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 23.doc
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现和证明。以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具有基于企业内部资源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而知识正是形成这种核心能力的主要来源,这种能力能够使企业持续较之竞争者给顾客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财富的新源泉,人们普遍认为知识资本比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更重要。知识管理收集企业的所有信息流,并系统地再组织、数据与信息分析,知识管理内容不断丰富。知识管理在生产企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且,知识管理包括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不再是个人知识的集合,而是协同丰富的隐性知识。增强知识管理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面临的长期战略。企业基础设施也需要发生变化,以利于评价各种知识领域,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存储、知识利用等,目标则在于创造财富。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知识管理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知识管理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能通过理论分析。换言之,知识管理不仅仅是获取信息与知识,而且是一种保证信息能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1.2国内外研究状况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先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随后几十年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飞速发展,2000年被确立为知识管理年。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研究以及知识管理和技术管理软件工具等方面;而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知识管理技术及知识管理体系。总体而言,国内外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内比较注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国外基本上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阶段。这说明我国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现在是主要解决理论层面上的东西,因此还有一段路要走。具体而言:a,国内外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都比较重视知识管理与其他领域关系的研究,这说明知识管理是从其他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b,知识管理技术上也有共同之处,都包括其构建的平台和基本技术。c,就知识管理的概念而言,由于国内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大体上是相同的,在其概念的给定过程中都包含了技术因素,研究对象因素以及发展过程因素,但具体到实施背景而言,国外要更加强调知识管理作为一种过程,国内虽然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知识资源管理。d,知识管理实施的客观环境是共同的,即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全球都将知识管理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研究的先进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1.3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从理论上分析知识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首先是引出论证命题,并针对知识管理在国内外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再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说明、分析知识管理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最终通过网络模型的方式表明知识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2 知识管理2.1 知识2.1.1知识的定义与特征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1998年,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 。知识具有以下四个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知识难于被管理: 1. 惊人的可有多次利用率和不断上升的回报。2. 散乱、遗漏和更新需要。3. 不确定的价值。 4. 不确定的利益分成。 2.1.2知识的来源知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来自人们的思想:但大部分人直觉的认为,知识比数据和咨询更深、更广、更丰富。知识起源于智者的思想,是一种流动性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话的咨询,此外,也包括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咨询等提供嫁接。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存在文件和储存系统中,也蕴含在日常例行工作、过程、执行与规范当中。2、知识来自咨询,就如同咨询来自数据一样。咨询转变成知识的过程中了几乎所有的的环节都需要人们的亲自参与,也就是知识的创造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数据来源于交易或是记录,咨询则来自讯息中,至于知识,则来自个人或者智者的团体,有时甚至来自组织例行的主要构成要的工作中。知识通过结构化的媒体来进行传播,例如书籍、文件。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3、知识是由经验积累而来的见解:经验是指我们过去曾经做过或者曾经经历过的事。我们通过课堂的学习、书籍、良师启发、以及非正式的学习途径吸收来的经验,经过实践酝酿后发展为知识。由经验获取的知识能帮助人们认出熟悉的模式,并找出当期那发生的事,和过去有什么联系。企业中惊艳的运用,是练的管理者轻轻松松就知道,销售业绩下滑是季节因素的影响,无需大惊小怪。由经验积累而来的见解,正是经验为什么重要的原因,而这也是公司愿意支付雇佣专家的原因,企业聘请专家是,买的是他们有经验而来的见解。2.1.2知识的分类和转换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 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定义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现出来的,用以以硬性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特点存在于文档中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可编码不可编码容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容易转移难于转移但两者之间也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换: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 ·群化(Soci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比如一个新进人员通过观察资深同事的工作来学习经验和技巧。比如人们针对共同主题展开的谈话和讨论。 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识别和组织领域中的专家?如何沟通协作?如何总结和传递经验教训? ·外化(Extern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比如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书面形式。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缺乏自动化的流程来捕捉隐性知识,缺乏贡献隐性知识的激励环境。 ·融合(Combination) 显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即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比如从多个来源收集、整理和学习知识,并获得新的发现,得到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大量知识被独占或隐藏,存在于不同介质中的知识难于整合,难于搜索。 ·内化(Internalization) 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即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比如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信息量过大,缺乏指导。 为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良性循环,必须保障以下几点: 1、必须创建公开透明和鼓励共享的企业文化。 2、必须有清晰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共享,而且用户能够从知识管理中获得直接的好处。 3、必须有高层领导的强大支持。没有领导的支持是很难获得成效的。4、必须给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等的重视,只关注其中之一也不会取得成功。2.2知识管理2.2.1什么是知识管理大部分人首先引入国外学者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提出的定义多达几十种,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讲述定义的角度不同,有的是从知识流转的角度,有的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有的纯粹从知识管理本身(即词语的表面意义) 来给出定义。个人认为知识管理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贮、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是一种致力于将组织的智力资产记录型信息和员工头脑中的智慧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的信息管理策略与理论。知识管理的内涵与范围:其内涵包括实施知识管理的人、知识管理的工具以及知识创新。范围包括知识的产生、知识的获取和整理、知识的转移、知识的检索以及知识管理工具的相关内容。知识管理的本质:大多数人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2.2.2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1、竞争加剧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 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2、顾客导向 :企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 3、工作流动性增强 :雇员的流动性加快, 雇员倾向于提前退休,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管理其所获得的知识,企业有失去其知识基础的风险; 4、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 :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由于竞争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由于模糊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动态的不确定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已成为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技能,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成为企业重要的稀缺资产; 5、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经营要求企业具有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知识获取、知识创造与知识转换的能力。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2.3知识管理的实施措施管理永远追求效益。如前所述,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对于企业而言,其任务就是产品的生产、营销,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高级的管理范式,知识管理也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任务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在企业内怎样运行,主要强调以下3条措施。1、积蓄高知识水平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理念通过知识将任务与人和谐地统一起来完成任务需要某种知识,而完成任务的人应该是该知识的拥有者( 因此实施知识管理首要的措施就是积蓄高知识水平的人才队伍,拥有了具备高知识水平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拥有持续的动态的竞争力,实现这一措施的具体途径包括从企业外部发现和引进人才,也包括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和挖掘,即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2、创建知识共享平台并鼓励员工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知识共享自人类社会诞生起早已有之,但高效的知识共享要建立在通畅的知识交流的基础之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并在飞速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必须创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知识共享平台或通道,如远程的电话、视频会议、局域网企业等,保障企业内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利用知识共享的另一个问题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无私的奉献给大家,积极参与企业的知识共享。3、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提倡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灵魂。知识管理的最高目标是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而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创造、丧失与再创造的动态过程,唯有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如新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推广等,企业才能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知识创新需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作为其孵化的温床。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团结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倡员工的知识创新,上述的激励机制同样可以作用于此。2.3企业竞争优势2.3.1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波特教授的三部著作的影响和推动,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但波特在他的著作和论文中,并未给出竞争优势的明确定义。个人认为所谓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依靠其资源,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品牌产品,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等途径,获取的在同行业中业绩出众的能力,或赚取的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能力,进而为相关利益主体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优势。2.3.2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特征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当前理论和产业界都普遍认为是由企业的知识决定的,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代表是哈耶克。哈耶克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知识集合体,是一个分布系统。企业通过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积累过程获得知识。新的知识逐渐融入企业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中,成为企业决定未来知识积累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知识存量和认识结构,又进一步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从而最终在企业产出及市场力量上体现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具有不断创新能力、难于模仿、可持续以及学习能力等四大特征。1、不断创新能力。不断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企业创新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等。各种创新都是企业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别,资源效用发挥程度上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决定的。能力差别实际上是知识存量的差别,能力是知识存量的外在表现,没有知识的支撑,能力就是无源之水。一个人不可能说出或做出他不知道的事情。企业也如同一个人一样,也不可能做出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市场机会和配置资源的办法。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就是知识和它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其他资源,如资金和设备,都不会带来任何独特性。2、企业竞争优势的难以模仿性。企业的存量知识可分为显性知和隐性知识两大类。而决定企业经营的难以模仿性就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不可模仿性突出表现在:(1)过程性。企业的隐性知识是伴随着某个过程的知识,是体现在实践中的知识。如果竞争者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是很难体验这种知识的存在,更不要说模仿。(2)完整性。企业中明晰的知识是与隐性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竞争对手只能模仿他们了解的明晰知识,而不能模仿他们不了解的隐性知识。(3)不确定性。某一过程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函数、某一方面的隐性知识往往就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但它常常被忽略,而使模仿失败。这种不确定性限制了模仿活动,保护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3、知识与竞争优势的可持久性。优势具有可持续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集中表现。知识产生的竞争优势可以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因为,知识是通过积累而获得并发挥作用的。知识的积累必须以知识存量为基础,缺乏相关的知识存量,企业无从习得和吸收其他知识,即企业的增量知识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存量知识,这就是知识的路径依赖性或历史依赖性。如果企业的某种存量知识使企业创造了竞争优势,那么这种竞争优势将随着企业增量知识的产生而得以保持,体现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或者竞争优势的自增强性。4、企业知识是认知学习的基础。企业的认知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学习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所得的经验中学习;二是某种专门技术知识的学习吸收。这两种学习的基础是企业成员个人的认知学习。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各不相同。知识存量不同,知识的吸收能力也就不同。由此,利普曼和鲁梅尔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来源于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的一种智力资本。上述分析说明了企业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其他资源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待续的竞争优势。因此,要构筑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是关键,同时,根据企业知识的活动和积累,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实行知识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有效进行,达到企业知识积累和创新的目的。2.3.3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根据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主要有两种途径:成本优势以及差异化。成本优势,指的是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加工生产、市场销售和广告策划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成本领先者,从而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取竞争优势。因为,企业只有设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使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与价格之家有较大的离差,进而使其在利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时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而创造出市场竞争优势。而提高成本优势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成本驱动因素以及重构价值链。差异化,指的是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的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和服务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成本的溢出价格超过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获取竞争优势。3 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3.1 知识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对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 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 知识将取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企业的竞争力源泉将从原来有形的物的形态, 转向无形的知识形态。只有那些能实现知识快速发明、创造和使用的组织, 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由此可见,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管理的竞争, 而知识管理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上。第二, 知识已经取代资本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和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成为提高投资回报率和员工工资水平的基础。知识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原因在于: 一是实现知识与所有权的转化, 不仅使有知识的人提高了投资回报, 而且也占有了资本; 二是实现知识与经营权的转化, 使最有知识和能力但不见得最有钱的人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 三是使企业通过知识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精神等智力资源的增值获得比单纯的资本投资更大的回报。因此, 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 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传播、使用知识的能力, 正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 企业加强对知识的管理势在必行, 企业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第三, 知识成为现代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要素表现为土地和劳动。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 生产要素主要表现为资本, 其中,资本要素在生产发展、企业竞争过程中处于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深化, 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 生产要素的内涵与外延都大大扩大, 不仅原有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技术、知识含量大大提高, 而且知识已经作为一项独立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第四, 知识创新在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知识创新则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的有效结合, 它表现在技术上有改进,经济上有效益。由于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与技术扩散的加速, 造成产品和工艺的趋同化。为了提高竞争实力和实现持续发展, 企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企业管理就是建立在充分利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联系, 加强知识联网,加快知识流动, 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第五, 知识管理可以使现代企业更好地发挥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信息管理的作用。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 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 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 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 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 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 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 的共享, 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 以赢得竞争优势。因此, 进行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信息管理和以此为基础的知识管理。3.2 提高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途径在上文中我们认识到,成本优势与差异化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如何利用知识管理获取成本优势与如何差异化呢? 第一, 利用知识管理提高成本优势根据波特理论,主要是运用知识管理控制成本驱动因素以及重构价值链。一方面,成本驱动因素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例,主要包括包括: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若能运用知识管理控制好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就能比竞争者更好地获取成本优势。例如:企业要想通过兼并、拓展产品种类,扩大市场或营销活动来增大规模,降低成本,那么企业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首席知识官(CKO)的协调配合下,把各自对这种决策的认识相互交流,分享(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然后决策采用是否在现有区域的的规模上进行扩张还是入侵一个新的地区来扩大全国规模,或者进行其他决策,但不管怎样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是企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又如,企业要想保持学习专有,保护专门知识的后向整合,如自己制造或改造生产设备等取得成本优势,那么企业可以与相关知识人员签订契约,要求为企业保密某些专有知识,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相对于其它企业来讲是保密的,属于内部知识,不可外泄的,一旦为同行企业所掌握,那么这个企业将会失去原有的成本优势,甚至可能被其它企业赶超。这都属于知识管理的内容。 另一方面,重构价值链。波特认为,企业相对成本地位的变动,最常见的来源是与竞争对手所采用的价值链有显著差异。因此,企业可以采用知识管理,对同行企业所采用的设计、生产、分销或销售产品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再进行创新,产生与别的企业有所不同、效率更高的方式,即重构价值链,以获取成本优势。这中间就包括了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创新等,也包括对专有知识人才的管理,将这些企业特有的知识转化到价值链上,就形成了成本优势。这是通过知识管理所获得的。第二,利用知识管理形成差异化。企业形成差异化,波特给出了两条路径,一条是可以通过正在开展的价值活动使企业更具独特性;一条是用某些方法重构企业价值链而增进独特性。具体讲,包含有以下几种途径:·增加独特性来源。包括在价值链中增加经营差异性的来源;使产品的实际使用与使用意向一致;用价值信号加强使用标准的差异性;将产品与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增强经营的差异性·差异性成本为优势。包括发掘经营差异性所有廉价的来源;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将经营歧异性的成本最小化; ·重视经营差异性的形式,应用具有成本优势的方法形成经营差异性;在不影响买方价值的活动中减少成本。 ·改变规则以创造独特性。包括提高决策者的作用,使企业独特性更有价值;揭示未被认识的购买标准;优先对买方和销售渠道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 ·以全新方式重构独特价值链。设想新价值链是一个过程,一般需要涉及的领域有:一种新的分销渠道和销售方法;向前结合以替代买方功能或销售渠道;向后结合以控制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采用全新程序的技术。在这些途径中,我们都可以采用知识管理进行优化,企业需要组织专门的人才进行学习、交流,将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的显性知识进行创新,这是形成差异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然后企业需要将知识进行管理,整合到产品或者服务中,最后形成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3.3知识管理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3.3.1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随着从规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知识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管理和竞争优势之间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厂商通过组织学习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知识管理为厂商创造新知识,然后整合到产品或服务中,产生规模回报递增效应,最终提高厂商的竞争优势。反过来,厂商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后,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更大,可以加大对知识管理的投入、为组织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因此,这种知识供应网络反映了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竞争优势知识输入整合到产品中创造学习环境促进图1、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知识管理和竞争优势之间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用一种知识应用网络模型来描述,如图2所示。当进行组织学习时,厂商通过投资学习、向别人学习和边干边学三种方式来获取知识。然后,所有的知识都被整合到知识库中。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厂商关注知识创造、知识保持和知识转移三种知识管理活动,以便创造新知识。最后,所创造的新知识被整合到产品或服务中,使厂商的设计和技术开发、制造和配送、物流以及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知识供应网络由供应链、设计链和市场营销链组成,同作用于营销、设计、和交付产品及服务给市场客户。投资学习向别人学习边干边学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保持知识转移设计和技术开发竞争力制造和配送物流竞争力市场营销和服务竞争力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竞争优势输入整合到产品图2、知识供应网络模型3.3.2知识管理作用的具体流程1、组织学习厂商组织学习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企业信息入口(EIP)被看成是知识社区,其中每个成员(知识员工)获取知识主要通过三种学习过程,即投资学习、边干边学和向他人学习。通过这三个学习过程,每个知识员工获得与其任务相关的专门知识,或者建立新的前提条件来推翻已存在的前提。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知识员工需要追踪和分析所有可得到的信息和显性知识,通过搜寻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外部因特网来获得这些信息和知识。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软件等实用技术为从信息中获取知识提供了有效手段。最后,知识获得由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来系统引导,形成知识流,被集中到EIP,最终被整合到知识库中。2、知识管理基于知识观的理论指出,合作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厂商的雇员、业务部门和商业伙伴之间创造、协调、传递和整合分布的知识,从而形成厂商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管理关注知识在组织内如何创造、保持和传递,是一套新兴的组织设计和运营过程。·知识创造组织的知识由先前储藏的信息和从环境中提取的新信息来积极地构造,通过社会的协作过程创造新知识。知识创造实体包括个人、集体和组织。严格地讲,知识是个人创造的。离开了个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创造知识。组织支持具有创造力的个人或提供个人创造知识的环境。知识创造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典型的商业条件下,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创造新知识的关键过程。当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较低水平的知识创造实体到较高水平的自动提升时,出现知识创造的螺旋运动。这种知识螺旋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来完成。即组织通过知识SCEI的模式螺旋循环,使知识在隐性模式和显性模式之间进行转换来创造知识。例如,个人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会作用导致知识创造。当员工和外部共享其隐性知识时,其他员工因此行动,形成新的经验和隐性知识。然后,这些员工反过来又和他人共享。每一个创新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知识创造的机会,丰富有关知识的存储,产生知识溢出。这些知识溢出在开发相关的技术中创造回报递增,导致零部件和子系统的模块化。这种基于兼容性和共同标准的模块化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知识保持知识保持包括组织在知识库中存储其需要保留的重要知识,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准确找回。知识的存储能力是组织记忆、存储和再使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包括组织的日常运营和支持员工的智力资产的绩效结构优化。个人能拥有高水平的知识,但如果组织的系统和追踪其行动的方法不行,整个知识资源将发挥不出其潜力。知识储藏能力为组织拥有,当雇员离开时由组织保持。在构造知识存储系统时,要着重考虑信息如何由不同人员团体来找回,并允许围绕所需知识、工作目标、用户专门技术、知识的使用和位置(信息储存在哪里)进行分类。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查询语言、文本索引、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和文档管理等处理技术,可以使组织对过去的知识有效地存储和访问。·知识传递知识可以在个人之间传递,也可以在个人和组织或组织之间进行传递。有专家认为,有三种因素影响知识的传递,即知识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关系的好坏、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以及吸收能力。例如,单位或组织搜寻和吸收知识的能力要么促进知识的传递,要么阻碍知识的传递。当一个人在两个单位之间流动时,其在一个单位获得的经验影响在另一单位的工作,这时,知识跨过组织传递。厂商内或厂商间的知识传递涉及到制度的、电子的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知识的移动。知识传递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好的途径是通过系统的转换,即创造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显性知识可以通过IT系统共享,而隐性知识最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共享。组织通过书面的沟通、培训、会议、内部文档、岗位轮换以及顾问指导等形式有意地传递知识。工作流、工作组件、数据库、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视讯会议、电子公告栏、论坛、目录、列表服务器和图形应用软件都是知识传递的一些关键应用技术3、企业竞争优势应该指出的是,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创造、知识保持和知识传递三个过程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协调的,它们都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传递知识可以导致新知识的创造,而新知识最终以专利形式产生,在应用过程中经过整合来指导行动。通过知识管理而形成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设计和技术开发竞争力;制造和配送物流竞争力;市场营销和服务竞争力这三个方面。4、结论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知识管理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运用与价值转换。通过大胆的创新与不断的创意,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仅仅有知识,不足以实现企业的优势,必须对其有效管理;不立足于知识的管理也不会成为促使企业获得优势的管理。只有知识与管理有机结合的知识管理才能使企业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使企业立于竞争优势地位。参考文献1 高筠燕 姚益龙 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J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42 程水香 简析企业竞争优势与知识管理 J 企业经济 2004,123 波 特 竞争战略,三联书店,1988年4 朱卫卿 立足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优势 M商场现代化.经营管理 2005,25 陈书华 论企业知识管理 M企业技术开发 2005,76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7 周晓东 项保华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M企业管理 2003,68 王艳 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M广西社会科学 2003,89 嵇国平 孟鹰 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回顾及研究趋势 M商业研究 2006,1110戴德安 知识管理的三种优势 M中国保险报 2000,811赵焕焱 知识管理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 M中国信息报 2008,412海燕 赵玉东 知识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M 2006,1113野中育次郎, 竹内弘武.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M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32221.14 Szulanski,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Analysis of Stickiness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HumanDecision Processes,2000,82 (1):9-27.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离别在即,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生我者父母。感谢生我养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你们,为我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是你们,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育我成才者老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永峰老师,这篇论文是在李老师的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完成的。李老师渊博的学识、温文儒雅的性格、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都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为这篇论文的完成给了我许多帮助的同学赵永红、陈宝祥和郑国维等,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感谢我的同窗们,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了我的无私的帮助和无限的乐趣,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随着毕业,各奔前程,请大家珍重,勇往直前!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所有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过我的同学们!-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