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docx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2022江西南昌江铃学校月考)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它曾经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这里所说的文明()A.被称为哈拉帕文明B.是雅利安人创造的C.是佛教文化的代表D.属孔雀王朝的遗存2.(2022河南鹿邑月考)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A.由雅利安人建立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首都是华氏城D.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知识点2森严的种姓制度3.(2022江苏金坛期中)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一个高度分层的社会出现了。印度社会被分成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盘踞精神领域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4.(2022独家原创)“印度宪法之父”阿姆倍伽尔出身“贱民”家庭,一生致力帮助“贱民”群体摆脱种姓制度的束缚。下列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第四等级首陀罗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不同等级的人可以通婚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A.B.C.D.知识点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5.(2021安徽谢家集第一次联考)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A.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B.世间众生平等C.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D.世间一切皆苦能力提升全练6.(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19,)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7.(2021江苏徐州中考改编,22,)“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C.西周的分封制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8.(2022山东青岛六十三中期中,4,)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下面哪一句台词是错误的()A.“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史料拓展全练拓展释迦牟尼创立佛教9.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 因此,许多低种姓的艺人、剃头匠和工商业者成为佛教信徒,被奉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原本是首陀罗种姓的剃头匠。王新有印度佛教兴衰进程中的政治因素研究史料二于一切众生身平等心,于一切众生业报平等心。大方广佛华严经问题结合两则史料,谈谈佛教为什么能受到低种姓民众的青睐。素养探究全练10.种姓制度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进行深入的了解。【历史解释·了解制度的形成】材料一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以后,自以为他们的文化比被征服的具有悠久文化的达罗毗荼人要优越得多,无形中在两族之间形成一条宽阔的鸿沟,这种种族间的相互冲突使种姓制度的产生具备了土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中的四个等级。【史料实证·认识制度的特点】材料二以下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一些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吃。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历史解释·反思制度的影响】材料三印度独立以来,种姓制度的残余继续在社会中顽固存在。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指出,应该从教育体系入手,培养儿童的平等观念,彻底解决高种姓人对低种姓人的歧视。材料四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在2006年9月14日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此举旨在消除种姓歧视。(3)材料三、四反映了当今印度为消除种姓制度的残余采取了什么方法?(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今天印度为什么要消除种姓歧视。答案全解全析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过关全练1.A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故选A。2.D除印度半岛最南端外,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盘踞精神领域。故选A。4.B在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第四等级首陀罗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表明佛陀反对“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造成的不平等,主张世间众生平等。故选B。能力提升全练6.A依据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7.A题干材料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故选A。8.D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国王虽然“把持军政大权”,但是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所以“国家唯我独尊”的表述错误。故选D。史料拓展全练9.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解析史料一反映了佛教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史料二反映了佛教“众生平等”的主张,这是佛教受到低种姓民众青睐的重要原因。 素养探究全练10.(1)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2)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一种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3)重视国民的平等观念教育;奖励不同种姓的人通婚。(4)种姓歧视会加深社会矛盾,给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可分析材料二内容,然后归纳出种姓制度的特点:材料内容特点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吃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第二小问,种姓制度的实质可根据施行该制度的目的进行分析。(3)分析归纳材料三、四即可得出答案。(4)从种姓歧视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分析即可。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