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文稿我说课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将从课程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课程特色和课改思路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分析(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 2005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设置的。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 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阐述。教材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围绕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本校校训,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四有新人。2、知识目标:(1)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2)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3、能力目标:“立志、树德、做人”,选择成才之路,做到德才兼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阐述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规划自己的人生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调适自我适应生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力求全面发展。4、素质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善于与人协作的团队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的法律素质,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二、教学资源(一)教材的选用本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二)教材及教学资源分类传统资源具体建设教材学院图书馆和德育资料室音像、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教材网络学习平台德育教研室邮箱精品课网络系统德育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社区志愿者服务各种报告会课外实践(三)师资队伍本课程的教师,都具备了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职称上有教授、副教授、讲师。我们的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认真备课和施教,教学能力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证。三、学情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我院各专业的大一学生,他们多为 90 后的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新时代教育背景使他们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功利欲望心强烈而忽视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关注自身与时事,但认识片面;充满激情,但部分同学心理素质不佳,人际交往不良,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法律素质不高,种种现状亟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工作,能帮助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四、课程实施(一)教学理念课程组严格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原则和要求,紧紧抓住本课程所具有的严谨的理论性、鲜明的实践性、具体的针对性的特点,密切联系我院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确立了以“修德强能”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配合各个专业的课程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对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统编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使之既忠实于教材,又突出了每一个模块的培养目标。模块一:适应转变,健康成长。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认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明确高职学习的特点,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模块二: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价值教育。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豁达开朗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学会调适自我,积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模块三: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目的是使同学们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应当恪守的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要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模块四:法制教育。包括法理、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旨在帮助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模块的几个部分,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和融合,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2、课时安排教学模块模块一适应转变模块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专题一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4实践教学形式和课时分配了解所学专业确立职业目标案例分析看爱国主义影片或参观爱国主义基地1专题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专题三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专题四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21424看感动中国人物展播22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校园公德调查职业岗位体验2模块三道德教育专题五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专题六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专题七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2242模块四法制教育专题八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专题九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02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法制讲座;旁听案件审理;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视情况选择)1课时总计:48 课时(理论课时:32 课时/实践课时:16 课时)3、内容组织:(1)理论讲解做到透:吃透学生,讲透知识点;俗:通过通俗的语言,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升:升华;情:带着感情讲课,讲出气势出来(2)互动环节做到听: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问:引导学生思考;细:注重细节3、教学重点、难点(1)课程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2)课程难点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怎样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如何培养在现实中的法律思维现实中如何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三)教学模式1、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教师为单一主体、“注入式”教学、理论灌输、板书(单一载体);现代教学: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论启发与实践指导、多种教学手段和载体的运用。2、实践教学模式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同时又考虑到活动经费和组织难度等因素,我们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又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辩论等。课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演讲比赛、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有: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三下乡”或者深入农村、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道德践行能力。(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主要方法有:1、讲授法讲清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真理的力量和逻辑的魅力,把科学的理论讲清楚、讲明白。把关键词语讲深讲透,并在课件上用彩色标注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并加深记忆。讲出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要使学生乐学、愿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注意编写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广泛实施。3、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师生彼此尊重、宽容、民主、互相促进的课堂气氛。互动既包括课内的互动,也包括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我们互动的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专题辩论、问题点评、案例分析、角色互换、师生互辩、师生网上交流等。我们的互动法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从而改变了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提高了抬头率和信课率。4、激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感情,都是在情感的动力下进行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的渗入心理因素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了师生之间除了知识交流的一条主线外,还有另一条暗线,即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情感始终贯穿其中。我们认识到,教学中是否深入情感因素确实是影响学生认知态度和认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既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又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是教学的基础和先导,教学情感的渗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促进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认知转换生成过程。5、问题切入的教学方法即以问题为导引,在每一堂课力争解决学生面临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现实生活问题等。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有哪些困惑,同时要考虑大学生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水平、动机以及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问题切入更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的效果。6、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使道德教育真正体现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实效。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写出调查报告和自己的实践活动体会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学生制定寝室文明公约等。教学中,要把道德素养建立在现代化的层面上,帮助大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方法和批判的武器,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并进而提升其道德境界,实现道德自觉。我们注意分析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障碍,以现代性思维挖掘传统道德中的时代元素,把弘扬传统道德与构建健康、先进的时代道德结合起来,使教学实效性大为提高。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该课程一直保持着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五、课程评价(一)教学效果的评价1、学生评教:教学反馈、网上评教2、教务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巡堂检查3、同行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课(二)学习效果的考核学生期末总评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三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六、课程特色1.坚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知”和“行”的统一。2.用案例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案例结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专题,采用讲座式授课。4.以课程教材、网络平台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整合七、改进思路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教学内容2、充分开发网络资源,积极打造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延伸课堂教学3、高度重视实践环节,认真组织实践教学4、创设全程化的考核体系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