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截长补短倍长中线角平分线专题.pdf
截长补短法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A例例1.1.已知,如图 1-1,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DC,BD平分ABC.D求证:BAD+BCD=180.分析:分析:因为平角等于 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过全等转B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短法”来实现.证明:证明:过点D作 DE 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作DFBC于点F,如图 1-2BD平分ABC,DE=DF,EC图 1-1在RtADE与RtCDF中,ADDE DFAD CDBRtADERtCDF(HL),DAE=DCF.又BAD+DAE=180,BAD+DCF=180,即BAD+BCD=180例例2.2.如图 2-1,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图 1-2FCDAE求证:CD=AD+BC.分析:分析: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CF=CB,只要再证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证明: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 2-24CB取图 2-1DA在FCE与BCE中,E321FCF CBFCE BCECE CEFCEBCE(SAS),2=1.又ADBC,ADC+BCD=180,DCE+CDE=90,CB图 2-22+3=90,1+4=90,3=4.在FDE与ADE中,FDE ADEDE DE3 4FDEADE(ASA),DF=DA,CD=DF+CF,CD=AD+BC.例例3.3.已知,如图 3-1,1=2,P为BN上一点,且PDBC于点D,AB+BC=2BD.求证:BAP+BCP=180.分析:分析:与例 1 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证明:证明:过点P作 PE 垂直 BA 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 3-2ANP1=2,且PDBC,PE=PD,在RtBPE与RtBPD中,PE PDBP BPRtBPERtBPD(HL),BE=BD.B12DC图 3-1EANPAB+BC=2BD,AB+BD+DC=BD+BE,AB+DC=BE即DC=BE-AB=AE.在RtAPE与RtCPD中,PE PDPEA PDCAE DCRtAPERtCPD(SAS),PAE=PCD又BAP+PAE=180,BAP+BCP=180例例4.4.已知:如图 4-1,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分析:分析:从结论分析,“截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的转化,即延长AC至E使CE=CD,或在AB上截取AF=AC.证明:方法一(补短法)证明:方法一(补短法)B12DC图 3-2A12BDC图 4-1延长AC到E,使DC=CE,则CDECED,如图 4-2AACB2E,ACB2B,BE,在ABD与AED中,BD12C1 2B EAD ADABDAED(AAS),AB=AE.又AE=AC+CE=AC+DC,AB=AC+DC.方法二(截长法)方法二(截长法)在AB上截取AF=AC,如图 4-3在AFD与ACD中,F图 4-2EA12AF AC1 2AD ADAFDACD(SAS),DF=DC,AFDACD.又ACB2B,FDBB,FD=FB.AB=AF+FB=AC+FD,AB=AC+CD.BDC图 4-3上述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时常是互为补充,但应结合具体题目恰当选择合适思路进行分析。让掌握学生掌握好“截长补短法”对于更好的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有较大的帮助。1.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 AB 边的中点,G、F 分别为 AD,BC 边上的点,若 AG=1,BF=2,GEF=90,则GF 的长为_.2.如图,在 ABC 中,AC=5,中线 AD=7,则 AB 边的取值范围是?3.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AC2AD.4.如图,CB、CD 分别是钝角AEC 和锐角ABC 的中线,且 AC=AB求证:CE=2CDCB 平分DCE5.如图已知AB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 边、AC 边为直角边各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EF2AD.6.如图,在ABC 中,D 是 BC 边的中点,E 是 AD 上一点,BEAC,BE 的延长线交 AC 于点 F,求证:AEF=EAF7.如图,在ABC 中,AD 交 BC 于点 D,点 E 是 BC 中点,EFAD 交 CA 的延长线于点 F,交 EF 于点 G,若 BG=CF,求证: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8.如图,ABC 中,BD=DC=AC,E 是 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角平分线练习1、如图,在 RtABC 中,C=9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 AC 于点 D,若 CD=n,AB=m,则ABD 的面积是()A.mnB.11mnC.2mnD.mn232、如图,已知 AC 平分PAQ,点 B,B分别在边 AP,AQ 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 AB=AB,那么该条件可以是()A、BBACB、BC=BCC、ACB=ACBD、ABC=ABC3、如图,FDAO 于 D,FEBO 于 E,下列条件:OF 是AOB 的平分线;DF=EF;DO=EO;OFD=OFE。其中能够证明 DOFEOF 的条件的个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4、如图,在 ABC 中,ADBC 于 D,BEAC 于 E,AD 与 BE 相交于 F,若 BF=AC,则ABC 的度数是.5、在 ABC 中,AB=AC,A=50,AB 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AC 于点 D,垂足为 E,则DBC 的度数是.6、如图,已知点C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P、P分别在边 OA、OB 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序号为_:OCP=OCPOPC=OPC;PC=PC;PPOC7、如图,在 ABC 中,BC=5 cm,BP、CP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且 PDAB,PEAC,则 PDE 的周长是_ cm.A(6 题)P PA APAC CCBDEP P B BO OE8、ABC 中,C=90,AD 平分BAC,交 BC 于点 D。若 DC=7,则 D 到 AB 的距离是.CD9、已知:如图,CEAB 于点 E,BDAC 于点 D,BD、CE 交于点 O,且 BO=CO求证: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B10、如图(7):ACBC,BM 平分ABC 且交 AC 于点 M、N 是 AB 的中点且 BN=BC。求证:(1)MN 平分AMB,(2)A=CBM。BNCAM(图7)11、如图:在 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DF 分别垂直 AB,AC,垂足为 E,AF。求证:EB=FC。12、如图:在 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求证:点 O 在A 的平分线上。13、如图: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为 C,D。求证:(1)OC=OD,(2)DF=CF。14、如图:AB=AC,BD=CE。求证:OA 平分BAC。15、如图:在 ABC 中,B,C 相邻的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D。求证:点 D 在A 的平分线上。EFCBDCOABACFEODBADEOBCA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