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备考2022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x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必背知识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达乌鞘岭(祁连山东麓),南到秦岭,北抵长城脚下。行政上包括山西、陕西两省的大部分和宁夏的南部与甘肃省的东部。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黄土堆积区。2、传统的生活与黄土文化 1)曾长期处到半农半牧状态,人们生活简单,种植小米(谷子),居住窑洞。山西人喜食醋。 2、陕北的信天游音乐、安塞腰鼓、剪纸和,是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原因: 黄土高原土质结构疏松;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但夏季多暴雨;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有塬、峁和梁三种) 历史上长期的开垦和不合理的农牧方式,导至地表植被稀少,黄土裸露。 后果: 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广种薄收。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巨大,在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极容易泛滥决口和改道,形成“害河”。4、黄土高原的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工作 1)广泛的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 2)小流域治理模式: (如右图所示) 在沟谷建挡土墙,防治崩塌。 在陡坡地上种植生态林或者苹果.枣.杮等果木以增加农民收入。 把缓坡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梯田,以保证粮食生产。 3)对于生态极度恶劣的地区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安置。 4)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二、专项训练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组 B组 C组 D组3.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4.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 B C D5.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6.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 垦荒造田7能够正确反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A B C D8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 B C D9.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10.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图示地貌名称为(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坡1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崩塌 涝灾 洪灾 滑坡A B C D12读下列四幅我国不同地区景观图,回答问题四幅景观图所在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A B C D13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C历史悠久,战争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1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 )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1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资源过度开发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生态恶化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自然灾害频繁16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A B C D17某地民歌歌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是因为( )A横断山区山高路远 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C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18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 BC D19“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B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20.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22读下图,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山脉为东西走向B.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D.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3读下图,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一秦一太原 B.一鄂一武汉 C.一渝一重庆 D.一宁一兰州24.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洪涝灾害频发 D水污染严重25.“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A上海 B山东 C山西 D四川26.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A地面坡度大 B黄土土质疏松C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27.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 )A.太行山 B.大兴安岭 C.贺兰山 D.武夷山28.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A.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B.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C.黄土峁、黄土塬、黄土梁D.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塬29.读下图,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30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31我国“吃小米、住窑洞、唱信天游”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二、综合题32.读图下面三幅关于黄土高原的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东起E 山,西至乌峭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D (山脉);(2)黄土高原为我国 最严重的地区,其中自然原因有:植被 、降水 、土质 等;(3)图中A处为 ,B处为 ;(填写省级行政区全称)(4)因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汇入,使得 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高原,B 山脉,C 山脉,D 河。(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 带;从四大区域的位置看,位于 地区;从地势三级阶梯看,位于第 级阶梯。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些耐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有时,居民的饮用水供应也很困难。材料二:黄土高原有暴雨时,又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农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破坏。(1)通过材料一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经常遭受旱灾,会导致 紧张。(2)通过材料二可知,有暴雨时,黄土高原又会发生 灾害,还会引起 、 、 等灾害,带来的危害是 、 、 常遭到破坏。(3)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陡坡建梯田 B缓坡全部退耕还林还草C全部退耕后种树 D合理放牧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丁坡度最大,植被最少水土流失最严重。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植被: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土质: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坡度: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2.答案:B解析:分析:第I 组,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组,地表植被覆盖越差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I组,降水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V组,沙土比粘土水土流失严重。3.答案:B解析:分析:第I 组,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组,地表植被覆盖越差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II组,降水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IV组,沙土比粘土水土流失严重。4.答案:C解析:答题时不认真审题,未看清题 目要求,把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回答成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二方面回答。5.答案: D解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措施是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6.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黄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平地少斜坡多。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垦荒造田不属于自然原因。7答案:B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人地关系的因果联系。人口增长,造成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为此,人们就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这样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结果就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8答案:B解析:在黄土高原进行生态治理,一方面要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修梯田筑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开垦坡地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把耕地承包给个人建立水果基地能够增加地面植被,有利于生态建设。9.答案:B解析:答题时不认真审题,未看清题 目要求,把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回答成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二方面回答。10.答案:C解析: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上的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11.答案:D解析:黄土梁坡度较大极易发生崩塌、滑坡自然灾害。12答案:B解析:世界各地景观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因黄土的疏松直立性质,就地取材,开挖了窑洞。图中为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3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故选:A。14答案:C解析: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而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故选:D。15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人口过度增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6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为减少水土流失要退耕植树种草,在黄土高原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湖泊星罗棋布的高原是指青藏高原。17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其地表景观是沟壑纵横,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故选:D。 18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的名称。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故选择:C。19答案:A解析:“黄土地”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它位于第二级阶梯,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该地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该地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0.答案:A解析:图中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太行山是二、三阶段分界线;祁连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长城是农区与牧区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1.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目前千沟万壑的外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形成塬梁峁独特的地貌类型;水资源紧张,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谷子是主要粮食作物;信天游是当地传统文化,锅庄舞是藏族舞。22答案:D解析:图中山脉为秦岭,为东西走向,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23答案:B解析:是山西省,是湖北省,是四川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行政中心是太原,湖北省的简称是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是宁,行政中心是银川。一晋一太原,一鄂一武汉,一川或蜀一成都,一宁一银川。24.答案:B解析: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5.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土壤呈碱性,人们吃醋以中和。山西以能“吃醋”闻名。26.答案:D解析:地面坡度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这些都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27.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28.答案:C解析:在黄土高原中部,分割比较完整宽阔的高原面,称为“塬”。在高原边缘地区,一条条狭窄的山梁,当地称为“墚”;有的只剩下一个个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29.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跨越山西省的全部和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大部,兼有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区)一隅,纵横七省(区)。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30答案:D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1答案:C解析:窑洞是黄土高原具有区域特色的代表性建筑。32.(1)太行山 秦岭 (2)水土流失 稀少 集中 疏松 (3)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西省 (4)黄河33 (1) A内蒙古高原,B太行山脉,C秦岭山脉,D黄河。(2) 太原 呼和浩特 郑州 西安 (3) 暖温带 北方地区 二34. (1) 水资源紧张 (2) 洪涝 泥石流、滑坡、塌陷 农田、住房、道路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