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QP-250-B 持续改进管理 程序 Continual Improvement Management Process.docx
-
资源ID:52734274
资源大小:277.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CI-QP-250-B 持续改进管理 程序 Continual Improvement Management Process.docx
持 续 改 进 管 理Continual Improvement Management相关部门会签 / Related dept. signature管代/QMR总经理/GM行政部/AD资材部/PRD工程部/EPD制造部/PD品质部/QD业务部/SD项目部/PD设备部/ED文件变更记录表/ Document Change Record制/修订人Produce/modify制/修订内容Revision content record影响页次Related page审核Check核准Approval版本Version发行日期Issue Date杜旭辉更改程序名称,和内容全部王凡郑俊彦A2012/7/151 目的/ Purpose: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及效率为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效益,并同时增加组织提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率。2 范围/Scope:包括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各个过程等)和外部(供方改进、环境等)的改进。3 术语及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4 权责/Responsibility:品质部:针对组织的质量,和本部门相关的过程、流程、监测设备、量具、人员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资材部: 对仓库、原材料及供方、人员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工程部: 对内外部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流程、技能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项目部: 针对项目管理、APQP流程、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员技能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制造部: 对生产现场、相关设施、效率、人员技能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业务部:针对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物流成本、人员技能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设备部: 对生产设备、工装、工具、人员技能等进行本部门现状分析并改进;人事行政部:针对员工激励、福利、内外部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现状分析并改进。项目组/多功能小组:组长带领组员主导改进的整个过程;组长:由小组成员选出,主导小组的一切工作。管理者代表/MR: 收集并提交年度改进计划总经理/GM:决策审核的时机,审核改进计划全体员工/All staffs:积极、主动的参与组织的持续改进。5 监测办法/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Method:改进成功率=成功改进项目数/改进项目总数×100%(每年)6 流程图/Flow Chart:7 内容/Content:7.1 时机/准备:组织可以在以下情况下选择审核时机,或做改进的准备:1) 与行业标杆对比的结果;2) 外部因素(如环境、法律/法规,新技术,市场等等);3) 顾客反馈;4) 内外部平度/审核结果;5) 经济效益的指标;6) 改进建议及其他信息。责任部门对以上信息做改进准备,总经理对时机和准备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各部门开始改进;未通过则再次寻找改进时机或再次进行改进准备工作。7.1.1 总计划及审核:7.1.1.1 总计划:适当时,总经理在制定总计划时,可提出改进要求:如改进频次,改进内容,改进预算等等7.1.1.2 审核:总经理对各部门提交的审核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实施改进计划,未通过则重新制定审核计划,并再次审核。7.1.2 改进计划:7.1.2.1 部门计划:各部门根据总计划要求,制定部门改进计划。7.1.2.2 管代收集:各部门将内部评审好的部门改进计划汇总至MR处,由管代统一提交至总经理审核。7.2 实施改进:详见持续改进实施指南7.2.1 分析现状:由跨功能小组对参照组织的审核计划,对组织的现状和计划进行分析。7.2.2 确定改进项:由跨功能小组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改进项以及改进措施;如果确定则实施改进;如果否定则再次进行分析。7.2.3 实施措施:各部门根据改进措施的职责划分实施改进措施;如实验室负责改进试验能力,设备部负责改进工艺、工装等等。详见4.0节职责。7.3 效果验证:措施完成后,多功能小组验证改进措施的效果;若OK将改进措施标准化;NG则再次分析并实施改进。7.4 标准化:责任部门将效果验证OK后的措施进行内部标准化,如修改流程、工艺,更新文件、过程等等,并结束此次改进。7.5 PDCA循环:使用PDCA方法对每个过程、流程进行改进;1)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2)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3)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4) A(Action)处置。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并标准化而后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复发生;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7.6 持续改进:对于每个过程、工艺、设备等5M1E要素,或每个PDCA改进循环成功完成后,再次或多次进行持续的改进,迭代式的进行阶段性提升;只要有改进的空间或可能,组织的全体人员都有责任为组织提供改进的建议,配合组织改进。注:人员的持续改进一般包括2方面:1) 人员培训:对各岗位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内外部培训、考核以达到提升各项技能的目标。2) 人才引进:对于重要岗位,当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适当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和后续的内部培训、提升的方式达到提升人员各项技能的目标。8 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s:8.1 各COP、SP、MP过程及5M1E要素等等;8.2 持续改进实施指南9 附件及相关表单/Attached file and Form:9.1 改进措施跟踪/评估表 9.2 会议记录