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52496524       资源大小:245.7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联系文本,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联系文本,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过程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南宋的钱良臣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这涉及避讳问题,什么是避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二)研习过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博大精深,包括文化地理、立法乐律、典章制度、文化典籍、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经难于理解。但这却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所必备的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常识不仅可以为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带来方便,更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1天文地理欧洲人将天上繁星分为十二个星座,如金牛座、山羊座等,而我国古人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一)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北方玄武之象南方朱雀之象西方白虎之象 东方苍龙之象(二)分野春秋战国时期,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之句,以星衬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练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地理术语)(二)纪年纪时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是人类最大的表盘。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既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1 古人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天干-地支-2 古人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以示区分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3 古人纪日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叫朔,每月-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叫晦。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4 古人纪时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五更报夜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 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 19-21点 21-23 点 23-1 点 1-3 点3-5 点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天色纪 夜半 鸡鸣 平明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时地支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现代纪 23-1 1-33-55-77-9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时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练习A 日中,表时间,中午 12 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 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C 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 60 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D 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三)姓名字号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在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逐渐不分,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了。(1)姓名字号欧阳修,-永叔,-六一居士,-文忠。(2)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一个人有了谥号,就等于在名字之外有多了一个别名了。谥号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3)皇帝的庙号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例如汉武帝曾经改元为元光、元朔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以后的嗣君则称为()等等(4)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肖、愚、鄙人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5)敬称。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6)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表明职业。(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7)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空字等办法来回避。如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中“人”本应为“民”,这是在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除了避君讳外,文人还避家讳,有的还避圣讳。练习判定正误1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2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3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4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5“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设计意图:学习姓名字号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广泛,需要加强记忆)(四)礼仪制度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宾礼: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1 礼俗坐、跪、跽、箕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直身为(),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又叫长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表示傲慢的态度。婚礼女子出嫁叫“-”,回家省亲叫-,而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六礼”。举行婚礼时,夫妇在青布帐篷里交拜,这帐篷叫青庐。2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其次是-,再次是-,最卑是-。3 科举制度科举前的汉代察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荐【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由隋朝开始,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乡试】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正榜所取的叫(),第一名叫()。【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试由礼部主持,录取三百名为(),第一名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鼎元),第二名称(),第三名称()。4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迁升,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练习判断正误1“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2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3“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4 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5 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6“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设计意图:体悟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指导)(五)课堂总结通过对古人称呼的探究,我们明白了,字号等称呼或寄托了亲朋好友殷切的期望,或彰显了崇高的灵魂,或抨击了丑恶的行径,或肯定了不斐的成就,同时也为我们阅读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作业作业文化常识练习 1-10板书板书古代文化常识一 天文地理二十八宿分野二纪年纪时古人纪年古人纪月古人纪日古人纪时三姓名字号(1)姓名字号(2)谥号(3)皇帝的庙号(4)谦称(5)敬称(6)特殊称谓(7)避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亮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缺点缺乏对学生的活动的肯定,表扬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