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桑迎春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教材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针对这一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故事引入、数学试验法和小组探究的方式,从而引入“体积”概念。再通过两个长方体大小的比较,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具、模型、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晰的表象。再通过交流估计一些物体的体积要用哪个计量单位比较合适以达到运用的目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比较合适的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四、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五、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玻璃杯2个、小石子(若干块)、粉笔盒、鞋盒、火柴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绳子搭建的1立方米正方体1个。七、教学过程(一)建立体积概念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师: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为大家讲讲?(学生讲故事时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思考:乌鸦为什么喝到水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设计意图:用“乌鸦喝水”的课件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到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是空间概念。)2、动手实验 引出概念(1)  教师演示实验师: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几块小石子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先让学生猜想结果,再做这个实验验证)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更进一步感知到了体积是空间概念。)(2)引出体积概念师:同学们,请大家把书包从抽屉里拿出来,用手在抽屉里摸一摸,左右活动活动,说说有什么感觉?生摸并说感觉。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活动活动,现在又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教师指出:像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让学生进行辩论。课件出示电视机、影碟机、手机,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学生回答)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说一说:自己见过的体积最大和最小的物体(如房子,高楼大厦,火车,大山,针尖,芝麻,蚕卵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大和最小的物体,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物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同的,体积是有大小的,为下面体积单位的引出做好了铺垫。)(二)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课件出示下图) (不好比较)教师说明:看来也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三)认识体积单位    师:我们已经知道长度单位用1厘米,1分米,1米的线段来表示,面积单位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来表示,现在请你猜一猜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要想清楚地表示物体体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单位,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将学过的方法迁移运用过来,用以解决新的问题。)这个猜想对吗?(教师拿出棱长是1cm、1dm的正方体模型学生观察,引出体积单位并说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1)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请学生比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各小组拿出标准的正方体模型对照谁比划的更准确些)。 (2)教师出示火柴盒和鞋盒,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的体积分别用什么体积单位来表示,大约是多少?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如一个指尖、一粒蚕豆、一个骰子等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一个粉笔盒、一个魔方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3)感知 1立方米有多大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的大小吗?这里有一个用绳子搭建的棱长1米的正方体,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空间有多大呢?学生演示,请学生估计1立方米的空间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学生(并验证)。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4)小结: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都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设计意图:通过猜测、验证、比划、交流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四)巩固应用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和讨论交流,又知道了不少知识,下面我们去智慧屋挑战一下吧。1、填一填。(1)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2)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20( )。 (3)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2、连一连。3、数一数。(设计意图:这些例子基本上是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五)引导反思,总结收获大家这节课学生了不少东西,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六)实践作业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不同的几个长方体,并研究一下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在巩固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学习做好铺垫)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积”是一个新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生疏。因此本节课的引入也很关键。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化,形象化的情境中感悟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从放入石头后水面上升、把书包放进抽屉后再把手伸进抽屉活动不方便,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实例。从实例在提取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动手操作,探究感受新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他们观察,大胆猜想,积极实验验证,比划,知识便自然地生成,从而使学生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晰的表象,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比较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