吗?2021 12/07 21:15 中国青年报近日,#超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不少讨论。这一数据的来源,是网络资讯平台36氪发布的2021年轻人下班报告。尽管一份报告未必能代表所有90后,但在大多数网友的印象中,最近几年的职场新人确实越来越“敢”。下班要不要等领导先走,固然只是职场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但是,每天都有众多上班族在“陪领导加班”的问题面前纠结不休。有时,员工和领导一同加班确实是工作的需要。然而,也有很多时候,员工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领导在忙的事属下也帮不上忙,这时加班唯一的意义就是“陪领导”。对于不等领导先走就下班这件事,不少人既表示羡慕、但又未必敢亲身尝试。为何有职场人不愿意讨好领导?对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个真实问题。他们很难理解:人在职场,不讨好领导怎么可能好过?然而,对另一部分人而言,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在他们看来,工作就是工作,不讨好领导是再普通不过的常态。刻意讨好领导才需要额外的理由。在职场观念上,一道“代沟”似乎正在悄然形成。然而,仔细分析起来,造成这种观念差异的,并不单纯是年龄之别。作为一个群体,90后职场人之所以显得更“敢”,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进入职场不久有关。反过来说,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员工,也未必像人们的刻板印象中那么“怂”。归根结底,职场上的等级尊卑,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套路”,并非哪一代人的专利,而是科层管理制度自带的副作用。从数据上看,就算真有超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也还有2成多的90后不敢这么干。与此相对应,在相对资深的员工里,也一样有不屑于讨好老板的“刺头”。破解职场“套路”,需要的不是年龄的加持,而是职场人士的共识与集体行动。具体到“陪领导加班”这件事上,哪家单位也不会把“下属不能比上级走得早”写进明文规定。毕竟,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出发,“陪领导加班”并不能在实质上提高工作效率。倘若单位确实有工作急需完成,员工便是为了工作与领导一同加班,而非单纯为了“陪领导”。反之,如果员工没事,不等领导先走就下班,又有什么不行的呢?就像有网友吐槽的“有一种忙叫领导希望你忙”。很多时候,员工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根本已经无事可做,却仅仅为了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不得不在单位摸鱼划水、装模作样。对员工而言,这既不能创造价值,也会加深对工作的厌恶感。做好工作,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值得加的班要加,不值得加的班,完全可以坚决不加。理论上,单位里的职级高低只是一种管理工具,并不能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工作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衍生出等级尊卑,进而形成习惯性的“潜规则”。下班要看领导走没走,坐电梯不能跟老板面对面,领导组的饭局无论如何都得去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既是因为员工太把领导当回事,也是因为领导太把自己当回事。没有多少员工会享受这种“套路”,真有事业心的领导,也不难看出这种“套路”对工作效率的损害。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丝路话语】“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很好! 2021/12/09/ 18:5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殷建光近日,一项对于90后下班状态的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引发网友热议。(据中国经济周刊)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大概是因为青年已经对权力崇拜和打造领导好感淡漠。笔者认为,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敬畏制度比敬畏权力好。有网友称,不管是“到了下班时间就走”还是“把今天的工作干完了走”,都说得过去,都不应该“等老板走了才能走”。网友的“合理观”是一种平等观,值得提倡。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应该制度至高无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必要在领导面前装样子。有网友称,自己曾经都是活干完了到点就下班,但有同事曾私下跟他说下班以后多在公司留半个小时再走,下班就走领导看见了不好。表面看来,同事的“私下说”是对网友的呵护,其实,是教育网友如何向权力献媚,如何赢得领导好感,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这是背离制度公平的,这是典型的权力至上,而不是制度至上。这不利于单位工作的和谐,也不利于形成和谐的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真正的能力不是在加班中体现出来的,而是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优秀的工作业绩不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来的,而是在没有领导的时候坚守出来的。这应该是单位管理最基本的常识,如果总是依靠加班提高工作效益,以员工在自己面前的表现为评价依据,那么,这个单位的领导必然无能,这个单位的工作也必然走向畸形,因为这样的“依靠”和“依据”只能导致员工工作疲劳,单位工作走向表面主义和形式主义。90后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制度素养,有自己的公民底线,超七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是好现象,这种现象也能反面启迪单位领导,再也不能用“表面”看工作,应该告别“疲劳战”了。尊重年轻人的风格,崇尚制度,这才是单位管理者应该的坚守,才是引领一个单位昂扬向前的关键。制度至高无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需要的是敬畏制度且脚踏实地的实干奋斗者,不是敬畏权力,做表面工作的权力点头虫。超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 媒体:这不是代沟是进步2021-12-07 18:07:00   来源:封面新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日,一项对于90后下班状态的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引发网友热议。(据12月7日中国新闻周刊)这话题,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嘴两句”。“活干完了,到下班时间了,为啥不能走?”“下班都要等领导一起?他一个人不敢回家吗?”“不走的话涨工资吗?不走的话领导管饭吗?”“谁知道领导坐那儿是不是在干活,我为什么要奉陪?”光是想到“领导不走,我就不能走”这种假设,很多人都要心态“爆炸”了。为什么?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很“形式主义”,以领导的工作时间,而非公司规定的下班时间为标准,那还要这工作制度有何用?按理说,公司规定下班时间,就是督促所有人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工作完成了,自然可以下班。如果工作实在太多,需要加班,按照法律规定,公司还得经过员工同意,并且支付加班费。到点下班,才是合理合规的。但现实中,很多公司将加班视为“奋斗”,以是否加班判断员工是否敬业,并形成攀比加班的风气,所以才会出现“领导没下班我能不能走”这样奇葩的议题。加班和努力,当然不能完全划等号。有一些加班,属于超时超负荷劳动,透支员工身心健康,既不人道也不合法;有一些加班,纯粹是因为效率低下,明明2个小时能做完的事,非要拖到4个小时,明明1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非要拖着全公司一起“耗着”,看上去热热闹闹,干劲十足,其实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实绩二百五。当加班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图表现、讨好领导,呆在办公室比“坐功”,工作就沦为了“加班秀”。在重视自身兴趣和职业尊严,普遍厌恶形式主义的90后看来,这样的加班纯属浪费生命,唯有走为上策。至于领导开不开心,嗨!领导开心哪有自己开心重要呢。但是,不陪领导坐着,不等于不好好工作。调查同时显示,超六成90后愿意接受有偿加班。虽然95%的90后不想带电脑回家,但事实上66%还是会带电脑回家。新闻中,也常看见很多年轻人在酒吧、在婚礼现场、在路边垃圾桶上、在景区地上就打开电脑,默默开始工作的场景。也就是说,大家并不是不想干活,只是不想装“干活”。不等领导就先走,表达的是一种工作时好好工作,休息时放肆休息,一切从实际出发,拒绝无意义“内卷”的态度。这样的想法,不止90后有,若是敞开心扉,70后,80后,00后各个世代的打工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正想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中踏实做事的人,谁愿意陪领导坐着演大戏呢?所以,虽然很多职场类报道,常聚焦于90后,显得他们是如此不同,如此“不服管”,仿佛和前辈们代沟很深。其实,他们只是更自信,更活跃,更不愿屈从于人情世故,更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而有些所谓的“职场规则”,的确是太落后,太僵硬了,也的确需要用大实话来打破一下。当下,能有这么多年轻的职场人,明确表示不等领导下班,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整个社会的职场环境正在向好,年轻人给职场带来了朝气和新风。反无理加班,反酒桌文化,反溜须拍马,反职场PUA新一代的呼声越清晰,越强烈,劳动环境改善的步子就能迈得越大!所以,希望“领导们”也可以从善如流,务实不务虚,工作快点干完,大家早点回家!90后下班比领导先走,摒弃无效加班应成共识2021年12月10日 07:22   来源:红网   王亚萍12月7日,36氪发布的2021年轻人下班报告显示,超3成年轻人从未准点下班,超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超6成90后愿意接受有偿加班。此外,虽然95%的90后不想带电脑回家,但事实上66%还是会带电脑回家。该报告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友对于下班状态的热议。尤其是“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的热搜,不仅直指“是否要等领导离开单位后才选择下班”这个当下职场令人纠结的难题,更引发长期以来对于“加班文化”的一种反思。这次“敢于比领导先下班”的年轻人靠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不需要靠着“摸鱼式加班”来“表功请赏”,更应当以高效率的标准求真务实。“领导不走我不走”现象不仅发生在办公室,在社交网络上也蔚然成风,在朋友圈晒工作照片,晒周末在办公室呆到晚上等现象层出不穷,甚至网络上有人将此现象总结成一个词语“摸鱼式加班”。更为关键的是,此类加班并无加班费和补休,员工耗了很久的时间也得不到补偿。这种表演式的加班只会害了职场人,不仅工作效率并没有提升,反而让身在职场的人们陷入处处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恶性循环。此次“敢于比领导先下班”引发热议,或是因为年轻的“打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唯时长论”的形式主义对于职场和自身的侵害。即便从前许多职场人对“坐班不做事”“坐着磨时间”的加班文化心照不宣,且身在“摸鱼式加班”的“毒瘤”之中苦不堪言,但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在今天90后年轻人选择主动跳出这个圈子的“表率”下,或许“摒弃无效加班、追求工作效率”能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年轻人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搬砖人最后的一份倔强”,更启迪着企业提出更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和社会凝聚更人性化的共识。“提质增效、准点下班”观念的革新,不仅要求企业依靠机制去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消除形式主义现象,真正促进雇员的自我努力,更要求职工方面要集体行动、敢于向不合理行为说不,如此才能在企业内部真正起凝聚奋斗精神。下班比领导先走,90后的“勇”需要呵护2021年12月09日 07:26   来源:东方网   孟伟近日,一项对于90后下班状态的调研报告引发网友热议。36氪发布的2021年轻人下班报告显示,超3成年轻人从未准点下班;超7成90后不会等领导下班,自己可先走;超6成90后愿意接受有偿加班。此外,虽然95%的90后不想带电脑回家,但事实上66%还是会带电脑回家。(12月7日海报新闻)“7成90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这条热搜直指“是否要等领导离开单位后才选择下班”这个难题。有网友认为这很合理,无论是到了下班时间就走,还是把今天的工作干完再走,都说得过去,不该是“等领导走了才能走”。也有网友表示,下班以后还是多在单位留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走为宜,下班就走被领导看见了不好。网友们的莫衷一是,正是当下职场的纠结。不知从何时起,“加班文化”成了打工人头顶的一座大山,岿然不动。在加班文化的裹挟之下,很多人不得不选择随波逐流,被迫营业。一句态度决定一切,似乎在暗示“不加班就一定不是好员工”。迫于生计,或迎合沉迷于“虚假繁荣”的领导而“假勤奋”,或配合溜须拍马、惺惺作态的戏精同事“演出”,亦或者受某些领导“工作是做不完的,按时下班就是偷懒”的意识胁迫坐那“磨洋工”其实相较于“摸鱼式加班”,倒真不如学学这届敢于先于领导下班的90后。笔者作为90后的一员,老实说挺羡慕这70%的小伙伴。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渐渐成为事业和家庭的中坚,特别需要时间来做自己想做、要做的事。但因为体制内等原因,有多少人不敢比领导早走,明明自己手头的工作已经做完,却非得等着领导先下班,这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反过来看看这些比领导先下班的90后说法,我们应该被他们观点。“公司规定五点半下班,那么五点半下班就没有错。前提是工作得完成。”“工作有绩效,能完成就行,不要用加班来掩饰自己的低效,这才是正常工作的状态。”的确,工作都干完了,为什么不走?难道还要等领导请你吃饭吗?上班时好好工作,下班时到点就走,实际没事还耗在单位装样子真没必要。下班比领导先走,是对无效加班的摒弃。只是90后的“勇”,不能只是一腔孤勇,还需要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对于大多数的90后、95后职场人来说,“躺平”只是说说而已,脚踏实地去奋斗才是他们用实际行动给予的答案。“口嫌体正直”的他们敢于向不合理现象明确说“不”,这是一种观念的革新,“提质增效、准点下班”理应得到更有力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