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建立 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52504812
资源大小:281.2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建立 教学设计.pdf
第第 1111 课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建立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建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第 1111 课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教学目标通过综合文字叙述和图片.地图,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通过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并为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提供反面教材,总结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通过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二世而亡,以及西汉初期统治者因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史实,认识农民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难点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思考其中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国历史的真正推动者。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回顾秦朝的功绩,感叹其二世而亡,借阿房宫赋杜牧对秦朝灭亡的评价,认识民心在秦汉朝代更迭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新知探究子目一失民心,秦灭亡第 1 页 共 7 页1.归纳秦朝灭亡原因(1)教师展示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学生通过手机扫码,网上作答的方式,归纳秦朝灭亡的原因图片一文字史料“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刑法志图片史料黥刑.五马分尸.斩趾的情形图片二“收泰半之赋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图片史料百姓吃草根树根.人相食的状况图片三根据教参归纳“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筑长城,建宫殿.修驰道.决防川,征用百姓 500 万人,占总人口 25,全国劳动力的 70”并展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景象图片四文字史料秦二世继位后,“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史记李斯列传图片史料赵高指鹿为马.刺死蒙恬和扶苏的情形(2)教师网上回收学生答案,归纳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设计意图四组图片从兵役和赋役沉重.赋敛过重.严酷的刑法.秦二世的暴政统治四方面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可见秦朝的暴政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通过论从史出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1)教师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学生根据图例回答起义的队伍有哪几支学生回答陈胜.刘邦.项羽三支起义军设计意图教师指导识图,使学生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并对起义队伍的规模有整体的印象。第 2 页 共 7 页(2)欣赏课本剧陈胜吴广起义,注意归纳历史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设计意图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认识。(3)根据课本剧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陈胜吴广起义”剧本,展示答案,通过归纳历史要素,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教师回收答案,归纳总结时间.地点.口号.政权.结果.意义。设计意图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故事,强化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捕捉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陈胜吴广起义是本课的重点,课本剧和完成剧本的设计,完成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归纳的过程,在理清基本历史要素的基础上,分析起义爆发的原因,理解农民起义与秦短命而亡的因果关系,认识到民心的重要作用。秦实行暴政不得民心,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过渡贾谊在过秦论中感慨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人发动起义,整个王朝都崩溃了,是因为秦的统治者没有施行仁政,从而失去民心,那么民心对于一个王朝的建立,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子目二得民心,汉建立1.将楚汉之争有关故事,以时间顺序排序学生白板操作,将与楚汉之争有关的三个故事“巨鹿之战”.“鸿门宴”.“乌江自刎”按照时间顺序排序设计意图互动式白板,将信息技术与历史第 3 页 共 7 页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述楚汉之争故事学生详细讲述“巨鹿之战”.“鸿门宴”.“乌江自刎”三个故事,教师同时展示三个故事的过程图片。设计意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楚汉之争的始末,并通过故事讲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成语对应故事连线学生白板操作,将“巨鹿之战”.“鸿门宴”.“乌江自刎”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连线。设计意图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历史背景,会让成语也变得生动起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架构新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4.分析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教师展示故事图片项羽逼走功臣,坑杀二万秦军,火烧秦宫;刘邦进城秋毫无犯,提出“约法三章”学生回答书中想一想问题,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项羽临死前所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不是上天注定,而是他咎由自取。刘邦的获胜,是因为他“得民心者得天下”。设计意图学生对比分析,直观理解项羽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心在王朝的建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理解本课难点中国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最根本力量打下基础。第 4 页 共 7 页5.知道西汉的建立教师列出王朝建立三要素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学生根据教材,归纳回答。设计意图熟悉教材,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过渡得民心的刘邦最终赢得了楚汉之争,建立了西汉王朝,此时这个新的王朝经济状况如何呢该如何去治理它呢子目三赢民心,谋发展1.知道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1)史料分析原因教师根据史料汉书食货志“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提出问题汉初的经济情况如何,造成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出,汉初的经济萧条,造成这种经济状况最直接的原因是秦末的农民战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2)根据秦朝暴政表现,列举刘邦休养生息的措施教师出示本课已总结过的秦朝灭亡原因兵役负担重.赋役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提问“汉高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对应回答汉高祖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罢兵归田.轻徭薄赋.减轻刑法.与民休息政策设计意图认识到汉高祖的措施,实际是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将民心这条主线贯穿本课,让学生逐渐理解民心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3.了解文景之治(1)了解文景之治的措施学生观看“文景之治”视频,并结合教材,归纳汉文帝.汉景帝的惠民措施设计意图视频更加直观的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措施,并会通过教材提取有效第 5 页 共 7 页信息,感受惠民措施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处处体现出本课的主线“民心”。(2)知道文景之治的表现根据史料汉书高帝纪.太平御览卷三五对比分析,粮价极速下降,认识到经济的繁荣。(3)认识到文景之治的影响 a.通过史料史记记载“(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朽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学生对比汉初经济状况,分析出为汉武帝时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b 通过西汉疆域图.科技文化成果图,可以看出文景之治为汉朝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史料,以论从史出的方式介绍文景之治,有理有据的证明了文景之治与民休息的政策,为汉代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学生认识到好的政策,一定是有益于人民的,民心所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课堂小结1.纵观本课历史人物,小组讨论网上投票在推动秦朝灭亡,促进汉朝建立的过程中,谁起到的作用最大(1)杰出的君主(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2)人民群众(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中国普通百姓)设计意图“思考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国历史的真正推动者。”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白板互动投票,教师直观接收学生反馈,可针对学生不理解问题进行具体解答,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对于国家的贡献是外显的,中国人民才是决策的真正实行者。第 6 页 共 7 页2.列举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四个方面图示总结(1)中国人民是中国文明的创造者,在科技文化方面硕果累累;(2)中国人民是盛世年华的见证者,中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3)中国人民是保家卫国的英雄,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4)中国人民是新时代的开拓者,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设计意图通过事例学生更加理解,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是普通而伟大的中国人民,突破本课的难点,也让学生更加理解了秦灭亡的原因和汉朝与民休息政策的由来,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希望他们讲我们的传统和精神一代代的传递下去。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