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docx

    • 资源ID:52475018       资源大小:112.9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docx

    学号20161501050319密级_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学 院 名 称:幼儿师范学院专 业 名 称:学前教育学 生 姓 名:刘海燕指 导 教 师:常小莉 副教授 二二年五月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A Strategic Study on Peer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Take a kindergarten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College: PreschoolTeachers CollegeSubject: PreschoolEducationName: Liu HaiyanDirectedby: Chang Xiaoli  Vice-Professor May 2020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摘 要幼儿园常规教育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幼儿个性塑造的重要时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幼儿认识、理解和掌握常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了实习幼儿园小班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实习幼儿园的教师在常规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观念;以及幼儿园常规教育过程中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的现状来分析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完善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小班的常规大多由教师制定,幼儿参与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幼儿教师常规教育的方法主要以指令为主,体验建构很少,主要以直接命令、催促、批评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常规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便于班级管理,较少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发展。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可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关键词:常规;常规教育;幼儿园常规教育ABSTRACTGood Kindergarten routin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behavior norms and norms that children should abide by in every link of their daily life in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hood is the basic stage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shaping children's personality, and the key period of forming children's behavior habits. It is necessary to help young children to understand,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routin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blems by using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literature metho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kindergarten routine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routine of kindergarten small class is mostly formulated by teachers, the degree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s not very high, the method of preschool teachers' routine education is mainly instruction,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is very few, mainly direct command, urge, criticism method to carry out routine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he purpose of routine education is mainly to facilitate class management, less consideration of children'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is study, and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Key words: routine ;kindergarten routine;Regular kindergarten education目 录第1章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1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1.2 对实习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关注2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1研究的目的21.2.2 研究的意义31.3 研究内容31.3.1研究内容31.3.2研究方法4第2章 文献综述2.1 概念界定52.1.1常规52.1.2 幼儿园常规52.1.3 幼儿园常规教育52.2 国内外相关研究62.2.1 国内相关研究62.2.2 国外相关研究7第3章 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3.1 小班常规教育的基本情况93.1.1常规教育的目的93.1.2 小班常规内容的制定方式93.1.3 小班常规教育的途径113.1.4 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113.2 小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123.2.1 注重形式,忽视幼儿的发展123.2.2 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不科学143.2.3 限制幼儿的合理行为和自由14第4章 小班常规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1 教师教育理念与专业素养的制约164.2 幼儿园常规管理制度的影响164.3 幼儿家庭因素17第5章 小班常规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5.1 树立正确的常规教育理念195.1.1 正视幼儿的主体地位195.1.2 教师常规教育的理念要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195.1.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05.2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205.2.1 采用正面积极的教育方法205.2.2 重视榜样的作用215.3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家园合力215.3.1 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样作用225.3.2 家园加强沟通,形成教育合力22结语24参考文献25附录27致谢30第1章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常规”是一个作为幼儿教师已然耳熟能详的词,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从幼儿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在接受幼儿园的一系列常规教育,每个班级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一定的常规,以便于教师有质量有秩序地组织教学与日常生活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安全的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等一系列社会性的发展,都离不开好的常规教育。相反不适合的常规内容以及不恰当的常规教育行为就会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性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时,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其教育的质量以及活动的效果也得不到相应的呈现。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以及各种习惯的形成,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在此阶段幼儿刚来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用语言和老师及同伴沟通自己的需求,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自理能力、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与此同时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自身能力的限制,还不足以有效地进行各项活动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班级常规来帮助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幼儿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建立常规意识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一时期各方面能力的可塑性很大。前人的相关研究表明,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与社会知识和必要技能的获得以及各方面社会性的发展,都离不开常规教育,在常规教育的培养中,使幼儿减少行为的散漫性,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做某件事或参加某项活动,逐渐培养幼儿独立自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觉察自身与周围集体的关系,协调自身与他人的矛盾,初步学会自律,从而促进其良好的个性与品质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站稳脚跟,靠的不仅仅是智力,靠的更多的是良好的教养和情商,可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律的能力,远比知识的获得更加重要。“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所以一个人素质的好与坏,自身的习惯占了很大的比例,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必要且良好的常规内容,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与良好品质的形成。且良好的常规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使活动的组织者能够安全有序、有效地组织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常规教育,使幼儿逐渐学会自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1.1.2 对实习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关注在校上课期间常听老师们说起“常规”,那时对“常规”这一词并不是特别的关注与理解,直到大四实习期间,我刚一进园负责安排实习生的老师,就把我分进了大班,领导对我说,大班的常规不是很好,他先安排我进大班,看我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随后我们再讨论解决。那时也经常听同事提起某某班的常规好,好某某班的常规一般,甚至还有同事提起我们班的常规就很无奈,一进到我们班就头疼尽管那时依然不是特别明白同事们口中的常规到底是什么,但我依然清晰的感受到它的重要性。随后近小半实习的几个月里真正的接触孩子,这才逐渐明白原来幼儿园并不是我想象中只有上五大领域的观摩课,更多的是从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去渗透教育,幼儿每天的活动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上课、吃饭、入厕、游戏、户外活动这些都是有规定的。我刚进班负责我们班的保育工作,时常看见主班老师在进行活动期间就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发生,比如哪个孩子离开了自己的位置跑到其他地方,哪个孩子听着听着就干起了与活动不相关的事情,还有的孩子出现了与同伴发生矛盾,找老师“告状”的行为,老师提醒常规成为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每天都感觉管理一个班级真的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我一直很疑惑怎样才能让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而教师又不用天天强调,又如何给孩子相对的自由,却不影响活动的效果?到底什么样的常规好,什么样的常规能被幼儿欣然接受,却不影响老师的管理?所以常规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我希望自己在这个方面了解的更多,更诚实的面对这个问题。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实习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观念,以及幼儿园常规教育过程中教育行为和幼儿遵守常规的现状来分析 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完善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1.2.2 研究的意义1.2.2.1理论意义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幼儿园常规教育,常规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幼儿常规教育的文献,发现多半都是处于工作中的教师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反思,从理论的角度谈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学者较多,其实践性相对较弱。研究者通过对实习幼儿园的实地调查,观察该园班级常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常规教育时是否考虑到幼儿自身的特点等问题,讨论常规教育背后隐含的教师常规教育观念,为幼儿园常规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1.2.2.2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实习幼儿园的实地调查,分析实习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表现出的观念,及其在幼儿园常规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行为和幼儿常规遵守的现状,揭示现象背后隐藏的常规教育的问题并寻找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幼儿园常规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有助于幼儿教师常规教育实践更好的发展。1.3 研究内容研究者查阅大量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书籍报刊及研究报告,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实习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小班常规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解决对策,据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3.1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包括:(1)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教师的观察和行为如何?(2)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3)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基于幼儿的理解和表现思考常规该如何改善?1.3.2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研究的程度和水平,分析其研究的重点价值与不足,从而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确立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2.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事件和教育方式,准确的反映出该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幼儿遵守常规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提供第一手资料。(1)观察的目的研究者利用实习的机会深入到实习班级的内部了解其班级常规教育的真实情况,观察幼儿的行为,从而更深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常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2)观察对象研究者在实习期间观察到小班幼儿年龄在一岁半到三岁这个阶段,侧重于培养班级集体生活常规及自理能力,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加之自己在小班实习就决定以小班为观察对象。(3)观察内容幼儿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的常规教育事件,常规制定的主体,幼儿行为的观察,教师的教育观念。(4)观察与记录方式研究者以所实习班级为单位,从每天早晨8点入园至下午17点离园跟踪观察一个月。3.访谈法:对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访谈。从而更好的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的了解幼儿教师在常规教育过程中的现状。补充观察法的不足。4.案例分析法:研究者在实习的过程中,时刻留意幼儿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与本研究有关的典型案例,根据在场的认真观察与及时做笔记总结的方法来记录,为本研究提供真实充分的资料8第2章 文献综述2.1 概念界定2.1.1常规我们经常认为“常”乃经常的意思,“规”乃是规则或法度的意思。在幼儿教育中,其常规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研究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及相关资料,根据对常规的理解将常规定义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根据制定的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并坚持一定的时间逐渐将其养成习惯。有些学者跟研究者的观点相似:有学者曾认为常规是日常生活与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王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J.中旬刊.2009(10).将在各种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采取固定模式重复进行,从而养成相应的规律和习惯。 梁冰冰.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3.这也是对常规的解释。2.1.2 幼儿园常规近几年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幼儿园常规的定义:所谓的幼儿园常规就是给到特定的时间,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幼儿根据具体的准则和纪律去采取一定的方式,做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应该做。 王玉.走出常规教育的误区J.幼儿教育手续,2002(2):8.梁冰冰(2018)认为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对这些固定的行为反复进行,从而养成相应的规律和习惯就是幼儿园常规。 梁冰冰.儿园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4.大多数学者和幼儿园工作者基本上都提到幼儿园常规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让幼儿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结合许多学者对幼儿园常规的定义,研究者确定将幼儿园常规定义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各种活动中,给幼儿以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引导幼儿将规范的行为反复练习,从而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律。2.1.3 幼儿园常规教育字面意思上的幼儿园常规教育就是教育和改善幼儿在园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行为。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在幼儿一日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根据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去教育和引导幼儿遵守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活动和学习等方面的常规。也有学者跟研究者的观点相似:认为常规是对幼儿日常规则进行教育。 姚本风.樊竹均,在幼儿园生活中进行常规教育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1999,(3).教师以具体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根据幼儿发展特点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 童时.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J.早期教育,2003(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2.2.1 国内相关研究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幼儿常规教育的问题上,很多教育人士对幼儿常规教育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李力认为常规教育应包括三大部分即: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学习常规。又将幼儿进餐、睡眠和盥洗等这些生活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归纳为生活常规,与此分为两方面: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幼儿产生愉快的生活体验即生活态度;而在幼儿园进餐要保持安静、进餐前要洗手、饭后洗手及午睡要静悄悄等这些内容则属于生活习惯。活动常规是指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的活动场地,玩儿玩具时,幼儿必须遵守相应的活动规范和要求。学习常规是指幼儿在上课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话,举手去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有效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李力.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构建及实施原则研究D,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07.傅芳芳的观点和李力、柳斌的观点相似,但他认为学习常规是指阅读时爱惜书本、保持安静,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也是如此。 傅芳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2-24.也有学者将规定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安排及各项活动中的活动顺序和怎样实施各项活动、规定幼儿的行为规范作为常规教育的内容。 刘金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将公共规则和集体规则及交往规则、还有道德规则作为常规教育的内容。 张小翠.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J,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1.侯莉敏与其观点相似。 候丽敏.论幼儿规则教育J.教育期刊,1993(03):1314.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在常规教育中常规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生活习惯,思想品德也应该包含在其中。 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26.我国幼儿园工作者和学者对常规教育的作用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例如:常规帮助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在集体中如何生活、班级活动有序的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219.学习规则让幼儿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学习、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幼儿在游戏规则中逐步形成道德感和价值观,同时意志力也在游戏规则中发展,这对幼儿“去中心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吴云.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3,(1).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知和行中内化常规,教育的效果也得到巩固和提高,坚持对幼儿常规的反复练习,以此让幼儿建立动力定型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些常规教育中让幼儿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等,这些都是需要科学合理的常规才能得以实现。 王文英.必须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J.幼儿教育,1986,(12).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有序且安宁、温暖的生活氛围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常规教育。 田莉.日常活动中幼儿常规管理策略J.考试周刊,2011(33).吴坚利认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良好情绪的培养,生活技能,自律能力等的发展跟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道德教育应是常规教育的一部分。 吴坚丽.谈幼儿的常规教育J.学前教育,2010(5).张燕认为幼儿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常规教育作为前提。 张燕.幼儿园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文学出版社,1997:131.除此之外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幼儿园工作者和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人提出通过发挥隐形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幼儿园常规教育。 陈央儿.用隐形规则引导幼儿有序活动J.教育导刊.2004.(6).也有人提出模拟练习、游戏法、儿歌、表扬与批评、故事与情景讨论法等具体丰富的常规教育方法。 朱家雄.上海市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546.创设丰富适宜的环境以利用儿歌和歌曲及故事的形式,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进而在游戏活动中以肯定赞赏的评价,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并让其得以强化。 隋新云.培养幼儿常规习惯的初探J.内江科技.2009(5).利用讲解示范法和榜样激励法、角色扮演法及活动强化法来进行常规教育。 候莉敏.论幼儿规则教育J.教育期刊,1999. 2.2.2 国外相关研究关系规则和活动与环境规则、保护性规则、个人规则以及礼仪规则是Robert Thornberg根据幼儿园班级活动涉及的范围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划分的五大类。 Roert Thomberg.A categorization of school rulesJ.Educational studies.2008(3).有国外学者认为幼儿园常规应该有:一天的开始、进出教室、标记文件、收集和分发文件、发出安静和注意的信号,适当的时候在房间走动等内容。 Deniseyoung.classroomroutinesandproeedures:EB/OL.http:/www.learnnc.org/IP/pages/735,2017-10-20.儿童真正感到自由才能习得纪律,一个有纪律的人并不是让外界去强加给他压力,而是自主遵守规则,他认为惩罚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而不是采用外部控制的方式。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2.洛克认为应尽量避免使用惩罚的手段,特别是体罚,且不应当责备儿童,用儿童理解的方式去说理,让他感受到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是对他有利的,从而鼓励和当众表扬其去模仿良好的榜样行为。 约翰.洛克.教育漫画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此外MarjorV.Fields提出创设能预防纪律问题产生的环境与课程、成人榜样行为、教给儿童交流和协商的技巧、帮助其理解与接受班级的行为限制、行为矫正、惩罚等外部控制方法来教育儿童的纪律。 Marjorie V.Field,Debby Field.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M.原晋霞,蔡涵,陈晓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学者与幼儿园工作者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和道德常规较多地纳入了幼儿常规教育的范围。常规大多指的是规则的内化,只有幼儿理解并接受常规,才能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幼儿今后的社会行为和幼儿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国外专家将家庭常规也纳入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范围中,采用更具体丰富的常规教育方法。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也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在常规教育中幼儿的个别差异没有体现出来,人文关怀也需要考虑到,也有些常规教育的方式忽略了教育的灵活性,正是常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才导致幼儿园工作者对管理幼儿园班级出现许多疑惑,在管理幼儿的问题上常常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过重强调幼儿表面遵从,没有使这些常规深入到幼儿的内心,到底什么样的常规才算是好的常规,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管理好班级,研究者基于这样的疑惑,对所实习园所班级中出现的常规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第3章 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3.1 小班常规教育的基本情况3.1.1常规教育的目的根据研究者在实习期间和在园老师的访谈分析得知,在研究者实习的幼儿园中,保教主任认为班级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班级活动有序开展,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在研究着实习的班级中,主班认为班级常规教育是为了让幼儿明白规则,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只有每个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才会更好的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其意思也是为了班级管理。由于研究者实习的幼儿园是国际幼儿园,本班级中只有7名幼儿,其家庭环境优越,还有的幼儿是混血儿,大多数幼儿爸爸妈妈上班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由祖辈照看,由于爱孙子的心理会对幼儿有或多或少的溺爱,造成有的幼儿自我控制意识差,在日常活动中常常出现“违规”现象。由此可见,没有常规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其日常活动就没有办法有序的进行;外教认为常规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学会分享、怡情等社会性的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由他律到自律,学会自我控制、约束,此外研究者还访谈了其他五位幼儿教师,经过整理资料,发现他们都认为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班级管理,主班对我说:“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幼儿的安全,只有制定相应的常规才能维持活动秩序,保证各种活动安全、有效地进行,但由于我们幼儿园,很注重家长的看法,加之我们班级又是小班,孩子太小,安全是最重要的,所有常常忽视了常规教育。” 3.1.2 小班常规内容的制定方式教师制定和师幼共同制定的常规分类是根据常规制定的主体划分的。教师制定的常规是指教师没有询问幼儿的意见,自己制定并要求幼儿遵守;师幼共同制定的常规,是指教师给予幼儿一定的权利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则。通过研究者在实习幼儿园小班一个月的观察,本班级的常规全部由老师制定,几乎没有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并没有明确成文的常规,只是在进行某一项活动时,主班教师觉得幼儿违反“规则”或做的不对就会上前制止,幼儿却不知道有这项规则,有时甚至不理解老师所说的常规内容。在访谈中主班老师说:“由于我们班孩子太小,跟他们解释一些常规,他们听不懂,只能是教师要求什么,他们就跟着做,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就好,由于我们幼儿园是新园,对于常规这一块还不是特别关注,老师知道怎么管理孩子就好,不用将所有的常规写出来,幼儿也记不住这么多的常规,觉得他这样做不对,提醒他就好了。”有时幼儿自主活动时,他们会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如:“你如果想跟我一起喂小兔子吃饭的话,就要跟在我的后面,不然会吓到它。”但这种规则不具备普遍性,没有制定成为班级常规,所以本班级常规几乎由老师口头制定,没有明确成文的常规内容。研究者通过整理观察资料可得出小班幼儿在常规制定中的参与情况如下图所示:表3-1 小班幼儿常规制定方式的分布情况常规类型 教师参与 幼儿参与 师幼共同参与生活常规 140 0 2活动常规 56 2 1学习常规 35 0 0道德常规 24 0 1总计 255 2 4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制定的生活常规占总数高达98.59%,幼儿没有机会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师幼共同参与制定的常规占总数的1.41%;在活动常规的制定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占总数的94.92%,幼儿参与制定的活动常规占总数的3.39%,师幼共同参与制定的常规占总数的1.69%;学习常规全部由教师制定的;教师自己制定道德常规占总数的96%,师幼共同参与制定的常规仅占总数的4%,幼儿依然没有自己制定常规的机会。由此可见,本班级的常规大多数由老师制定,幼儿参与的机会极少。3.1.3 小班常规教育的途径所谓的常规教育的途径是指教师借用某种方式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常规教育。经研究者在实习园所的观察,本班级的常规教育途径主要有言语指导和环境引导两方面。言语指导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言语让幼儿遵守常规。例如:午睡前要去上厕所,教师会要求“所有小朋友要去上完厕所再睡觉。”再如:吃完饭要求幼儿收餐具“请小朋友请自己收盘子再去收碗”,或者通过自编故事来讲故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环境引导:以墙上、地上、吊饰等环境标识来暗示某项常规。研究者实习的幼儿园每周都要远足,在马路上看见红灯引导幼儿知道是停下来的意思,看见绿灯是快快走过的意思;看见厕所上的图案,形象的表示着男女厕所;在博物馆走廊里有形象的保持安静的图案,除此之外,在幼儿园班级洗手池旁有非常形象的洗手步骤图案,暗示幼儿要认真洗手;在楼梯两侧有很形象的小手扶扶手的图案,提醒幼儿上下楼梯要扶扶手,不然会很容易摔倒。3.1.4 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根据研究者在园实习期间一个多月的观察发现,本班级中老师主要采用指令和体验建构这两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1.指令是教师通过显性的口头语言,指挥幼儿立刻遵守班级常规。本班教师最常用的是直接命令和催促两种形式的方法。直接命令:教师以带有指使性的语气命令幼儿立即执行某项常规。例如:“吃饭的时候不许大声说话!”“睡觉的时候小眼睛闭起来!”催促:教师催幼儿快速做好某件事,例如:“某某某!就剩你一个人了,加快速度!”“我数五个数,你要把玩具收好!”2.体验建构:本班级中的教师经常采用示范讲解、鼓励、说理、提问等方法来进行常规教育。示范讲解:教师想让幼儿理解某一项常规时,一边用嘴说一边做示范动作,然后幼儿按照老师说的再做一遍,让幼儿更通俗易懂从而且习得常规。如:向幼儿示范端餐具的动作、提裤子的动作、洗手的动作等。鼓励:教师利用语言激励幼儿,对幼儿态度良好。如:“某某某加油哦,你是最棒的,你能自己收好玩具。”“你好棒啊,自己能穿好鞋子啦!”说理:教师通过讲故事告诉幼儿这个道理,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意义。如:下楼梯时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如果推了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幼儿引起幼儿的思考。如:做手工用到剪刀时,教师提前问幼儿:“小剪刀应该怎么拿呀?能不能用剪刀戳别人?”幼儿回答:“手握着剪刀,不能将尖尖的地方对着别人,会受伤的。”再如,每次玩完具,发现有些小朋友不收玩具,教师会问:“小汽车的家在哪儿呀?没有人送他回家,他好伤心!”幼儿回答:“我帮它回家,它就不会伤心了。”3.2 小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小班常规教育现状的观察分析,研究者整理资料,发现该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2.1 注重形式,忽视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观、儿童观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用心程度,通过研究者观察研究得知,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出现以下问题:3.2.1.1 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从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制定方式来看,幼儿教师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权利,幼儿在常规制定中是被动的,绝大多数的常规由教师制定,教师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幼儿教师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认为幼儿听不懂常规,为了形式上的“整齐”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常规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在班级的常规教育中并没有明确成文的常规内容,只是教师口头教育,有时教师说的常规幼儿并不清楚有这样一项常规。案例一常规活动 : 活动常规 时间:9:00 活动环节:自由活动在吃过早餐后,助教老师说:“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去自由活动啦!”a小朋友在积木区域玩积木,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小朋友也跑过去玩了,可是玩积木的区域面积不是很大,几个小朋友有一点挤,于是a和b小朋友就将积木搬到教室的桌子上玩儿了。助教看见了,对a和b两位小朋友说:“我们的积木不可以放在桌子上玩,桌子上不允许放玩具,请你们送它们回家。”a小朋友说:“老师,为什么不让在桌子上玩?我都见过其他小朋友玩了呢!”b小朋友说:“天天老师(主班)都没有说不让在桌子上玩。”3.2.1.2 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研究者与幼儿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幼儿园的工作量大且繁杂,有些常规的制定并不是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的发展而是方便教师管理班级,在本班级中有三岁的幼儿,有两岁半的幼儿,更有一岁多的幼儿,在常规教育中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性格活泼好动,有些幼儿内向,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包括情感和认知。但研究者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并非如此,教师为了管理班级要求幼儿要“整齐划一”,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来制定常规,没有考虑到幼儿是否理解常规的内容,而且要求幼儿必须遵守,违反了常规就要受到惩罚。案例二常规类型:生活常规 时间:14:30 环节:穿衣、吃加餐又到了起床的时间了,C小朋友两岁半,每次起床的时候总能听见主班的催促声:“小朋友们快起床啦,今天有好吃的加餐哦,你们要自己穿衣服哦,不要等着老师给你穿啊。”有些三岁左右的小朋友自己穿好衣服去洗手了,c小朋友还在床上坐着,我去问他:“你怎么不穿衣服呀?”他说:“宝宝不会穿,你可以帮我吗?”我说:“好呀,我可以帮你把上衣穿上,但是裤子你要加油自己穿哦!”说着我帮他将上衣穿好,他自己将小脚伸进裤子里很费劲地才穿好,主班对我说:“我们要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下次让他们自己穿。”c小朋友去洗完手端加餐的时候不小心洒在了地上,老师又说:“加油,你重新再端一碗吧。”这次是老师帮他一起端过去的。由于该幼儿年龄太小,又好动坐不住,加之在家由家长喂饭,所以在喝汤的时候没人帮忙喂,他喝到衣服上了,问老师:“老师你可以帮我吗?”主班说:“我们的班级规则是小朋友们要自己吃饭。”说着去忙别的事儿了,c小朋友最后见其他小朋友都去玩儿了,他也不吃了,跑去送碗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制定常规时都是“整齐划一”,为了方便省事,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体现了一条常规适用于全部幼儿。3.2.2 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不科学表3-2 小

    注意事项

    本文(小班常规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docx)为本站会员(温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