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8.2)--中医饮食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pdf

    • 资源ID:52733988       资源大小:183.7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8.2)--中医饮食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pdf

    本草纲目 说醋具有酸、苦、温、无毒的气味。大概从汉代起醋入药使用,名为“苦酒”。醋在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在于药物的炮制,以改变其药性,比如醋柴胡等。清乾隆四年京师太医院集中全国名医,为治疗宫妃郁血症而炮制的“定坤丹”,其中所采用的二十多味中药,都是用老陈醋炮制的。著名医学家华佗、李时珍、陈修园等人对食醋的治病、保健、调味等功效进行过论述。醋有“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消毒。散瘀血,治黄疸、黄汗”的作用1,本草纲目 中记载了用醋治疗“身体卒肿”、“白虎风毒”、“霍乱吐利”等病的药方三十多个。多食醋也会损人肌脏。李时珍说“酸属木,脾病毋多食酸。酸伤脾,肉而唇揭”3。国际上近来对醋的保健作用也有很多研究。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帮助消化、抗衰老、杀菌、软化血管等作用。醋的美容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 4关于酒与醋的文化意义酒自从出现之后,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被赋予精神文化的作用。东汉王粲在 酒赋 中称酒能“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致子弟之孝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交往之主宾。既无礼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因”。东晋刘惔在 酒箴 中赞扬酒具有“作酒于社,献之朋辟。仰郊昊天,辨定宾主。啐酒成礼,则彝伦攸叙”的功用。酒具有高居庙堂朝会之所的高贵身份地位,各种祭祀仪式都要用酒来表敬意诚心。无论是国家大事,或民间小事、婚丧嫁娶,也都离不开酒,形成了酒的礼仪,如出师酒,庆功酒,满月酒,喜酒等酒礼。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浸润在人们的生活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酒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如鸿门宴、杯酒释兵权。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也与酒有着亲密的关系,“王羲之兰亭流觞”的文人雅集,“竹林七贤”的狂放不羁,“文君当垆”的爱情佳话,“斗酒百篇”的诗仙李白。历史上与酒有关的诗词歌赋、成语典故不胜枚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珍重主人意,酒深情亦深”,“看惯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的深情厚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的人生喟叹,“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情感宣泄。酒有能给人带来的生理上的快感和使人暂时从焦虑情绪中解脱出来的神奇功效。酒在美化生活,激发情感的之外,也随之而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其中不乏“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高阳酒徒”“酒色之徒”“酒囊饭包”“酗酒滋事”。当今社会在一些重要的宴饮聚会中,酒起到增进友谊、活跃气氛的催化剂作用,其文化意义进一步加强;而醋的作用则往往可忽略不计。醋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历史上与醋有联系的成语典故很少也都以贬义居多。如醋意(出自红楼梦);吃醋(出自唐人张 朝野佥载 )。“醋海翻波”“拈酸泼醋”“酸文假醋”等成语也都充溢着浓浓的酸味。参考文献:1张其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长弓 国艳 中国酒文化大观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3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55护理与食疗收稿日期:2010-04-02;修订日期:2010-07-20作者简介:岑沅萍(1962-),女(布依族),贵州兴义人,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主管护理师,主要从事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工作中医饮食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关键词:中医;辨证食疗;护理DOI 标识:doi:10 3969/j issn 1008-0805 2012 03 123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3-0781-02中医饮食护理,通过辨证选择食物、饮食禁忌、饮食适量,软硬相宜、因人施食、因时施食、因地施食等中医食疗方法促进病人康复。用于防治多种疾病,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体质康复,收到很好效果,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辅助治疗方面临床意义非常重大。下面就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作用和应遵循的原则作些探讨。1 1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能维持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 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周身无灾,保持健康。饮食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一种不同病况对饮食的取舍,无论主观是否存有意识,都是一种实际存在的选择。这种选择会在患者治疗中影响其进程的差异性。所以,自觉与不自觉地实施饮食护理是其客观存在,作用与反作用是其主观的区别,这就是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2 2中医饮食护理的临床作用及意义2 2 1 1补精益气补精益气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素问藏气法讨论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 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在用药除去大部分疾病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2 2 2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济生方宿食门 中说的:“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瓜果菜,停蓄胃脘,遂结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痢;187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3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3 期久则积聚,结为癥瘕,面黄嬴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说明了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当然也可因偏食或摄入不良而致病。2323辨证食疗辨证食疗 有的放矢地结合病类、病情、病状、病程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中医饮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或是巩固、改善疗效,反之,则会影响或是延误病情的治疗。如:在 1 例外院手术的慢性阑尾炎伤口一月未愈病例中,转来我院后,我们用中医饮食护理配合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实施,以最佳食疗手段,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促进其体质康复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効果,对于病情的巩固和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们选用糯米作为基料,辅以大枣、莲子、花生仁衣、新鲜蚕豆叶汁及包菜汁熬粥,因为糯米、大枣、莲子、花生仁衣及蚕豆叶汁和包菜汁有收敛、止血、补中益气、温中祛寒、治脾胃气虚或胃阳不足之功效,且也能较好地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促进了病人术口愈合康复的有效性和时间性,病人经过中西结合治疗十天术口愈合,调理一周康复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饮食要点,促进其体质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3 3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3 13 1辨证选择食物辨证选择食物 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利用食物的食性调整人体阴阳的不平衡,使其恢复健康1。3 1 13 1 1四性四性 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的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由于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选用于热证,如粮食中的陈仓米、小米、高梁米、大麦、苡仁、赤小豆、绿豆等;凡属热性温性的食物,同样具有温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黄米、小麦等甘温食物,可选用于寒症病人。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症,可用葱、韭、姜、蒜、辣椒等辛热之品,以达健脾通阳温中之效。而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性味多偏寒凉,多有清热解渴之效,可选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3 1 23 1 2五味五味 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 中又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如辛味,有能宣散、行气血、能润之功效,对于表寒证及气血阻滞病证应注意选用之。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在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虚证时可用甘味缓和疼痛。如糯米红枣粥可治脾胃气虚或胃阳不足;糯米酒加鸡蛋,煮熟后食用以供产妇补益等,均取糯米、红枣之甘味,再合其温性,而求其补气、温阳、散寒之功效。又如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阳虚不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病证。再如苦味,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多用于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症。例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即取其苦能清泄之功,而达到清热、明目、解毒的目的。常吃苦瓜,对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肿毒等证极为有利。同样,咸味有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作用。用治热结,痰核,瘰疬等病症。此外,食物性味之偏,它们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如 素问宣明五气篇 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总之,在选择食物时,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3 23 2饮食禁忌饮食禁忌 在饮食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医学六要 对血证饮食禁忌强调“血证不断酒色厚味,纵止必发,终成痼疾”。其它如黄疸忌食油腻;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肺痨、痔疮、痈疖忌食燥性食物;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等经验,均应在饮食护理中加以运用。此外,饮食禁忌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注意食物与药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如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还有习惯服蜂蜜忌葱,白术忌桃、李,鳖甲忌苋菜,荆芥忌鲫鱼,天门冬忌鲤鱼,膳鱼忌犬肉,雀肉忌白木耳等,也可供参考。3 33 3饮食适量,软硬相宜饮食适量,软硬相宜 食量要因人因证而宜,勿太过或不足。食量太过,运化不及,反损伤脾胃,对健康不利;食量不足,机体得不到水谷精微之品,导致正气不足,无以驱邪,久之气血亏损而病生2。食物的软硬应根据病人脾胃功能酌定。大多数病人,脾胃功能低下,应给以软、精、细的食物为原则,即使与病证相宜的,也应适当控制,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而使余邪难清或愈而复发。3 43 4因人施食因人施食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等适合个人的饮食疗法原则。3 53 5因时施食因时施食 根据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来调节饮食结构。3 5 13 5 1春季饮食要求春季饮食要求 柔肝护肝,疏肝养血,以防夏季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宜食葱、姜、枣、花生、竹笋及含维生素 E 较多的蔬菜水果以补肝明目,滋阴清热养血。35 235 2夏季饮食要求夏季饮食要求 清热化湿,清心补脾。宜食鳝鱼、甲鱼、兔肉、冬瓜、丝瓜、西瓜、蕃茄、绿豆汤、菊花、竹叶、金银花水等。3 5 33 5 3秋季饮食要求秋季饮食要求 清热润燥,养阴润肺。宜食海虾、蟹、鸭、猪肺、百合、慈姑、石榴、苹果、梨、银耳、莲藕、萝卜等。3 5 43 5 4冬季饮食要求冬季饮食要求 以补肾阴。清心火为主。宜食牛肉、羊肉、桂圆、栗子、白果等。3 63 6因地施食因地施食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饮食习惯来考虑饮食原则。食疗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医药宝库的一大瑰宝,是中华民族用于防病治疗养生保健的一种基本手段3。饮食治疗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食疗越来越重视,把食疗用于防治多种疾病,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体质康复,收到很好效果,充实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鉴于饮食对人体生命活动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护理上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做好饮食调护有很多实际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 史文 药膳、药酒百科大全,第一版 M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12何正显 怎样进行膳食养生 J 中国民间疗法,2010,(3):713刘哲峰,梁俊 中医食疗起源考略J 北京中医,2007,(7):404287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3 期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3

    注意事项

    本文((8.2)--中医饮食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pdf)为本站会员(刘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