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docx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叶春霞学号014130124专业班级13级财务管理1班指导教师冯雪莲职称教授单 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 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资料,寻找参考文献,具体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降低财务风险的针对性对策。 要求:论文撰写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通顺。撰写论文前应首先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对相关理论著作要很好的把握,提高理论水平及思想深度。根据开题报告和老师提出的意见对论文提纲进行修改,确定大纲后认真撰写毕业论文。撰写论文结束后要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反复的修改论文,并按照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严格按照论文进度安排进行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格式、字数等撰写方面的要求参照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毕业论文主要参考资料:1 王玉梅,卓凤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J.财会通讯,2013,08:106-108.2 翟日强.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4,03:26-27.3 罗敏. 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控探究J.财会通讯,2015,02:119-122.4 郭漫.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 财会通讯,2013,30:97-101.5 卢爽. 浅谈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J.北方经贸,2014,08:120-124.6 杨玉静.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2014,02:110.7 孙玉琦. 财务风险及规避措施J.北京经贸,2015,02:79-80.8 张佳慧.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J. 知识经济,2014,01:100-109.9 卢秀红. 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 企业经济,2014,05:185-188.10 张建儒.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及协同效应评价J. 财会通讯,2015,02:72-75.11 Anshu Mittal,P.K.Jain.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rformance System: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Using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2013,131.毕业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1 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2 与实习相关的选题要注意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收集相关的数据;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对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3 认真撰写论文,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4 论文定稿之后,按照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毕业论文进度安排:序号毕业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备注1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的任务书。2016-9-15至2016-9-302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2016-10-1至2016-10-313进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2016-11-1至2016-11-154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2016-11-16至2016-12-315指导教师阅改论文。2017-1-1至2017-1-316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并交指导教师。2017-2-1至2017-2-287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完成中期检查表。2017-3-1至2017-3-158修改论文,完成第三稿,并交指导教师。2017-3-16至2017-3-319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2017-4-1至2017-4-1510专家评阅。2017-4-16至2017-4-3011毕业论文答辩。2017-5-1至2017-5-1512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2017-5-16至2017-5-31课题信息:课题性质: 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 教学 科研 生产 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 学生签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叶春霞学 号014130124专业班级13级财务管理1班指导教师冯雪莲职 称教授单 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生产 其它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1研究目的:随着并购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并购开展此起彼伏,在规模上和数量上越来越庞大,但是由于对并购风险防控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在并购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并购进行分析,分析并购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的风险,介绍企业在遇到这些风险时采取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成效进行如实评价,同时探索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以此预防和控制并购财务风险,更好的实现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降低企业并购成本。 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有企业战略性并购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国有企业并购失败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更加系统地建立针对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现实意义:通过对国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为国有企业有效地进行改制、国有企业并购的顺利实施、防范因为财务风险而导致的国企并购失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Wolfgang Bessler(2012)研究发现,企业并购的对价形式在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对交易价值没有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应包括信息不对称、税收、投标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益以及要公布前特定时期投标公司的股价表现。Jeffrey.C.H.ooke(2014)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买主为经营融资并同时偿债的能力引起的,财务风险由用一位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由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Robert(2015)认为并购双方的战略及组织适应性差、缺乏有效地整合计划时企业并购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2国内研究现状:商广蕾、李妍玮(2012)认为,企业并购首先是一项投资行为,通过构建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的方法,将并购分为前期对风险的识别、中期的风险测评和后期的防范控制。为保证财务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企业在选择支付方法时应向多元化发展,将现金支付、债券支付和股权支付的方式组合起来。洪早发(2013)认为: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源于在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事前调查的疏忽,提出必须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应采用多种价值评估方法,灵活选择并购方式,力求规避并购风险,把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点。周子康(2015)分析了在评估风险资产时,应用期权方法对传统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改进。他认为:期权评估方法是以风险中性概率为权重,无险利率为折现率对项目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由于项目不同的阶段,风险有所不同,所以在项目不同的阶段应采用不同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而对于期权评估方法,我们可以一直使用无风险利率。三、研究内容 1前言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概述2.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概述 2.1.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特性 2.1.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 2.1.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程序 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3.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风险 3.2 财务风险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影响 3.2.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 3.2.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融资支付财务风险 3.2.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 4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4.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4.2 并购前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成因 4.3 并购中融资与支付风险的成因 4.4 并购后整合风险的成因 5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1战略风险的防范措施 5.2 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5.3评估风险的防范措施 5.4 融资和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 5.5 整合风险的防范措施 6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四、研究方案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2通过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研究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五、进度安排1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的任务书。2016-9-1至2016-9-302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2016-10-1至2016-10-313进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2016-11-1至2016-11-154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2016-11-16至2016-12-315指导教师阅改论文。2017-1-1至2017-1-316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并交指导教师。2017-2-1至2017-2-287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完成中期检查表。2017-3-1至2017-3-158修改论文,完成第三稿,并交指导教师。2017-3-16至2017-3-319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2017-4-1至2017-4-1510专家评阅。2017-4-16至2017-4-3011毕业论文答辩。2017-5-1至2017-5-1512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2017-5-16至2017-5-31六、预期结果通过撰写这篇论文预期理论上能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遇到的财务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能减少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七、参考文献1 王玉梅,卓凤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J.财会通讯,2013,08:106-108.2 翟日强.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4,03:26-27.3 罗敏. 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控探究J.财会通讯,2015,02:119-122.4 郭漫.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 财会通讯,2013,30:97-101.5 卢爽. 浅谈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J.北方经贸,2014,08:120-124.6 杨玉静.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2014,02:110.7 孙玉琦. 财务风险及规避措施J.北京经贸,2015,02:79-80.8 张佳慧.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J. 知识经济,2014,01:100-109.9 卢秀红. 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 企业经济,2014,05:185-188.10 张建儒.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及协同效应评价J. 财会通讯,2015,02:72-75.11 Anshu Mittal,P.K.Jain.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rformance System: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Using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2013,131.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审查结果: 同 意 不 同 意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系 别: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姓 名: 叶春霞 学 号: 014130124 2017年 4 月 15 日Anshu Mittal,P.K.Jain.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rformance System在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Using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中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买主通过借债来收购融资,影响了它同时进行经营融资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所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由用以为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由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翟日强在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中提出,并购的财务风险又称并购的资本风险,是指并购方不能及时地以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获得预期所需要的并购资金及多付并购价款的可能性。孙玉琦在财务风险及规避措施中提出,并购行为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财务风险来自于财务决策、融资决策与支付决策,而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建立在定价决策的基础上。因此,按照财务决策类型我们可以将并购的财务风险分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这三种风险来源彼此联系、相互形象和制约,共同决定着并购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清除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梳理正确的防范意识,为财务风险对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卢秀红在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中提出作为企业并购定价和融资的最终落脚点,支付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因为,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风险收益分配效果,从而起到不同的风险分散和转移作用。并购方通过对不同的支付方式的支付成本和支付边界分析,来确定不同支付的方式的支付极限,进而使所选择的支付方式将即期风险分散并将潜在风险化解,这无疑能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但是,任何并购交易都不是由收购方单方面的设计来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并购双方一致的同意。所以,并购中的支付方式是由并购双方基于各自利益和风险权衡而达到的一致妥协。张建儒在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及协同效应评价中提出并购作为企业间的一项产权交易活动日益活跃于资本市场,但在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的背后,成功的并购案例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提出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采用适当的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并购中的估价风险,从时间上和数量上保证资金的取得以降低融资风险,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以降低杠杆收购偿债风险。郭漫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管理中提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恰当的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并购中的估价风险,并购是一种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一旦防范和控制不力,便会导致失败。企业并购所面临的风险有体制风险、营运风险、信息风险、信息风险、反收购风险、战略风险、政策风险等等。但无论是哪种风险,都通过并购成本最终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充分重视并购前调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强化价值判断,采用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审慎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合理安排融资方式,科学决策资本结构;灵活选择支付方式,降低支付财务风险等方式可以降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对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发生的低度财务风险、中度财务风险、高度财务风险,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可有效地预防预控财务风险。杨玉静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了企业并购行为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作出并购决策时必须非常谨慎。在并购决策时,企业除了要考虑并购能够带来的利益外,更应该考虑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企业应当从各方面对财务风险作出全面的了解,在并购前防范风险,在并购时规避风险,在并购后控制风险。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系 别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 叶春霞 学 号 014130124 指导教师 冯雪莲 职 称 教授 2017年 4月15 日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摘 要在 我 国 国 内 市 场 迅 速 发 展 、 各 项 体 质 逐 步 趋 于 完 善 的 背 景 下 , 如 何 才 能 进 一 步 扩 大 市 场 范 围 是 许 多 企 业 面 临 的 问 题 和 挑 战 。 我 国 传 统 的 自 主 发 展 模 式 对 各 方 面 的 资 源 要 求 的 都 特 别 高 , 往 往 会 需 要 很 长 的 时 间 和 耗 费 大 量 的 成 本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可 能 会 导 致 并 购 企 业 错 过 良 好 的 并 购 机 遇 , 没 有 办 法 在 并 购 企 业 中 保 证 相 对 的 优 势 地 位 , 而 高 效 率 、 低 成 本 的 并 购 则 会 弥 补 我 国 并 购 传 统 模 式 的 缺 陷 , 成 为 扩 张 资 本 规 模 、 企 业 发 展 壮 大 的 新 选 择 。 然 而 , 机 遇 与 风 险 相 互 存 在 , 虽 然 我 国 现 在 每 年 并 购 的 企 业 数 量 越 来 越 多 了 , 企 业 的 规 模 也 越 来 越 壮 大 , 然 而 企 业 并 购 的 成 功 率 并 没 有 同 步 增 长 , 反 而 有 随 着 并 购 的 数 量 的 增 加 而 有 下 降 的 趋 势 。 企 业 并 购 在 投 资 活 动 中 是 非 常 复 杂 的 , 并 购 过 程 中 会 出 现 各 种 不 可 避 免 的 不 确 定 风 险 , 只 要 出 现 不 可 预 知 的 错 误 就 会 给 并 购 企 业 带 来 无 法 想 象 的 损 失 , 因 此 企 业 面 临 巨 大 的 风 险 。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ABSTRACT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 the body gradually become perfect background, how to further expand the market scope is that man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raditional Chinese spontaneously developing patterns of resource requirements are particularly high, tend to take a long time and a lot of costs And in this casemay lead to mergers to good buying opportunities, there is no way to guarantee in enterprises advantage ,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of acquisition would make up for defects traditional patter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expand capital scale, the new choi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However,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while the annual number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more and more, the enterprise has grown in size and growth , However the success rate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is not increased, bu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a downward tre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investment activity is very complex and uncertainty will inevitably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isk, as long as the unpredictable errors occur it would bring to the merger could not imagine Losses, companies face enormous risks. Key words: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 Risk Management目 录1 前言1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概述12.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特性12.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12.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程序2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23.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风险23.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33.2.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33.2.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融资支付财务风险33.2.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44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54.1 并购前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成因54.2 并购中融资与支付风险的成因54.3 并购后整合风险的成因65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65.1战略风险的防范措施65.2 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65.3评估风险的防范措施65.4 融资和支付风险的防范措施65.5 整合风险的防范措施76 结论7参考文献8致 谢9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7届毕业论文1 前 言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又被称为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和公司合并成一家企业,一般是指一家占优势的公司收购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有价证券或者现金收购另一家企业。在世界上通常是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则在我国被称为并购。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被称为并购。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和财产权利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有一部分权利主体可以通过出让所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从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代价从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概述2.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特性从 企 业 并 购 的 定 义 上 可 以 看 出 , 企 业 的 收 购 与 兼 并 间 是 相 互 联 系 的 由 此 同 时 又 是 相 互 区 别 的 , 兼 并 与 收 购 都 自 己 有 自 己 的 特 点 从 而 一 起 组 成 了 企 业 的 并 购 。 企 业 并 购 可 以 分 成 好 多 种 , 按 照 企 业 间 的 市 场 关 系 可 以 分 为 横 向 并 购 、 纵 向 并 购 、 混 合 并 购 ; 按 照 企 业 的 态 度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友 好 并 购 和 敌 意 并 购 ; 按 照 并 购 的 范 围 可 分 为 部 分 并 购 和 整 体 并 购 。 横 向 并 购 是 指 并 购 方 和 目 标 方 是 处 于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的 同 一 领 域 , 并 购 双 方 存 在 着 很 多 竞 争 。 从 定 义 上 , 我 们 可 以 在 从 中 看 出 , 横 向 并 购 的 发 生 是 在 竞 争 对 手 之 间 的 , 并 购 完 成 后 , 可 以 增 加 市 场 得 份 额 , 从 而 实 现 规 模 经 济 。 纵 向 并 购 是 指 并 购 双 方 不 是 同 一 领 域 的 , 是 不 同 生 产 或 者 销 售 阶 段 的 , 并 购 双 方 是 相 互 依 存 的 关 系 , 是 具 有 购 买 与 销 售 的 关 系 。 纵 向 并 购 的 两 个 企 业 是 发 生 在 上 下 游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之 间 , 纵 向 并 购 可 以 使 企 业 扩 大 企 业 的 生 产 规 模 , 也 会 减 少 了 运 输 成 本 、 仓 储 成 本 或 者 销 售 成 本 , 增 加 企 业 的 利 润 , 形 成 了 协 作 化 生 产 。 混 合 并 购 又 被 称 为 跨 行 业 并 购 , 是 指 并 购 企 业 与 目 标 企 业 之 间 的 关 系 不 太 高 , 经 营 的 理 念 也 不 同 ,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 没 有 关 系 的 并 购 。 混 合 并 购 的 双 方 首 先 不 是 出 于 同 一 经 营 区 域 的 竞 争 对 手 也 不 是 纵 向 并 购 那 样 虽 然 不 是 同 一 领 域 , 但 是 上 下 游 的关系。 这三 种 并 购 都 有 自 己 的 特 点 , 在 财 务 的 角 度 上 分 析 , 横 向 并 购 可 能 获 得 规 模 经 济 , 但 是 横 向 并 购 的 双 方 企 业 是 关 系 特 别 紧 密 的 , 因 此 有 可 能 会 增 大 财 务 风 险 ; 纵 向 并 购 是 上 下 游 企 业 之 间 的 并 购 , 因 此 在 并 购 过 程 风 险 相 对 较 小 ; 混 合 并 购 因 为 是 行 业 风 险 分 散 和 资 源 共 享 , 将 会 使 企 业 更 容 易 获 得 财 务 上 的 协 同 作 用 , 但 因 此 也 会 造 成 投 资 增 加 和 管 理 整 合 难 度 加大。2.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很多种,但是无论不管是怎样的并购,从并购的发展过程来看都存在着普遍性。企业并购的动机可以分为:第一,想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并购最原始的并购原因,并购企业认为有投资就必须有回报。 第二,制定并实现特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开发或形成独特的获利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实质。第三,企业应该注意规避经营风险,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不同的企业并购有可能会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横向并购有助于降低企业竞争风险的发生,纵向并购有助于降低资源供给风险,而混合并购则会降低市场销售风险。第四,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获得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横向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集中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投资的经济收益和降低交易成本,那样就可以获得可观的规模经济。在这些并购方式中,横向并购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最有效方式。2.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程序企 业 并 购 是 一 项 特 别 复 杂 的 经 济 活 动 , 在 并 购 过 程 中 , 会 涉 及 多 方 面 的 经 济 利 益 , 如 果 并 购 程 序 顺 利 得 当 , 就 会 为 公 司 带 来 巨 大 的 好 处 , 但 是 并 购 本 身 就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 并 购 过 程 具 有 极 大 的 风 险 。 企 业 并 购 在 我 国 目 前 是 扩 大 经 营 范 围 最 广 的 一 项 经 济 活 动 , 也 是 政 府 、 经 济 界 、 企 业 界 谈 论 的 热 点 和 焦 点 。 能 够 推 动 我 国 经 济 进 一 步 持 续 发 展 的 关 键 是 我 国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和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 而 企 业 并 购 将 是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 企 业 并 购 的 程 序 主 要 是 : 一 是 向 并 购 企 业 发 出 并 购 意 向 书 ; 二 是 核 查 并 购 企 业 的 资 料 ; 三 是 并 购 双 方 进 行 谈 判 ; 四 是 并 购 双 方 达 成 共 识 , 同 意 并 购 ; 五 是 并 购 双 方 签 订 并 购 合 同 ; 六 是 并 购 双 方 完 成 并购等。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3.1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风险我国因为企业并购还不是太完善,所以在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并购行为的时候还会出现很多财务风险。企 业 并 购 定 价 风 险 企 业 并 购 是 一 个 特 别 复 杂 的 活 动 , 对 目 标 企 业 的 价 值 评 估 是 企 业 并 购 的 最 重 要 环 节 。 对 于 价 值 评 估 , 是 需 要 并 购 方 通 过 找 到 对 方 的 财 务 报 表 , 来 窥 探 目 标 企 业 整 个 公 司 的 财 务 状 况 和 经 营 成 果 , 对 价 值 进 行 评 估 可 以 通 过 市 盈 率 法 、 重 置 成 本 法 以 及 贴 现 现 金 流 量 法 等 方 法 , 但 是 有 些 目 标 企 业 会 掩 盖 自 己 的 财 务 报 表 , 从 而 影 响 并 购 方 对 其 盈 利 能 力 和 资 产 价 值 的 错 误 判 断 。 对 于 双 方 的 价 格 谈 判 风 险 , 被 收 购 方 手 中 可 能 会 利 用 自 己 公 司 一 些 假 象 来 提 高 公 司 的 价 值 , 从 而 向 并 购 方 提 出 合 理 提 高 价 格 要 求 。 与 此 此 外 , 并 购 企 业 可 根 据 自 身 的 并 购 动 机 和 自 己 掌 握 的 对 方 资 料 信 息 的 充 分 与 否 等 因 素 来 决 定 采 取 并 购 方 式 , 但 有 可 能 不 会 达 到 想 要 的 结 果 。 企 业 并 购 融 资 风 险 出 现 在 并 购 以 后 , 是 企 业 并 购 财 务 风 险 的 一 种 基 本 类 型 。 在 并 购 过 程 中 , 企 业 并 购 方 所 需 要 的 资 金 除 了 自 身 的 积 累 外 , 还 需 要 向 外 界 筹 措 。 如 果 自 有 资 金 投 入 不 多 , 企 业 肯 定 会 面 临 着 贷 款 , 如 果 目 标 企 业 的 资 产 负 债 率 过 高 , 将 会 使 得 并 购 后 的 企 业 负 债 比 率 和 长 期 负 债 都 会 大 幅 上 升 , 资 本 的 安 全 性 就 降 低 。 因 此 如 果 要 规 避 融 资 风 险 , 就 要 了 解 企 业 的 不 同 方 式 , 包 括 内 部 融 资 和 外 部 融 资 。 内 部 融 资 是 指 企 业 通 过 自 己 本 身 的 积 累 而 集 全 所 需 资 金 , 而 外 部 融 资 又 分 为 债 务 融 资 和 权 益 融 资 , 通 过 企 业 外 界 进 行 融 资 主 要 方 式 有 发 行 公 司 债 券 、 股 票 以 及 信 贷 等 , 其 中 发 行 股 票 风 险 很 低 , 但 是 企 业 需 要 的 资 金 会 很 多 , 而 且 还 会 影 响 到 公 司 的 控 制 权 。 发 行 公 司 债 券 以 及 信 贷 , 这 两 种 方 式 需 要 的 成 本 不 是 特 别 多 , 但 是 却 需 要 企 业 承 担 债 务 , 这 样 就 会 很 容 易 产 生 财 务 风 险 。 如 果 并 购 方 的 融 资 能 力 较 差 , 现 金 流 量 安 排 的 不 当 , 流 动 比 率 就 会 大 幅 下 降 , 将 会 影 响 其 短 期 偿 债 能 力 , 就 会 给 并 购 企 业 带 来 财 务 风 险 。 企 业 并 购 支 付 风 险 是 在 并 购 企 业 为 了 顺 利 完 成 并 购 行 为 , 在 并 购 采 用 了 某 种 支 付 方 式 的 行 为 。 其 包 括 : 现 金 支 付 、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